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心理健康新概念
19034700000038

第38章 常见心理疾病(1)

一、如何治疗儿童情绪障碍

儿童时期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对于其将来的人格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目前,许多人对此还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甚至有的父母,总是对患有儿童情绪障碍的孩子打骂,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儿童情绪障碍也叫做儿童神经症,它主要发生在女孩子身上,且城市的孩子患病率要高于农村儿童。患有此种疾病的孩子,应及时的对其进行治疗,不要贻误病情,否则,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会妨碍其正常的心理发展。

【致病原因】

1.家庭环境所致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不和睦的家庭,都会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危害,例如,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不允许孩子到外边玩耍,或父母经常吵架等,都会使孩子变得孤僻、害羞,令孩子感到没有归属感,这样就可能导致其形成情绪障碍。

2.社会影响所致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就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无论是来自学习上的,还是来自于周围人的压力,都会严重地影响到儿童情感的发展。

3.生理因素所致某些疾病也会诱发儿童出现情绪障碍,例如,脑膜炎、脑炎等大脑的病变,会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兴奋,导致儿童情绪和智力产生缺陷。

4.遗传因素所致一部分患有此类疾病的儿童,是因其父辈在儿童时期就有这样的疾病而遗传给他的。

5.后天伤害所致一些后天的刺激和伤害,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例如恐吓、绑架等意外刺激,都会成为孩子出现情绪障碍的导火索。

【具体表现】

1.对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如黑夜、小动物等,产生恐惧感,并伴有出汗、瞳孔放大等表现。

2.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到了陌生的环境,见到陌生人不敢开口说话。

3.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或一直坚持玩一种游戏。

4.不爱说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5.当亲人不在身边时,会感到恐惧、紧张,不愿意自己睡觉,会哭闹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胃部疼痛等不良反应。

【如何治疗】

1.先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向其父母解释这种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打消家长的顾虑,配合医生对孩子的疾病进行治疗。

2.采用接触疗法,对社交恐惧的儿童进行治疗,接触的主要原则是要由弱到强,逐渐让其适应陌生的环境,消除他们胆小、退缩的行为。

3.运用放松训练来缓解孩子的肌肉,反复进行此项练习,能够有效地治疗儿童恐惧症。

4.儿童情绪障碍通常与家庭成员的个性特征和教育方式有关,所以要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讯问,并进行指导和治疗。

5.心理医生还可以通过自我矫正法对儿童进行治疗,首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认识到疾病的特征,然后让孩子自己主动克服不良的性格特点。

【预防措施】

1.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这样才能给孩子以安全感。

2.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不要过分的溺爱,也不能进行无休止的打骂。

3.鼓励儿童多与小朋友交往,培养他们互助友爱的精神。

4.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他们一些兴趣爱好。

5.作为父母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注意自身修养,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6.不要只把着眼点放在孩子的智商方面,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也不能放松,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以帮助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

儿童语言障碍即口吃,俗称为“结巴”。据专业人员的统计,我国约有10%的儿童曾经发生过口吃,而男孩则要比女孩多2~4倍。但是,其中50%~80%的患儿,会不治而愈,当孩子长至9岁之后,口吃现象就不会再发生了,而口吃现象一直延迟到青年期或成年期的不到1%。

【致病原因】

引起口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因素所致从生理方面来看。儿童出现口吃现象,与其具有某种脑功能障碍,尤其是语言神经末梢缺陷有关。这也可能是由于与发音、语言理解以及读写有着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所致的。另外,儿童曾经患过百日咳、麻疹、猩红热、流感等传染病,以及脑部感染、口部受伤等生理疾病后,都有可能引起口吃。

2.不良的心理刺激所致经大量事实证明,一些外界的不良刺激,也是导致儿童口吃发生的主要原因,例如,受到惊吓、训斥和严厉的惩罚;家庭关系变故、家庭关系不融洽等,都会导致儿童出现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而这些情绪正是孩子出现口吃的诱因。此外,父母的一些特殊心理也会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对现实不满、缺乏安全感、矛盾情绪、过分地控制自己或保护自己、过分的追求完美等。

3.儿童故意模仿所致儿童与成人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模仿能力强,一些孩子觉得口吃很有意思,出于顽皮和好奇,他们会故意模仿口吃者的语言表达特点,结果久而久之让自己也患上了口吃的毛病。此外,一些家长或老师,他们并不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特点,当孩子说话不流利时,他们就刻意将口吃的“帽子”扣到了孩子的头上,严加训斥加以纠正,这样反倒让孩子变得更紧张,无形之中为孩子最终形成语言障碍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具体表现】

儿童口吃的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特点:

1.难发性说每一句话时,第一个字发音非常困难,让人感到很吃力。

2.重复性在说话的过程中,反复发出某一个音或单词。

3.中阻性在讲话时,拖长某个字的发音或突然停止发音,语言表达极不流畅,无法与人顺利地进行对话,对方会觉得很吃力。

4.其他另外,在讲话过程中,一些患儿还伴有挤眼、嘴唇颤抖、歪扭脖子、摇头、跺脚等症状。

【如何治疗】

口吃会令孩子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碍,会让他们变得不敢与他人接触、少言寡语、孤僻、自卑、胆怯、害羞,有时也会使他们变得容易激动、情绪不稳定、焦虑,这些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患有语言障碍时,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进行言语矫正。言语矫正法一般有四步:

1.精神支持医生与孩子进行对话,当孩子发生口吃时,医生会立即模仿他的口吃,但要对其说明,这样做不是嘲笑他,而是让他体会与口吃者对话的感觉,如果此后孩子拒绝与治疗者对话时,那么,治疗者就应该温和地对孩子讲:“其实口吃病不可怕,不要害怕,继续说下去。”打消孩子的顾虑。

2.剖析口吃的产生医生要耐心的对孩子或家长讲解口吃产生因素,如在什么环境下容易产生口吃,口吃的表现有什么等。

3.进行脱敏治疗治疗者可安排孩子分别在自然环境下和不同程度的恐惧情形下讲话,如:让其先与熟人对话,然后与陌生人对话。作为孩子的老师和家长,也要配合治疗,如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单独向孩子提问,如果他能够流利的回答,就应立即予以表扬;随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向他提问,鼓励他回答,让他相信自己能够回答好。

4.正强化法最后就要通过正强化法对其不良的伴随动作进行矫正。

【预防措施】

儿童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此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日常行为,不要让他模仿口吃者,保持良好的语言环境。另外,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口吃表现时,不要对其责骂,这样反而会强化孩子的口吃现象,而是要鼓励他慢慢的、流畅的讲话。

三、儿童多动症的防治方法

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障碍,这种现象多发生在6岁以下的儿童身上。这种病症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所以在国内外医学界中,多动症一直备受关注。临床医学专家认为,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多、“坐不住”是此症最突出的表现。

【致病原因】

1.家庭环境所致父母感情不和睦,父母与子女之间有隔阂,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等因素,都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从而诱发儿童多动症。

2.生理疾病所致在孕妇妊娠期间和婴幼儿期,因疾病、受伤等原因导致轻微脑损伤,影响了孩子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也可能使孩子出现精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或学习障碍。

3.遗传因素所致如果家族中有多动症病史,那么孩子患多动症的概率就会比较高。

4.生化因素所致这个因素在医学界还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但是它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一般认为,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系统与5-羟色胺功能系统的比例失衡,也会导致多动症出现。

【具体表现】

1.不能长时间静坐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坐不住,不论家长和老师怎样要求,他们都不能安静的坐下来。在课堂上不能安心听讲,喜欢晃来晃去,打扰其他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下课时,他们喜欢跑跳,在与同学玩耍时,总是争强好胜,希望成为“孩子王”。回到家中,他们总是翻箱倒柜,上蹿下跳,不能安静下来。另外,一些患儿还会出现笨拙、动作不协调等表现。

2.注意障碍这也是多动症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患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干什么事情都有头没尾,半途而废,即便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也不能长时间保持热情。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总喜欢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对老师讲的话“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3.学习障碍因为以上两点的干扰,严重的影响到患儿的学习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他们都不能用心的学习,所以多动症会令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一些患儿在感知方面表现的也与他人大不相同,例如,视听转换出现障碍,导致阅读困难;手工劳动时,患儿还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分不清左右的情况。

4.情绪波动较大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缺乏自制能力,当他们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大哭大闹,情绪失控。因此,他们极易与同龄的孩子发生争执,经常会摔砸东西。

【如何治疗】

1.心理治疗首先要纠正他们的行为,通过训练,采取激励制、奖惩制,来减少他们的不良行为。同时还要借助心理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先进行15分钟的放松,然后给患儿奖励,再安排他们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游戏,但是要严格掌握时间,一到该放松的时候,就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进行放松训练,这种方法能够令孩子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缓解多动症。对于一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儿来说,家长还可对其采取特殊的心理治疗,如支持法、行为疗法、游戏疗法等。

2.药物治疗西药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精神类药物。中药治疗,侧重安神养心、健脾益肾,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

【预防措施】

1.孕妇在预产期要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待产,以免胎儿脑部受到损伤。

2.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还要及时地与孩子沟通,同时,作为家长还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四、儿童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儿童强迫行为主要出现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它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作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是指患者在主观上感觉到有一种自身不能抗拒的、不能自我抑制的观念、意念或行为的存在。患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一些想法是没必要的,但还是不能将其排除。

【致病原因】

引起强迫症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因素的影响。当儿童在生活中遇到比较重大的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离世等精神刺激时,就会导致儿童恐惧、忧心忡忡、胆战心惊,这种心理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演变成强迫症。

患有此类神经症的儿童,大多性格都比较内向,做事谨小慎微,对待他人非常有礼貌,行为古板,遇事优柔寡断。

父母的影响也会使儿童患上强迫症,例如,父母性格内向,有洁癖和强迫行为等。

【具体表现】

儿童强迫症的发病年龄通常在10岁以前,既有自我强迫,也有反强迫,它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冲突疾病。强迫症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两方面:

1.强迫行为反复检查、反复核对作业、反复询问某一件事等。一些患儿不仅会自我强迫,同时还会强迫其父母参与,如果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意愿,患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甚至冲动伤人等行为。虽然一些患儿心理明白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仍然不能自我克制,当他们的动机受到干扰时,还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2.强迫观念反复记忆,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他们唯恐丧失自控能力等强迫思想。这些强迫的观念严重地影响到患儿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也经常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多余,但仍然克制不住自己不去想。通常情况下,此类患儿的智力水平要比同龄孩子高,且具有丰富的想像力。

【如何治疗】

从经验上看,治疗儿童强迫症还是比较容易的,且治疗后的效果也很好,多数儿童在接受治疗后短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系统脱敏疗法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强迫症的方法,首先要列出儿童强迫行为的次数与情景,然后对其每一种强迫行为逐个进行脱敏。

2.反应阻止疗法采取这种疗法首先要给患儿一个刺激,这个刺激能够激发患儿出现强迫症状,并且能令其焦虑感增强。然后治疗者再采取强制手段来制止强迫行为的出现,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儿的强迫行为就会逐渐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