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19012400000070

第70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城市化(4)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政策、大力发展金融和保险等产业对拓宽融资渠道,保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地区把建设国际性、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交易中心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重要思路,如上海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北京、南京、广州、大连和武汉等地也有类似的发展思路。另外,通过完善和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促进产权交易组织和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骨干,连接广大中心集市的大中小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促进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各种专业化要素市场完善的发展战略,也已成为许多地区发展的重要思路。

信息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发展最好的行业之一,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信息化的利用水平,可以提高其他产业的技术和生产效率。

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被誉为永恒的“朝阳产业”。我国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市场前景都比较乐观。几乎所有省市都在其“十五”计划中,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2001年,一批立足于资源特色的旅游景区和旅游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西部地区拥有许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西部大开发为中西部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等条件的改善,必将引发西部旅游的大发展。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多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7座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未来,四川将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的致富本领不断增强。目前农业的发展已由过去的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才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动力。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技术教育,使目前的年青一代至少受到九年以上的学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实行高中义务教育,要掌握一至两门致富技术。此外,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鼓励县、乡领导和农业科技人员利用技校、夜校和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各种科技知识。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农民竞争就业的后劲。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未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文化投资。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要多方出资,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造就一支数量庞大的、素质过硬的、适应现代农业大生产要求的农民队伍。二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和手段,通过利益机制和市场经济机制,把城市所有可发挥的科技能量和科学观念,注入广大农村去。在农村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技术教育,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这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也有利于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土壤。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三是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从长远上看,提高农民素质最重要、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要继续认真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通过优生科技促进出生人口质量提高。

第二节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

一、指导了四川的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具有实践性和前瞻性的一系列城市化思想。其中重点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以及相应的体制改革等问题。并在此思想指导下实施了城乡体制改革,“市带县”、“市管县”、“地改市”和“县改市”的变革,加快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四川省的城市化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人口城市化也由1980年的8.54%提高到了2004年的31.3%。从城市的规模结构来看,现有城市中,拥有4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1个,即成都,100~200万人口的城市11个,50~100万的人口城市有15个,20~50万人口的城市有5个,合计32个。其中缺乏200~4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也是制约四川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1999年,四川的城市规模分布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一座(成都),20~50万人口中等城市13座,20万以下的小城市17座。相比较来看,城市人口在增加,说明城市的容纳能力也在增强,城市发展速度在农村城镇建设与发展上还是很快的,四川是全国农村小城镇数量最多的省份。自1994~2001年,四川先后分七批确定了935个农村小城镇作为建设试点乡镇来发展农村经济。这样,包括试点城镇在内,全省约有5055个乡镇。试点城镇作为农村乡镇发展的示范,享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宽松的农民落户政策,享有建设用地指标与政府资金扶持等。这些试点农村城镇在发展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这些试点城镇已经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在不断扩大,人口也在成倍增加。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这些建制镇中,重点发展了第二、第三产业,使得政府财政收入以及税收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非农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农村经济结构也得到了有效调整,这些试点镇的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都有上升。在城镇功能上面,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也在加快。据资料表明,绝大多数镇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框架,全省小城镇已转移和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100万以上,城镇化程度达到31%。

二、找到了一条适合四川城市发展的道路

四川省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部为相对发达区域,主要为平原地区,包括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圈(成都、德阳、绵阳、资阳、眉山、乐山、雅安)、川南经济圈(泸州、自贡、内江)和金沙江下游经济区(攀枝花、宜宾)。这些地区占全省面积的22.0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1.23%,经济总量(GDP)为全省的75.58%。东部为欠发达地区,主要为丘陵地区,包括南充、广元、达州、遂宁、广安、巴中等区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16.9%,人口279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2.01%,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9.15%;西部地区为发展滞后区域,主要为山地高原,包括甘孜、阿坝和凉山民族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62.3%,人口占全省的6.67%,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27%。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可知,城市化首先是经济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的好坏对当地城市化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类为成都市。成都是全省经济、金融、文化、政治的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经济环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基础设施和规划建设先进。2004年,成都的人均GDP达到18856元/人,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6.8%,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55%。在城市基础建设设施方面,成都市的府南河工程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等三项国际大奖,包括家乐福、麦当劳、Intel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进驻成都,在旧城改造、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畅通工程、水环境治理、绿化工程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六大工程”陆续实施后,成都市的人居环境日益变得更佳。对于成都周区不同基础和条件的区(市)县,则是注重结合其自身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有特色的开发建设,加速城郊强县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投资政策因素,利用优惠政策来吸引招商引资力度,使得城郊县主动寻求机遇,在现有的基础上挖掘和整合资源,逐步成为成都市的城市副中心,成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居环境好的卫星城镇。这样,将形成以成都市为中心的成都城市群。第二类为攀枝花市,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好,城镇人口比率为56.4%,甚至高于成都市的42.8%,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第三类为绵阳、自贡、德阳、乐山市。这几个地区经济发展好,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多元化,生产配套能力强,交通通信和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较高,其中乐山是优秀旅游城市,基础设施相对也较好。第四类为泸州、南充、眉山、达州、雅安等市。从人口规模上来说,南充是仅次于成都的城市。泸州有着传统的酿酒业,雅安是一个中等城市,处于远离省内大中城市的地区,其产业多为传统的农业。达州、泸州城市规模较小。这些城市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思想观念的制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重点加强和附近城市的区域合作,结合自身地理条件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善城市环境,使自身有更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第五类为广元、遂宁、内江、宜宾、广安、巴中、资阳等市,这些城市规模较小,传统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从城镇人口比率来看,普遍的比较低,这些城市地理位置比较偏远,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的农业依赖性比较大,且工业基础落后,在城市基础设施上同大中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将加强工业化建设,将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换代,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在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指引下,四川各城市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都分别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道路,出现了“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三、推动了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1.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重要性

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针对我国目前所达到的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状态而言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更”,即“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所谓更高水平,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我国的小康社会建立在一个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所谓更全面,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政治、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优美生态环境和个性自由方面更为充分的满足,等等。所谓更平衡,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目前明显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社会阶层差别等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并逐步缩小,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其本质是富民强国、民主进步、文明和谐,亦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强国富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就更是如此。如上所述,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们还只是从总体上初步达到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否则,在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我们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所谓“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正是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