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回族经济研究
19030200000069

第69章 吉林省回族人口经济构成的变迁(2)

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按1990年的8种职业普查分类,吉林省回族人口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680人,占在业人口总数的12.5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2490人,占4.0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659人,占4.34%。商业工作人员5469人,占8.92%。服务性工作人员5340人,占8.7%。生产工人运输工人24674人,占40.23%。农林牧渔劳动者13005人,占21.21%。不便分类其他劳动者11人,占0.02%。与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所得各数据比较,从事服务性职业者减少0.26个百分点,从事生产和运输的工人减少5.28个百分点。但有许多职业的人员增加,如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从6.76%上升到8.4%。商业工作人员从6.59%上升到8.9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从11.05%增加到12.5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与运输工人,占各种职业人口的52.75%,这种增与减,一方面反映了回族人口职业选择的趋向性,意味着民族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变化自身又反映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将回族从业人员推向了国家所需要的岗位上,改革开放的大潮为回族从业人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1990年的第4次人口普查中,关于职业结构所得出的数据,与新中国成立前比较,较为醒目地看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回族彻底做了国家的主人,与各民族平等地参加各行各业,自由地从事各种职业,为祖国经济事业勤奋劳动。例如1937年回族各类工人(主要从事简单劳动)仅占回族在业人员的16.94%,而1990年则占40.23%,在各类厂矿部门的企业中劳动。此外还有12.52%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两者合计为第一产业的劳动者高达52.75%,占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1940~1941年间,回族从事商业和牛羊屠宰等服务性职业者占40.05%,1990年回族从事商业和服务性职业者仅占17.62%,这种职业结构大幅度的变动,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职业的多极化,亦反映出回族的职业观和传统的习俗意识正在发生变革,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的那种“回回手中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的传统职业结构。1937年的回族农业人口占其在业人口总数的42.9%,1990年为21.21%,去掉人口自然增减和迁徙因素外,总体考察直接从事农林收渔生产的劳动者减少,所减少下来的人口转向了其他职业,这种现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回族人口从业而言,减少的幅度和速度既不大亦不快,但展现了发展的趋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知识分子)和国家机关社团企事业中的公职人员占20.92%,这个数据提示人们,全省回族从业人口的1/5强跃入较高层次的职工队伍,这是一个历史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40年来,吉林省回族人口的经济结构,经历了一个鲜明的变动过程。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一些认识。

第一,回族人口与其他各族以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就业,政治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从事各种社会职业,彻底改变和结束了旧社会那种被歧视、排斥的历史。1990年吉林省回族不在业人口28403人,其中在校学生5457人,料理家务者10476人,离休退休职工6614人,丧失劳动能力者1837人,补习文化待升学者121人,市镇待业2643人,占不在业人口总数的9.3%,其他不在业者1255人,占4.41%。后两者合计占13.71%。当前吉林省回族人口就业率约在86.29%,市镇待业者正在逐步安置,就业的门路正在扩宽,就业率将会提高。各种职业劳动者所得到的劳动报酬,除应得到的基本工资外,还得到各种社会福利、各种奖金、各种国家政策补贴等,能够充分保障个人和各户宽裕的生活,结束了温饱无保障的历史。当前,一家数口人中,凡有劳动能力者绝大多数皆在业,彻底改变了旧社会“一人养家糊口”的贫困潦倒的生活处境。

第二,回族妇女充分享受了男女平等就业的权利,妇女的职业和劳动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日伪统治的1941年,吉林市回族妇女就业者占在业总人口的16.07%。1982年吉林省回族妇女在业者,占在业总人口的40.45%,1990年上升到42.67%。两种社会制度对比,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在业方向看,1990年妇女在服务业和商业两行业中共6304人,占该两业总人数的58.32%。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妇女占该职业人口总数的60.34%,较1982年增加7个百分点。在各级机构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妇女,占该职业人口总数的21.53%,较1982年增长0.89个百分点。生产工人和运输工人中的妇女,占该职业总数的37.39%。妇女担任领导职务,在新中国成立前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对待少数民族妇女政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吉林省回族妇女自身在不断提高素质,以实际才能和均等的资格,创造就业求职、积极工作的条件。

第三,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时期传统的、偏狭的行业职业结构。日伪统治的1937年,工矿交三行业中,回族职工占其在业人口总数的11.41%,1982年变动到45.41%,1990年增长到48.58%,这种变动和增长,表明新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表明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回族人口求职有了更多的选择条件和环境。非但如此,在较高层次的脑力劳动职业中,涌现出一大批知识分子,据对吉林省2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调查,1988年具有高级职称的回族学者、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50余名。据长春、吉林两市调查,在体育、文化、艺术、文学、医疗等部门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回族知识分子百余名[4]。1982~1987年,在吉林省全日制高等院校就读的回族大学生501名,硕士研究生37名,出国留学生3名。教育界的回族高级知识分子,主要有吉林大学王惠岩、宛樵、石宝林、哈宽富,东北师范大学冯景阳,吉林工业大学蒋向佩,长春地质学院常丽华(女)、穆石敏,长春光机举院方向荣等教授。在科学技术方面,涌现出一批有发明创造并获奖的回族专家,如长春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文圣君(女),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底盘分厂高级工程师白大华,吉林柴油机厂高级工程师锁必泰等。此外,还有著名的职业作家马犁,美术师仉荣斌、韩在贤,长春电视台孟欣(女),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孙敖等。

我们党执行民族平等政策,国家也制定了许多相关法律和法令,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展开了强有力的民族事务工作,在招干、招工、招生、入伍、社会福利、尊重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都为回族人口创造了平等的甚至优先的就业条件。又如为了改变回族农业人口不富裕的状况,1985年吉林省和长春市政府特给胡家回族乡拨款23.4万元,发展农机和水电事业,其中具有300余年历史的蜂蜜营回族村得到11.9万元,他们大力改造旱田,开发水田,结束了不生产水稻的历史,当地群众破天荒地吃上了自产的大米。又如吉林省1988年统计,全省各种所有制的回族饭店493家,其中属于个体经营户占79.56%,政府都给予了支持和扶植,清真饮食业成为吉林省富有民族特色的行业。长春回族饭店创建于1938年,1986年长春市人民政府拨款120万元改建,1987年12月竣工,新建五层楼房,建筑面积2542平方米,将餐厅、小吃厅、旅店融于一体经营,成为全省闻名的回族食品风味店。在参政议政方面,1988年省市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回族代表62名,37个市县统计回族代表108名。吉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中回族11名,市级政协委员中回族28名,41个县政协委员中回族有128名。1988年,在省政府和省委机关中有回族干部176名,在长春市政府和市委机关中有回族干部297名。参加各民主党派的回族有69名。据22个市县统计,被选为县级以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含先进工作者)回族有124名。

第四,就回族自身而言,民族的自尊意识和奋斗精神不断地增强和焕发,从主观上积极努力改造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提高文化程度。据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资料,大学文化程度者占全省回族文化程度人口总数的1.78%,1990年大学本科文化程度1667人占1.73%,大专文化程度2533人占2.64%,本科专科两类合计4200人占4.37%,较1982年增长2.5个百分点。1990年中等专业文化程度4077人占4.24%。1982年高中文化程度占18.36%,1990年18993人占19.75%。1982年初中文化程度占30.15%,1990年为36850人占38.32%,较1982年提高8.17个百分点。1982年小学文化程度占33.66%,1990年为32046人占33.32%,较1982年减小0.34个百分点。文盲半文盲人口,1982年占全省回族6岁以上人口总数的16.05%,1990年占10.02%,较1982年下降6.0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0.49%平均数,低于全国15.88%平均数。上述的文化程度层次和提高的幅度并不尽满意,但从回族人口的文化基础和习惯角度考察,提高的程度还是可观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与人口经济结构的变迁,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预言,今后吉林回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与进步将会有更大的幅度。

注释:

[1]伪满治安部:《满洲帝国现住户口统计》。

[2]〔日〕小林元:《回回》,1941年。

[3]伪满文教部:《满洲国的回教徒问题》,1944年。

[4]马鸿超、田志和:《吉林回族》,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原文刊载于《回族研究》1993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