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同步辅导与强化训练1000题
18998400000011

第11章 报关与海关管理(5)

7.【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国务院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海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向海关总署负责”,“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明确了海关总署作为国务院直属部门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海关机构的隶属关系,把海关集中统一的垂直领导体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8.【答案】×

【解析】本题的说法错误。记分达到30分的报关员,海关中止其报关员证效力,不再接受其办理报关手续。报关员应当参加注册登记地海关的报关业务岗位考核,经岗位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9.【答案】×

【解析】《记分考核管理办法》规定,报关员对记分的行政行为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电子或纸质告知单之日起7日内向作出该记分行政行为的海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辩;海关应当在接到申辩申请7日内作出答复,对记分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正。因此本题的说法错误。

10.【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1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加强海关监督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法。”说明国家设立海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交往,保障国家的政治、经济不受损害,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以下简称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说明海关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因而属于国家行政机关。

11.【答案】×

【解析】海关机构的设置为海关总署、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三级。隶属海关由直属海关领导,向直属海关负责;直属海关由海关总署领导,向海关总署负责。

12.【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6条规定,海关可以行使下列权力:……(四)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海关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除公民住处以外的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径行检查,有关当事人应当到场;当事人未到场的,在有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径行检查;对其中有证据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可以扣留。因此本题的说法正确。

13.【答案】×

【解析】应该是负责管理一定区域范围内海关业务的海关。

14.【答案】×

【解析】海关调查人员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如果要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只有在直属海关关长或经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后才能查询。

15.【答案】√

【解析】单独关税区是在外贸方面有自主权而在外交方面没有自主权的地区政府所颁布的海关法规得以全面实施的领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在单独关税区内,货物进出境监管、关税及其他各种税的征免均按该地区政府颁布的海关法规执行。我国的香港、澳门是作为单独关税区来参与国际合作的。

16.【答案】√

【解析】《海关法》第5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海关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查缉走私工作。有关规定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查获的走私案件,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移送海关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地方公安机关依据案件管辖分工和法定程序办理。

17.【答案】×

【解析】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法规、地方规章不是海关的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2条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因此本题的说法错误。

18.【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条(四)规定: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

19.【答案】×

【解析】在海关注册登记的加工企业应按照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实施分类管理,所以属于海关对报关单位分类管理的范围。因此本题不正确。

20.【答案】√

【解析】报关是货物在进出口时必经的重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报关只能由在海关注册登记的企业及其经海关审核批准的报关员进行。向海关注册登记是企业取得报关资格的法定条件。

21.【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6条第4款规定:海关有权“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对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48小时。”本题主要是漏了“规定”二字,所以是错的。

22.【答案】√

【解析】海关稽查是海关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审核有关进出口企业以及享受进口税收优惠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账簿及有关资料,确定其进出口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按国家法律交纳税费,是否按国家法律规定使用海关监管货物的一种海关行政行为。海关对被稽查对象实施稽查,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特殊情况下可不通知被稽查人而直接进行稽查。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对海关稽查的范围规定为: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单位;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经营保税业务的企业;使用或者经营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从事报关业务的企业;海关总署规定的其他从事与进出口活动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以下简称被稽查人)。稽查对象规定为被稽查人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货物。稽查期限规定为进出口货物海关放行之日起3年内,保税货物自进境之日起至海关放行后3年内,减免税进口货物在海关监管期限内。

23.【答案】×

【解析】扣留走私嫌疑人员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24.【答案】√

【解析】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后,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各个口岸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办理本单位的报关业务。

25.【答案】√

【解析】在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后,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或者暂时出口的货物,准予暂时免纳关税。

26.【答案】√

【解析】海关事务属于中央立法事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最高执行机关——国务院为立法者。

27.【答案】×

【解析】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未发生C类管理和D类管理所列情形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适用B类管理:①首次注册登记的;②首次注册登记后,管理类别未发生调整的;③AA类企业不符合原管理类别适用条件,并且不符合A类管理类别适用条件的;④A类企业不符合原管理类别适用条件的。

28.【答案】×

【解析】一次记分的分值为5分的情形:①报关员自接到海关“现场交单”或者“放行交单”通知之日起10日内,没有正当理由,未按照规定持打印出的纸质报关单,备齐规定的随附单证,到货物所在地海关递交书面单证办理相关海关手续,导致海关撤销报关单的。②在海关签印放行后,因为报关员填制报关单不规范,报关单位向海关申请修改或者撤销报关单(因出口更换舱单除外),经海关同意且不属于走私、偷逃税等违法违规性质的。③在海关签印放行后,海关发现因为报关员填制报关单不规范,报关单币值或者价格填报与实际不符,且两者差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数量与实际不符,且有4位数以下差值,经海关确认不属伪报,但影响海关统计的。本题中的报关单位向海关申请修改报关单是因出口更换舱单,属于除外情形,因此本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