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同步辅导与强化训练1000题
18998400000010

第10章 报关与海关管理(4)

7.【答案】A、B、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6条中规定,海关可以行使下列权力:

(一)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查验进出境货物、物品;对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扣留。

(二)查阅进出境人员的证件;查问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嫌疑人,调查其违法行为。

(三)查阅、复制与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对其中与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牵连的,可以扣留。

(四)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对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48小时。

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海关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除公民住处以外的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进行检查,有关当事人应当到场;当事人未到场的,在有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径行检查;对其中有证据证明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可以扣留。

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的范围,由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五)在调查走私案件时,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

(六)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个人违抗海关监管逃逸的,海关可以连续追至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将其带回处理。

(七)海关为履行职责,可以配备武器。海关工作人员佩带和使用武器的规则,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行使的其他权力。

8.【答案】A、B、C、D

【解析】本题中的企业为自理报关单位,该单位在上海海关办理报关注册,可以在我国关境各口岸办理报关纳税。

9.【答案】A、C、D

【解析】报关企业的注册资本应该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

10.【答案】B、D

【解析】报关企业及其跨关区分支机构注册登记许可期限均为2年,A项不正确。报关企业跨关区设立的分支机构拟取得注册登记许可的,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符合境内企业法人分支机构设立条件;报关员人数不少于3名;有符合从事报关服务所必需的固定经营场所和设施;分支机构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经验或者报关工作经验;报关业务负责人、报关员均无走私行为记录。C项不正确,D项正确。

报关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注册登记许可需要进行延续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40日前向海关提出延续申请并递交海关规定的材料。海关比照注册登记许可程序在有效期届满前对报关企业的申请予以审查,对符合注册登记许可条件的,并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规定的延续注册登记许可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的,依法作出准予延续的决定,延续的有效期为2年,因此B项正确。

11.【答案】A、B、D

【解析】海关的行政检查权主要包括:

(1)检查权,即海关有权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场所;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

(2)查验权,即海关有权查验进出境货物、物品。

(3)查阅、复制权,包括查阅进出境人员的证件,查阅、复制与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有关资料。

(4)查问权,即海关有权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嫌疑人进行查问,调查其违法行为。

(5)查询权,即海关在调查走私案件时,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

(6)稽查权,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3年内,海关可以对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实施稽查。

(7)施加封志权,即海关对所有未办结海关手续、处于海关监管状态的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有权施加封志。

12.【答案】A、B、C

【解析】本题中,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许可中对企业人员的要求包括A、B、C三项,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许可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还有:具备境内企业法人资格条件;企业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无因走私违法行为被海关撤消注册登记许可的记录;有符合从事报关服务所必需的固定经营场所和设施;海关监管所需要的其他条件等。

13.【答案】A、B、C

【解析】立法监督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地方各级人大等国家权力机关对海关权力的监督。

14.【答案】A、B、C

【解析】海关行政强制权具体包括:①扣留权;②滞报、滞纳金征收权;③提取货物变卖、先行变卖权;④强制扣缴和变价抵缴关税权;⑤税收保全;⑥抵缴、变价抵缴罚款权;⑦其他特殊行政强制。进口货物超过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海关可以提取依法变卖处理。海关对超期申报货物征收滞报金;对于逾期缴纳进出口税费的,征收滞纳金。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担保人超过规定期限未缴纳税款的,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以扣留并依法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变卖所得抵缴税款。取消有违法情事的报关企业的报关资格属于海关的行政处罚权。因此正确答案为A、B、C。

15.【答案】B、C、D

【解析】本题中关于报关单位分类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B、C、D三项。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均为B类及以上管理类别的,应按照报关企业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A项应适用A类管理措施。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报关员向海关工作人员行贿或有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走私行为等其他违法行为的,由海关处以暂停执业、取消报关从业资格处罚的,不适用于《记分考核管理办法》,而应按照《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等规定处理。故本题说法正确。

2.【答案】×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记分达到30分的报关员,海关中止其报关员证效力,不再接受其办理报关手续。报关员应当参加注册登记地海关的报关业务岗位考核,经岗位考柱合格之后,方可重新上岗。如果报关员被撤销报关从业资格,报关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应按《海关法》、《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处理。

3.【答案】√

【解析】这属于间接代理报关方式,其行为属性是视同报关企业自己报关,法律后果直接作用于代理人(报关企业);由报关企业承担收发货人自己报关时所应承担的相同的法律责任。

4.【答案】×

【解析】其行为已超出法律授权。

5.【答案】×

【解析】本题中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可直接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6.【答案】√

【解析】关境指适用于同一海关法或实行同一关税制度的领域。我国的关境范围是除享有单独关境地位的地区以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领域,包括领水、领陆和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