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电工学院某办公室,2007年的博士生面试正在进行。清一色的男生,清一色的厚眼镜。一位打扮得体干练,谈吐神采奕奕的女考官微笑着注视着考生。她就是电工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李立萍教授。齐耳的短发,精致的夹克和牛仔裤,淡淡的香水味宛如阳光下才修剪过的青草般让人心情愉悦——怪不得人们都说,李老师是一朵盛开在电工学院的玫瑰,用她的美丽与芬芳给学生以鼓励,给同事以快乐。
学高为师
主要从事阵列信号处理、高速信号处理和微弱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等方面的研究,多项“863”、预研、重点基金科研课题负责人,“‘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专家组成员”。电子科技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课题小组主要成员——这就是李立萍。
累累成果的背后,她是一个怎样的学者?
“学校——企业、研究所——学校”的经历,使李立萍教授不仅在学识和工作经历上更加丰富,而且使她具有开阔的眼界和高效的沟通组织能力。凭借出色的学术水平和凝聚力,她和众多优秀成员一起组成了“电子侦察与对抗”团队。团队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影响力日益剧增,在工作中,李立萍教授不但务实求是地做好团队规划,在项目申报等关键时刻带头啃“硬骨头”,还细心帮助团队成员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李老师是我们整个团队当之无愧的核心,是大家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原动力。她的乐观、执著、永不放弃,在无形中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魏平教授谈起自己的合作伙伴,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学深为师。真正的学者,必定知晓学海无涯的真理,必然有孜孜不倦的追求。
师爱为魂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最好的教科书。这本书,李老师已经实实在在地书写了20多年。
翻开这本书,第一章是《上好每一堂课》。同样的课,即使已经上过很多次,她仍会花很大的工夫去准备,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尝试新的表达,力求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把更多更前沿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李老师还有个提前十分钟到教室的习惯。她总是利用课前的时间和学生交流,关心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学生讲一些做人的道理。
书的第二章是《重视每一次作业》。在作业的设计上,李老师注重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切合科研前沿动态以及研究方向来出题。即使不能很深入,也能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对于研究生的论文,李老师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我们交给李老师的论文,她都会反复修改四次以上。等我再拿到论文时,纸上已满是红色的圈圈点点,一笔一画都凝结着李老师的辛勤汗水。”在学生杨陈的心目中,李老师不仅学术功底深厚,更是一位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书的第三章是《有一种爱叫放手》。爱学生,不仅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帮助他们勾画未来的蓝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得意门生陈欣的考博问题上,李老师的内心也曾矛盾不已。陈欣在本科和研究生攻读期间一直师从李老师,深得李老师的喜爱。好学生可遇而不可求,把陈欣留在身边,曾是李老师的心愿。但陈欣天资聪颖,是一根学工科的好苗子,不去更高等的学府深造确实可惜。思量再三,李老师决定忍痛割爱,鼓励陈欣报考清华大学的信号检测专业,并热心地帮他联系导师、争取推荐……
书的第四章是《学生如子女》。每逢周一是李老师与研究生、博士生开会讨论项目的日子。多少年来已经成了惯例,她和她的学生都极少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了开会。一次,李老师一走进会议室,就发现平时学习勤奋的杨波没有到场。经过询问才知道杨波患上了急性肠炎,已经住院好几天。李老师破例中断了例会,召集同学们一起,提着水果和营养品,赶去医院探望杨波。在得知杨波病情基本稳定,医疗费也能报销的情况下,李老师才放下心来。“有困难找李老师!”学生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因为李老师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爱着她的每一个学生,她的学生也把李老师当成了第二个母亲。
师爱为魂,是对李老师这本教科书最好的注解。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书的厚度还在不断的增加……
香远益清
“这个老师有点好”,是一位学生在网上教师社区给李老师的评价,短短七字,让李老师感动良久。“就凭这句话,我们这些老师真是再苦再累都值得呀!”说这些话的时候,李老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学生的一点点反馈,作为老师都会很感动。我很享受当教师给我带来的幸福。”当然,要得到同学们这样的评价,李老师给了他们很多支持和鼓励。现在国防科技大学某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的鲁建华同学对李老师充满了感激:“李老师在考研的过程中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让我受益匪浅。能遇到她这样的好老师,我真是太幸运了!”
“小车不倒只管推”,李老师的口头禅。尽管平均每十天左右就要出一趟差,李老师的教学和科研却丝毫没有落下。在工作上,李老师是一位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人员,一位尽心尽责的教师;在生活上,她也同样出色地扮演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坚持亲自负责所有的家务事。该做的事情就要尽力而为,从不给自己找借口。成功者的法则意味着辛苦与付出,李老师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工作的时候,就应该忘了自己的性别;但是在生活里,一定要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女人。”
阳光总在风雨后,李老师把人生的困难化为平淡、融入生活,坦然而快乐地诠释着人生艺术,演绎着艺术人生。智者如斯,美者如斯。
后记:一位学识渊博、经历丰富的女性,一位独立自强的女性,一位贤惠勤劳的女性,自然是美丽而充满魅力的。岁月的风没能在她身上留下衰老的痕迹,反而平添了一份成熟、自信和从容。人到中年,岁月如歌,迷人的女性风采一如美妙动人的音符,在李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中轻盈地流淌。她用信仰让生命燃烧,她用生命延伸着讲台。
(蒋晓 兰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