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政府及驻军积极响应党中央、边区政府和留守兵团的号召,迅速掀起了“拥军优抗(属)”、“拥政爱民”的“双拥”高潮。当时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接二连三地刊登了盐池县“双拥”活动的报道。有:《盐池驻军第二营协助民众秋收》、《盐池驻军助民收割千亩》、《盐池大部驻军准备打盐》、《三边军民抢打新盐,二千余人奋勇下池》、《王科以肥猪黄酒送给驻军》、《盐池驻军帮助群众扫除》、《盐池政民“八一”劳军》,等等。
1944年春节前,《解放日报》报道了盐池劳动英雄王科与养羊模范刘占海两人拥军优抗(属)的生动事迹。报道说,春节前夕,边区劳动英雄王科杀了一口肥猪、一只肥羊劳军,“心里还过意不去,又买了15条肥皂和25包香烟添上,还嫌不热闹,又花了八千元钱雇了一班鼓乐队,吹吹打打给同志们送去”。“驻军某部为了答谢王科的劳军热忱,回敬王科耕牛一头。”养羊模范刘占海“每年给村里两家抗属各送一只羊。另外在过年节时给每家送羊羔一只、白面5斤,并帮助他们代耕3架(每架5亩)地,保证交粗粮一石零五升,逢年过节还另外请吃饭。”
每年“拥军运动月”期间,盐池县各级政府都要广泛开展宣传,积极鼓动、提高人民群众爱护军队的热情,在全县掀起“拥军优属”热潮。年节前,群众抬着猪,赶着羊,扭着秧歌,敲着锣鼓慰问当地驻军、警卫部队、伤病员、伤残军人及抗属,还开展各种军政、军民联欢活动,《拥军花鼓》响彻了盐池草原。
优待抗属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明令各级政府,继承土地革命以来优待红军的优良传统,切实保障抗日军人家属的生活,提高其社会地位。边区广大人民群众把拥军优抗(属)工作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拥军优抗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新风。对于友军军人家属,凡居住在边区者,亦同等给予优待,没有轻重之分。
因抗战的持续,部队的扩大,边区抗日军人家属逐年增多,而国民党蒋介石又于1941年断绝了八路军与边区军政人员的给养,因之人民的负担亦日益提高。但为了坚持抗日,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盐池人民均愿竭力救国负担,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积极从事运输、担架、募送鞋袜,动员马干、草料,慰劳食品,动员各项人力、物力、畜力,均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情绪中进行。为了使群众负担更加公平合理,由各级党政军民组织了各级动员委员会,商讨各项动员工作之进行。边区政府又颁布了各项动员法规,使动员工作有法律保障,避免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
为了保障抗日军人家属的生活不低于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盐池县坚持常年实行的优抗办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组织代耕队。给抗日军人家属(抗属)和抗日干部家属(工属)优待代耕,是物质优待的最基本工作。代耕队的组织以乡为单位,乡设总队,行政村设分队,自然村设小组。凡农村的壮年男劳力,均得参加代耕组,分担代耕任务。此外还有各种为抗属担水、砍柴之什(杂)务队、耕牛队等。代耕队每年都为抗属春耕、夏锄、秋收。对毫无生产能力者全代耕,稍有生产能力者扶助代耕,完全有生产能力者免给代耕。总的原则是保证抗属衣食生活不低于一般群众。此外,如果抗属临时有困难,政府和群众随时帮助解决。1939年,全县有需要代耕的抗属53户,175人,代耕地1520亩,收获粮食38.13石;代耕的工属(抗日干部家属)34户,100人,代耕地685亩,收获粮食20.26石。1940年盐池县有抗工属195户665人,有需要代耕的85户203人,代耕土地310垧(一垧等于5亩)。
1941年共有抗工属159户,665人,耕地4343垧;需要代耕的有85户,203人,代耕地310垧。由于当年天旱少雨代耕无望,入冬以后有些抗工属的生活发生了困难。县政府向粮库预借黄米20石(约1万斤)进行救济,并指示各区发动富裕户帮助抗工属解决粮食困难。
1942年,全县共有毫无生产能力的抗属99户,251人;工属54户,263人。共布置代耕地474垧,规定代耕一垧交粗粮3斗5升(1斗约等于50斤)。以城区二乡为例:当年,该乡动员群众给抗属冯连臣、张成英、左吉林、李有功等4户代耕地18垧,秋后共交粮6石3斗(约3150斤)。给抗属吴海德帮工15个,合工资6375元(边币);帮助路有德借草700斤、粮9斗、荞麦籽种4斗等。
二是,帮助抗属建立家务。城区二乡群众商定,养羊户每百只羊出一只羊,帮助抗属“建立家务”。当年全乡共动员羊58只,全部分给了抗日军人家属,最少的2只,多的达到8只。四区四乡在支部大会上讨论帮助抗属建立家务问题,全体党员参加。会后不到3天,就发动群众为抗属捐羊70多只。盐池籍战士杨跟良,年龄小觉悟差,开小差跑到内蒙二道川,其兄杨随良闻讯将其找回。乡政府给他宰了一只羊羔并15斤荞面优待,乡长及时进行说服教育,三天后由乡长和他哥一起送他高高兴兴归了队。
另外,边区政府还规定,抗属免纳捐税,在公营商店购物享受九折优惠,有病由公家医院免费治疗,经常以村或乡召开抗属联欢会,政府工作人员礼拜六为抗属服务,等等,均示对抗属之精神与物质优待之意。
参军参战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中,盐池人民无私奉献,大力支援,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他们先后将上千名子弟送上了前线,不少人在与敌寇的斗争中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有些成了无名英雄,虽然牺牲了,但在今天的烈士名单上却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从现存的资料得知,仅在1947年6至9月份,三边地区就有2000多人参加了西北人民解放军,盐池县在那一次参军的就有200多人。
在盐池县档案馆,有一份1940年2月13日的《盐池县扩征工作报告》。“扩征”就是在正式征集之后又增加的数额。这次三边分区给盐池县分配的扩征任务是粮食600石(每石500斤),扩军40名,募集抗日救国券1万元。结果在半个月之内完成了粮食761石2斗2升,超额完成161石多;抗日救国券超额570元。虽然当时老百姓都很困难,但大家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都很踊跃。“报告”中说,征粮都是在大会上一石、两石、七斗、八斗自己报名交纳的。有些贫困户本不应出粮,但他们也报名要求出粮,如四区五乡回六庄的回民,原本不计划征他们的粮,但他们自愿交出10石;三区三乡的赵国珍自报交4石,众人觉得他负担太多,一致提出减少,结果拿了6斗;一区贫困户李三成、姚学林、田举等,也在大会上报名一定要出粮,结果每家4斗。还有实在无粮可交的人,自己报名帮助纳粮多的人把粮送到粮站。扩军,捐款工作也是一样,还互相竞争比赛。父母送子参军,兄弟争相报名的事例到处都有。如,在二区的扩兵讨论会上,陈七对李万清说:“你家能出一人的话,我家一定出两人!”互相激励的结果,两家的三个青年都当了新战士。这与国民党统治区强拉硬捆“抓壮丁”的情景,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1945年10月,边区指示扩大地方武装。据1945年12月13日《盐池动员地方武装工作的总结》记载,10月初,盐池县在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上,以建立缉私队的名义研究与布置扩大地方武装工作。五区一乡乡长牛岳,在大会上首先报名送一个儿子参军,对各乡干部启发很大。会后,经过在全县深入地宣传动员,群众报名参军的热情很高。城区二乡的左吉老汉听了宣传以后,自动报名送一个孙子参加缉私队;四区一乡组织干事李占才,在支部会上表态送一个儿子参军,并说:“干部不先报名,就不能去动员群众。”三区四乡党员乔玉自己给儿子报名后,又领着郭天寿、郭成明也给儿子报了名;城区一乡王财的母亲,在家中召集3个儿子开会,讨论谁去参军合适。经讨论认为,三儿子人年轻有出息,叫他去更合适;二区五乡王珍自己报了名,但家里老小都不愿意,他就召开家庭会议,做通了全家人的工作,高高兴兴上了部队;城区一乡老中医原文卿老先生听到扩兵的消息后,就在家庭会上决定去一个。第二天,他骑上毛驴亲自到元华工厂的农场里将儿子找了回来,送上部队。在全县,这样的父送子、母送子、哥哥替弟弟报名等事迹是很多的。这一次,三边分区分配给盐池县的扩兵任务是150名。根据实际情况,各乡干部在县上的会议上讨论提出了174名的计划。但截至12月9日,实际报名197名。
在动员参军的同时,全县又一次掀起了拥军优属的热潮。群众纷纷送慰问品,慰劳新战士及帮助抗属建立家务。共计送牛14头、羊598只、粮食56.3石、边币225.2万元、皮大衣67件、棉老布67疋、棉被34床、棉衣29套、绵毡65条等等。
在抗战期间,盐池县真正做到了全民动员,成为边区的铜墙铁壁。全县青壮年除了参军参战而外,在家的2000多自卫军(民兵)都组织了起来,少年儿童也组织了少先队。自卫军平时除了站岗放哨、锄奸防特、传递情报而外,还要随时准备协助部队参加战斗。当时的鸡毛信传递,就像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跑。信传到谁手里,不管他是正在吃饭或睡觉,都要扔掉饭碗马上就走,绝不能等到饭吃完或者睡到天亮了再走。这似乎成为老根据地人人都懂得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