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19012400000054

第54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的实践(一)(2)

四川省境内拥有举世闻名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四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兴文石林、海螺沟、蜀南竹海等1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国家森林公园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6.省份组成

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按地级(含副省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1个副省级城市、17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按县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和4个自治县。

7.经济现状

近几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地区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就业率持续上升。2007年,四川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呈现加快发展趋势。一季度增长13.5%,上半年增长13.7%,前三季度增长14.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生产规模和供给能力明显扩大,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工业生产呈现加快增长的发展势头,自200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万户大关以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尤其是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四川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比2006年提高3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有所改善,高新技术、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占工业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投资结构继续调整,社会薄弱环节和优势特色产业投资得到加强。高耗能工业投资增速回升的态势得到遏制。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较快,2007年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1.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70%左右。同时,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仅27个扩权试点县(市)前三季度GDP就增长14.7%,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2%。自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0户以后,到9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232户,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二、四川的城市化进程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在整个西部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的城市群体系庞大,雄居西部十二省、市、区前列。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城市发展的历史,历经了由起步发展、快速发展、再到加速发展的三大阶段的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四川城市发展起步期(1949~1978年)

(1)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期,四川城市发展进入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的行政区划分曾多次调整。1949年1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将四川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署和重庆市、西康省,同时隶属于西南局,设21个专区,3个市(成都、重庆、自贡),189个县,306个建制镇,城镇非农业人口246万人,城镇化水平只有4.3%。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署撤销划四川为一个省份,1952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人口5730万人,城镇人口45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3%,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246万人。成都、重庆、自贡单个建制市非农业人口155.6万人,城市道路铺装面积277.1万平方米,排水管道324公里,桥梁106座,路灯2200盏,自来水日产量2.5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14%,仅有重庆公共汽车11辆运行,三个城市住宅面积116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除50个县镇有供电设施和简易路灯外,其他县镇市政设施基本上为空白。其中,南充、万县、雅安等6个县城道路铺装面积仅61万平方米,路灯不足1000盏。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都市全市有街巷734条,路宽在10米以内的街道数量过半,最宽的街道仅23米。

从城市的产业结构上看,主要以分散的零售业、小业主经济结构为主。除重庆市没收的官僚资本48家,成都没收的18家及广元的大华纱厂外,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工业。从人员结构上看,主要以小商、小贩、小业主、手工业者、码头工人为主及少量产业工人。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地主、富豪、官僚,他们大肆挥霍财产或增置田产,很少转为工商资本,进城买房寓居形成了畸形的消费方式。据有关资料介绍,仅成都解放时,这样的“客籍”地主超过一万余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川是全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四川的城镇基本上属于自然集市或消费城市。

1951年4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召开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所有厂矿无例外都要经过充分的民主改革阶段,才说得上完成了接管,才能正式进行生产管理阶段。”由于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并执行中央对四川工作的一系列指示,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约法八章”,顺利地、成功地对城市进行了接管和民主改革工作。到1952年底全省率先在城市基本完成了民主改革。在国民经济恢复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1950年由于成渝铁路开工带动了重庆等地400多家私营钢铁机器厂复工,与筑路相关的行业如水泥、砖瓦、化工、五金、木材、运输业也很快得到了复苏。同时,自贡市的盐业,泸州市的火柴业,南充市的缫丝业,也在国民经济的扶持下投入市场。全省的工农业总值年增长率达到30.1%。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并就业,市镇人口急剧增加,为四川在“一五”期间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截至1952年,全省设市城市12个,新增加万县、泸州、南充、宜宾、重庆北碚、内江、合川、五通桥、雅安9个建制市,建制镇360个。全省总人口6411万,市镇非农业人口51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97%,比1949年增加一倍之多。全省对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投资0.28亿元,占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的6.5%。城镇住宅投资0.27亿元,占固定投资的6.3%,新增住宅竣工面积达44.95万平方米。成都市新建4个新村,安置旧皇城、御河沿街及后子门棚户3500多户,重庆市安置沿江棚户6700多户,城市道路铺装面积比1949年增加0.9倍,排水管道增加0.6倍,自来水日产量0.3倍,公共汽车达134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分别为1753.89万人、89.37万人、184.66万人(86.5∶4.4∶9.1),国民恢复期四川省取得重大成绩,为即将到来的国民经济建设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953~1957年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四川的城市发展进程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1953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城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批示》,要求“城市建设与工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快城市规划工作”。随着重点建设项目、工业布局的调整,四川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6个,限额项目16个,部署和规划有重点建设项目的城市,成为当时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1956年四川省城市规划设计院成立,立即开展了对泸州、宜宾、内江、江油等重点建设城市及部分县城的规划工作。成都市也在“一五”期间即将开始的195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发展工业的八大城市之一,成都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经过1952年的筹备工作,于1953年开展了城市规划工作。1953年10月成都市的城市发展初步意见和总体规划平面图报国家计委、建工部审批,1956年国务院批准,将成都定性为四川省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城市规划15年内人口85万人,用地80平方公里。

1954年7月将重庆市改为四川省辖市,1955年10月按照全国人大的决议,“撤销西康省建制,合并入四川省”,四川行政区由此正式确定。在四川的城市接管工作告一段落后,立即转向了管理和建设阶段。1950年1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管理和建设城市最中心的问题是管好工厂、发展生产,而依靠工人阶级是发展生产、管理好城市的关键”。至此,四川城市改造工作全面展开。

随着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生产,四川各地城市建设也相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明显增加。1955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市镇建制的决定》,同年12月又颁布了《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决定》,促使市镇数量增加,非农业人口数量上升。“一五”期间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城市工业上马,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空前的就业机会。当时的户籍制度并不严格,人口流动基本上处于自由流动状态。用人单位都实行“先工作,后户口”的用人制度,只要参加工作,单位就为其办理城市户口,转为非农业人口。随着1957年12月宝成铁路通车,使四川与全国铁路线联通,对四川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铁路沿线新建了一大批中小型工厂,逐步形成了广元、绵阳、德阳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转为非农业人口,加快了沿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后来,由于城市商品粮供应发生困难,政府才开始对城镇流动人口进行控制,1956年国务院发出“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但情况仍未得到控制,直到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现象才得到根本控制。用人单位开始实行“先户口,后工作”的用人制度,从此,当代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抑制城乡人口流动的严格堡垒形成,并长期制约了城市化发展。

从规划上看,城市布局合理,道路系统规划有远见。以成都市的旧皇城改造为例:新开辟了从旧皇城到红照壁宽70米长800多米的广场,打通成都南北交通,形成了城市的中轴线,为今后的成都市的道路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还扩建了人民北路、梁家巷路、驷马桥路,打通了成都的北大门,为城市道路的扩展和布局做出了有益尝试。

在城市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四川的科技文化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1955~1956年,为适应建设电子工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将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部分院系教师调入四川,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为培养地质勘测人才,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教师,组建了成都地质学院。另外,先后还组建了重庆医学院、成都工学院、四川农学院、成都中医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及南充师范专科学校。至1957年,全省共有高等院校22所,在校学生由1952年的1.2万人发展到3.8万人,中专学校68所,在校学生为1952年的4倍,全部私立中学改为公立中学,在校学生比1952年增加1.2倍,小学增加1万所,在校学生12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9000多个,是1952年的两倍。

截至1957年全省共有建制市10个(撤销北碚、合川两市),建制镇380个,全省总人口7081.8万人,市镇非农业人口67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7%,比195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基本建设总投资26.78亿元,是前三年的6.2倍,其中公用事业投资0.65亿元,城镇住宅投资2.25亿元,是前三年的2.7倍和8.3倍。全省道路铺装面积606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631公里,自来水日产量13.35万立方米,分别是1949年的2.2倍、1.9倍和5.3倍。成都、重庆、自贡三个城市有公共汽车305辆,全省住宅竣工面积551.7万平方米,虽然人均面积仍为4平方米,但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分别为1947.49万人、108.57万人、202.32万人(86.2∶4.8∶9.0)。四川的城市化建设总体说步入了正常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发展协调,布局合理,国家重点项目上马快、配套好,陆续编制了成都、重庆、德阳、绵阳、金堂、泸州、内江、江油等市县的总体规划,体现了城市发展“大中小结合、以中小为主”,“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以近为主”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四川的城市化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