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拉伯文学史
18994700000081

第81章 著名文学家(2)

玛隆·阿布德说:“纳绥福谢赫以叙述尘世瞬息即逝和用我们喜欢的哲理方法来写悼念诗,轻铺缓叙,他像尊严的长者那样行事。他不像穆太纳比似的把它一连串抛给读者。”

他还写道——写得确实是好:

难道不能看出,这诗多么晓畅。不过它还缺少一点什么,以在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似乎它刚一到达感官便破碎停息了,不像穆太纳比或其他哲理诗人的诗那么有力。他和邵基两个人都写哲理诗,但如果思想不是发自作者内心深处,它是不会打动人的。

玛隆·阿布德说:“我们的谢赫,愿主怜悯他,仅仅从古籍中寻求启示,他无论在诗歌和著述方面都是那时代的模仿能手,在这方面无人能与之相匹。他好像完全超脱了时间和空间,诗歌从不受其影响。不知道他在卡法西玛出生长大,在贝特丁度过壮年,在贝鲁特度过晚年的人,会以为他是纳季德人或也门人。举一个例子就够了,他在《两诲集》中写了一篇玛卡梅故事,叫‘黎巴嫩玛卡梅’,但其中没有一点黎巴嫩味道。”

这并不奇怪,他的文化有限,只囿于阿拉伯语及其文学,他的生活环境也有限,除了解黎巴嫩的某些方面外,对别国一无所知,就是对这些方面他也完全没有实际接触,只生活在由自己编织的阿拉伯占诗人和作家传统的虚幻环境中。此外,他生活的时代,整个倾向于阿拉伯古典文学,文学家们只知崇奉古典文学,只知仿古、复古。那是一个刚从衰沉的桎梏下解脱和复兴的时代,这一复兴要依靠作家们借取古代繁荣时期的成果才能完成。谢赫心中有一目的,即批驳“阿拉伯语无济于事”这一论调,他的最大愿望是表现出自己在语言学方面的学问和才能,能够与最辉煌文化时代的作家和诗人媲美。这一切使他成为仿古者,而且是19世纪最大的仿古者。这一仿古窒息了诗人的艺术灵感,也妨碍了他想象力的开阔和驰骋,但却没有阻碍他表现出洞察一切,择取善美的科学精神。

但我们今天指责纳绥福的,正是使他获得声誉和那个时代学者们尊崇他的原因,但它又为我们这位诗人对黎巴嫩和整个阿拉伯世界现代复兴的功绩所掩盖。他是致力于提高著述和写作水平的重要人士之一,将其从衰沉时期的羸弱、低拙、晦涩变为流畅、和谐、纯清、浑实。

纳绥福是那个时代锻铸语言的大师。语言经他手变得运用自如,细腻人微,可以表达任何内容,能够适应一切旨意。他在自己的各种著作,尤其在《两诲集》中,为作家们开凿出了这一语言的清澈泉源。

此外,他编著的多种教科书使得各门学科便于获取,学生们不必再去翻阅不同题材的古籍和被手写家们弄得错乱不堪的抄本。黎巴嫩首都的学生们承认这一功绩,为谢赫送殡那天,他们人手一册地捧着他的书向遗体告别。

最后,纳绥福谢赫是贝鲁特最大的教师,经他手培养出一大批才人学士,他还以其对书刊的校正和指导,帮助作家们沿着良好修辞和高尚创作的正确方向前进。这样,纳绥福谢赫就成为一把吉祥的火炬,照亮了黎巴嫩的良知,使它意识到有能力向更远的目标迈进。

麦哈姆德·萨米·巴鲁迪(1838—1904/伊1255—1322)

生平巴鲁迪生于开罗,祖先是塞加西亚族堡垒曼麦鲁克。他七岁时成为孤儿,在亲属帮助下受到教育。后人军事学校,毕业时成为精通军事艺术的军官,同时酷爱文学和阅读。他读过许多诗人的作品,并与当时的文学家们接触,使自己的写作才能得到提高,技巧日趋成熟。他二十岁时开始写诗。后来他到各地游历,曾去过伊斯坦布尔,在那里学会了土耳其语和波斯语,结识了伊斯玛尔赫迪尤,后者把他带回埃及并安置在军队里。随后他到法国和英国学习军事组织艺术。他参加过俄土战争。

他为祖国的服务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军事和行政的高位。他曾任宗教基金部长和军需部长等职。谢里夫帕夏倒台后他出任内阁总理。阿拉比革命爆发时,他参加了战斗,后来和革命者一起被流放到锡兰,在那里度过了十七年流放生活。这期间他坚持学习英语并与文学家们通信。他把自己的思绪、忧伤和怀念都写进了那优美的诗歌里,这些诗歌对他个人是一种慰藉,对他的时代是推动诗歌走向复兴的向导。

后来经阿拔斯二世赫迪尤许可,他回到埃及。五年中,他专心致志于创作、收藏和阅读,于1904年去世。

巴鲁迪从小具有远大志向和抱负,厌恶游乐嬉戏。但以后,青春、荣耀和金钱却诱惑他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他毕生怀着真挚的情感,忠于友谊,他对自己的坦率和勇敢颇为自得。

巴鲁迪的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著名诗人们的作品获得的。他能完全领会这些诗歌,鉴赏它的美,品评它的艺术价值,并从那些优美的诗句、构作方法和丰富词汇中获益。他不注重语言书籍,也不专修句法分析。由于大量阅读和听取,阿拉伯语的构造形式以及主、宾、属格的部位,他能脱口而出,所以当他即兴吟诗时,很少有语法错误。

他从阿拉伯传闻和故事中吸取丰富营养,增强了诗歌能力。他还了解了诸如土耳其、波斯、英国这样一些国家的文化,从而扩大了想象力,提高了鉴赏水平。时代的变迁,生活的事件,旅游、流放,这一切构成了他诗歌中的个性。

作品巴鲁迪有一部两卷集的诗集,包括赞颂、爱情、矜夸、激情等传统题材,也包括政治、描写、抨击社会等某些现代题材。他还有四部称为《巴鲁迪选辑》的诗集,收录的是阿拔期时期诗歌。

传统一革新诗人巴鲁迪巴鲁迪不能不和使他的诗才得以发展、记忆和想象因其魅力得到加强的那种诗歌竞比。事实上,巴鲁迪按古诗主题进行创作,愿意在风格和内容上效仿古人。他站在废墟前,提到纳季德,那里的沙漠、动物、遗址、喜雨、闪电,把妇女比作野牛和羚羊,在这方面他刻意模仿古代诗人们的语言习惯和修辞方法。然而,他效仿古人是出于锻炼写诗才能,以提高艺术水平为目的,他的效仿诗是近代文学中最有益的部分,“因为他使同时代人恢复了在语言和风格上有能力模仿阿拔斯诗人、跨代诗人和蒙昧时期诗人的信心”。在经历了土耳其时代的停滞之后,这种对自我、对自己民族语言的信心是十分必要的,再没有什么比这种信心更能推动以后为争取独立、摆脱传统桎梏的斗争了。确实,巴鲁迪有志于起而效仿古代大诗人,模拟他们纯正的语言和雄浑的风格,这是一种“出于自然的效仿,效仿只是一种手段。巴鲁迪在这里就像一位全能演员,扮演贝督因诗人的角色,赋予他语言、感情、神态和行动,对他进行一番全新的创造,把他变成自我和自我生活的象征”。

巴鲁迪的仿古只限于文学,是适应复兴时代的一种手段。因此,他属于最早了解诗歌,对文学和时代负有义务的文学家之列。依靠古人并不要求完全受他们的束缚。如果我们抛开为适应模仿要求的题材不谈,在巴鲁迪的诗集里我们仍可看到表明诗人特性,他那时代的特性,他生活其中的自然特性的许多现代的主题和创新的风格。

巴鲁迪的诗歌表现了他不同方面的个性,其中有对军事生活和它所需要的禁欲、清苦、献身和勇敢精神的崇高向往,有对奢侈、享受、欢乐、爱情、宁静和闲适生活的病态追求。时而我们听到酷爱严峻生活、武器撞击和战斗呐喊的战士诗人的声音在高歌。

时而又听到歌颂安乐、醉酒和花草的田园诗人在吟唱。

这位善于描写自我的诗人也有能力描写他生活的时代。尽管他在悼念诗和赞颂诗中只表现了某些过景事件,却在叙事诗中表现了工业的复兴,在社会诗中表现了战争、革命和道德改良方面的民族复兴。他的诗歌以多种不同方式描绘了电、火车、监狱、埃及文物及战争场面,这在文学史上打开了一个新天地。时代的特点、独到的观察以及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比喻,为他的诗歌增添了价值。巴鲁迪在激情诗和鼓动诗中抒发了民族的愿望,即对自由、正义、议会、平等的渴望,从而一反他那时代和他祖国的诗人们的先例,为以后哈菲兹、邵基和其他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诗人们开启了大门。

在描写公众活动的诗中,他对腐败传统和丑恶行为予以针砭,其责怨和愤怒之声清晰可闻。他以对社会的某种抨击开始,旨在将社会弊端表现得集中、突出、生动,引起人们注意,达到改良目的。这种对社会讽刺性的描写使我们想起某些世界诗人,如莎士比亚、莫里哀,他们通过自己小说和喜剧里的个别人物来描写人类的缺陷。

巴鲁迪为大自然的美而倾倒,把它的每一方面都看作是灵感的源泉。巴鲁迪对抒情诗的创新是:把它写成独立完整的诗歌,而不是在诗中顺便提到,也不是作为别的诗歌主题的手段,它是为歌唱自然本身而创作,其景象皆为诗人所亲见,印象极为深刻并用不同风格加以抒写,尽管其中可能有某些败笔。其中最优美的是对暴风雨的夜晚、对星辰,对乡村景色和鸟类的描写。

齐亚特说:“如果说乌姆鲁勒·盖斯对诗歌的开拓和扩展有贡献,柏萨尔对诗歌的进步和提高有贡献,那么巴鲁迪则对诗歌的复兴和革新有贡献。”他使人们意识到尚蕴藏在阿拉伯语废墟中的活力,这一贡献就是够大的了。在埃及,他的诗歌第一个焕发出光芒,为文学家们发挥才智带来希望,使停滞的文学充满活力,为复兴文学树立了一个生动范例。这一范例的精美所在,不只是内容的深刻、分析的人微、构思的新奇和描绘的独异,还在于内容和主题接近时代。而其语言的纯正、地道的阿拉伯风格、诗句的流畅和诗韵的丰富,又使它归属于古典诗。这一切,是他从古典诗歌源泉中获取养料,加上他丰富的感情以及对诗歌美的高度鉴赏力而产生的结果。

霍夫尼·纳绥福(1856—1919/1272—1338)

霍夫尼生于开罗郊区的巴尔凯哈兹村,从小父母双亡,由舅舅和祖母抚养。他曾在村塾读书,后因躲避老师责罚而逃到爱兹哈尔,在里面度过了十三个年头。后参加科学院附属学校管理工作,以后被任为埃米尔学院及法律学校教师,后来又在地方司法机关和坦塔法院任职,曾作过教育部阿拉伯语首席督察。1919年逝世。

霍夫尼留下了一系列有关语法和修辞方面的教科书。他将《阿拉伯语的特点》一书献给了1886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东方学者大会;《阿拉伯语的生命》是他在埃及大学讲课的教材汇编;还有一些在修辞、逻辑、土语方面的著述以及通信集和诗集。他的著作没有全部出版。

霍夫尼精通语言,了解它的细节和各门艺术。他思想敏锐、性喜幽默。他的散文充满了有趣的轶闻和精妙的笑语。他的某些书信体作品是按照戛迪·法笛勒和阿拔斯王朝后期作家们的风格写作的,偏重骈韵和修辞。但他的其他作品却不循此道,语句畅晓,毫无造作。他的诗不是出于自然,而是一种带韵散文的类型,其中有很多谐趣、幽默、滑稽以及语言的游戏和轻松的笑语,但却缺乏魅力和艺术美。霍夫尼·纳绥福对复兴的功绩是他的教育事业和散文著作,而不是诗歌。

伊斯玛尔·萨布里(1854—1923/1271—1342)

伊斯玛尔·萨布里在埃及出生长大。小学毕业后,他进泰吉希兹学校和管理学校,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毕业于伊克思大学法律系。回埃及后,他曾在司法和行政机构任职,做过亚历山大省省长,还当过一段时间司法部长,六十岁时被免职,退休回家。他的住所成了诗人们汇集的地方,诗人们把诗作朗诵给他听,请他斧正。他六十九岁时因心脏病去世。

伊斯玛尔·萨布里是寡产诗人,他写过两行、三行到六行的短诗,也写有一些长诗。他的诗多以爱情、美、友谊、记事、政治、死亡等为题材。

伊斯玛尔·萨布里很有诗才,具有健全的鉴赏力和对音律的敏锐感觉。年轻时,他按前人的方式进行创作,模仿他们发表在《埃及学校园地》上的作品。后来,他有机会去法国,接触到外国文学作品,回国时,就像蜜蜂满载着吮吸到的芬芳花汁回到蜂房一样。他写诗再也不是造作了,不是作为某种声音的回响,而是完全发自内心。到老年,他的技巧愈加纯熟,诗歌更为细腻、柔和,反映出现代社会恬适、开朗的一面。语言朴质,内容和构思都很优美。如他写道:其音律和谐悦耳,因此常为歌唱家采用。萨布里缺乏炽热的感情,柔和、纤丽是他诗歌的主调。他是一位鉴赏诗人,而不是鼓动诗人。他的短诗尤其成功,很有创新。

哈菲兹·易卜拉欣(1871—1932/1278—1351)

哈菲兹·易卜拉欣的全名是穆罕默德·哈菲兹·本·易卜拉欣·法赫米,生于埃及德鲁特城,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土耳其人。他幼年丧父,在开罗由两个舅舅抚养,直到高中毕业。这段时期,他经常去坦塔写诗和阅读书籍。后人军事学校,成为军官,随埃及军队开往苏丹。由于他不满那里的生活,伙同一些军官反叛而受到审判,被迫退职后回到埃及。他不甘失败,于是转向诗歌创作并与文学家们交往。他与穆罕默德·阿卜杜谢赫的密切联系,使他在知识和文学素养方面获益颇多。1911年,他被任命为埃及图书社文学部主任。在任期间,生活阔绰,受人尊敬。他于1932年逝世。

哈菲兹·易卜拉欣性情温和、易受感动、忠于友谊、乐于助人。他虽经受过贫困和苦难,但仍愉快乐观,甚至近乎玩世不恭。他的聪慧和记忆有助于他吸取多种知识,他的文化素养基本上是阿拉伯的,而不是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