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心理健康新概念
19034700000009

第9章 常见心理问题(2)

另外,诱发报复心理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当事人曾经受到长时间的伤害,他们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是一味的退缩、忍让,当这种忍耐到达极限时,就会使报复的心理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例如,长期受到家庭暴力威胁的人,经常经受虐待,一味地原谅与退步的最终结果,就是用报复的方法解决。

2.报复心理的表现具有报复心理的人,会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这类人的脾气让人很难捉摸。其次,他们会拒绝与他人交往,周围的人也会感到,与此类人交往很困难。另外,有着报复心理的人,会经常出现控制不住的臆想,总觉得周围的人对自己不利,而且会对某些人产生很强的敌意,即便他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3.报复心理的防治具有报复心理的人,可以按照我们下面介绍的方法进行调适:首先,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点,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轻一点,当自己遇到伤害时,可以与对方讲清楚,甚至可以举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可以换位思考,想想自己有没有伤害过别人,通常这种做法会使报复念头消减。然后,还可以适度的进行发泄,如:大哭一场、大喊几声,甚至进行一些运动,来发泄、转移自己的愤怒情绪,坚强地面对人生,而不是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放在酝酿报复计划上。

七、人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人人都会有,它是指人们对自己不熟悉的,或主观认为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事物产生的一种害怕心理。正常适度的恐惧心理是无可厚非的,但一些人的恐惧心理是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的主观臆断,对不该害怕的事,产生恐惧感的一种不健康心理。

1.恐惧心理的产生引起恐惧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缺乏认知:人们恐惧的事物一般都是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东西,由于缺乏对事物的认知,所以就会对它产生恐惧的心理。例如,在古代,人们不知道打雷、日食等自然现象,当出现这种天象时,人们就会把它当作上天要对人类进行惩罚,所以在古代人们对这些天文现象会产生恐惧感。

(2)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是对可能出现的危害的一种预感,当人们遇到自己了解不深的事物时,就会产生一种惧怕的感觉。

(3)心理阴影:大多数恐惧心理都是在后天产生的,由于后天片面经验的误导,并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加深,例如,有的孩子看到身穿白衣服的人就会产生恐惧,这正是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给他打针的人就是穿着白衣服。

2.恐惧心理的表现恐惧感很强的人会对别人不怕的东西感到害怕,对一般人感到害怕的事物,他会更加害怕,有的人还会没有原由的害怕一些正常的现象,有的怕黑、怕疼、怕光、怕小动物。这些恐惧的感觉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多数人会觉得这些人大惊小怪。面对突如其来的恐惧事物,他们还会发生心跳加速、颤抖、口吃或尖叫等严重的反应,甚者还会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

3.恐惧心理的防治恐惧心理人人都会有,但是当恐惧的感觉发展到变态程度时,就会对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个人发展十分有害,所以我们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来战胜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面对这一问题,具有恐惧心理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因为很多恐惧的感觉都是源于无知;另外,要正视自己恐惧的事物,勇敢地面对,不要逃避;最后,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恐惧感,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或不害怕的事情上。以上的这些方法对恐惧心理都是有缓解改善作用。

八、迷信心理会令人失去自我

迷信在词典中的定义是指:信仰神仙鬼怪等不存在的事物,或泛指盲目地信仰崇拜。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只有生活在偏远农村中的人才会迷信鬼神,但是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迷信心理不仅仅会蛊惑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村人,在大城市中,信奉鬼神的人也不在少数。

近些年来,总有一些人流窜在各大城市中,打着“大仙”的旗号招摇撞骗,见到路人就谎称对方家中有灾,可以帮助当事人消灾,在当事人掏出大量金钱后,做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就大摇大摆的离开了。更有甚者,是被当事人请到家中为家人治病的,可他们完全不懂医术,仍然运用化学实验来蒙蔽当事人的双眼,不但患者的病没有治好,反而会贻误了病情。面对这一情况,我们不仅痛恨这些所谓的“大仙”,同时还对当事人的愚昧、无知感到可悲。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迷信心理的表现外,还有一类人就是宿命论的拥趸者,他们盲目地相信命运是由上天注定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理论一直支配着他们的思想,因此导致了他们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态度不仅会使他们的人生碌碌无为,还会给当事人的周围亲友造成负面消极的影响。像这类迷信心理的泛滥对于社会来说无疑是一大公害,所以必须尽早消除。

那么,迷信的心理是怎么产生的呢?该如何防治呢?

1.迷信心理的产生心理学家认为,迷信心理首先与人的需求有关,需求是一切行为的原始动力,由于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目标和需求,一旦这些目标不能实现,有些人就会寄希望于鬼神,想得到传说中仙人的庇护。另外,迷信心理还与一个人的自身素质有关,因为迷信是愚昧的产物,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在受到挫折后,很可能会选择迷信这种愚昧的方式,试图通过迷信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期望得到好运。

2.迷信心理的表现迷信心理通常的表现有:经常相信占卜,有时间就去测字、算命、相面,另外,对外界事物持怀疑态度,不进行思考和研究,出疑义,也不会及时修正。

3.迷信心理的防治迷信心理的泛滥,对个人以及全社会都是一种危害,想要破除这种观念,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大多数情况下的迷信思想,是从无知开始萌发的,只有科学文化才是战胜迷信的最有力的武器,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提高思想境界,才能够战胜愚昧无知,摆脱迷信心理的纠缠。

(2)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体育运动、唱歌跳舞、琴棋书画等健康、积极的业余活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令人忘却迷信思想。

(3)多参加健康的社会活动:许多有迷信心理的人,都是经历过挫折和创伤,例如:曾身患重病、商场受挫、婚姻家庭不美满等。这类人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宽慰和帮助,这时,广泛的社交活动则能令他们找到心理支持,如果问题严重者,还可以请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些方法都比参与迷信活动要好得多。

九、攀比心理具有普遍性

攀比心理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正由于这种差距,攀比的心理就会应运而生。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有的人家财万贯,衣食无忧;而有的人却面临下岗,节衣缩食。诚然,生活中的相互攀比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则是理性地面对生活。

1.攀比心理的产生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在向你讲述自己家庭的优越性,讲述自己的丈夫多么有能力,或自己的妻子多么美丽;那么在听到别人的叙述时,你会不会也有一种想与其攀比一下的想法呢?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处不攀比的环境中。

当上学时,看到周围的同学都穿着名牌运动鞋,而自己只是一双简单的球鞋,心里就会不平衡;当你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打拼了若干年,还是安分守己过着平凡的生活,而以前学习并不如你的同学,已经成为了大老板,你会觉得抬不起头来;当你要谈婚论嫁时,看到别人场面宏大的婚礼,而自己的却是简简单单,你会否觉得委屈?这些都是刺激攀比心理的因素。

2.攀比心理的表现具有攀比心理的人,总是不能正视现实,而是经常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当别人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活时,你也会与其一争高下。

3.攀比心理的防治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攀比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谁都不能避免与别人攀比,无论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适度的攀比无可厚非,但如果将自己生活中的所有内容,都放在与别人攀比上,那么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深陷于攀比心理的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