台湾已故“经营之神”王永庆也总是在不断追求精神上的富贵。他曾说过:“一个人永远不能回忆自己出生时的情形,一个人永远也想不到自己何时死亡,所以我们在活着的时候,要时时提醒自己,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开胸怀,趁活着的时候,多做一点儿对社会大众有意义的事,等我们死了以后,会有活的人想念我们、赞许我们,才算对人生一场有了交代,没有辜负此生此世。”
1984年,王永庆和弟弟王永合捐了1亿新台币给社会福利事业,创下台湾私人捐款的最高纪录。
从2004年起,王永庆对大陆贫困地区开展无偿捐资助学活动,计划通过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建立1万所希望小学,援建学校统一命名为明德小学。
2005年,王永庆捐赠3700余万元投入残疾人事业,把将近200个人工耳蜗捐赠给耳聋患者。
汶川地震发生后,王永庆决定由企业捐赠1亿元人民币,支援四川灾区,创下台湾企业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之最,充分体现了“同胞爱,手足情”。
多年来,王永庆在慈善公益活动中的投入接近90亿元人民币。他在去世前曾给儿女们留下一封信,告诫他们“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作为追求目标,如此才能建立广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充分发挥智能力量,而不负生命之意义”。
王永庆竭尽全力回报社会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他的心中,善举其实也是一种财富,只是这种财富是精神的财富,让人们的精神得到快乐。
基金会是我的第三个儿子
我最近常常对人说,我有了第三个儿子,朋友们听说后都一脸不好意思地恭喜我。我是很高兴,不仅我爱他,我的儿子也将爱他,我的孙儿也将爱他。我的基金会就是我的第三个儿子。
—李嘉诚
有人说,李嘉诚的事业有两个:一个是赚钱的事业,一个是花钱的事业。2005年在接受香港《亚洲周刊》杂志的采访时,李嘉诚将他创立的李嘉诚基金会称作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他对公益事业的这种上心程度甚至超过了他挣钱的念头。李嘉诚对待财富的态度就是这样。他的大儿子李泽钜曾这样评价李嘉诚:“爸爸很懂得用钱,懂得用钱是指他知道生命中哪些事情对他重要。他觉得如果能在一生中帮助那些较不幸的人,不论在医疗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他觉得这样做可使他感觉到更富有。”
从1980年开始,李嘉诚就不断为公益事业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他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主要在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几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资助。他陆续斥资18亿元,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汕头大学;后来在1994年又捐资1100万元,帮助家乡潮州贫困地区建立了50所基础教育学校;在1997年,捐资1000万美元,为北京大学建新图书馆;在2000年,捐资2400万美元,参与国家互联网Internet II发展计划,在清华大学建设国家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
2003年,李嘉诚也曾迷茫过,他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将自己这几十年来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投入到基金会,送给那些自己并不认识的人。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经过思索,李嘉诚大彻大悟,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只要将基金会当成自己第三个儿子,将财富的三分之一分给基金会,也就理所当然了,这样既能避免自己的至亲骨肉经历自己所受的苦难,又可以做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善事。
2006年,李嘉诚宣布把其私人持有的约28.35亿股长江生命科技股份悉数捐给李嘉诚基金会,这些股权总值约24亿港元。李嘉诚还承诺,未来还将有巨资投入,“直到有一天,基金一定不会少于我财产的三分之一”。捐出这些财产后,李嘉诚高兴地跟家人说:“我一生可以成立这样规模的基金会,心里绝对不会惋惜。捐出来,是高高兴兴捐出来,去做,也是高高兴兴去做,一点儿都不会后悔。”
根据基金会网站公布的数字,这么多年下来,李嘉诚的基金会陆续捐出的款项和已经承诺要捐出的款项达到约76亿港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李嘉诚在1993年就曾明确表示过:“我现在的事业,是有比较大的发展,但对我来说,我最看重的,是国家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只要我的事业不破产,只要我的身体还好,脑子还清楚(他指了指自己的头),我就不会停止对国家教育、卫生的支持。”
李嘉诚经营的慈善事业帮助了很多人,可能99%的人都与李嘉诚素未谋面,永远不可能相识,但这并不妨碍李嘉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李嘉诚看来,自己所经营的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也是生意,不过这样的生意与他平时做的生意不同,一般的生意是付出精力与智慧,赚取物质上的财富;而慈善事业所能带来的却是满满的精神财富,是可以让人享用一辈子的。
在英国有一个74岁的老人,他一无所有,穷困潦倒,但他却被媒体称为“当代英雄”,甚至被称为“圣人布洛克”。这个老人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一直住在用1美元租来的一所废弃校舍里,睡在一块破旧的垫子上,唯一陪伴他的是十几年前被他收养的一只流浪狗,他和流浪狗吃的用的都是别人送来的。
这样一个老人却创办了“偏远地区医疗志愿团”(缩写为RAM),已经在全球十多个国家为数十万穷人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老人名叫布洛克,他之所以要创立这样一个志愿团,是因为他16岁时随在政府任职的父亲到南美北部巴西与圭亚那的交界处时,一次意外从马上摔了下来,需要马上就医的布洛克被同伴告知,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医生的家,走路过去要26天时间。
幸运的布洛克挺过了那次意外事故。康复之后,他有了一个想法:要让偏远地区的穷人也可以免费看病。1985年,布洛克终于创办了RAM。RAM在全球多处地方救治了无数的病患。为了能够让RAM继续运作下去,布洛克一直努力,他自己过着最简朴的生活,为的就是让更多穷困地区的人们接受好的治疗。这就是布洛克的故事,一个两手空空的人,凭着一腔热血缔造了一个慈善的传奇。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个重要论点:“人以自利为出发点对社会的贡献,要比意图改善社会的人的贡献大。”这里提到的自利并不是自私自利的意思,而是指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也要让别人得到利益,这样社会总财富必然会增加,国家自然富强。
把自己得到的利益拿出来共享,使社会均衡发展,这是李嘉诚投身公益事业的初衷。李嘉诚的精神境界是富国的境界,做公益事业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义务,而是被李嘉诚当作了一种社会责任。在生活中,李嘉诚也将慈善的精神贯彻了下去,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带动社会的进步。
相比生意,我对汕头大学更用心
汕头大学的创办,就是为国家四化培养人才,为潮汕地区培养出一流人才。为潮汕人民服务,为改变潮汕的落后面貌而出力。以爱国之心办好教育,从而对国家做出贡献,对我个人来说,就是创办汕大的目的和意义;对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教育是国家民族兴衰的关键所在。但愿教育的花果开满中华大地,使得锦绣河山焕发新姿,使得中华民族的前途远大辉煌。
—李嘉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想要发展,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唯有通过教育来完成。李嘉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将自己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汕头市在当时被列为经济特区,因此急需各式各样的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潮汕地区迫切需要兴建一所大学来培养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深知教育兴国重要性的李嘉诚举双手赞同,并表示无条件地支持。
1981年,在经过多次商讨后,广东潮汕地区第一所大学—汕头大学,经由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同兴建完成。汕头大学成立之后,李嘉诚又从国外挖来名师担任学校的教学任务,并且一直对汕头大学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在汕头大学筹建期间,即使是李嘉诚的公司面临较大困难时,他也没有停止对汕头大学的资助,他认为自己的事业可以破产,汕头大学却一定要办成。在李嘉诚写给汕大筹委会的信中是这样说的:“……近年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所及,本人面临10年来的最困难处境。各行业倒闭及亏损者甚多,本人所经营业务亦深受打击。上述捐赠,在个人今后数年之现金收入,已达饱和。但鉴于汕大创办成功与否,较之生意上及其他一切得失,更为重要。而站在国民立场,能在此适当时间,为国家尽心尽力,即使在可能面对较大困难的经济情况下,也一定要做这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在一次答记者问时,一位记者问李嘉诚:“您对家乡潮州非常热爱,倾注了您不少心血吧?”
李嘉诚点头称是:“的确,我花费了不少心血在家乡,没有任何一个生意比汕头大学更占用我的时间,最初10年我每次到汕大都工作直至凌晨两三点。几年前,我去汕头大学开校董会,市领导安排在饭后会见大群记者,被问及‘潮州人以你为荣,你又是否以身为潮州人为荣呢’。回答这个问题不可犹豫,我在两秒内便回答道:‘我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在我心中,同事中有不同民族,会说潮州话也不会有特别的好处。潮州人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潮州人‘二战’前多从事米铺、木材、煤炭、苦力、拉车等工作,近几十年潮州家庭也着重第二代教育。但是必须记着,身为中国人,事业有成当然应该对家乡有贡献,更要有远大思想,不只中国,甚至放眼世界。”
从小就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却因家境贫寒而没有上过几年学的李嘉诚十分关注祖国的教育事业。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公开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长江商学院、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以及李嘉诚教育基金等,都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捐助。为了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教学条件,李嘉诚基金会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在西部地区建立了10000个接收中国教育卫星多媒体宽带广播的教学点,使10000所中小学校能运用这些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汶川地震过后,李嘉诚基金会所捐赠的善款也主要流向教育领域,被用于为震区内受灾学生(包括大、中、小学)设立特别教育基金,资助受灾地区广大学生获得生活费及学费。
李嘉诚曾说道:“我已经工作了60年,虽然事业上略具规模,但我也经历过很多艰辛的事情,更知道战争、失学和贫病的滋味,了解在逆境中求发展的困难。命运的定律并非永远友善及如人所愿,每人际遇不尽相同,各有成就及失落,但我们不能因困难而削弱意志,因逆境而感到沮丧。命运不是定数,我们要力争知识,我是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人。”
在生意场上,不少富有的商人有社会意识。他们愿意用捐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其中得到捐助最多的,就是教育事业。
芝加哥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学校,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1890年,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慷慨捐助,芝加哥大学起死回生,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成为现代大学的传奇样本。这次捐款也被洛克菲勒本人称为“最明智的一次投资”。
成立于1901年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如今已经成为一所世界著名的生物医学教育研究中心,20世纪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诞生于它的实验室,有2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与该研究所有密切关系。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了中国医学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现代知识的医学人才。
洛克菲勒去世后,得到了美国人这样的评价:“除了我们敬爱的总统,洛克菲勒堪称我国最伟大的公民,是他用财富创造了知识。世界因为有了他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位美国首席公民将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