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教师风采
19002400000038

第38章 人之贵在于纯——访兰家隆教授

大哲学家康德曾说:“无功利而生愉悦,无目的而合目的”,真正揭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自由境界。

电子工程学院兰家隆教授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他来到成电43年,杏坛执教38年,在学校教务处领导岗位上工作15年,回首往事,无怨无悔。正如李嘉诚所说,宽厚待人,信守承诺,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我知道,兰教授有一颗真诚的心,贯穿于工作中,面对世界,拥抱人生,昭示出“人之贵,在于纯”的真谛。

生命如舟,心灵如浆,在岁月的河流里,张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之网,收获成功的果实。兰家隆教授谈及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时说,他忘不了作为医生的父母,为他的成长提供的宽松环境,从小他就是一个学习自觉,上进心强的好孩子;他忘不了小学的班主任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老师的辛勤培养。信心很重要,而付诸行动更重要。树立了远大目标,就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脚踏实地地去做,这样你就一定会成功。他忘不了小学、中学激情飞扬的12年。他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兴趣爱好广泛。他喜欢篮球、排球、乒乓球,喜欢小说,也喜欢音乐。他明白,一个人的才智,其实是个变数,谦虚能使一个人的才智增值,更具魅力。他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及“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完成,绝不推迟到明天”的思想,让他的心灵成为生命腾飞的翅膀,为追求卓越,勇往直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固然要有一个朝霞般的开始,但更需要有一个殷实富有的胸襟,给人生一个坚定的目标,将会在岁月的年轮里收获成功的喜悦。1960年,只有17岁的兰家隆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四系遥控遥测专业。是四川乐山的清风秀水孕育了他聪颖的天资。那时正值自然灾害及学校筹建时期,校舍简陋,身处困厄境遇,他固守自己的信念,把课外的所有时光都交给了图书馆。大学生活拓展了他的视野,激发了他的求知欲望,培养了他良好的学风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使他一直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那时,他是班长,他懂得干部的责任,不仅仅自己学习优秀,还要带领大家共同努力,从而在同学中树立起良好的威信。他悟出,关心别人,重视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那就是一种奉献精神,服务精神。

教师是铺路的基石,为他人筑起起飞的跑道。1965年兰家隆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承担本科生《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基础》、《线性电路基础》、《电网络理论》、《晶体管电路》、《遥控遥测原理》、《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十余门课的教学任务,为研究生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分析与综合》、《有源反馈网络》、《应用图论》、《线性优化理论及应用》、《网络理论》等课程。他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他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要教会学生如何把厚书看薄。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与储备,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犹如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同时切记自己懂并不等于别人懂。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学习难点和薄弱环节,因材施教。他说,他喜欢给学生答疑,喜欢深入学生中了解其思维动向,喜欢批改学生作业,喜欢享受当教师的乐趣。1982年到1984年期间,兰家隆到美国伊利诺亚大学芝加哥分校做访问学者的两年中,他对教学水平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他认为,知识的积累与储备,使教师在教学上没有永远不懂的东西,只有暂时不懂的。只要有时间,肯学习,就一定能学懂。学习的过程,就是先要投入时间,从不懂到懂,再到掌握,直至精通的过程。他还在英国期刊杂志上发表两篇关于网络理论的论文。回国后,他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在电路与系统学科中,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电子部等部门的多项工程项目研究。他先后出版了2本译著,编写了2本著作,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培养指导了30余名硕士研究生。1992年任教授,1993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1世纪的工作准则是建立品牌。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了23年的兰家隆教授,于1988年从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进入管理工作岗位上。在学校教务处担任副处长、处长、校长助理职务15年,从来没有停止上课与指导研究生,他坚持双肩挑工作。兰家隆教授干一行,专一行,全身心投入其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的管理理念。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是他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根本出发点。他说,换位思考,要为被管理者考虑,制定政策要以服务方便为前提。正是由于他的坦诚、睿智,使他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充满了前瞻性与创新性。他认为管理的实质就是调动服务对象的潜在积极性。管理的思想是以诚待人,以信任为基础。以理管人,以理服人。作为管理层的兰家隆教授认为,只有关心他人,才能做到要求他人,关心与要求两者应该并驾齐驱。他认为,管理者,应该抓研究、调查两件大事,在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时,熟悉学校情况,制定出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制度、新措施。他认为学校改革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他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改革成果,是不可能产生影响力的。他把长期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新思维汩汩流入笔端,发表管理方面的论文四五十篇,走在全省的前列,在全国也颇具影响力。他先后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项。他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应该是自觉的行动,才是管理的成功效应。如康德所说,人的最大道德完善是出于自觉而非良心。他认为,删繁就简也是管理的一门科学。切忌简单问题复杂化。管理者应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明朗化,这是管理者的素质使然。他认为管理者必须要有原则性,这是对管理者最起码的要求。然而穿插于法与情、制度与情的纠葛,使他深切体会到,“我为人人,自然会人人为我,进而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我想起了一句佛语箴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意思就是你去做那个施人以爱,赐人以福的人,你的精神愉悦舒张了,最终爱心和福祉又会回到你的身边。

(柳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