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床榻艺术史
19004700000021

第21章 雕花匠作见雕床精雕三年千工床(2)

汉代中山王刘胜作有《文木赋》,文木是指质地坚硬,木纹优美的天然良材,但是在树木没有被砍伐之前,又有谁能知道这是一株世间名贵的树木呢?鲁恭王得文木一枚,伐以为器,意甚玩之,赋中唱道:

丽木离披,生彼高崖。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幼皱赢亮,单雄寡雌,纷纭翔集,嘈嗷鸣啼。载重雪而梢劲风,将等岁于二仪。巧匠不识,王子见知。乃命班尔,载斧伐斯,隐若天崩,豁如地裂。华叶纷披,条枝摧折。既剥既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发鸾集凤翔。青衿紫绶,环壁珪璋。重山累嶂,连波叠浪。

奔电屯云,薄雾浓雾。鸡族雉群,蜀绣鸯绵,莲藻芰文。色比金而有裕,质参玉而无分。

……

《文木赋》从一棵大树的生长到被砍伐,写到对树木纹理的欣赏,说明中国古代木工工艺确实是以对良木美材的欣赏而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于是就有了硬木家具,就有了雕花大床。

9.3.2美木良材

雕花大床是盛世文明的产物。而对于良木美材的鉴识,欣赏,乃至于打造成器物,雕刻成雕花大床,说明了人类文明的意志和力量,良材之美,不加修饰就可以彪炳于丹青,以美材制佳器,使得花梨木、红木、榉木雕花大床更显名贵。

由于良材难得,而床体硕大,所以不少的雕花大床不能做到通体红木,往往使用红木、花梨木做床罩床门的正面用材,用榉木做床身床架,也就是迎面用料为硬木,其它三个面用料为榉木,这样既可以节约文木良材又显得雍容华贵。如果通体均为红木,自然是更为难得。红木又称酸枝,材质坚硬而细密,经刮磨、髹漆、打蜡后,平整如镜,色泽沉着,抚之清凉细滑,显得华贵隽永。花梨木又称花榈。《草木拾遗》说:“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紫,性坚好。”仅次于花梨的大床用材为榉木,榉木色泽纹理接近花梨木,所以清代雕花大床往往是床面为花梨木,而床里三面遍用榉木。

在一张宁波雕花大床上,往往会出现红木床面雕花,榉木罗汉腿,黄杨木雕八仙小件镶嵌的情况。黄杨木生长缓慢,木质细致,适宜雕刻。浙江“乐清黄杨木雕”极为著名,其木质呈淡黄色,如同象牙色泽,清雅秀丽,配在深沉的红木上煞是美观。“一生做人,半世在床”,床是传宗接代的所在,工匠们在制作婚床时,主人和工匠要祭拜神灵,祈求多子多孙,举行祭祀床神的仪式。

9.3.3木中之王

紫檀木有“木中之王”的美誉,晋人崔豹《古今注》说:“紫丹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宋代赵汝适《诸蕃志》:“紫檀出阇婆(爪哇)……,其树如中国之荔枝,其叶亦然,土人砍之阴干,气清劲而易泄,热之能夺众香;色黄者谓之黄檀,紫者谓之紫檀。”紫檀木质坚硬,入水即沉,生长期极长,成材缓慢,民间有“千年紫檀不成材”之说,主要产于美洲、非洲、印度、越南、缅甸、南洋群岛。我国云南和两广也有栽种,但数量不多,极为名贵。明代时紫檀木受到皇宫的重视,对南洋诸岛的紫檀开始大规模采伐,至清初,南洋诸岛的紫檀几乎全部汇集在皇宫。清代凡民间紫檀木要悉数卖给官方,上缴朝廷,所以紫檀又称为“官木”。由于紫檀木生长期长,民间又有“紫檀无大件”的说法。在雕花大床中,紫檀雕龙纹带门围子架子床造型壮硕,是宫廷式架子床,以大量的珍贵紫檀木料制造,大床通体饰以华丽的蟠龙祥云纹图案,床顶是毗卢帽形,镂刻皇宫大内常用的龙云纹,牙条、鼓腿、马蹄等,上饰以浮雕,六根柱子上、床围子上精雕镂空应当是紫檀大床中的极品。

9.3.4花梨大床

明代时,花梨木是制作床几的首选木材。花梨木有明式家具上的老花梨和清中期以后家具用的新花梨,人们称明式家具老花梨为“黄花梨”,黄花梨家具手感温润,不易变形,纹理若隐若现,行若流云,是仅次于紫檀的名贵木材。清中期以后,由于花梨木木源枯竭,新花梨迅速取而代之。花梨木蕊材为棕红色,可以作素工,显得木质有变化。清代雕花大床往往以榉木框镶花梨雕花板,黄紫色泽相间更显富贵。花梨品种繁多,有泰国花梨、缅甸花梨、巴西花梨,以及江南一带的“香红木”,一张明代香红木雕花大床,拍卖价能达到18万人民币之巨。再有粗劣的草花梨木,木质坚硬,但纹理较粗。黄花梨学名“海南檀”。广州人称黄花梨为“降香”,是可以与紫檀相提并论的最珍贵木材。花梨又叫花榈,其纹类狸斑,又名“花狸”,属玫瑰木,今天所称的黄花梨一般是指明末清初时的老花梨木,花梨木纹若隐若现,色泽美观,手感温润,缩胀率稳定,不易变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黄花梨万字御用龙床是承德避暑山庄的藏品,做工精致,线条挺拔,床身用料硕壮。1999年在拍卖市场上一张六柱式黄花梨架子床,三弯腿云头抱角,四周牙板雕龙纹,束腰雕龙纹,前面床围子透雕麒麟,另三面围子雕龙纹及福禄寿字,上部挂沿透雕百鸟朝凤、缠枝花卉,床席用细藤编成万字图案,床体用料厚重,木纹如行云流水,雕刻玲珑剔透,造型比例协调,显得富丽堂皇。

9.3.5本庄洋庄

红木是古典家具中用材最广泛的高档木材。因为红木锯开时有辛香味,闻之如酸味。海南称之檀木,长江流域及北方称红木。红木产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印度、越南、泰国、孟加拉国、缅甸均有出产,其中以印度和泰国的质量最好。红木雕花架子床色泽沉稳华贵,手感细滑,在清至民国年间,广东、苏州、上海、温州涌现出不少名店名号,红木又分为“本庄”与“洋庄”,本庄以国内市场为主,洋庄以外销为主。不少红木大床在雕花工艺上吸收了西洋艺术风格,中国的能工巧匠简直是在制造一件雕刻艺术品,将雕花床的每一个部位都加以雕刻。形成了清末至民国的上海式和广式家具,将欧洲洛可可式雕刻风格推进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红木做工有苏式、广式、京作等不同地区的风格,苏州一带工匠的苏式具有书卷气息,广式则有欧洲风气,浙江宁波的宁式用工用料善于灵活运用,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

9.3.6楠木榉榆

楠木又作“丹木”,《博古要览》说“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楠木与樟木、梓木、椆木号称江南四大名木,其中以楠木最尊。楠木产于贵州、四川、两湖地区,还有浙江楠、闽楠和滇楠三种珍贵品种,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楠木是大器晚成的珍贵木材,木质坚韧细密,有幽香,能防潮抗腐蚀。汉代王侯大型棺木往往用金丝楠木,楠木不裂,楠木厅是以楠木为梁柱的大厅。北京十三陵的长陵有楠木殿,承德避暑山庄有“澹泊敬诚”楠木殿。楠木床中有楠木罗汉床或榉木加楠木围子罗汉床。1998年拍卖的明代楠木架子床,造型典雅,鼓腿彭牙,四周攒接花格围子,正面用拐子纹拼出“富贵”二字,床顶设攒接拐子纹挂檐和牙板,造型完美简洁。

制作雕花大床的木材用料有“北榆南榉”之说,榉木属榆科,别名榆榉或大叶榆,木质坚致,色纹美丽,酷似花梨,带赤红色的老龄榉木为“血榉”,是榉木中的极品。榉木产于我国南方,北方称为“南榆”,又称“江南榉”。榉木纹层层叠叠,似山峦起伏,俗称“宝塔纹”。民间有数量较多的榉木大床,榉木家具也能透射出中国古典家的温文尔雅,日益受到中外收藏家的珍视。榉木有美观的花纹,有花梨木的风采,榉木上层层叠叠的木纹似山峦起伏,被称为“宝塔纹”,在雕花架子床中,榉木大床以黄花梨为蓝本,无论是结构、工艺、雕花都毫不逊色,不少花梨木大床以花梨为床脸,榉木为床身。榉木产于我国南方,明代家具的主产地在苏州、松江一带,榉木大床颇有黄花梨木大床的风采。在柏木家具中,又有镶嵌红木、花梨木和香红木雕花、嵌牛骨的做工,具有白头红心,夫妻相携到老的含义。

9.3.6大匠无名

在中国古代床榻的床杠、床柱、背板上,经常可以看到昔日工匠的笔迹,记号着板料的位置,这时会感觉到离这些工匠很近。他们的劳作气息犹如在眼前。但是,我们又不知道这些工匠的姓名,这些精美绝伦,不计工本的制作,都是无名氏的作品。大匠无名,这是由于昔日工匠的社会地位极低。他的勤劳、智慧和汗水,使雕床生花,使婚房增色,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凝固在一件件的床榻艺术品上。师徒相授,代代相传,为当时人们的生活增色,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些工匠已不为人知,尽管他们早已为雕床而耗竭了生命,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生命也由于床榻艺术而得永恒。

在历代正史中,工匠的姓名是少见的。在琴棋书画中,日常用具是不载史册的,《中国床榻艺术史》将床榻作为艺术品,是木雕艺术、漆器艺术、绘画艺术和民俗艺术的综合;是历代家具艺术发展的缩影。工艺美术同样能折射出历史的光彩,揭示出千百年来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