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右旗
19000800000014

第14章

雅玛图岩画

雅玛图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沙布日台嘎查15.6千米处,海拔2246米。雅玛图系蒙古语,意为山羊,因此地过去许多人家养山羊而得名。岩画分布于龙首山北麓的雅玛图山峰的一条河沟两侧的黑色岩壁上。据当地牧民讲述,此地曾发现过很多岩画,由于山峰多处坍塌,许多岩画被损毁或掩埋,现仅剩10余组。岩画内容主要有马、骑者、山羊、古藏文等。根据岩画内容初步推断,该岩画为明清或更早时期的作品。

道布图岩画

道布图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沙布日台嘎查西南17.8千米处,海拔2432米。道布图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岩画地处龙首山北麓的道布图山峰中裸露的黑色岩石上,分布零散,一块巨石上刻一二幅,动物群体画面较少。在5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岩画50余组,有马、羊、满文、蒙古文等。岩画全部采用凿刻法,线条粗糙,形象模糊,刻痕较浅。根据岩画内容初步判断,该岩画为元代至明清时期蒙古族的作品。

伊克日布日岩画群

伊克日布日岩画群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沙布日台嘎查南18.2千米处,海拔2320米。伊克日布日系蒙古语,伊克日:双,布日:圈,因此地有两个较大石头垒筑的羊圈而得名。岩画分布于龙首山北麓伊克日布日四周的山峰上,在1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发现岩画150余组。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牛、马、盘羊、骑者、北山羊、羊群、人、围猎等。根据岩画内容和色泽初步判断,该岩画群为青铜时代至隋唐时期的作品。

岱日图岩画

岱日图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沙布日台嘎查东南19.3千米处,海拔2223米。岱日图系蒙古语,意为火药,因很早以前有人在此地加工火药而得名。岩画地处龙首山北麓的岱日图山峰四周,分布零散,在1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发现岩画30余组。岩画采用凿刻法,题材主要有马、山羊、骑者、符号等。根据岩画内容判断,该岩画为西夏至明清时期的作品。

双井子岩画

双井子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沙布日台嘎查东南约19.2千米处,海拔2295米。岩画地处龙首山北麓的双井子以东的山峰顶部或河沟两侧一条条黑色石壁上,在约1.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发现岩画200余组。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画面清晰,形象生动,主要有虎、骑者、狩猎、马、北山羊、鹿、骆驼、行人、人面像、记事符号等。岩画采用磨刻和敲凿两种方法刻制。岩画现存情况一般。根据岩画内容初步推断,该岩画为青铜时代至隋唐时期的作品。2005年公布为旗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石头顶岩画群

花石头顶岩画群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沙布日台嘎查东南20.1千米处,海拔2594米。岩画地处龙首山北麓花石头山峰四周。岩画大多分布在山顶黑色的岩石峭壁上,在长约800米的黑色山脊两侧发现岩画80余组。岩画内容复杂,画幅较大,有牛、骑者、虎食羊、狩猎、不明图案等。画面大部分清晰;有少数岩画自然风蚀严重,模糊不清,已无法辨别其内容。根据岩画内容初步推断,该岩画群早期上限到青铜时代,晚期下限在元、明、清时期。

坤岱图岩画群

坤岱图岩画群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敖伦布拉格嘎查西南11.3千米处,海拔2276米。坤岱图系蒙古语,意为河沟比较宽阔,因此地有一个较大的塌陷的坑而得名。岩画地处龙首山北麓坤岱图山峰四周,共发现3处岩画,约120组。岩画均刻制在山顶或山沟黑色的岩石上。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北山羊、野牛、鹿、狩猎、弓箭手等。刻制手法以磨刻或凿刻为主。岩画画面构思巧妙,雕刻技法细腻,线条刚劲有力,具有早期岩画的特征。根据岩画内容初步推断,该岩画群早期上限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在东周时期。

小苏木图岩画

小苏木图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敖伦布拉格嘎查西南7.2千米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2057米。小苏木图系蒙古语,意为诵经的地方。岩画在山丘底部的三块黑色小石块上,图案复杂,无法辨认。据现场观察,这些岩画是人为移动到此处的,共有4片石头,3幅图,1幅图断裂为两块。第一块石头长50厘米,宽20厘米;第二块宽25厘米,长28厘米;第三块宽36厘米,长40厘米。三组岩画均为图案或文字,具体年代难以判断。

塔塔勒呼都格岩画

塔塔勒呼都格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阿日毛道嘎查东北16.4千米处,海拔1413米。塔塔勒呼都格系蒙古语,塔塔勒:平地有沼泽,呼都格:水井,因此地有一口水井而得名。岩画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塔塔勒水井以北山峰底部的褐色岩石上。由于当地人在“文革”时期取石修井,岩画遭到严重破坏,现仅剩一块。在一块长95厘米、宽66厘米的岩石上有一组非常清晰的岩画。岩画的内容为梵文,具体寓意不详,可能为明清时期的佛教作品。

恩格日岩画

恩格日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阿日毛道嘎查东南15.3千米的石壁上,海拔1512米。恩格日系蒙古语,意为山阳面。岩画地处群山间一座小山丘顶部的黑色石头上,四面为山丘地带,在一块长54厘米、宽16厘米的石头上刻有一个符号;在一块宽70厘米、长80厘米的石头上刻有一个骑马的人;在一块宽50厘米、长120厘米的石头上刻有一只野兽,但是已模糊不清。

祖勒格图乌拉岩画

祖勒格图乌拉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巴音博日格嘎查西南20.1千米处,海拔2012米。祖勒格图乌拉系蒙古语,祖勒格图:画,乌拉:山,因此地山上有岩画而得名。岩画点西北899米处是扣特勒乌苏阿木遗址,东北5.9千米处是查干陶荣木图岩画遗址。岩画位于山顶石头的平面上,分别刻有藏文、人、动物及狩猎图、战争图等,共有33处。

查干陶荣木图岩画

查干陶荣木图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巴音博日格嘎查西南14.7千米处,海拔1863米。查干陶荣木图系蒙古语,意为两岁白色骆驼。岩画分布在山脉顶部的黑色岩石上,由于损坏、风蚀,有的石头平面上开了很多小口,画面模糊不清。在一块宽21厘米、长26厘米的石头上刻有北山羊。此处共发现10处岩画。

布雅图岩画

布雅图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原巴音温都日苏木)巴音博日格嘎查西南12.2千米处,海拔1705米。布雅图系蒙古语,意为甘草。岩画位于丘陵地区的一座小山丘山腰部及顶部的一些石头上,东北约300米处有一口水井,西北141米处是布雅图墓葬,东北877米处是呼勒斯台岩画,以东1.9千米处是呼勒斯台东南岩画。岩画主要内容有人面像、圆圈、骑者、马、北山羊及符号等。岩画主要采用凿磨刻法,线条粗糙,刻痕较深。岩画保存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