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19009400000043

第43章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1)

大学生求职择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互动过程,作为毕业生,要在分析就业形势、了解政策法规、熟悉就业市场、客观地认识自身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从而根据社会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遵循职业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择业主体与职业之间的最佳匹配,进而取得就业的成功,实现大学时代的美好理想。

第一节择业观及其影响因素

求职择业是要找到一份既能符合国家要求,又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工作岗位的过程。因此,对每一个毕业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尤为重要。

一、择业观的含义

择业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对于择业目的、意义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是职业认识、择业意向和就业观念的总和。

择业观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是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在择业活动中的深层反映。一般来讲,一个人若生活在相对平稳的价值系统与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观念和行为与整个社会价值是相对整合的,价值观与行为的冲突也较少。只有在历史转折、文化断裂或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前,对中国大学生来讲,就业上岗无需自己多操心。“走进大学门,就是国家人”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国家计划分配的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的骄傲。因此,大学生择业观的主流就是“服从祖国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择业观更多地表现为整体的统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变化,毕业生的就业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个时期毕业生的择业观才真正表现出来,成为支配毕业生择业的基础。进入21世纪后,面对发展迅速的市场经济和日益完善的用人机制,毕业生就业观念明显转变,已经由过去的攀比、求高、自卑、自负、依赖等转变到自主、独立、实惠等。可见,毕业生择业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鲜活的个性。

二、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前提,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观条件。毕业生择业观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自身条件的影响

毕业生的个体政治素质、知识技能各异,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气质、性格、体质也有别,从而决定了毕业生不同的就业观念。

(二)社会观念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时期的就业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作为资源进入市场,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趋于多元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业有尊卑”的观念也有所淡化,人们对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的考虑较过去更多。

(三)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在父母周围求得发展的观念仍有影响,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仍受家庭左右,回家乡谋求职业、就近方便的思想仍占有相当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伦理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毕业生们开始追求个性发展、思想及人格的独立,家庭的影响正在不断淡化。

(四)价值观念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价值观必然要在社会的各种职业中得到体现,这势必影响到毕业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职业选择,形成不同的择业观。

(五)职业技术构成的影响

即对新从事的行业与工作的技术性的认识。大学所开设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既规定又限制着社会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技术构成。因此,目前在各类学校开展的全面素质教育其目的也在于提高毕业生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能力。

(六)职业岗位的性质和地位因素的影响

一个单位的薪水福利、工作环境、文化氛围、专业性质、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对毕业生的择业观都有直接影响。而岗位的地理条件也明显影响着毕业生对其未来职业的选择。

(七)竞争意识的影响

就业制度改革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紧迫感、危机感,竞争意识得到了强化。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专业优、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被用人单位争抢,这就使得毕业生原有的理想和就业观念发生变化,主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八)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文化传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利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把社会的职业观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每个毕业生,促进他们择业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和学校教育管理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协调一致。

毕业生个人价值观在择业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一种择业观形成之后,就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发挥其导向和动力作用,左右着毕业生的择业思想和择业行为。同时择业观亦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折射出时代的变化。

三、择业观的时代特征

毕业生的择业观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和变化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择业观也被清晰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一)文凭与能力并重

不少毕业生把文凭或学历作为择业的主要硬件,企望借此获得理想的职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日盛,文凭的价值急剧上升,一度在全国形成了“文凭热”。在这一“热点效应”的灼烤下,一纸文凭被抬高到异常显赫的位置,甚至成为提干、提级、职称评定的必要尺度。因此,文凭成了大学生求职择业优越于其他人的重要实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人才竞争的加剧,人们行为方式发生了进一步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对文凭的价值评价也回归到了恰当的地位。从近几年企业用人观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可以明显看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文凭而没有工作能力、不能独当一面的人正在被社会所淘汰。可见,社会期望的不再是一纸文凭,而更看重求职者是否具有真才实学,是否“货真价实”。

(二)毕业生积极进入人才市场

现代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把过去“不愁嫁的皇帝女儿”——大学生引入了市场环境的竞争中。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不被市场所淘汰呢?这就需要具备市场意识,将自身纳入流通渠道,懂得并运用推销技巧,构建公共关系,宣传自我、推销自我。无情的市场已不承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定律了。

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指出,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有了这个才华,你就不愁吃、不愁穿了。有些人确实很有能力,但就是内秀而不外露,不善于抓住机会推销自己,才能无法展示,最终也不能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三)直面竞争,积极择业

当前,随着市场用人机制的成熟,竞争机制已引入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以自身才能为基础的竞争是公平竞争的重要前提。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选择满意的人才,每一个毕业生都应彻底抛弃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心态,必须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主动出击,积极创造相关条件,培养竞争意识,勇于从竞争中获得择业、创业的成功。对于每一位毕业生来说,只有具备了竞争意识,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最佳机会,从而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独占鳌头,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从当前的就业情况看,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环境快的优秀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而那些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学混子”已没有市场。因此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更多的同学在考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以及相应专业的资格证书,不少大中专学生同时参加自学考试学习第二专业,这无不说明增加自身参与就业竞争的实力已成为新世纪毕业生不可阻挡的潮流。

(四)择业方向不断变化,就业渠道日趋多元

据南方网2003年6月份的调查显示,被问及“最希望到哪个行业工作”时,电子信息业虽从求职前的50.2%回落到求职后的30.65%,但仍然是受欢迎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金融业(12.20%→21.77%)、房地产业(2.7%→11.29%)、广告业(3.6%→8.06%)等行业的受欢迎度都在求职后有所提高,希望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学生在求职前后都是较多的(32.8%→35.48%),而希望从事市场销售工作的学生比例则从32.6%剧降到15.32%。大学生“最希望去的企业”是:希望去外资企业工作的学子从求职前的79.7%回落到求职后的52.23%,但仍然是最高的;对民营企业(5.7%→11.29%)和国有企业(6.7%→29.03%)的选择比例则在求职后明显升高。

广大毕业生的择业标准不再仅以用人单位所有制性质为选择界限,而是勇于到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和单位就业;不再仅仅注重单位的地理位置、经济效益和福利待遇,而更侧重于单位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用人机制;不再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而是更关注能否发挥作用和特长。

同时,从近几年毕业生实际选择就业单位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通过学校获得就业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而且也充分利用外校、外地及社会上的人才交流会来落实就业去向。部分学生还借助于家长、亲朋好友、同学及老师的推荐,来获取就业信息,签订就业协议。而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有的毕业生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策略,有的则宁愿暂时待业而不愿匆忙就业,有的为了复习考研,先回原籍再设法寻找就业单位。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将档案放在学校或原籍人事代理部门,暂不就业。这些毕业生并不是赋闲在家,而是通过一定的工作获得收入,如有的毕业生创办企业,或者租赁、承包小型企业及商店等,这都是近几年毕业生灵活就业的表现。总之,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变化使其就业空间扩大,就业领域拓宽,就业渠道明显增多。

四、当前毕业生的择业取向

择业取向是毕业生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在社会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下的价值取向的表现形式。毕业生作为社会机体中最敏感的一根神经,他们的择业取向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择业意识和新型的择业观念错综复杂地交织于毕业生的思想中,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的趋势,也正是他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反映。

(一)择业价值取向社会化

1.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价值观即利与义相统一的价值观,为广大毕业生所认同。过去他们从国家的振兴看到了个人的希望,现在则希望个人的奋斗同样能实现国家未来的目标。当代毕业生不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纯利他主义,而是形成了以主题意识、公民意识逐渐增强为基础,以自主、自由、平等为实质内容的新的价值观。在择业的取向上,大多数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素质的统一。他们更多地将社会的需求与个人的追求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并能服务于社会的职业。近几年来国家大中型企业、报考公务员、入伍服役等受到毕业生的青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服从祖国需要,实现社会理想

爱国主义情感深植于青年学生心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奉献祖国、建功立业,一直是广大毕业生的共同心愿。许多学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把祖国的需要作为他们的选择。一些石油、地矿、师范专业的学生纷纷要求去新疆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工作,去艰苦地区工作,相当数量的学生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报名参加西部志愿者队伍等。这些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具体地反映了“祖国需要是第一需要”“个人服从集体”的价值观念。这值得我们提倡,这个主旋律仍需唱响。

(二)择业价值标准取向利益化

面对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各种思潮的冲击,毕业生价值观受到商品意识的不断碰撞,部分学生在择业观上则表现为浓厚的功利色彩,不再认同那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观念。这说明当物质利益在某些毕业生眼中开始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时,他们往往选择那些能迅速使自己的知识转化为金钱的单位。甚至有些学生推崇“理想不如有钱”“成才不如发财”的观点,把人生价值定位在纯粹追求个人和家庭物质幸福上,而抛弃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是我们每一个有志的毕业生都应反对的。

(三)择业理想趋于务实化

1.注重实际需要,追求安逸生活

当前,一部分毕业生较多地倾向于留在文化设施先进、工作环境好的大城市,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生源毕业生的返回率下降,不少学生不愿意下基层,不愿回乡,有的把各种关系转回家乡所在地或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事代理后,继续在城市间流动以谋求发展。

2.注重个人成才,强调自我发展

随着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不包分配,自主就业”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大多数毕业生希望找到能发挥自己能力、有利于今后全面发展的好单位,同时较为关注竞争的公平性,希望能以自身较好的条件谋求到较好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