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积累健康在中年
19031900000025

第25章 中年人谨防多种疾病(2)

如果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3个月后,血脂没有达到控制目标;或发现血脂异常时已有冠心病、糖尿病等比较严重的情况了,在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同时,要加用药物进行调脂。服用调脂药最好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还要根据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掌握血脂控制及肝肾损害情况。

调脂能不能单靠饮食控制

据临床实践发现,真正经过控制饮食,使血脂含量恢复正常者,只占患者的1/3左右,其余大部分患者,血脂长期居高不下。而且在某些人体内的胆固醇将近60%~80%是由机体内部合成的,受食物的影响仅占少部分。因此,对于脂代谢存在异常的患者来说,单凭控制饮食,难以达到维持正常血脂水平的目的。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属于轻、中度血脂异常者,总胆固醇含量在5.72~6.3毫摩/升(220~243毫克/分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在3.7~5毫摩/升(143~193毫克/分升),可先试用改变生活方式措施进行防治。但总胆固醇含量若>6.3毫摩/升(243毫克/分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5毫摩/升(193毫克/分升),尤其已合并有动脉硬化(表现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或者具有致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以及阳性家庭史等),应立即采用调脂药物治疗。

实践表明,患者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调脂药物,且在用药过程中,关注有无肌痛发生,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避免多种调脂药物联合使用,即可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血脂异常一定要吃药吗

血脂异常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重要诱因,但血脂异常并不是一定会患这些疾病,长期血脂异常可使血管弹性降低、硬化、狭窄,甚至高黏血症,微小血栓形成。这是一个慢性积累性进行性加重的过程,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血脂异常多与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部分患者有遗传倾向)。当血脂异常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时,也就是说还没有发现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时,特别是年轻人和绝经期的妇女,完全可以用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调理来调节血脂。如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坚持运动、减肥等非药物治疗,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益。

在非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已伴有高血压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调脂药。调脂治疗,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因为任何药物都会有一定的毒性反应,调脂药也不例外。即便是吃调脂药也要与饮食调理、运动减肥等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好的效果,不能光依赖药物来调节血脂。

如果患者除了血脂异常外,还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症时,或是有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1.1毫摩/升(42毫克/分升)时,则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积极的药物调脂治疗,并坚持配合运动饮食等非药物疗法,将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上,以维护血管功能,降低和减轻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调脂治疗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患者不要期望能在短期内治愈,也不要见血脂调到正常水平就不再注意饮食调理;否则血脂又会反弹。血脂异常导致的不良后果是缓慢产生的,不要因为目前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不适而忽视对它的治疗,等到出现并发症时再进行治疗,就为时已晚了。

中年人应定期查血糖

糖尿病患者近年来日益增多,其中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但很多人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是在诊治糖尿病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眼病、肾病、牙病、皮肤感染及周围神经炎时,才查出患有糖尿病。

40岁以上的中年人应定期查血糖,特别是查饭后血糖,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功能检查。中年人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女性过期妊娠者及有自发性低血糖史或有过尿糖阳性而空腹血糖正常者,均需做进一步的胰岛功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糖尿病。

中年人须防隐性糖尿病

中年人如果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紊乱,就会发生糖尿病。很多人患糖尿病后,早期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身在病中不知病。中年人如遇到下列情况者,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1.阳痿

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阳痿的高达40%~60%,特别是中年肥胖者,更应予以警惕。

2.排尿困难

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为42.3%。中年人出现排尿困难,除前列腺肥大者外,应想到患糖尿病。

3.周围神经炎

表现为手足麻木、身体有灼热或蚁行感。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约40%有上述症状。

4.反复发作的低血糖

出现多汗,尤以局部出汗多、饥饿、头晕和心慌等现象为多见。

5.皮肤发痒

全身皮肤发痒,特别是女性阴部发痒更明显。

6.视力改变

视力减退或过早出现白内障,且发展很快。

7.间歇性跛行

走路多了,下肢疼痛难忍,不能行走或手掌挛缩。

8.疲倦感

即使什么活也没干,身体也很疲劳。

9.遗传倾向

家族中如父、母、兄弟、姐妹有患糖尿病者。

10.其他

常有饥饿感,嗜甜食。

当有上述症状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检测。若患者空腹血糖浓度在7.7毫摩/升(140毫克/分升)以上,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浓度达11.0毫摩/升(200毫克/分升)即可诊断。

中年人如何保持血管年轻

人们常说,血管年轻人不老。那么,如何才能让血管年轻起来呢?

一要保持食物结构平衡。要保持食物结构的平衡,就要多吃谷类、水果、蔬菜。对于肥肉、巧克力、奶油、饼干、糖、甜点心以及动物内脏等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一定要有节制,不可多食。

二要多吃碱性食物。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pH值7.4)。如果我们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地吃下去,长期嗜食酸性食物,就会使血液中的乳酸、二氧化碳等含量增加,血液的黏度也会增加,就会加快血管的老化。多食碱性食物,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性物质,起到清洁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三要把血管“清道夫”“请”上餐桌。

1.生姜

生姜内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它是血液的稀释剂和抗凝剂,对调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2.洋葱

洋葱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具有调脂的作用。除此之外,洋葱还可起到减少外周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的作用。

3.茄子

含有维生素P,其中紫色茄子中含量最高。维生素P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因此,经常食用茄子对防治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都有较好作用。

4.香菇

含有核酸类物质,可抑制胆固醇的产生,并可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脆,经常食用香菇,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5.黑木耳

黑木耳加冰糖煮食,既可降血压,又能防止血管硬化。

6.大枣

大枣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佳品,它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

7.核桃

含有丰富的磷,有营养脑神经的作用。核桃还含有大量的亚油酸,有防治动脉硬化之功效。

8.玉米

玉米含有天然维生素E,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老化,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的症状。

9.白薯

属多糖与蛋白质的混合物,多吃白薯可降低胆固醇,对防治血管硬化很有益。

10.燕麦

燕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

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高,还含有皂苷素,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四要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坚持30天,就能显著提高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这种脂蛋白具有颗粒小、密度高、可自由进出动脉壁的特性,能清除沉积在血管壁、引起动脉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使动脉壁免遭侵蚀。散步、慢跑、游泳、球类活动和登山运动等,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变老。

中年男性警惕隐性冠心病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体重超重、吸烟、缺乏运动和事业繁忙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男性如果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更要警惕冠心病,应定期到医院做正规的冠心病排除检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该病是中年人的常见病,40岁后每增加10岁患病率就递增1倍左右。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都是冠心病的诱因。另外,家族遗传也很重要,如果父母亲有冠心病史或死于冠心病,那么后辈在进入中年之后出现冠心病的概率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2.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在急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认为平时身体很健康,但在跑步、旅行、饱餐、过劳、冷天顶风骑车、急走后突然出现心肌梗死的隐性冠心病患者,由于这些患者平时不知道自己患病,所以其危害非常大,许多猝死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

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应高度警惕冠心病,及时就医: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感心悸、胸痛;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噩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性生活时感到心跳、心急、胸闷或胸痛不适等;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3.良好生活习惯可防治建立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不仅是对冠心病患者还是健康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冠心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结构要合理:平时少吃胆固醇高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维生素C多的如蔬菜、豆类、豆制品等食物;炒菜用植物油,少放些盐,口味不宜过重,以清淡为好。胆固醇摄入量,应每天摄入300毫克以下。降低胆固醇更多是靠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有鳞的深海鱼,因为其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要少喝酒,不吸烟,烟中的一氧化碳会大大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容易造成心肌缺氧;饮酒多可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2)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是预防冠心病的一项积极措施。运动项目包括慢跑、步行、伸展运动、乒乓球、郊游和滑雪等。

(3)保持乐观: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要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4)起居有常: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要坚持服药加以控制。

(5)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故宜节制。

哪些中年人应防心肌梗死

近些年,中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事例时有发生,目前,国内有人针对中年人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做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引起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发因素分别是性别、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和饮酒。此外,冠心病的阳性家族史也十分突出。所以,中年人特别是有冠心病家族史的男性,应戒烟、控制饮酒、注意调节血脂、防止肥胖并养成规律的起居习惯,这些均有利于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中年猝死有先兆

中年人发生猝死的悲剧已屡见不鲜。在雅典奥运会上,北京电视台记者和俄罗斯记者等几起猝死事件,更让人对猝死惊讶不已。

为了让中年人能够在出现症状时及时自救,尽量减少猝死的发生,向中年人提示如下:一旦出现突发症状,临床胸痛并不是主要的症状,疲劳和呼吸困难倒是最常见的先驱症状。如果出现如下表现:①出现心前区憋闷、不适等,应马上就近找个相对舒服的地方平卧休息。②马上松开裤带、领口,头向一侧歪倾,以免呕吐物引起窒息。③注意保温,因寒冷可能加重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④剧烈运动后晚间睡眠不佳,说明运动过量,需要调整运动量。⑤中年人要定期检查身体,尽早发现潜在的心、肺隐患。

⑥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应马上急送医院抢救。

⑦有吸氧条件立刻吸氧。⑧身边带急救药,立刻含服硝酸甘油等用以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⑨如果大汗淋漓且口渴想喝水,有输液条件要予以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