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拉伯文学史
18994700000070

第70章 著名文学家(2)

过渡时期

伊本·泽顿

生于科尔多瓦,系一名门之家的后裔。他幼年刻苦学习,不到二十岁便获得声誉。他从所处的发展盛世中获得广博的文化知识,对各门学科都有了解,精通文学,在散文和诗歌方面有很高造诣。他参与了推翻伍麦叶王朝,在科尔多瓦建立吉赫沃尔王朝(1030—1068)的活动。伊本·泽顿与新王朝的统治者保持密切接触,被授予“文武大臣”称号。伊本·泽顿的重大生活经历有:热恋沃拉黛,为此他和大臣伊本·阿卜杜斯展开了争夺,由于情敌的中伤,他被国王监禁。在狱中,他写了许多诗歌和书信请求伊本·吉赫沃尔赦宥,当他未曾得到宽恕时,便越狱潜逃。后来,他又回到死去的国王的儿子艾布·沃立德身边,获得很高地位。但他害怕妒忌者和敌人的中伤,于是出走,在安达卢西亚各地漫游,后来与塞维利亚城主穆尔太迪德结识,后者委任他主管内阁事务。当穆尔太迪德之子穆尔太米德统治塞维利亚时,诗人与他关系密切,并为之出谋划策占领了科尔多瓦,把它作为王朝的基地。当塞维利亚爆发反对犹太人的斗争时,伊本·泽顿的敌人怂恿穆尔太米德派他前往处理。于是伊本·泽顿被排挤出走。后来他死于塞维利亚,受到隆重礼葬。

伊本·泽顿有一部诗集,曾由卡米勒·凯拉尼和阿卜杜·拉赫曼·哈里法格在埃及印行。诗集中包含赞颂诗、悼念诗、怨诉诗、情诗和描写诗。他还有一部书信集,最著名的是一封求恕信,他想用它打动伊本·吉赫沃尔的心,以便放他出狱;还有一封嘲讽信,他在其中借沃拉黛之口斥责他的情敌伊本·阿卜杜斯。

伊本·泽顿是安达卢西亚的大诗人之一。其诗歌感情充沛,真挚细腻,也许他最著名的情诗是《努努韵基诗》,其中表达了对沃拉黛的思慕:

伊本·泽顿热爱安达卢西亚,酷爱它的美景,这里的大自然是他青春的憩园、游乐的场地。他热爱它,不只因为它本身美,而且因为它给他提供了游乐的天地。每当他失却享受的机会时,便会生发出美好的回忆,产生思念和痛惋之情。

他诗歌的模仿色彩很浓,他的颂诗就是按阿拉伯东方诗人的风格写就的,借用了他们的许多内容。他著名的《努努韵基诗》中也没有什么创新的成分。他比较多的是模仿布赫图里,以致被称作“西方的布赫图里”,他在诗歌的精美、细致、谐和方面都效仿他,两人在描绘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伊本·泽顿在散文,特别是在文学散文,像嘲讽信和求恕信中,比较喜欢铺陈和使用音韵,援引谚语、诗歌,以致他的书信体散文差不多是由诗句、谚语、典故和《古兰经》章节构成的。他在嘲讽信中运用了贾希兹在《方圆》书中的手法。

伊本·泽顿代表了安达卢西亚从伍麦叶时期的文学向阿拔斯时期的文学的过渡时期。尽管他没有创新,并按东方人的方式创作,但却在当时当地的文学家中占有崇高地位。

穆尔太米德·本·欧巴德

塞维利亚城主穆尔太迪德之子。在长兄伊斯玛尔死后他成了王位继承人,于1069年登基。他任命诗人伊本·阿玛尔为他的大臣。他本人也是一位诗人和作家。许多文学家和学者投奔他,受到他的礼遇。后来他控制了科尔多瓦,权势甚至扩大到木尔西亚。他在事业上求助于摩洛哥首领优素福·本·塔什芬,后者在打败阿尔封斯和他的军队后,却在安达卢西亚各地秘密扩充自己的权势,煽起反对穆尔太米德的阴谋,占领了科尔多瓦和塞维利亚。穆尔太米德成为阶下囚,和他的家眷一起被解押到马拉喀什附近的艾格马特,在饱尝了贫穷屈辱的痛苦之后死在那里。

穆尔太米德·本·欧巴德的诗歌散见在文学书籍中。他诗歌的特点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我们的诗人不是通过颂诗来追求金钱,也不是把诗歌作为一种职业,他只是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各种事件在心中引起的愁绪,这使他和艾布·费拉斯。哈姆达尼极为相似。特别是,他在生活中遭受不幸,由尊荣变为屈辱,由君王变为囚徒,并遭到放逐。对过去美好的回忆,更加深了他的创痛。他的诗歌明畅朴实,不务雕琢,感情细腻,想象丰富。他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后,婉转地请求父王宽恕:

当他被囚后,诗歌成为倾述哀痛的怨调,沉静而自尊。这位国王诗人的名字在民间众口相传,但他的声誉更多是建立在人们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上,而不是建立在文学艺术上。

革新时期

伊本·哈姆迪斯·绥格里

生于西西里岛的锡腊库扎城。当诺曼人占领西西里岛时,他前往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他企图结识城主穆尔太米德·本·欧巴德,初期并未受到赏识,但后来终于成为后者的密友。当反对穆尔太米德的阴谋发生,穆尔太米德被伊本·塔什芬放逐时,诗人跟随他到流放地。穆尔太米德死后,他居住在非洲的麦赫迪叶城,后迁居马尤拉格岛,并死在那里。

伊本·哈姆迪斯有一部诗集,意大利东方学者蒙卡达于1883年在巴勒莫印行,东方学者坎祖尼亚里于1897年又在罗马印行。他的诗歌描写细腻、想象优美。如他描写河流、小溪,会使你看到微风在水面上吹起涟漪、水流清澈透底,会使你听到它被水底碎石划伤的潺潺诉泣声。他生性敏感,情绪悲观,这也诈是因为他的祖国被诺曼人占领,蒙受灾难,于是他怨天伤时,向人泣诉,并喜欢离群独居。他在苦行,向真主求恕,忏悔自己的罪愆时,遵循的是艾布·阿塔希叶的方法。

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全是黯淡的,也有美好欢乐的时刻,这时他就投向大自然,描写它的美景,用诗来歌唱河流、花木、建筑、池塘、狩猎他还出席游乐聚会,与酒友们厮混在一起,但他稳健庄重,不轻浮放荡。

伊本·哈姆迪斯的诗歌辞句优美、内容达意,运用比喻时隽丽自然,毫不造作和夸张。

伊本·哈法宰

生于巴伦西亚省的苏格尔岛。他生活在穆拉比特王朝各派别小国国王统治时期,但他并未去讨好他们。他喜好游乐,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并有很高造诣,受到人们赞赏,并被认为是时代的大诗人之一。壮年后变得持重,专事描写自然风光。

伊本·哈法宰有一部诗集,1869年在埃及印行。其内容有赞颂、责备、悼念、怨诉、描写等。但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他的家乡是安达卢西亚最美丽、最富饶的地区。他在家乡山水的怀抱中长大,热爱大自然之美,沉醉于它的迷人景色,并歌唱它的各种现象。他写颂诗,要以描写开头,从大自然摄取图像;他写悼念诗,也要将它与描写紧密结合。于是,悲者的泪水变成了淙淙的溪流,他们的震颤像嫩枝承受风暴的袭击,他们的哀声犹如云雀在悲鸣。诗人将自然拟人化,使它具有感觉,能说、能诉,就是山岳也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冲动。

伊本·哈法宰是一位自然诗人,也许他的特点是多而不是新。他使诗歌带上修辞色彩,多用比喻、双关、对仗等,这导致了雕饰和造作,有时内容也不明晰。

他还写有一些散文作品,模仿伊本·阿密德和哈玛扎尼的风格,多用骈韵,注重雕饰,追求辞句的华美。

伊本·赛赫勒·以斯拉依里

生于塞维利亚。他生活在霍德人和穆拉比特人统治时期,在富裕而有学术气氛的环境中长大。他曾向当时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求学,后与休达城主伊本·哈拉绥结识,给他当文书。据说晚年皈依伊斯兰教,和伊本·哈拉绥一道溺水而死。

伊本·赛赫勒写有许多诗歌,由哈桑·阿塔尔谢赫编辑,于伊斯兰教历1279年在埃及出版,1885年又在贝鲁特出版。诗歌内容是爱情、悼念、赞颂、描写、苦行,但情诗居多。他的情诗表述了他内心的全部感情,甚至包含了他之前情诗诗人所写过的全部优秀的内容,以致他的诗集成了情人们谈情说爱和内心思绪的反映和总汇。但他注重表面描述多于心理刻画。风格细腻、朴实,很少比喻、雕饰。诗歌意境也很优美,用闲适隽丽的笔法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景色,如他描绘黄昏:

里萨努丁·本·哈特卜

出生在一个徙居安达卢西亚的名叫赛莱曼的家庭。他生于鲁沙,一说是格拉纳达。幼年好学,曾拜师于文学家和学者,在文学、语言学、哲学、医学上都有造诣,成为当时安达卢西亚的著名人士之一。格拉纳达统治者艾布·哈扎兹·优素福及其子穆罕默德都先后任他为大臣。但他遭到妒忌者们的阴谋陷害。因他奉行哲学家们的主张,便被指控犯伪信神罪,在非斯被捕入狱。他的仇敌指派刺客在狱中将他掐死。

里萨努丁编撰了许多历史著作,如《格拉纳达历史详解》,共三卷;《华美的衣饰》,是关于阿拉伯东方、安达卢西亚和非洲哈里发们的史传;《伊斯兰君王中的少年登基者》;《纳绥尔王朝详述》;《刀鞘的脱落》,是对安达卢西亚城市及其学者们的记述。他还撰写了有关苏菲主义、音乐、教义、医学方面的著作。还写有许多书信体散文,其中的一部分收录在《作家之芳华和读者之需求》一书中。他还写有一部诗集,但非上乘之作,其中有他的一首著名的穆沃什哈体诗,在介绍穆沃什哈时已提到过。

里萨努丁知识渊博,用时代的文化充实了头脑,在阿拉伯语及其艺术方面有很高造诣,是一位大作家和大文学家。他的风格具有后期安达卢西亚散文的典型特点,接近戛迪·法笛勒的风格,喜用隐喻、修辞、历史和学术的掌故,拖沓重复,讲究骈韵,使作品艰涩费解,读者往往对这种雕饰和堆砌感到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