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拉伯文学史
18994700000097

第97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于1919年爆发反英大起义。1922年2月,英国被迫宣布埃及独立,并公布宪法。1919年革命对埃及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埃及民族精神和埃及意识在蓬勃生长,较之20世纪初西方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影响更加深广。在文学上,埃及现代文学流派开始形成。在小说方面,伊萨·奥贝德和舍哈泰·奥贝德兄弟俩的创作丰富了埃及小说的内容;被誉为“诗王”的邵基将诗剧这种形式引进阿拉伯,创作了《克娄巴特拉》、《莱依拉的痴情人》等七部诗剧。埃及盲人作家塔哈·侯赛因创作了自传体小说《日子》第一部、《莱依拉的痴情人》等七部诗剧。埃及盲人作家塔哈·侯赛因创作了自传体小说《日子》第一部,通过一个失明孩童的回忆,将20世纪初埃及农村贫穷愚昧的生活现实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黎巴嫩旅美诗人、作家纪伯伦从小说创作转向散文诗创作,其文笔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感,在阿拉伯文坛独树一帜。1923年,他写出了闻名于世的《先知》。

20世纪20年代阿拉伯文坛还有一位重要诗人,就是突尼斯诗人沙比(艾布·卡赛姆,1909—1934)。他生于南方图泽尔城,父亲是一位伊斯兰法典官。他自幼跟随父亲辗转突尼斯各地,1920年到首都突尼斯宰顿大学学习宗教和语言,1928年毕业,后人突尼斯法学院深造,1930年毕业。父亲死后,他承担起家庭重负,由于操劳过度而患心脏病。大学期间,他参与创建“穆斯林青年协会”、“文学俱乐部”等组织,积极参加反抗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文学革新运动。为了保持诗人的自由,他未谋求公职,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终因心力衰竭而去世。他的代表作有诗集《生命之歌》(1955,收诗人诗歌一百余首)。他的诗歌表达了突尼斯人民追求自由解放、摆脱外国殖民统治的心声,感情激越,联想丰富,诗句流畅而有力。其诗句“人民一旦要求生存,命运必须作出回答;黑夜必将过去,桎梏必将摧垮”已成为阿拉伯世界无人不晓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沙比被誉为“突尼斯之光”。

埃及文学

1882年,英国殖民军在镇压阿拉比革命后,又侵占了埃及。从此埃及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英国政府趁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之机,于1914年12月18日宣布结束土耳其对埃及近四百年的宗教主权,使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在英国的殖民政策下,埃及经济畸形发展,几乎完全依赖棉花的种植和出口。由于英国公司的垄断和任意压低价格,埃及农民遭受严酷盘剥。由于驻军增多和进口减少,粮食、布匹、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货币贬值,人民群众深受其害。与此同时,因帝国主义之间忙于战争,对埃及经济放松控制,也使埃及民族资本得到暂时的发展机会,一些小型纺织厂建立起来,皮革、粮食加工业等也得到发展,还开办了银行,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从此形成。1917年,埃及各类工人约有74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国商品潮水般涌人埃及,埃及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民族资本家要求摆脱外国势力控制,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要求十分强烈。同时,埃及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结束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也一天天高涨。当时任立法议会副议长的柴鲁尔在反英斗争中成为民族领袖。他以埃及人民的名义要求英国取消保护权,承认埃及独立。其要求遭英国总督拒绝后,他组成七人代表团,受权向巴黎和会提出埃及的民族要求。英国殖民者将柴鲁尔等人逮捕,并流放马耳他岛。此举激起埃及人民的极大愤怒,终于爆发了遍及全国的1919年大革命。从1919年3月起,埃及工人、农民、学生、商人、手工业者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革命浪潮声势浩大,一直持续到1922年,给英国统治者以沉重打击。1922年2月28曰,英国被迫宣布埃及独立,并公布宪法。

1919年革命后,埃及人民取得了一些基本权利,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英军仍驻防苏伊士运河,并享有种种特权,埃及仅仅取得表面的独立。封建制仍是社会的主流,封建主控制着全国经济命脉,中产阶级未能形成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1919年革命对埃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埃及民族主义思想的胜利。埃及民族主义精神和埃及意识在蓬勃生长,并与追求社会和个人自由、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埃及思想、文化、文学发展的影响,同样巨大而深远。

各个党派出版的报刊以及后来出现的文化刊物如《新月》《文摘》《小说》等,为作家们提供了发表小说、译作以及文学评论的园地。以埃及国民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院校,陆续派出留学生到欧洲。1919年革命后产生的新精神动摇了原有的价值观,面向西方一时在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较之20世纪初,西方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影响更加巨大而深广。从欧洲回国的学者中,有像塔哈·侯赛因这样深受西方影响的著名作家、思想家。文学上开始形成在20世纪30年代曾占主导地位的埃及现代文学流派。作家们在传统基础上力求表现社会生活的变化,寻找埃及个性,以适应人们新的要求,使文学埃及化。

20世纪初模仿古典形式“玛卡梅故事”而创作的小说,这时虽已销声匿迹,但不少作家仍在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徘徊,但更多的是用传统形式表现某些现代内容,因此诗歌创作十分繁荣。“诗王”邵基将西方诗剧引进埃及,创作了首批阿拉伯诗剧。

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发展中,新旧思想、文化进行着激烈斗争。守旧派诗人拉菲仪于1923年发表文章,对新诗、新散文进行猛烈攻击。塔哈·侯赛因起而应战,坚持文学批评的现代标准,主张作品应自由流畅地表现现代生活。1926年他出版《论蒙昧时期诗歌》一书,用西方文艺批评观点对伊斯兰前期诗歌进行重新评价,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在文坛掀起轩然大波。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赛拉迈·穆萨(1887—1958)以科学、进步为旗帜,对保守派进行猛烈抨击。著名诗人、作家马兹尼(1889—1949)、阿卡德(1889—1964)等也对旧文化和旧文学,特别是传统诗歌进行批评,破除了邵基、哈菲兹等复兴派诗人们的传统模式(他们主要用古典形式创作),建立起了新的受西方影响的诗歌创作范例。埃及现代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新思想、新文化战胜旧思想、旧文化的过程。

一、现代文学流派作家

这一时期埃及现代文学流派的作家开始了早期的文学创作。

伊萨·奥贝德(?—1923)原籍叙利亚,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自幼丧父,靠母亲织补为生。由于较早接受法语教学,故受法国文学影响较深。他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集《伊赫桑夫人》和一部长篇小说《苏莱娅》。他受当时埃及民族民主运动思想影响,在作品中对社会封建陋习进行抨击,对受压迫的妇女深切同情。作品多以中产阶级家庭妇女为主人公,表达了她们要求独立,从狭隘的家庭和依附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主人的愿望。在《伊赫桑夫人》中,一个少女按父亲意志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子,最后离婚。后来,她又以同样方式第二次结婚,结果仍然是离婚,最终以毁灭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我属于你》中,一个企图攀附上层社会的家庭,以女儿作牺牲品,想为她找一个体面的丈夫,结果不但丈夫没找着,反而毁掉了女儿的幸福。《村女的悲剧》和《希克玛特夫人的日记》等,分别描写农村姑娘成为地主的猎物后的悲惨命运,以及埃及各阶层妇女参加民族民主运动和1919年革命的动人情景。他的短篇小说受西方小说影响,人物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都很成功,象征手法的运用加强了作品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同时又不失地方特色。他的作品语言流畅简练,对话往往用民间土语,使作品更加生活化。

他的长篇小说《苏莱娅》描写贫穷人家的女孩苏莱娅,虽家境清寒,却有幸在法语学校接受教育。她为了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千方百计想嫁给一个有钱人。她有个姑妈住在开罗,姑妈的丈夫是个酒鬼,婚姻的失败使她不得不自谋生路。她楼上住着一个善良小伙子,姑妈有意让这年轻人娶自己的侄女为妻,以免侄女以后遭到类似自己的命运。她把侄女叫到开罗,让他们两人相见。尽管青年爱上了苏莱娅,但遭到她的严词拒绝。后来,她遇见一个有钱的纨绔子弟,虽然知道他名声不好,但经不起他的挑逗而嫁给了他。那青年知道后,深信这桩不平等的婚姻结局必然不好,他到亚历山大去打探他们的情况,发现苏莱娅和丈夫手挽手在园中散步,知道苏莱娅的丈夫目前还爱着他妻子,但青年反倒觉得这给了他机会,促使他去积攒钱财。他回到开罗,勤奋工作,开办了自己的“车间”,并相信总有一天会好。小说以一个普通青年做主人公,对社会流行的婚姻观进行了抨击,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均有一定深度。它是继海卡尔的《宰纳布》之后,埃及文学中又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

舍哈泰·奥贝德(?—1961)是伊萨·奥贝德的弟弟,1922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沉痛的教训》,其中多描写埃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男女间的关系,具有伦理道德教诲的成分。这部短篇集揭露了一位背叛妻子、另觅新欢的男子的种种丑恶和他遭受的报应。在《低贱的女人》中,一个家庭为给女儿积聚钱财以便嫁给有钱人,开了间酒吧以供占领军享用,并让女儿陪他们玩乐,结果身败名裂。《爱的约会》叙述一个受骗的女子醒悟后,对欺骗和引诱他的亲戚进行了揭露。舍哈泰·奥贝德的小说在题材、情节和写作方法上,与其兄很相似,但结构更加严谨,刻画更加细腻,更多诙谐、风趣。这是作家一生唯一的小说集。

马哈姆德·台木尔(1894—1973)生于开罗一个具有阿拉伯和库尔德血统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典籍收藏家。他早年入农业高等学校学习,后因病辍学,在其兄穆罕默德·台木尔影响下,广泛阅读法国、俄国和阿拉伯旅美派的文学作品。他从1925年开始发表小说,后曾到法国、瑞士居住两年。他是“埃及现代文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一生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写有25部短篇小说集及多部长篇小说和戏剧。其作品广泛反映埃及社会生活,揭露种种弊端,抨击不合理现象,有“阿拉伯的莫泊桑”之称。他的主要创作在三四十年代以后。1925年他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朱姆尔大叔》,1928年出版长篇小说《拉吉布先生》。后者的主人公拉吉布是个普通中年男子,自幼父母双亡,对宗教信仰十分虔诚。他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神学家哈勒杰亚。哈勒杰亚表面上经营房地产,实际上他的办公室是个邪术的巢穴。他使拉吉布相信他的超人的力量,让他试验灵魂附体的法术,使拉吉布一步步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在哈勒杰亚的引诱下,拉吉布终于变得贫困交加,神经错乱。无奈中,他请求老师哈勒杰亚帮助,并劝告老师不要再干骗人的勾当。哈勒杰亚不仅不理睬他,反而对他恨之入骨。这时,拉吉布疯狂已极,猛扑过去,掐死了哈勒杰亚。他因杀人被捕,进了疯人院。小说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对宗教生活的某些畸形现象进行了揭露,具有教诲和改良的作用。作者把小说背景设置在侯赛因宗教区,对环境的描写十分成功,在处理突发性的场景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埃及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虽较19世纪、20世纪世纪之交有所进步,在揭示社会矛盾、运用语言、使小说本土化方面,都取得一定成功,但艺术上尤其在人物典型化、形象塑造及小说的整体构思与布局上,仍不够成熟。它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埃及小说发展、繁荣的初始阶段。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埃及诗坛上一个重大现象是,诗人邵基将欧洲诗剧引入阿拉伯文学,创作了多部在阿拉伯文学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诗剧。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和阿拉伯最重要的诗人。邵基一生经历坎坷,诗歌创作也经历了从传统到革新的转变,自己也从宫廷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

二、艾哈迈德·邵基

艾哈迈德·邵基(1869—1932)生于开罗一个多种血统的家庭。父亲是库尔德人,母亲是土耳其人,祖母是塞加西亚人,外祖母是希腊人。他早年在法律学校读书,后人翻译学校并毕业,1887年由王室提供经费在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攻读三年法律,回国后成为阿巴斯二世国王的宫廷诗人。这期间他写了大量颂诗,思想也倾向于保守。1915年阿巴斯二世被废黜,邵基被流放到西班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回到埃及。这时他的思想和政治倾向发生了根本变化,诗歌创作的人民性加强,注重和关心社会问题,如教育、妇女、宗教等。他热情讴歌阿拉伯民族的光荣,表现阿拉伯国家的苦难,以博大的胸怀呼唤民族团结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