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18998900000048

第48章 外科疾病(4)

八、胸(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胸(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是由腰区活动不当导致脊柱内外受力系统失衡而产生。

【病因病理】

胸段脊柱因有胸廓的其他组织加固,比颈、腰段脊柱稳定,故损伤错位的机会较少。但胸椎间盘及其椎间韧带等组织的退变,可减弱胸段脊柱的稳定性,而增加损伤的机会。如受到强大外力的挤压,用力过猛的扭转,或睡眠姿势不当等,均可造成胸椎后关节的移位、肋椎关节的错缝或半脱位,而刺激肋间神经或胸神经后支,出现急性背、胸部疼痛。久之,这些错位的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改变,引起慢性背部疼痛。

【诊断要点】

1.病史本症常发生于体力劳动者,多有躯干用力扭转或挤压性外伤史。

2.急性损伤的病例,多主诉单侧(或双侧)背肌剧烈疼痛,偶有向肋间隙、胸前部及腰腹部的相应部位放射性疼痛,病人常不能仰卧休息,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慢性损伤,多有背部酸痛及沉重感,久站、久坐、过劳或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但一般无放射性疼痛。

3.检查在急性期,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慢性期,则一般无运动障碍。

触诊时可发现患椎棘突偏离脊柱中心轴线,患椎棘突旁压痛;附近肌肉紧张或有硬性索条,棘上韧带肿胀或剥离。如胸脊神经受累,在患椎棘突旁2cm上1cm处按压时,可出现向伤侧相应区域的放射痛。

4.X线检查有利于本症的诊断,目的在于排除胸段脊椎的其他疾患,如胸椎结核、肿瘤等。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相应阿是穴。

2.操作用封闭和手法复位。在错位的小关节棘突下旁开1~1.5cm压痛明显处,用7号封闭针头垂直刺入皮肤,直到接触小关节囊为止,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0.5%利多卡因10ml,泼尼松龙125mg)向关节内及其四周徐徐注入,封闭后10~15min行手法复位。用拇指触诊法摸清偏歪的病变椎体棘突,然后后旋转手法整复错位的关节,松解滑膜嵌顿。每5d治疗1次。主治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方二

1.取穴背部阳性反应点。

2.操作用推拿法。患者俯卧,术者以手掌或鱼际在患者两肩胛之间进行按揉。如在背部触及条索状结节,则用一指禅进行弹拨。施法2~3min。

然后站立,两手交叉于颈后,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右腿向前,置于患者两腿之间,双手自患者腋下伸向前,两掌重叠压于颈后。术者用右胸抵住患者后背,后仰至最大限度时,突然挺胸,使患者肢体悬空。关节复位时出现一连串响声,疼痛消失。

【治疗效果】

刘文明用方一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28例,经1~3次治疗,治愈24例,好转4例,其中经1次治疗而愈者16例,2次愈8例,另4例经3次治疗好转[刘文明.针灸临床杂志,1999,15(5):17]。许本忠用方二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59例,55例1次治疗后症状消失,4例经2次手法后症状消失。慢性期8例2~6次后症状消失[许本忠.按摩与导引,1999,15(5):32]。

【处方荟萃】

用手法复位。先用滚法于患者脊柱两侧上下往复3遍。再以腰区为重点施以轻柔的滚、按、揉手法。然后侧卧,患侧在上,患侧下肢屈膝出髋,健侧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按于患者肩部,另一手肘关节按住腰髂骨上部,双手同时反向用力,可闻及“咔嗒”声,复位成功,再用俯卧位从上到下分理双侧腰肌,轻轻牵抖动双下肢,结束手法[周东辉.按摩与导引,1999,15(5):32]。

【按语】

治疗胸腰椎小关节紊乱主要通过手法复位,使错缝的小关节得到回复,解除滑膜的嵌顿状态,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但治疗时,应注意,对初诊的患者手法宜轻不宜重,以免导致肌肉痉挛进一步加重,在运用斜搬法时宜轻巧明快,不宜粗暴反复多次施用。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指导有助于提高手法对本病的疗效。在首次手法后,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2d,以免再次扭伤,对一些伴有腰椎生理曲度变浅,变直的患者,应实行分步垫枕仰卧法,促使其渐渐恢复。

九、椎体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交界区是骨受力集中之处,因此,骨折常发生在胸11、12及腰1、2椎体,临床称为胸腰段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症属中医学“腰痛”范畴。

【病因病理】

中老年人椎体骨质疏松,在轻度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

常见骨折原因是坐汽车时突然遇到颠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造成椎体压缩;行走时滑倒,臀区着地引起骨折;或被车撞后坐地造成骨折。椎体压缩后变扁,形成前窄后宽的楔状。受伤越重,椎体压缩的程度就越明显。中医学认为,由于外力的伤害,使脊柱筋骨破裂,瘀血阻滞,经络闭塞,气伤痛,形伤肿,气血功能四因之紊乱,造成背部疼痛等症。

【诊断标准】

1.受伤后腰背部突然疼痛,局部明显压缩,不能站立,翻身困难,搬动时疼痛加重。

2.沿脊柱触诊,胸腰段有局限性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有后凸畸形时,应考虑有压缩性骨折。

3.摄X线片可看到受伤椎体变形呈楔状,一般椎体压缩的程度为1/4~1/2。

4.中老年人压缩性骨折除腰背部疼痛外很少影响神经功能,双下肢能活动。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肾俞、关元俞。配穴:压缩椎体上下之背腧穴,胁痛加志室、章门。

2.操作用药物导入法。在穴位上置3~5cm大小的棉垫,棉垫上注射已配好的药水(由2%普鲁卡因、654-2、林可霉素、撒痛风按2∶3∶2∶1的比例混合而成,剂量随部位多寡而增减,每穴约2ml),在棉垫上放置直径1.3cm、厚0.5cm,磁场强度为3000Gs的铷铁硼合金永磁片,采用循经同名极并置法,用胶布固定于相应穴位上,连接多功能高效磁电治疗机,输出的脉冲直流电频率为60~80/min,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天1次,每次60min,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2d,共治疗2疗程。

方二

1.取穴取骨折脊椎旁两侧3cm左右处找到明显的压痛点3个。

2.操作用电针法。用2寸毫针6支,每侧刺入3针,均向脊柱方向平刺入约1.8寸,得气后用G6805-2A电疗仪,用疏密波。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疗程。局部加TDP照射。主要适于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叶涛用方一治疗24例,显效计17例,有效计6例;无效计1例[叶涛.中国针灸,2004,24(1):56]。谢远康用方二治疗10例,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可以下床行动、弯腰、下蹲[谢远康.中国针灸,2002,22(6):425]。

【处方荟萃】

选腰区相应压缩性骨折椎体夹脊穴及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伴下肢麻胀加环跳,秩边。针后接G6805治疗仪;用连续波,同时照射电磁波30min后出针拔罐。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适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梁桂忠.针灸临床杂志,2002,18(8):38]。

【按语】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症属中医学腰痛范畴,因不慎扭挫而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而产生疼痛。治疗中通过对穴位的适当刺激,起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通则不痛,从而改善疼痛。现代研究表明,脉冲电磁场可以人为地改变骨骼中的生物电状态,可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成熟细胞增生,使骨骼中成骨细胞作用增强,骨形成增加;并且脉冲电磁场可影响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和cAMP的代谢,而cAMP的活动与骨吸收密切相关。另外,脉冲电磁场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而使肿胀减轻或消除,从而缓解疼痛。离子导入是一种经皮给药的方法,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型药物通过皮肤,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其中一部分变成原子或分子,保持原来的药物性能,发挥作用。选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抗渗解痉止痛作用的药物进行导入,可使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因此,磁电脉冲药物导入结合中西医理论,采用物理和药物同时作用于穴位,起到止痛、促进骨愈合、恢复功能的作用。

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均应卧硬板床,既可减轻疼痛,也有利于压缩椎体的复位。在卧床1周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以后,应当积极加强腰背肌的练习,以防止长期卧床后引起的腰背肌无力,防止以后出现的腰痛还有助于促进压缩椎体的复位。

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第3腰椎横突附着点的肌肉反复损伤,产生炎变引起的腰痛。中医属“腰痛”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多在腰腹肌肉强力收缩时,第3腰椎横突尖处受力最大,因而易反复损伤,产生创伤性炎症,继发骨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增生,邻近神经纤维可因反复刺激变性而产生腰痛和腰肌痉挛。中医学认为,该病多为劳累过度、闪挫跌打,损伤腰区筋经和经脉;或因风寒湿邪侵袭,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利,气滞血瘀,经脉阻塞,日久易至肾气亏损,腰区经脉失其濡养,则缠绵难愈。

【诊断要点】

1.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区受凉史,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

2.一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

3.第3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4.X线片显示有第3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夹脊穴、阿是穴。

2.操作用电针法。患者侧卧,两手抱膝,大腿贴着腹壁,取L2~L4夹脊穴,毫针直刺抵达椎板,再针第3腰椎横突尖部上下各0.5cm处,刺到有坚韧阻力时停止进针,得气后留针,再连接电针仪,频率2/100Hz,强度15mA,刺激时间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

方二

1.取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

2.操作用刺络拔罐法。在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中等刺激,使皮肤潮红,有轻微出血点,后在叩刺部位拔罐5~10min,用毫针在上穴直刺0.5~1.2寸,并在肾俞、阿是穴的毫针上施行温针灸,留针20min。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方三

1.取穴阿是穴。

2.操作用小针刀法。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压痛敏感部位作进针点,以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刺入直达横突尖部骨面,然后贴骨面纵行剥离,感觉肌肉与骨尖之间有松动感后出针,再用25mg泼尼松龙加20mg普鲁卡因在剥离处封闭,每5d治疗1次。

方四

1.取穴阿是穴。

2.操作用火针加罐法。用单头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至发亮,对准压痛点快速刺入3~5针,留针2~5min,针后拔罐10min,每隔3d1次,3次为一疗程。未愈者休息7d后再行下1疗程。

【治疗效果】

郗海铭用方一治疗本病76例,治愈55例,占72.4%;好转18例,占23.7%;无效3例,占3.9%[郗海铭.中国针灸,2000,20(5):279]。洒玉萍用方二治疗本病33例,痊愈25例,占75.8%、有效8例,占24.2%,总有效率100%[洒玉萍.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0):37]。孙广用方三治疗90例,优67例,占74.4%,良21例,占23.3%,差2例,占2.2%,总有效率97.8%[孙广.针灸临床杂志,1996,12(1):43]。章明忠用方四治疗本病58例,以1~3个疗程治疗,痊愈41例,占70.7%、有效12例,占20.7%;无效5例占8.6%,总有效率91.4%[章明忠.针灸临床杂志,1998,14(2):33]。

【处方荟萃】

1.用5号穿刺针头在横突尖部注入当归注射液4ml、丹参注射液6ml,针头触及骨面后,在尖部、前缘、上下缘及后方缓慢提插针头,透刺粘连,针下有松动感时做浸润注射,再用拇指由内向外弹拨患处,术后患者稍做屈伸运动。每3d治疗1次,3次为1疗程[陈梅.针灸临床杂志,2003,19(3):21]。

2.用毫针及在艾绒中拌入少量川乌粉、草乌粉的药绒,以痛侧肾俞穴为主用6~8枚毫针沿横突周围刺入直至骨表面,然后用药绒制成的艾炷行温针灸[何聪.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1):37]。

3.取三腰穴(2~3腰椎棘突之间旁开2.5寸),以3寸毫针与第3腰椎横突成100°捻转刺入,针下有刺中橡皮感时,把针按顺时针方向大幅度捻转至滞针为度,向稍外上提拉抖动,使患者有胀重感和电传感,并向下肢放射。配合后溪、委中、命门、太溪针刺,委中加用电针。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曲兆良.针灸临床杂志,1998,14(7):16]。

【按语】

部分病例单取夹脊穴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也可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镇痛效果出现快,但加用阿是穴可增强疗效。由于本病局部多有粘连、结疤等病理变化,在针刺时应想法松解,最理想的是用小针刀,在使用其他方法时,可配合一定的剥离手法,如穴位注射时,多用提插法,配合左右摇摆法,毫针刺法可用多针齐刺法,并配合手法剥离法等。可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