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教师风采
19002400000062

第62章 快乐的真谛——访曾葆青教授

“测碳纳米管的电学特性,我想用螺旋测微器来拉出一根。”“对,我们可以粘根针尖来试一试。”逸夫楼五楼一间办公室里,三四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讨论。“请问曾葆青老师在吗?”一个高个儿的青年人走过来,“你好,我就是。”一副细细的黑色金属边框的眼镜,T恤衫,SimplyBasic牛仔裤,运动鞋,阳光、活力,这是曾葆青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

实验室是我最重要的讲台

“我的教学时间百分之七十都安排在实验室,实验室是我最重要的讲台。”任教八年来,曾葆青已经养成了习惯,清晨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实验室了解同学们实验的进展,晚上最后一个同学做完实验才离开。

实践、理论“两手抓”。曾葆青和同学之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实验室里当课堂。欧阳海东回忆起第一次进实验室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刚刚接触到那些精细的设备,欧阳海东有些胆怯,曾老师一遍又一遍讲,手把手地教,让他很快上了手。同学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研究的兴趣也激发出来了,做实验的时候总会冒出许多新点子。一旦有什么新想法和新问题,曾老师都尽量在第一时间和他们一起分析解决。在操作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在实验中讨论,摩擦出思想的火花,不仅顺利完成了项目,还研究出了不少新的成果。

“做老师要心胸宽广些,有时候还要大方些。”这个“大方”究竟指什么呢?曾老师笑而不言。研二的谢敏同学揭开了谜底。这段时间,谢敏的实验进行得并不顺利,于是她找到曾老师要求更换材料,虽然这样的替换可能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变化,但曾老师没有断然否定谢敏同学的想法,而是鼓励她尝试一下,拨出经费让谢敏继续实验——很多同学也像谢敏一样从曾老师“敢想敢做,灵活应对”的实验理念中受益。“操作灵活,敢于‘吃螃蟹’”,成了曾老师弟子的一个特点。

对此,很多同学表示能做曾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在曾老师的指导下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实验的可能。正如05级的田时开同学所说:“有时我们的观点和曾老师的理念截然不同,甚至听来有几分幼稚,但是曾老师从不全盘否定我们,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责备。在这里,我们有一片翱翔的‘天空’。”

教学也要打“假”

“做项目、搞科研要紧跟前沿,教学也同样如此。”在教学中,有的课程虽然已经讲过七、八次,但是每每在讲课前,尤其是针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课程,曾葆青还是会花上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地时间来增补教案,重新调整讲课思路。

他认为,“随着科研的日新月异,已有的理论会得到进一步证实或证伪,学术会不断拓展或深入。因此,老师的教案也需要不断调整才能保证学生在第一时间学到准确、新鲜的知识,为学生做学术、搞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到这里,曾老师沉默了两秒,笑说:“现在大家不是都喊要打击假冒伪劣吗?如果我们教学质量缺乏保证,年年月月炒陈饭,那就和出售伪劣产品如出一辙,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更严重了。”平日里,曾老师总是利用自己的研究资源,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理论和科研动态,并在第一时间与同学们分享。曾葆青教授说:“养成这样的习惯,得益于在国外留学那段时光的积累,在跟从美国一流教授的学习中,每天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跟踪前沿学术动态,随时调整自己的实验项目,既避免重复,也借鉴别人的经验。”

“他给我们最大的鼓励”

这学期曾葆青教授要给两个本科班上课,还带了7个硕士研究生、1个博士生,同时还肩负着一个预研基金项目和一个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另外还负责美的联合实验室的多个项目研发领导工作。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在旁人看来可能会是压力重重、难以两全。可是,曾老师却说,正是由于在教学和科研中穿行,才可以让他游刃有余,一方面可以把自己做的最新项目带入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实践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难点有时也会自己科研的重点,备课时反复钻研,做项目如鱼得水。

对曾葆青老师来说,要做好一个老师更多的是能肩负一种责任。他说,“没有什么职业能比教师这份工作更有价值,因为它能塑造人的一生。”正是源于这种深重的责任感,对学生学习,曾葆青教授有着一份博大宽容;对同学生活,他有着一份细腻的关怀。在学生心里,他就是一个大哥哥。曾葆青老师不仅关心同学的身体健康,自己准备了一副“红双喜”邀约大家一起运动,他还关心同学们的工作和发展。已经毕业的兰英同学在专业研究中很有潜力,但目前工作单位的实验环境并不太理想,曾老师时时给她打电话,鼓励她坚持研究、多写文章,还邀请她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使她有了更多前行的动力。

汉代学者扬雄在《法言·学行》篇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从曾葆青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独有的“神采、才气和风度”以及这些对学生的影响。

尾声

时针已经指向晚上七点半了,曾老师的夫人打来了电话,“今天我要在学校做实验,你先回家吧,女儿今天也要从学校回来。”“好,晚上想吃什么?”“随便。”“那我就做圆子汤吧。”“呵呵,又是你的圆子汤。”电话那端在笑声中挂断了。曾老师的夫人也是我们学校微固学院的老师,主要参与工程项目,平时也很忙。曾葆青笑着说:“我这是业务、家务一肩挑,事业家庭共和谐。我爱我的教学,也爱我的小家。同学们做完实验,我就回家给女儿做饭去。”从曾老师的眼角眉梢,我看到了他的幸福。

(刘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