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9009500000010

第10章 思想政治教育(9)

(一)利用自然旅游资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国陆地面积大、海疆辽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地形地貌齐全,气候类型丰富,进而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品种齐全的矿产、储量丰富的能源、各种珍奇的动植物资源等;并由此诞生了美丽富饶的东北平原、风光秀丽的江南平原、人间天堂九寨沟、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妩媚清丽的西湖、气势磅礴的泰山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们祖国的幅员之辽阔,河山之壮美,物产之丰富,同时领悟到我们中华民族能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虽然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形、气候、各种自然资源有利也有弊,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居水平还很低,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3]

(二)利用有关的地理知识、人文旅游资源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多元,民俗风情各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通过人文旅游资源及相应旅游线路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树立起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

1.利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国历史上数次更朝换代,涌现过无数的著名爱国志士、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模人物;各地修建了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建筑物、古建筑、故居、故里、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等历史遗迹,这些素材都是各地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这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上的功过,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自立自强才能发展繁荣的道理,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2.利用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树立学生的报国之志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现代都市新景点: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世纪坛、鸟巢等;重大工程景点:长江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高科技成就:卫星发射中心、宇宙飞船上天、“嫦娥一号”成功探月等;整体实力提升的象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学生了解祖国建设飞速发展的新成就,进而树立起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3.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介绍了祖国各地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在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内地还是边疆,都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之间亲如兄弟,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兴旺发达;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富强。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意识。[4]

(三)利用港澳台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港澳台旅游区的教学内容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问题尚未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的现实,了解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及方针政策,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尽一份责任。

四、利用交叉学科知识,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每一门学科都有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中国旅游地理》更是如此。《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要更好地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需要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历史、文学艺术、建筑学等学科很好地结合。由于《中国旅游地理》的选课对象来自全校12个学院,文理科都有,因而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适时让学生参与到相应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讲述中,既可以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又能达到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我们所过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历史,旅游资源的形成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因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要更好地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就特别需要相关历史等知识。如北京的山顶洞人遗址、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河南的殷墟、陕西的兵马俑等,这些景点展示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曲阜“三孔”、敦煌莫高窟、西安大雁塔、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这类景点展示了我们祖先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但这些景点所积淀的内容是要在了解了有关史实的基础上才能理解的,所以,教学这类景点知识时适当结合有关历史知识的讲解,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立志为传播和创造我国的民族文化而奋斗不息。

成都武侯祠又名“汉昭烈庙”,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以及其他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宇,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既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希望平定天下的理想。其悼惜之情、忧国之心和满腔激情表现得十分真切。[5]学生在赏诗“观景”中陶冶爱国情操。

在讲到江苏扬州瘦西湖时,就必须讲瘦西湖的标志——五亭桥。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说过,古典建筑的桥梁中,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雄伟的桥是卢沟桥,最美丽的桥是五亭桥。五亭桥将亭、桥结合,开成亭桥,分之为五亭,聚之为一桥,下为桥,上为亭,别具一番情趣。五亭桥的奇特秀美之处就在于在桥上建有五亭,形成亭廊,中亭瓦顶重檐,四角攒尖顶,翼角四亭单檐,亭挑四角,檐牙高啄,亭上有宝顶,四角是风铃,亭内图案绘制精巧,油漆红柱,金黄瓦顶,同时造桥者把桥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种不同的卷洞联系桥孔共有十五个,中心桥孔最大,跨度为7.13米,呈大的半圆形,直贯东西,十分美丽壮观,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奇葩之一。[6]

五、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还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辅导员可以利用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就《中国旅游地理》而言,让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学生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到不同的旅游区去游览,体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领略祖国各地的风光,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祖国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从而生发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就我们学校而言,地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所在地、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乡——乐山市,东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西与峨眉山遥遥相接;不仅旅游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如拥有“报国主恩”的报国寺的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的乐山大佛,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的著名革命家、学者郭沫若的故居等。

通过亲身游览,同学们大大拓展了视野,饱览山水风光,领略了祖国山河的秀美与壮丽;通过欣赏文物古迹,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与精深;通过瞻仰革命遗址,体会先辈们为祖国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的精神。旅游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还受到了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举多得,真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式。

六、结束语

每一位教师的生活环境、学习背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各不相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是各式多样的。但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仅靠学校教育还不够,还需要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形成合力,才能到达更好的效果。[7]作为辅导员,更应在教育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1]肖艳.高校教育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科教文汇,2009(11):44~48

[2]杨载田.高校公选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探索.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141~145

[3]王翠霞.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73~75

[4]马建宙.《旅游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地理教学,2009(4):32~33

[5]李伟,李宗宸.中国旅游建筑名胜的诗词文化初探.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4~135

[6]康娟.独具匠心的五亭桥.中国工会财会,2006(8):53

[7]解荣华.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8):155~156

浅析“同伴教育”在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丁敏娜

摘要:本文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将“同伴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发挥“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教育学生”的做法,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同伴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同伴教育,英文名称Peer Education。在英语术语中,“同伴(peer)”就是“身份相同的人;属于相同社会群体的人,尤其在年龄、等级或社会地位方面等同”。而“教育(education)”关系到“发展(development)”、“培训(training)”,或者对既定的人或事物的“见解(persuasion)”,或者教育带来的“知识(knowledge)”(韦伯大字典,1985年)。同伴教育就是指通过对有影响力和有号召力的人(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人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更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