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回族经济研究
19030200000054

第54章 云南回族马帮的组织与分布(1)

姚继德

一、叙语

马帮(Trade caravan)是一个集货物运输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商旅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云南极为盛行。它在云南三迤各族群及毗邻的东南亚泰、缅、寮、越各山地民族间,以及川、黔、桂、藏和印度、尼泊尔等的广阔区域里,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尽知的名词。它肇始于古代云南边疆与内地之间,与东南亚、南亚甚至西亚之间的山地交通,文献中记载云南民间的马帮活动,至少始于元代驿站网络的普遍建立之时[1]。历史上的云南马帮,以回族、汉族、白族、彝族和藏族等5个民族的马帮为主,其中尤以回族马帮的规模最大,其经营活动的范围最广,资金最雄厚,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巨。但此前的民族学界仅有对滇西大理喜洲的白族商帮有过专门的研究[2],对于构成云南马帮主要成分的回族马帮的研究,则显得零星而单薄。

2001年寒假期间,笔者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何翠萍博士主持的一项大型研究计划“云贵高原的亲属与经济”课题费的支持下,携我系2名硕士研究生先后前往滇南的开远、个旧、建水,滇中的通海、玉溪、峨山,滇西的楚雄、大理、洱源、巍山、永平、保山、腾冲、施甸等4个地州的15个县市近30个回族聚居社区(村、镇或乡),就上述地区历史上的回族马帮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采访了数十位尚健在的回族马锅头和赶马人,获取了一批第一手资料,现据此撰成这份调查报告,拟对历史上云南回族马帮的组织结构与地区分布,回族马帮的通商范围及驮运货物、主要路线,作一扼要的介绍。

二、回族马帮的组织结构

回族人擅长于长途马帮贩运的经商才干,直接滥觞于其先民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骆驼商队传统。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古代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突厥裔穆斯林和蒙古人一道,素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因而,回族先民们是骡马的天然伙伴,养马驯马成为他们特有的看家本领。回族人自元初大量进入中国西南地区以来,云贵高原的高山峡谷、崇山峻岭、山道狭途、蛮烟瘴雨,为之提供了一种迥异于中亚、西亚、阿拉伯草原和沙漠旷野的陌生的人文地理环境,屯戍开垦之余,驯养了云南当地久已闻名于世的“大理马”[3],结伙成帮,鼓噪而行,餐霜露宿,栉风沐雨,“山间铃响马帮来”,在云贵高原、滇藏高原、东南亚、南亚及西亚广袤的高山丛林之间,往来交通,货畅其流,繁荣经济,交流文化,数世纪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经济文化“媒介”角色。在从元初的13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的漫长岁月中,云南回族马帮与白族、汉族、彝族等民族的马帮一道,从实践经验中共同总结创立了一套马帮组织制度,有效地维系了云南马帮的运作。根据笔者本次调查,云南马帮的组织结构由掌帮(或掌帮锅头)→锅头→班→把组成。

“掌帮”为整个大马帮的总统领,由该大马帮中的所有锅头公推一位资深而能服众望的锅头担任,俗称“掌帮锅头”,其职责是义务领导整个大马帮,执行议决的规定,如货物交易时的定价,赶马伙计与老板之间的劳资纠纷仲裁,排难解困,旅途偶发事件的处理等。“锅头”为马帮中最基本的一个独立单位,无论人马多寡,组成旅途中共同煮食开伙的一级单位,因大家共食一锅饭菜,故名之曰“锅头”。锅头既是一个马帮小商队的名称,也是该马帮商队首领的称谓,这位首领通常是这个商队的老板,俗称“马锅头”,同一锅头的商队可以独立行动,也可以随大队出发。锅头以下的商队组织单位为“班”,即按骡马牲口的多寡编班。一般以25到30匹牲口为一班,一班或数班构成一个锅头,每个锅头统领的马匹在数十至一二百匹不等。“班”下面称“把”,每4匹牲口编为一“把”,6“把”以上编为一班,每“把”设一位赶马人,他必须负责照顾这4匹牲口的途中驮运及饲养。因此,“把”是最小的马帮商队基层单位。在人员构成上,所有的赶马人都是清一色的男性青壮年,他们由马锅头统一分工,一般设有前哨(又叫尖哨)、后卫、饲马员(马夫)、炊事员等职司。前哨为马帮的前锋,马帮出发时,负责路况侦察、向导、地形识别、安全防护、传递信息、沿途作标志暗号等,以便商队顺利通行;后卫殿后,持有武装,负责监护马帮不受匪劫或野兽袭击;马夫则间置牲口中间,负责照看马驮,放牧牲口;炊事员则负责伙食采买及野外做饭。马帮成员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俨然一个军旅组织,井然有序,十分严密。

云南回族马帮往来于国内西南各省及缅、泰、寮、越、印度、尼泊尔之间,沿途山高谷深,许多商道或荒无人烟,瘴烟疠雨弥漫,猛兽出没无常;或土匪丛生,杀人劫货;或军警横行,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因此,马帮旅行途中必须随时做到六防:防匪劫,防军队封马(强行克扣、抢夺马驮或马匹),防地头蛇敲诈,防病(瘴气疠毒),防猛兽袭击,防江河水涨水落等。历史上许多回族马帮都由“掌班锅头”出资配备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以便自卫。

云南回族马帮为了保守自己的商业机密,曾利用其先民使用的古老母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和通用的汉语中常用的动词、名词和数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马帮商队的实际需要,创制了两套重要的商业暗语(黑话)。其一是商贸往来中讨价还价时用于内部互通底细的数词暗语:如对基本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别表达为“柒、假、银、吊、拐、闹、柴、盘、坎、祥”,根据具体场合要表示一定数量单位,只须附加上相应的量词,即可彼此心照不宣。这套数词据精通波斯语文的回族教长说,系来源于古波斯语的数词。经济活动中常用的通货手段——钱(币),回族马帮成员也采用了波斯语名词“德兰”(波斯语“钱”的音译)来称谓之。如某件商品价值25元、250元、6800元,马锅头告知伙计时就分别说成:“德兰假拐”(基本单位“元”一般省略)、“假拐佰”(加上汉语量词“佰”)、“闹拐仟”(加上汉语量词“仟”)等,其余以此类推使用。其二,是利用汉语字词的发音由声母韵母两个“音素”组合而成的特点,创制了一套叫做“漏八分”的话语表达系统(黑话)。所谓的“漏八分”,是利用汉语中的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进行特殊拼读来表达另一个新字的话语系统。如:说“我要喝茶”,用“漏八分”话则表达成“巍果(我)雅告(要)海哥(喝)柴扎(茶)”,利用“巍”的声母w与“果”的韵母后音及调第三声ǒ合成“我”字的准确发音wǒ;用“雅”字的声母y与“告”字的韵母及第四声调ào,准确合成“要”字的发音yào;用“海”字声母h“哥”字的韵母及第一声调ē,准确合成与“喝”字的发音hē;用“柴”字的声母ch与“扎”字的韵母和第三声声调ǎ准确合成“茶”字的发音chǎ。再如说“回族同胞”,“漏八分话”表达为“海癸(回)宰谷(族)台拱(同)摆高(胞)”,拼读原理如上所示。从语言学角度来考察,回族马帮中流行的这套“漏八分”“黑话”,具有如下的特点或组合规律:(1)必须使用另外两个汉语字或词来将所要表达的特定字或词说出来;(2)所借用的这两个汉字或词中,第一个字或词的声母必须与所要表达的特定字或词的声母相同,而后一个汉字或词的韵母及声调(即汉语声调中的阴、阳、上、去四声),必须与所要表达的特定的字或词的韵母及声调一致。

事实上,回族马帮使用的这套帮内“黑话”所采取的是一种极具有保密性质的先“藏”后“漏”的话语表达方式,即先将要表达的某字或词的音节分解为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分别藏匿到另外两个含有该字或词的声韵中,其中首字含声,次字含韵并声调,尔后再通过类似汉语声韵快速切读的发音方法,将该字或词表达出来。因为这套通行于云南回族马帮中的汉语“黑话”具有先“藏”后“漏”的保密特点,回族马帮商人将之形象地称之为“漏八分话”,说这套话语又称之为“打漏八分”。笔者出身于一个位于楚雄市郊古驿站回族村落马石铺,祖上即为楚雄地区有名的回族马帮世家,从曾祖父、祖父到父辈,都是赶马人出身,笔者的祖父叫“姚三锅头”,我幼年承欢祖父膝下时,曾学会这“漏八分话”。近十余年来,自己曾在民族学田野调查中,从滇南、滇中到滇西极边的广大回族社区里,对这套回族马帮中流行的特殊话语作过验证,均能通行无阻地得以交流表达。今将云南回族马帮组织结构中类似于“帮规”的这套话语,略作归纳,介绍于此。

三、回族马帮的地区分布

要了解云南回族马帮的地区分布,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回族在云南的区域分布特点,作一扼要的介绍。

从人类学的角度而言,今天中国境内56个民族中的回族,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就民族的整体而言,具有民族学意义上的“人们共同体”与“宗教共同体”合二为一的“二元一体”特征。其族源(或人种)构成是一种复合型的血缘载体模式。具体而言,其父系世系成员多为唐、宋、元时期来华经商、征战、传教、仕宦为官的大食(阿拉伯)、波斯和中亚各族回回(色目)穆斯林,而母系世系中则多为“华女”,“华女”的成分中既有汉族,也有蒙古、畏兀儿(今维吾尔)、傣、藏等民族的成分。就云南的情况来看,伊斯兰信徒与云南的最早接触,据正史《新唐书·南蛮传》及民间野稗口碑的记载,始于唐宋时期的地方独立政权南诏、大理国时期(649~1253年),大量入滇则肇自元代,中间则历经了明、清两朝,时间跨度在千年以上。云南回族先民的职业成分中,军人(唐、元、明、清四朝)、官吏(元、明、清三朝)、移民(明、清两朝为主)、商贾(历朝都有)、教士(历朝均有,但人数不多)皆有,人数尤以前三类成分为多。其人口构成中的最早职业特点,决定了回族在云南后来的区域分布特点,那就是沿着贯穿全省的古老的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滇东北乌蒙(昭通)、滇东(曲靖、东川)、滇中(昆明、玉溪)、滇南(文山、红河)及滇西(楚雄、大理、保山)各大区域里的交通要隘城乡,以清真寺为中心的街巷和村镇的展开,呈现出大家通常所说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社区分布格局。云南回族社会这种沿省内交通干线城乡的集中分布,为他们从事马帮商贸活动提供了“天时、地利”之便,而回族从父系先民阿拉伯、波斯和中亚各族穆斯林传承下来的经商牧马和入滇征战的长期军旅生活传统,则为他们从事马帮商贸活动,提供了与生俱来的“人和”条件。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三者兼有的优势,决定了云南回族马帮商队在整个云南各族马帮中卓尔不群的非凡表现。回族马帮在云南的区域分布,与回族社会的上述分布特点之间,构成了某种相当密切的对应关系。下面,笔者即按本次调查的资料,照区域依次分而述之。

(一)滇南区域的回族马帮

传统上的滇南地区,从政治、地理、经济和人文的角度,官方及学界专指今天与中国广西及越南接壤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这两个民族自治州共辖21个县(市),都有回族分布,但历史上的回族马帮主要集中在红河州的开远市大庄回族乡,个旧市的沙甸区,建水县的馆驿乡、回龙村等回族聚集社区。本次调查中,笔者首先走访的是开远市的大庄回族乡,该乡现有回族人口5419人,是省内一个著名的回族侨乡,共有沐、马、纳、保4姓的40余户华侨,分布在东南亚的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这些侨户祖上或本人大多从事马帮商贸活动,其侨居国外,主要是马帮“走夷方”到缅、泰经商的结果。大庄回族马帮活动时间较早,明初洪武时期就有往来于开化府(今文山州)与临安府(今建水)之间的驿运活动,但限于年久代湮,当时的回族马帮锅头情况,几位报告人都无法具体说出姓氏名号,唯一说出的近代大庄第一个赶马帮走缅甸的回族锅头叫马全,字保宽,于民国初年赶马去了缅甸侨居未归,去今已有90余年。

个旧市沙甸区乃省内、国内及国外都较为知名的一个回族侨乡,位于滇南重镇开远、个旧、蒙自的交通中枢地带,占尽了马帮运输的天时地利之便。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已故的江应梁教授20世纪40年代末曾对之进行过一次深入的田野调查,撰成了一份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民族学经典报告《滇南沙甸回教农村调查》,发表于1951年1月出版的原私立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社会经济研究》第1期上。文章对沙甸回族当时的“穷走夷方(车里边区及缅甸、泰国)急走厂(个旧锡厂)”的马帮、牛帮运输和商贩活动,有过这样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