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8871000000032

第32章 房地产泡沫是穷人买房惹的祸吗(3)

直到2006年,哈佛大学住宅联合研究中心仍然信誓旦旦地说,移民和人口的高速增长能支持其住房的全部需求,但到了2008年,这个俄罗斯轮盘终于有了第一个牺牲者,一个个证券公司倒下,一家家银行陷入破产,最后两房出现严重亏损,再接着美联储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只剩下政客们赢了。因为小布什和克林顿的任期都已经满了,他们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至于支持他们的选民们则要背上沉重的债务,本来已经到手的房屋必须重新退回,落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境地。

那些背上债务负担的人被债务压得奄奄一息,没有工夫考虑向小布什的政客们谴责,所以到最后会发现最终谴责这场危机的居然是那些极端希望赶走穷人的趾高气扬的富人们,包括那些质询艾伦·格林斯潘的记者和议员,他们是年收入上百万的美国那1%的成员。于是美国的穷人们很快就忘记被人愚弄的惨状,再一次打起横幅支持下一个算计他们的政客。

当克鲁格曼预言危机的时候,他多少忘记了美国的政客们的初衷和政治担保是怎么回事,当然你可以说或许他们全部的动机只是想拿到巨额的军费开支和政治上的优势。不过,作为一个在轮盘赌中唯一决胜的庄家,美国政客们的胜率应该大于拉斯维加斯的庄家。因为所有的筹码都落在了总统和政客们手中,包括两房和美联储,甚至格林斯潘的命运不都是寄于政客们的救援之手吗?

这大概才是小布什告诉热情洋溢的选民们真正的现代的美国梦,只不过那是一场俄罗斯轮盘赌的惊魂噩梦。

第四节 经济周期应该轻描淡写吗

小布什总统离任,不过关于他的笑话依旧长盛不衰。

小布什应邀到旧金山为某建筑物“荣誉冠名”剪彩。剪彩仪式结束后,小布什问旧金山市长:“今天真的是以乔治·W.布什荣誉冠名吗?”旧金山市长说:“当然是真的。”小布什问:“这是个什么机构?”市长说:“污水处理厂。”

旧金山的市民将一座污水处理厂作为礼物送给布什!经过无记名投票,这座污水处理厂被重新命名为“乔治·W.布什污水处理厂”,以便为布什的离任提供一件“非常合适的纪念物”。旧金山当地计划以万人“同步冲抽水马桶”,让污水流入处理厂的方式,来纪念小布什的离任。

旧金山市民对于乔治·布什总统的看法,有点儿美国人典型的冷幽默特色。到现在为止,加利福尼亚的房地产泡沫的阴影还笼罩在加州大地上,涌向加州的少数族裔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好像从秋千的高点被突然抛向空中后重重地摔在了沙滩上一样。这可不是用一个黑色的方式就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同样,关于小布什的嘲弄性的笑话很多,比如,1993年到2009年美国人经历的盛衰巨变,很多人都有种极强的戏剧性的感觉:

美国百姓A:“民主党的克林顿和共和党的布什拥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钱。”

美国百姓B:“我看还是有不同的。”

美国百姓A:“怎么不同?”

美国百姓B:“克林顿下台后,他好歹还把钱放在国库里。小布什还没下台就把国库的钱给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严重的问题是,在这15年的时间里,美国人从极盛的时代滑落到了低谷。这当然可以归结为经济周期,事实上托马斯·索维尔教授很愿意将其归结为一场政治经济周期,就像我们第三节所说的是一个轮盘赌的黑色案例。问题是,一句简单的政治经济周期就能让美国人民满意吗?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否则也不会诞生大批茶党支持者和“占领华尔街”分子了。

就经济周期本身而言,美国政客的周期行为不是简单地用操纵经济的调控来实施的,虽然30年来,经济学家卢卡斯开发的理性预期理论占据经济周期的一部分市场,不过这个理论只能解释为陷入经济周期的人们的部分行为,对经济周期的根源,探讨得很少,卢卡斯只有一个理性预期的概念随时用来解释这一切。

在格林斯潘的美联储和白宫经济顾问们的单子上,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关于经济长期增长的目标制度。这个制度的设置专门应付人们对于周期的责难,意思是只要有目标,周期不在话下,布什总统鼓吹美国梦,美联储鼓吹坚定不移的繁荣。

这种目标制度在许多方面看起来是相当好的,比如关注长期增长率,拒绝通胀,即使到最近的十几年里,美国的通胀率也比其他国家要低得多。这是个有目共睹的事实。除此之外,美国还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稳定、总规模最大的国家。尽管从经济的增长率来说,美国的增长率已经远远地落在那些新兴国家后面,但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中它的增长率一直十分平稳。甚至在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美国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2%~5%,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衰退和跳跃的增长区间。

这套目标制度的技术存在方式是一整套的会计报表,也就是所谓国民收入账户体系。这个体系的计算方式基本上是按照一种总量统计的恒等式存在的,我们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市场价值是统计的核心。统计的内容,实际就是美国一年生产出的产品价值总和。这个总和大致上又按照支出和收入的流向,分成政府支出、消费、投资、出口和储蓄、税收和消费、进口几个方面,也就是教科书中Y=C+I+G+X=C+S+T+M。这个流行的公式,当然只是就名义上的收入计算的,并没有扣除价格的影响因素。

所谓目标制度,就是维持一个价格影响因素不变的一种规定。从近几年来美国通胀平稳的表现来看,美国的国民收入实际上基本可以合理划分表现,根据每年的实际增长统计大概就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了这种基础并不能说明就能够轻描淡写美国的经济周期了,因为这里面并没有考虑时间的长期影响,如果按照这十几年的经济表现划分美国经济的情况,几乎每幅图都表现为逐渐下降,进入今天的低谷时期的趋势。

这种趋势的表现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一个来源于美国的人口增长,另一个来源于美国财富分配问题。这看来就是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观点。最近十多年来,美国的人口增长无疑达到了历史上最快的时期之一,与欧洲和日本相比,美国有一个年轻得多的人口结构,总人口为3亿,但是人口的增长速度达到了40年来的最低程度,美国人口普查局自2010年4月1日全美人口普查后首次估算美国人口数量。15个月时间内,美国人口只增长了280万,增幅为0.91%。美国人口普查局局长格罗夫说:“美国现在人口总体增幅是‘婴儿潮’之前以来的最低点。”这大概从侧面回应了美国的住房需求最终必然是一个错误的泡沫现实。

在库兹涅茨来美国的时期,美国经济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1930年,库兹涅茨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任经济学、统计学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并发表了《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的论文,文中汇集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等国50年间的生产水平与经济增长情况。他避开了一般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周期问题上关于时间的短程、中程周期波动的概念,着重分析了有关数列点,经济周期只限于循环出现,而不是许多经济活动中同时出现的定期的波动—扩张或收缩。经济周期为5~6年,但也有可能为10~12年。它被清晰地指出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目前已经从经济周期和长期趋势中识别出了3个具有平均持续期的周期,尽管对它们的持续有效性还有所争论。

中周期通常被称为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将经济活动中的被动与相应的移民波动、人口增长率以及劳动力的增长联系起来,在分析经济与人口统计变动的关系时,他对经济科学作出了重大的开拓性贡献。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经济活动可以表现为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显然过去十多年来,美国的人口快速增长可能导致在农产品和工业品最后到总产量的各种变化趋势。美国的人口出现问题的过程也正是住房上产生泡沫的根源,无论我们找到怎么不同寻常的解释,这个解释可能都要比单纯冲掉小布什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