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18992100000025

第25章 婚恋心理学——遵从心的指引,赢取婚恋幸福(1)

恋爱结婚是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关心的大事。婚恋问题,不仅对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对围城内外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掌握婚恋心理学对每一个成年人来说都尤为重要。

总是忘不掉的初恋

古往今来,有多少关于初恋的美丽故事,令人激动,令人喜悦,也令人伤感!初恋给当事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十分强烈,因为它大悲大喜,轰轰烈烈,富有神秘感,而且十分纯洁。早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拉·布利伊尔说过:“人真正由心底深处发出感情来恋爱的只有一次,那就是初恋。初恋以后的各次恋爱,都不如初恋那般全心全意,毫无顾忌地投入感情。”

如果说爱情是人世间五彩缤纷的繁花:有浓艳的牡丹,有素雅的香兰,有盛开的秋菊,有一现的昙花……那么,初恋就像是初放的茉莉:素洁、美丽、馥郁、迷人。初恋的花朵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只能采撷一次。这朵花充满青春的热情,又带着少年的稚气。第一次怦然心动,第一次约会的期待,第一次互相牵起的手,还有那第一次羞涩的吻,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难以忘怀。

初恋作为爱的起步,是爱情交响曲中的第一个乐章,它带着神秘的色彩,缓缓地流淌着兴奋的、冲动的、急切的、优美的乐思。初恋者徜徉于其中,心中充满了新奇与热情。

初恋的典型特征就是由好感不知不觉地走向爱。许多已初恋的人,往往浑然不觉自己已在恋爱了。对于情窦初开的年轻人来说,强烈的好感同内心的爱慕很难划出明显的界限。在共同的不断接触中,从相识、友谊而走向爱,往往是那样自然。初恋的感情为若明若暗性,初恋者对所爱的人感到不确定和朦朦胧胧。有位著名心理学家对五十多位初恋者做过调查,询问他们为什么会爱上对方?结果大多数人说:“我觉他好,有强烈的吸引力。”那“好”在哪里?这种含糊的回答反映出初恋者在心理上并没有一套成熟的关于择偶标准的想法,初恋太过青涩、冲动,往往以失败告终。

美好的事物永远虽是最短暂的,但那份记忆也是最难忘却的。初恋的感觉,无与伦比。不是单单用语言文字可以描述的,有人回忆说:“我现在只能说,那时,真的很美好。”心动的感觉强烈而羞涩。有人说:初恋是清晨苇叶上的露珠,美丽、纯洁,但短暂;初恋像是首次弯弓射箭的比武,全力以赴,但命中率很低。尽管如此,初恋还是使人终生难忘,因为它是爱情征途上的第一站。

这最初最真挚的爱的经历留在人们心中的烙印是难以磨灭的,有些人直到晚年还会对高中时的恋人念念不忘,尽管初恋带来的可能是最深刻的创痛。初恋的情感和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初恋是具有两重性的,它是纯洁无瑕的,也可能幼稚无知;它给你带来甜蜜的幸福,也可能令你遗憾和痛苦。初恋的成功与失败,都会给人留下永生难忘的回忆,并深深影响当事人以后对爱情的看法。

心理学家契可尼通过实验证明,一般人对完成了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事情却往往记忆犹新。初恋的未完成情景,大多深深地印入脑际。记忆力还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即它能把悲痛的经历转化为甜美的回忆,这叫做“记忆的乐观主义”。初恋的“潜效果”也是如此。人们在下意识地淡化过去恋情的同时,却将早已分手的恋人理想化。的确,初恋就像春雪般柔和、短暂,太阳一照它就融化了,但是,却永远记住了那场雪。

初恋往往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感情起起伏伏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初恋是必定经过的心理休憩之所,累了,就歇一会儿,但不要太依恋这个小小的港湾。你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坎坷、崎岖,不要把整辈子的感情停留在这个曾经路过的驿站里。走出一步,相信你会比以前获得更大的收获。不要默默地埋藏你未来的梦想,要知道,人生需要不断向上追求。

心理常识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它是指当外界压力迫使人们无法自由获取信息时,人们往往会对被迫疏离和失去的那部分信息有更强的了解欲望,施压者与受传者之间的隔阂因此加大。

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是,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大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所以,禁果效应又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感情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单相思甜蜜而痛苦

有人说,世上任何具象中的事情,都不能唯美,都不能超然于生活而形成独立的纯粹美、形式美,唯有一种感情,它能,它就是暗恋,也就是单相思。

单相思是一种纯洁、高尚的感情,是一种追求美好的向往,是人之常情。心理学家指出,“单相思”比“两相思”实际上更为常见,几乎所有成年人都饱尝过“单相思”或被他人“单相思”的苦涩或尴尬的滋味。

肖钢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喜欢过一个同班的女孩。他们两家只隔着一条街道。肖钢每天放学都会骑着自行车跟在她的身后,远远地看着她的背影。肖钢能真切地感觉到心中盛满了欢喜。那时,肖钢真希望回家的路能更长一些。那样暗暗地喜欢一个人,是非常单纯、美好的。在肖钢心中,她是如此的圣洁高贵,他从不曾想要去占有她。他心无杂念,只是一心希望她能快乐。只要看到她高兴,他就觉着快乐。肖钢在多年后回想起来仍然觉得这种感情非常美好。

唯美的画面,唯美的空间,唯美的时间。在想象中忘却残缺,在意境里收藏美好。单相思中,有一份深深的想念,沉实却不厚重;有一种淡淡的情怀,飘忽却不轻浮;有一种美美的奢望,坚定却不贪婪。

爱情是一种刺激,而单相思是一种甜蜜而痛苦的刺激,它的痛苦就在于你把对方放在心里面,对方却把你放在心外面。

单相思让人产生很多奇怪的念头。处于单相思状态的人会因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而高兴不已,同时,也会因为对方的无意和冷漠而暗自伤神;常常想着对方的一颦一笑,却又害怕真实的靠近。这种感觉说不清是好是坏,有人形容它就像在远处欣赏停在花朵上的美丽蝴蝶,想靠近它又怕惊动它,想捉住它又怕失手而失去它,只好默默的欣赏,甜蜜而痛苦。

单相思是一种美丽的情怀,也是一份浪漫的伤痛。单相思会带有一丝甜蜜的成分,但总的来说,还是会有痛苦的。这样的痛苦,一方面来自于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暗恋对象态度的不确定。当一个女孩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孩牵着另外一个女孩的手;当心爱的人对你视而不见,你拿他当宝,他却拿你当草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有一丝心酸。最重要的是你为他辗转难眠,他却毫不知情,那种煎熬,用痛苦两字都不足以形容。

由于恋爱是两厢情愿的事。单相思者常常为此而陷入极其难堪、苦闷和烦恼的境地。单相思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产生的情感寄托,大多数人能够及时摆脱这种畸形情感的束缚,也有人可能陷入极其难堪、苦闷和烦恼的境地,不仅影响学业、事业,而且影响身心健康。

我们必须树立崇高的方向,消除单相思的烦恼,使自己有利于社会和本人。所以,一旦觉得自己陷入单相思的苦海中时,尤其有了不良欲望时,就应该用坚强的意志尽快转移情感,寻找新的情感依托,以此淡化单相思的痛苦,遏制欲望。要设法将自己从爱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如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看看电影,外出旅游等,使自己的注意力由对方转移到其他生活内容上去,这样才能逐渐使记忆淡漠,从而避免单相思引发不良反应。

心理常识异性效应

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情人眼里出西施

当月下老人牵线让一对男女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可以找出一千条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理由,正所谓“天作之合”。沉浸在爱河中的恋人们常说,“我的眼里只有你”。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这是因为爱情可以给恋人们蒙上一层“眼罩”,让他们对其他漂亮异性“视而不见”。

所谓的“视而不见”应该是特指,是人们选择性地“视”,即带着情绪、情感和需求去“视”。强烈的情绪往往带出生理上的反应,这包括视觉、感觉上的不同反应和选择,表现为只选择单一的信息。对于情人来说,则只看到了情人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具有迷人的魅力和无穷的吸引力,但仍有异性选择,并深深爱着他。这是因为,在两性交往中,随着交往的深入,对方的内在美比如诚实、刚强、理想远大、品格高尚,能力强等品质被相恋的一方所认识。内在美会弥补、掩盖外表形象的不足,平平的相貌可以完善起来,使人觉得很美。这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意思是说,恋人之间产生了好感,就会觉得对方像西施一样美丽无比。心理学上称之为“审美错觉”。审美错觉是对审美对象深入体验之后而产生意象形态的变化。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但作为审美形态,一般来说,会随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

关于“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个体差异所所致,正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女作家夏洛蒂在她的小说《简爱》中也曾说过:“美与不美,全在看的人的眼睛。”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倾向:爱者总想与被爱者更加接近,关系更加亲密,总想触摸他、拥抱他,总是思念对方。而且爱者感到自己所爱的人要么是美丽的,要么是善良的,要么是富有魅力的,总而言之,是称心如意的。因为恋爱中的男女会相互美化、互相吸引。这时容易出现“期望效应”,即把自己所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所谓“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把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都打上了爱情的印记。

心理学家对爱情的特征是这样描述的:男女双方从内心深处都感到异性存在的美好,并渴望用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引起特定异性的注意与好感。爱情体验,主要是由一种温柔、挚爱的情感构成的,一个人在体验到这种情感时还可以感到愉快、幸福、满足、洋洋自得甚至欣喜若狂。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就不足为怪了。

音乐大师贝多芬相貌丑陋,可年轻美貌的勃伦施维克小姐为他神魂颠倒。这是爱情的力量。莎士比亚在他的喜剧《仲夏夜之梦》中也说,情人和疯子一样癲狂,他可以从一个埃及人的脸上能看到海伦的美。美学大师黑格尔说过这样一段说:“每一个人都觉得他爱的人是世界上最美、最高尚的,甚至找不到第二个,尽管在旁人看来只是很平凡的。但是既然一切人或是多数人都显出这种排他性,每个人所爱的并不是真正的唯一的女爱神,而是每个人把他所心爱的女子看成女爱神或是比女爱神还强。”

谁都有过审美错觉: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会觉得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处不美。甚至连哭泣和发怒都美。“爱屋及乌”,乌鸦本不美,因为落在所爱者的屋顶,也竟成了美的事物。这就是审美错觉产生的心理效果。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心理错觉现象,其功用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的。它说明了爱情审美观不是机械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不是消极的物理反映,而是富有想象和创造性的心理反映。它可以推动爱情向前发展,也有利于爱情的忠贞专一;可以使爱情更高尚、更甜蜜,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它甚至还可使有严重缺点的人、失去的信心的人重新领略到人生的乐趣,燃烧起对生活的热望。

然而,对于“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心理活动,我们必须辩证地去看待它,切不可盲目地加以推崇。因为,对于缺乏理性和理智的人来说,一味沉浸在“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态中,头脑狂热发昏,就有可能播下苦涩的种子。此时很有可能在学习、工作时心猿意马,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现差错。故恋爱中的人应注意控制情绪,放开视野,利用爱情的强大动力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心理常识过度理由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