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拉伯文学史
18994700000064

第64章 科学和艺术(1)

阿拔斯时期是阿拉伯人文学、科学、艺术最辉煌的发展时代。它是文明之光普照,文化之果成熟的黄金时代。书籍记载下各种科学成果,艺术领域空前繁荣。巴格达是这一思想和艺术最重要的中心,是一切都市之首,是哈里发所在地,文学家和学者们从各地前来这里。与巴格达一道作出贡献的还有语言和语法学的摇篮库法和巴士拉,以及其他首府,如大马士革、开罗、阿勒颇等,因而出现了一场运动,哈里发和埃米尔亲自关怀这场吉祥运动,结果出现了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地理学的巨大进步。被介绍过来的书籍对阿拉伯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涌现出一批学者,各种艺术,特别是建筑、雕塑、音乐,更不用说文学,十分兴盛和繁荣。我们将对阿拔斯时代的引介运动作一简单介绍,然后叙述这一时代各个科学领域的进展。

引介运动及其影响

初期扩张结束后,阿拉伯人通过接触了解到邻近民族所达到的、他们前所未见的文化和文明程度,他们有意识地借鉴这些丰富的遗产,作为自己振兴的基础。这里我们就来研究这一运动的发展,并提到以其知识和努力为这一运动作出贡献的著名翻译家,同时介绍译成阿拉伯文的各门学科的书籍。

这一运动始于伍麦叶时期。穆阿威叶的孙子哈立德·本·叶齐德是首先关心翻译介绍书籍的人。他学过并酷爱化学。伊斯图方·纳迪姆或是亚历山德里为他从希腊文翻译有关书籍。到阿拔斯时期,这一运动活跃起来,得到哈里发的大力鼓励和支持。对其最为关心的是曼苏尔(754-776),他特别重视介绍天文方面的书籍。还有哈伦·拉希德(786-809)和麦蒙(813-833),后者推重哲学,并命令翻译有关书籍。起而效仿哈里发的,有他们的大臣、国家名人、埃米尔,像巴格达的巴尔马克人和萨基尔家族,阿勒颇的哈姆达人,以及布威希王朝和萨曼王朝的君王们。

阿拉伯人不曾直接接触到希腊、波斯和印度的著作,而是通过翻译家之手了解到的,这些翻译家大部分是被同化的阿拉伯人和基督教徒。古叙利亚人、叶尔古卜人、纳斯图里教徒们的学院和修道院散布各地,他们通晓希腊文,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下面就是翻译家的名字。

布赫提苏尔家族:这是个古叙利亚人的家庭,其成员以医学和哲学著称,很受哈里发们的宠幸。他们特别注重翻译医学书籍。

侯宁家族:希拉的古叙利亚家庭。其最著名的成员是侯宁·本·伊斯哈格(810—873),生于希拉。他父亲是药剂师。后来他到巴格达,就学于叶海亚·本·玛苏威医生。曾到过罗马诸国,精通希腊文。回巴格达后,作穆泰沃基勒哈里发的御医。其著作和译作均丰。著作有《医学问题解疑》,译著有《希波革拉第医摘》《萨拉曼和伊布桑》的故事,还译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加里诺斯、希波革拉第等人的其他著作。但许多归于他的译著实际是他儿子伊斯哈格·本·侯宁和外甥哈比什所译。

萨比特·本·格拉:哈尔兰的萨比教徒。精通哲学和数学。穆尔太迪德哈里发任命他为宫廷星象学家。他翻译了一些希腊数学书籍,并自己撰写数学、星象学方面的著作。他还致力于医学研究。他死于巴格达。其著作有《天体构造》《日食和月食的原因》《几何学》等。

格斯塔·本·鲁嘎:希腊族人,生于巴勒贝克,精通希腊文、古叙利亚文和阿拉伯文,通晓医学、哲学、数学和音乐。死于亚美尼亚。他从希腊文翻译了许多书籍。他曾到罗马诸国游历,带回许多学科的书籍,仿效这些书籍进行编著,或将其译成阿拉伯文。他在医学、保健、哲学、物理学、数学、颜色学方面留下许多著作,其中有《罗马耕作》《精神和灵魂的区分》《致燃之镜》,及关于重物牵引方面的《赫伦书》。

沙南·本·萨比特:阿拔斯王朝穆格泰迪尔哈里发时期医学界的权威,译有《赫尔美斯医典》,还有许多编著。

玛塞祖威家族、伊本·穆格法、诺伯赫特家族、哈桑·本·赛赫勒等从波斯语,曼凯、伊本·德享从印地语,伊本·沃赫什叶从奈伯特语进行翻译介绍工作。

阿拉伯人在引介运动中表现出惊人的活力,涉及所有科学领域,从他们了解的一切文化中获取养料。在哲学、医学、建筑、星象、音乐方面借助于希腊,在星象、传记、文学、历史、格言方面借助于波斯,从印度借鉴它的医学、药物学、数学、星象学、故事、音乐,从奈伯特人和迦勒底人那里借鉴农业、耕作、占星、巫术、符咒术,从埃及人那里借鉴化学、解剖学,这样,他们就获取了充满着生机的种子,并播撒在肥沃的土地上,结出了鲜美的果实。

语言学

这门科学涉及语言、语法、音律、修辞。我们将分别作简要介绍,并提到最著名的学者。

语言阿拔斯时期,阿拉伯人与外民族接触增加,他们担心自己的语言受到歪曲,发生蜕变,于是开始编订按字母顺序排列的通用字典,确定词汇的含义,把单词固定下来。最有名的是哈利勒编纂的《泉源》,这是第一部解释词汇的字典,按字母发音顺序排列,第一个字母是“阿因”。还有艾布·阿巴斯·穆巴莱德的《文学大观》,伊本·杜莱德的《汇编》,艾资哈里的《修饰》,伊本·阿巴德的《辞海》,拉齐的《概要》,昭海里的《真实》,扎姆赫什里的《修辞基础》,盖扎兹的《语言总汇》,伊本·泰彦的《盛容》。

语法艾布·艾斯沃德·杜厄里奠定了语法基础。阿拔斯时代刚开始,语法就成为巴士拉和库法之间争论的内容,两个城市自成学派和观点。巴士拉人依靠逻辑和推理。他们周围的沙漠到处是口舌纯正的阿拉伯人,他们从其吸取正确的、摈弃错误的和孱弱的语言成分。而库法人只把沙漠阿拉伯人的话作为自己的证据,他们依靠这些阿拉伯人只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用他们的话作证明。同时,库法的沙漠阿拉伯人也不及巴士拉的沙漠阿拉伯人口舌雄辩,在引证时,库法人也不像巴士拉人那样有鉴赏力和分析力。

著名的巴士拉学者有:艾布·阿慕尔·本·阿拉、艾布·赫塔布·艾赫法什、哈利勒·本·艾哈迈德、尤尼斯·本·哈比卜、《语法书》的作者西伯威,还有艾绥玛依。著名的库法学者有:艾布·佐法尔·鲁埃西,词变学的奠基者穆阿祖·哈拉,基萨依,基萨依的弟子——《限度》一书的作者法拉,有人说“法拉是语法学的哈里发”。

巴士拉和库法的学者们对语法的研究详尽无遗,没有给后来者,特别是巴格达人留下什么课题,他们要做的只是解释和概括,或是协调不同观点,或是不带倾向和褒贬地加以综述。

库法和巴士拉之间的争论十分激烈,导致了对阿拉伯语法规则的意见纷纭和武断解释,从而使语法研究变得复杂化。

音律蒙昧时期和伊斯兰初期,诗人们出于本能或出于模仿,创作了不同韵律的诗歌。然而首先制定创作规则的是哈利勒,他把韵律限制为十五种,统称诗律,艾赫法什增加了一种,称为“补律”。

修辞阿拉伯人完成了整理词汇和编订字典的工作后,便开始注重修辞和对内容的精美表述,于是产生了表述学、语义学和修辞学。第一个在表述学方面撰著的是《古兰经的隐喻》的作者艾布·欧贝达。贾希兹在《古兰经的奇迹》中曾涉及某些语义学内容。但表述学和语义学规则的制定者无疑是《修辞秘密》和《奇迹的证明》的作者吉尔扎尼。后来《学问之钥》的作者赛卡基把表述学和语义学分成两个独立学科。伊本·艾西尔在《作家诗人文学通例》和《表述学证明》中也谈到这两门学科。在修辞学方面,诗人伊本·穆尔塔兹第一个进行整理,汇集成十七个种类。后来文学家们继续增加,伊本·哈扎在《文学宝库》中增至一百四十种。

哈利勒·本·艾哈迈德(718—786):生于巴士拉,一生清贫。他是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学者,精通音乐,制定了音律学和歌唱的基础。据说他还懂希腊语。死于巴士拉。他的著名作品是语言方面的《泉源》。他以此命名是因为本书第一个字母是“阿因”。哈利勒不是按字母书写顺序,而是按字母发音顺序排列。他把字母分为喉音字母,口音字母,咝音字母,舌音字母,唇音字母和病字母。据说本书他只开了个头,由他的弟子们最后完成。伊本·纳迪姆在《索引书》中还提到他的另两部著作《曲调》和《旋律》。

西伯威:生于波斯,长在巴士拉。就学于哈利勒。著有《语法书》,含八百二十节。后来的语法学家都从中获益。艾布·奥斯曼·麦兹尼曾说过:“西伯威的著作问世后,谁还想在语法方面著书立说,就应感到自惭形秽。”他曾到巴格达与基萨依辩论,后回到波斯,死于设拉子城的贝达村。他是巴士拉首屈一指的大学者。

基萨依:生于库法。曾随穆阿祖·哈拉和艾布·佐法尔·鲁埃西学语法。后到巴士拉,就学于哈利勒。在沙漠周游后到巴格达,成为哈伦·拉希德哈里发的亲信,后作王子艾敏的家庭教师。哈里发们十分偏信他和库法学者们在语言、语法方面的观点。他死于波斯的赖伊城。他是为《古兰经》标符的七大家之一、库法城的最大学者。他为数众多的著作只有很少几种流传至今。

宗教学

在上一个时代,宗教学只是一门单一的学科。不久以后便开始分目。释经、圣训、教义方面的著作多了起来,还出现了经院教义学和苏菲学。

释经著名的《古兰经》注释家有《古兰经详解》的作者伊本·哲利尔·塔巴里,《古兰经揭秘和阐释》的作者赛阿莱比,《古兰经真谛的探索》的作者宰姆哈西里,《古兰经注释》的编著者法赫尔丁·拉齐。

圣训穆罕默德的门弟子死后,穆斯林们把流传在他们口头的穆罕默德的言谈记录下来,以免被遗忘。他们检验其来源,对许多言谈的可靠性表示怀疑。著名的圣训学者有《穆沃塔》的作者玛利克·本·艾奈斯,《穆斯奈德》的作者伊本·罕百里,他俩之后是六部《圣训实录》的作者。

穆罕默德·布哈里:生于布哈拉。他酷好搜集圣训,长期四处奔走,广泛采访圣训传述人。他编辑的《布哈里圣训实录》,收九千二百条圣训,其中三千条以不同方式重复出现。他注重对其进行检验和鉴别,因此他的书成了一种依据,他则成了众所公认的在这门学问中的伊玛姆。他死于撒马尔汗的赫尔坦克村。

穆斯里姆·古舍里:生于内沙布尔。他为搜集圣训曾进行游历。编辑《穆斯里姆圣训实录》,含一万二千条圣训。本书是逊尼教派所依据的两部《圣训实录》之一。他还有别的许多著作,如《大穆斯奈德》《等级》《汇集》等。他客死在异乡。

蒂尔迈德,编有《大汇集》;奈萨依,编有《大律》《小律》;艾布·达乌德·塞吉斯坦尼,编有《教律》;伊本·玛扎,编有《伊本·玛扎教律》。以上六人就是圣训录的主要编辑者。他们之后著名的编辑者是赛里姆·拉齐,编有《圣训之奇妙》;贝赫基,有许多编著,其中有《大律》《小律》。

教义:这方面最有名的是四个伊玛姆:艾布·哈奈菲,玛利克·本·艾奈斯,萨菲尔和伊本·罕百里。

艾布·哈奈菲(699-767):生长在巴格达,祖籍波斯。他是教义学上哈奈菲派的创始人。他的基础是,依靠主见和演绎推理作出判断,因为他不大相信圣训。在度过清苦虔信的一生后逝于巴格达。他的学派在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波斯等地流行。这是最流行、也最平和的一个教派。

玛利克·本·艾奈斯(713-795):生长于麦地那,并在那里求学。他创立了玛利克教派。其信徒依靠圣训和传统,而不是主见和演绎推理。这一教派流行于希贾兹、马格里布和安达卢西亚。他死于麦地那。他的《穆沃塔》一书包含了他的教义。

萨菲尔(767-819):生于加沙,长在麦加。曾到沙漠中向地道的阿拉伯语言学家学习,后学教义,谙熟玛利克的《穆沃塔》,到巴格达后又从艾布·哈奈菲的信徒们那里有所鉴取。后在埃及弗斯塔特定居,在那里传播他的综合了艾布·哈奈菲和玛利克两人教法的新教派,它依靠圣训和传统,但不排斥主见和演绎推理。他的教派在埃及特别流行,在叙利亚和黎巴嫩也有追随者。死于埃及。

伊本·罕百里(780-855):生长于巴格达,曾传述过圣训。他的《穆斯奈德》约含四万条圣训,他在判断中固守圣训,不依靠主见和演绎推理。其教派的追随者很少,主要散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他死于巴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