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积累健康在中年
19031900000003

第3章 呵护中年人的健康(2)

保证每天6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早晨起床后要腾出一定时间进行适度早锻炼,这样就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一天的紧张工作中去。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明原因的疼痛,千万不要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如一时查不出什么疾病,也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对自己的身体“随访”。

3.诱发性中年人由于在社会和家庭所处的特殊地位,不得不担负起沉重的担子。繁忙、急躁、烦恼、焦虑等所积蓄起来的紧张和疲劳,常常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中年人满以为可以用自己的精力、体力来克服紧张和疲劳,但这并不能消除疾病,相反积劳成疾,常常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进行适当的自我心理调节,紧张工作一段时间后,最好能静下心来休息,旅游、闲聊以及文化休闲等方式,都可以缓解紧张精神状态。同时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中年人所吃的食物宜偏清淡,不能暴饮暴食。

中年健康常“五看”

一看“饮食”。食欲是身体的晴雨表。当您的食欲突减、食量下降时,一定要请医师查清原因,对症治疗。当然,食欲陡然亢进也是异常表现,同样要查清原因。

二看“体重”。体重的变化是人体健康与否的标志。人的体重可以反映健康状况,体重迅速增加或急剧下降,都对健康不利。所以,维护您的体重平衡,控制在规定增重的范围内尤为重要。

三看“睡眠”。每个人都有他的“生物钟”。如果人长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就会改变内分泌,导致神经紊乱。因此,要尽可能保证起居定时,睡眠充足,做到与人体生物节奏相吻合。

四看“颜色”。即大、小便的颜色。要经常注意大、小便的颜色,不同质量的饮食,排出的粪便也会呈不同颜色。当便中混杂血液、黏液或腹泻不止,说明胃肠道出了毛病;若大便呈沥青般黑黏稠状时,说明消化道出血;大便若呈白色,可能是患了胆道疾病。便秘是引起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

五看“脾气”。您是否经常无端地发脾气,若是,则可能由疾病所致。一般来讲,高血压、胃病、肝炎等都会引起人的烦躁不安,容易动辄发脾气。

此外,平时还要多观察自己的呼吸、体温是否正常,定期测量血压,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什么现代人平均寿命短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超过百岁。而现代医学对人类寿命的认识主要有3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动物和人的寿命与其生长期有关,寿命应为100~175岁。第二种观点认为,动物与人的寿命与性成熟期有关,寿命应为110~150岁。第三种观点,美国学者海尔弗利于1961提出来的,是以胚胎细胞传代的次数来推算寿命,应为100~120岁。目前绝大多数老年医学学者都认为,人类的最长寿命应该是110~120岁。

既然如此,为什么现代人平均寿命这么短,特别是中年人非自然死亡率逐渐上升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类健康与长寿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后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长寿,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分析结果已经说明,影响人类健康与长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个人因素(占60%),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是影响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所以专家认为,人的寿命不能达到百岁,不能怪别人,主要得怪自己不注意养生保健。

资料记载,北京一家医院进行“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发现:现在50岁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上升最快。中青年人猝死或过劳死亡时有发生,就是由于他们中很多人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健康,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透支着健康和生命。正所谓“前30年拼命赚钱,后30年拿钱保命”,还不一定保得住。

中年人当防“精英症”

前不久,著名画家陈逸飞逝世。清华大学相继有两位教师猝死,一位36岁,另一位46岁。紧接着,年仅32岁的中国社科院学者萧元中也发生猝死。在早些时候,还有均瑶集团总裁王均瑶、爱立信中国区负责人杨迈也都英年早逝。而以上这些精英的不幸,往往与一些熟悉的字眼紧密相连:过劳死、亚健康、心力衰竭……

精英的责任感成为精英的一种内驱力。不肯放弃,不肯降低标准,最后的结果是导致自己体质渐衰。

“精英症”归根结底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过大、长期焦虑抑郁所致。病根还是精神层面的,表面上看是某种慢性病,实际上却有着复杂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在精英群体中,抑郁焦虑症最为多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于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期间,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4个城市的1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400名就诊者中,开展了一项城市抑郁焦虑状况的大型调查,发现大约有近1/4的人患有抑郁焦虑,且多集中在神经内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患者中。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精英症”就像一个没有拆除引信的炸弹,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地处理,迟早会引发各种问题。因此,中年人必须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掌握自我放松的本领,同时,“精英症”的患者还应该主动向医师寻求协助。

知识分子寿命短10年

国家有关部门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

1.“49岁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2002年,上海10家主要新闻媒体联合调查结果,新闻工作人员死亡年龄集中在40~60岁年龄段,占78.6%,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有人根据他们英年早逝的年龄特点,总结出“49岁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仍然是中年知识分子体质下降、劳累过度等所致。

2.经济因素不是决定健康状态的主因与20年前相比,知识分子的经济水平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基本上已经改变了拮据的状况。

因此,具有正确的健康观,养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非常重要。现在49岁左右的这一代人,大多数在长身体的时候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身体基础不够好;青年时期经历“上山下乡”,在以后的求学、工作中,经历过更多磨难。由于这一代人特殊的经历,他们在工作上格外努力,而在生活上过于随意,这就很容易在精力、体力上透支。

3.健康监控和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我国实行知识分子体检至今已有20多年,但是,由于缺乏健康教育、疾病干预等一系列公共卫生体系的有力支撑,体检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据报道,上海乐团42岁的男中音歌唱家哈福在1994年参加体检时,就查出了心脏病,可两年后心脏病突发时,他竟然连随身急救药也没有。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健康监控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许多中年知识分子的病死是猝发的,但病因却是积累的、渐成的。据统计,50%的心肌梗死患者平时只会偶尔出现胸闷和胸痛的现象。而造成猝死的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都是隐蔽性很强的疾病。常规体检的目的本来是发现并预防隐蔽性疾病,但我们没有一个系统来监控体检结果,进行健康干预,使体检的作用大打折扣。

人体“大修”从30岁开始

30岁是多数器官衰老的起点。从30岁起,耳鼓和中耳听骨的弹性就开始减弱,听力就走下坡路;大脑的重量也从此时由最重的1600克开始减轻;我们常说的“老花眼”虽然到40岁时才被觉察,其实也是从30岁起就开始变化;肺从20岁起就弹性减弱、缓慢老化;肌肉从30岁起便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减着。至于骨骼、心脏、关节和内分泌系统等器官,也是从30岁便结束了它们的青春年华。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种衰老只要早期注意以下保健方法,是完全可以延缓其进程的。

1.滋润脏器,主动饮水水被喻为生命的润滑剂,专家们提倡主动饮水。所谓主动,一是在4个最佳饮水时间,即早上起床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和晚上睡前按时喝水,做到时间“主动”;二是每天要饮用6~8杯水,使排尿量在1000毫升以上,不渴也喝水,做到量的“主动”。主动饮水之所以被视为长寿要诀,是因为大量饮水可以满足细胞内的水不断更新的需求。

2.延缓衰老,运动双腿调查表明,运动减少,使中年人肌肉萎缩、脂肪增加与血管被“拉”长,心脏也不堪重负,成为心血管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年人“大修”的重点之一就是多做运动,每天走1万步,是防老保健的必修课。

3.饮食保健,多吃核酸现代人活不到预期的120岁,最大的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和细胞癌变,而多吃富含核酸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蘑菇、木耳、花粉等,有利于修复损伤的基因,防止心脑血管病和提高免疫力,并预防细胞癌变。

4.生命不“透支”,

精神常放松中年是“透支生命”的阶段。如果每周5天的工作时间不得不“透支”的话,那么,务必在双休日有个“雷打不动”的、属于自己支配的补偿时间,给紧张疲惫的身心一个宁静的港湾,就像把它送到“大修车间”养护那样。

“攀岩期”不能“超速行驶”

中年人处在“攀岩期”,要承受比其他任何年龄段都大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他们咬着牙前进,疾病能忍则忍,能扛则扛,完全忽视了身体这辆“小汽车”是否处于最佳行驶状态,完全没有警惕“超速行驶”带来的严重后果。

常常有患者问医师:“我的化验单都正常,为什么总感到浑身无力、头晕眼涩、吃饭没有食欲?”这就是亚健康状态,是“夺命病”的前期信号。如果有一天我们惊呼,为什么自己也会患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甚至癌症时,那么,疲劳就是您当初被忽视的“罪魁祸首”。

犹如车辆需要定期检修、保养一样,人的身体也需要有张有弛、养生保健。怎样防止“夺命病”的发生?有专家为中年朋友设计了一套“四个一”方案:

第一,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打球、慢跑、做操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是消除工作疲劳的最有效方法。

第二,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对自己要有正确的定位,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做助人为乐的事情,这些都有益于身心健康。

第三,养成一种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要顺应人体生物钟的运转规律,这将有助于各生理功能发挥最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