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拉伯文学史
18994700000098

第98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2)

他后期的诗歌表面了埃及和阿拉伯人民的政治感情和愿望,继承了阿拉伯古典诗歌雄浑豪放的特点,富有激情,文词优美,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他著有《邵基诗集》(四卷,1926—1943)、《克娄巴特拉》等七部诗剧,小说《印度少女》和《桃金娘树叶》及散文集《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伟人》等。1927年,阿拉伯各国代表一致为他戴上“诗人之王”的桂冠。

邵基在法国学习时,接触到法国和欧洲古典文学。晚年他致力于诗剧创作,把欧洲戏剧引入阿拉伯文学。从1929年创作《克娄巴特拉》起到1932年,共写出《莱依拉的痴情人》、《冈比西斯》、《大阿里伯克》、《安达卢西亚公主》、《安塔拉》和《胡达太太》等七部诗剧。除《胡达太太》以外,其他都取自古典题材,有的抒发了埃及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如《克娄巴特拉》以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英勇保卫埃及,抗击罗马入侵,最后英勇自杀牺牲为内容,讴歌了反对外族侵略的斗争;有的表达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感情,如《莱依拉的痴情人》以马杰依和莱依拉这对恋人的故事为线索,歌颂了纯真的爱,以及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爱情的悲剧结局。除《胡达太太》以外,其他均为悲剧,说明邵基受古希腊戏剧影响较深。他虽仿效法国十七八世纪古典派诗人的戏剧,但又不拘泥于“三一律”,不受内容、时间、地点统一的限制,因此其诗剧显得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总体上也很成功。他的诗剧适宜在舞台演出,不少段落可以吟唱,因此兼具话剧和歌剧两种舞台艺术的特点,而且演出非常成功,流传极广。他不仅将诗剧首次引入阿拉伯文学,为后来阿拉伯戏剧艺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而且突破了阿拉伯诗歌的传统束缚,使诗歌格律和形式能表现更多更广的内容。虽然其诗剧还存在种种不足,但为阿拉伯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即便不是一个世界诗人,也是一个东方诗人。应该肯定,他是一位革新家,是把阿拉伯诗歌推向永恒价值的诗歌复兴运动的最伟大的奠基者之一。

三、塔哈·侯赛因

塔哈·侯赛因(1889—1973)是埃及和阿拉伯近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思想家、文艺批评家和教育家,一生著述极丰,20世纪20年代末期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日子》(第一部),在阿拉伯近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出生在埃及尼罗河西岸马加加城附近一个农村里,家境贫寒。他三岁时双目失明,但生性聪慧,在乡村私塾读书时便能背诵《古兰经》和古典诗文。13岁随兄到开罗艾兹哈尔宗教学校学习,学到许多阿拉伯古典文学知识,同时受到宗教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及其弟子们进行社会改革运动的影响,如卡赛姆·艾敏号召妇女解放,鲁特菲倡导政治、道德和社会的新准则等。1908年,埃及私立国民大学建立并招生,他转人该校,在大学八年中,他更多受到欧洲文学影响,同时自学法文。1914年,他写出关于古代阿拉伯盲诗人艾布·阿拉·麦阿里的博士论文并出版,获得好评。

大学选派他到法国学习,先在蒙彼利埃大学,后到索尔本大学和法兰西学院。这期间他对古希腊文学、拉丁文学及法国等欧洲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钻研哲学和社会问题,写出博士论文《伊本·赫尔顿的社会哲学》。在学习期间他与一位法国姑娘苏珊相恋并结婚。1918年他回到埃及,任国民大学阿拉伯文学教员。这时,他除教学外,经常写文章介绍古希腊文化、文学和欧洲文学,并翻译索福克勒斯的戏剧、拉辛的《安德洛玛克》、伏尔泰的《查第格》等。他每周在报上发表《星期三谈话》,运用西方新的文艺批评观点对阿拉伯古典文学进行重新评价,对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观点和结论表示怀疑,从而引起很大争议。1925年,私立国民大学改为公立埃及大学,他成为大学文学院阿拉伯文学教授。

1926年,他出版《论蒙昧时期诗歌》一书,认为蒙昧时期(伊斯兰前期)诗人的诗歌多为伪托,其内容与当时政治、思想、社会、经济及宗教生活均不吻合;其中大部分蒙昧诗歌不可能产生在伊斯兰教之前,而是后人的伪作。他还说:“仅仅因为《旧约》和《古兰经》提到亚伯拉罕和他的儿子就认为实有其人,从科学论证上说是不够的。”他这种与众不同的崭新的观点震动了文学界、舆论界和司法部门,甚至震动了宫廷,更不用说宗教界。艾兹哈尔大学的宗教学者们联名上书,指控他因犯有非神罪,要求查禁此书,并将他提交法庭审判。在强大的压力下,他不得不对他的书进行修改,并更名《论蒙昧时期文学》重新出版。但事情并未结束,争论一直持续了好几年。1932年,埃及总检察长作出决定,指控他在许多方面损伤了伊斯兰教,总理绥德基宣布解除他的公职。他将笛卡尔的怀疑论运用到阿拉伯文学批评上,想以此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他认为,鉴赏标准不只是民族的,而且应是全人类的,只有两者兼而有之才有价值。他的书中虽存在种种不足,但其观点动摇了原有的一系列观点,对以后阿拉伯文学批评的发展,以至于对阿拉伯文学本身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形势的变化,1934年他又被调回学校,任开罗大学文学院院长。

1942年至1944年间,塔哈·侯赛因任教育部艺术顾问,和部长一起实行小学免费教育。他还创办了亚历山大大学。1950年至1952年间,他任教育部长,实行中学免费教育,并建立阿因·舍姆苏大学。1944年和1950年他曾两度被迫下台,流亡国外。他曾当选为参议院议员。1956年被选为埃及作协首任主席,并任全国艺术、文学和社会科学最高委员会主席、阿拉伯语言学会主席等职。他写了大量关于思想、社会、教育、文学批评的文章和专著,出版了《星期三谈话》(1925—1957)、《我们的现代文学》(1958)、《艾布·阿拉的声音》、《埃及文化前景》(1938)、《春天行》等文集。同时,他还创作了地埃及近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小说:自传体小说《日子》(三卷,1929,1940,1972)、小说《一个文人》(1934)、《鹬鸟声声》(1934)、《山鲁佐德之梦》(1943)、《苦难树》(1944)、《真实的承诺》(1949)和短篇小说集《大地上的受难者》(1948),还译过《希腊戏剧文学选》等。他和另一著名作家陶菲格·哈基姆合写过小说《着魔的宫殿》(1936)。由于他对文学的巨大贡献,被人们称作“阿拉伯文学之柱”。

《日子》是塔哈·侯赛因用第三人称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从童年写到13岁离家去开罗艾资哈尔学校读书为止。他以一个双目失明的孩童的回忆,记述了他不幸的童年、少年生活,以及家庭、农村的贫困、落后和愚昧。这个孩童生活的家庭和农村,就是当时埃及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农村的缩影。主人公出生在一个有着许多兄弟姐妹的贫苦农民家庭。在这样的家庭,对儿童缺乏关爱,“我们的朋友(指主人公)就这样失掉了两只眼睛:起初他害的是眼炎,好些日子没有人注意,后来请来一个理发匠给他治疗,终于把两只眼治瞎了。”在农村,失明孩子的唯一生路是学习、背诵《古兰经》,以便在人们婚庆喜丧之时上门背诵有关段落,讨点赏钱。主人公上了私塾,获得了初步知识。私塾是农村人文化生活的起点,然而当时的私塾生活、师生关系,都不是建立在健全的基础上。私塾先生为了一点小利,可以对学生有亲有疏,主人公在尝到苦头后,对人际关系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主人公虽然失明,但非常聪颖好学。他爱听人们谈话,讲故事,听乡村诗人吟唱。他从小就知道并喜爱阿拉伯古代的英雄传奇和《一千零一夜》故事,这开启了他的童稚的心灵,激发了他的美好的想象,使他对周围的环境和乡村的落后、愚昧产生了某种自发的抗拒。他在私下里向学友揭露私塾先生的缺点和丑行。他写道:“一个沙菲依教派的清真寺长老,被人们崇奉为圣徒,向他求签问药,他也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半仙。他死后,坟墓被当成圣所。一个马立克派的教徒,没有知识,不会手艺只会种田和做生意,因为他礼拜虔诚,常召集人们听他读《先知的传说》,人们就把他当做长老。一位长老,原来是个赶驴人,后来做生意,侵吞过孤儿的财产,靠剥削穷人发财。还有许多的所谓长老、法学家连《古兰经》都念错,还给人家讲经布道。这就是当时农村的宗教、文化生活情况。”

广大农村的家庭都生活在贫困中。主人公的父亲子女众多,不堪养育重负,母亲含辛茹苦,终日操劳,过着悲惨的一生。书中写道:“每一个埃及妇女,如果她愿意表现情感的话,都是忧愁的女人。农村妇女特别喜欢在独自静坐的时候回忆自己的痛苦和亡故的亲人,唠唠叨叨地唱哀歌,而且往往唱着唱着就真的哭起来。”同样,儿童不能健康地成长。“农村和内地小城市的儿童往往就这样被疏忽,在人口很多、主妇工作繁忙的家庭里更是这样。农村和内地小城市里的妇女有一种残酷的哲学和罪恶的知识,认为孩子怎么诉苦,做母亲的只应当少理他……哪个孩子不诉苦呢?”主人公四岁的妹妹就是这样悲惨地死去。1920年夏季,霍乱在埃及流行,塔哈·侯赛因对主人公妹妹和哥哥的死,在书中作出了令人悲恸的描绘:

节日来临前的某一天,女孩子忽然变得呆呆的,但是差不多谁也没有注意她。到第四天下午,小姑娘忽然狂喊一声,母亲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朝她跑去。小姑娘连喊数声,越喊越响。姐妹们停止了工作,都朝她奔来。小姑娘继续大声呼叫,在母亲的两条胳膊里曲着身体挣扎。她不住地哆嗦,满脸流汗,皮肤抽搐着。随后呼吸就停止了,女孩子和生命告别了。她得的是什么病呢?这个病怎么要了她的命了呢?这一点只有安拉知道。

(秦星译)

不久,相同的疾病又夺走了年仅18岁的刚从卫生学校毕业的哥哥的生命。主人公13岁时,被他的长兄带到开罗,进了艾资哈尔宗教学校。他本来对学习抱有很大的希望和信心,但第一堂课上就对教长的咬文嚼字充满反感。作者用第三人称叙述,对事件和场景作了高度的艺术化处理,在叙述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评说,使作品既具深度又真切感人。通过叙述和描写,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环境深感愤懑,对落后、愚昧、违反人性的社会进行揭露,为的是改变这种社会。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说明,在艰难的社会条件下只要坚忍不拔,充满信心,就会取得成功,自我将得到肯定。《日子》是在《论蒙昧时期诗歌》出版后作者遭到不公正对待时创作的,使人联想到给作者造成伤害的那些社会因素依然存在,这表明作者和社会仍面临着挑战和斗争。

《日子》的出版,使阿拉伯文学中增加了自传体小说这种形式。它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先后被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