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16

第16章 图书出版业(3)

《中华传统美德校本教材国学系列》(4种)杨宏峰、薛海林主编,2009年9月出版。本系列教材包括《论语》《弟子规》《千字文》《孟子》4种,旨在以人的品性修养为根本,通过对中国传统国学经典的学习,让孩子养成知礼、谦逊的美德,拥有温文儒雅的气质,全面提高各项潜能。本系列图书获中国西部第十六届书籍艺术交流暨优秀作品奖一等奖。

《六盘山民间故事》(5种)周庆华主编,2010年5月出版,分别为原州卷、西吉卷、隆德卷、泾源卷、彭阳卷。每卷本收录反映县(区)区划图、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等内容的彩色图片30张;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等文字作品20万。共计150余幅图片、100万字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或传说,产生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发展中,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具体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源于中原文化、游牧文化、商旅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相汇的激烈碰撞中,是一部融通俗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故事集。本丛书2011年获北方十三省、市优秀文艺图书一等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黄占华主编,2010年8月出版。本书以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理论和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试方法的讲授及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增强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和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心理自我教育能力。

《我与书的故事》房全忠主编,2011年3月出版。2010年4月,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精神文明办公室的部署,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我与书的故事”和“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等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共征集到作品700多篇,经过专家评审评定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各方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将获奖作品挑选出127篇结集出版《我与书的故事》。

《枕边小品丛书》(10种)朱昌平主编,2011年6月出版。本丛书的作者均为宁夏优秀青年作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人生在场的生命体验,以我手写我心,情真意切,情理交融,较好地体现了文学的美学意蕴和思想深度。

《比喻新论》聂炎著,2009年11月出版。比喻是人类表达、思维、认知的诗性方式,它是通过同甲对象本质不同而又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乙对象来婉转曲折的一种手段,认知功能是其本质属性。本书从定义、构成、基础、逻辑分析、结构分类、显和潜、零度和偏离、功能、运用等多方解析,从修辞方式、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三个层面对比喻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比喻理论体系。

(四)获奖作品

三、阳光出版社有限公司(阳光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即原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副牌社),成立于1994年3月。2009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更名为阳光出版社。2009年9月,原宁夏人民出版社整体转企改制,组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11月,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将原宁夏人民出版社科技生活编辑室、艺术人文(含美术摄影)编辑室、青年读物编辑室及全体人员整体划归阳光出版社,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按照独立子公司的设置管理阳光出版社。2011年1月,阳光出版社完成工商注册;2011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同意阳光出版社变更名称为“阳光出版社有限公司”。

阳光出版社有限公司,坚持改革创新和“双效”统一,坚持调整出版结构和发展精品、创新品牌、加强原创出版开发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全方位发展思路、全媒体营销模式”的发展方针,主要出版发行面向大众的人文科学、文化艺术、文学作品、历史地理、旅游摄影、美术作品及画册、科学技术、实用生活、经管培训、综合科普类图书以及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学艺术、家庭教育、大中小学校校本教材、职业教育教材以及教辅读物、低幼启蒙、科普百科、职场励志、时尚生活、绘本、动漫读物等。

(一)组织机构

1.阳光出版社历届领导任职情况。

2.机构设置。阳光出版社现有员工60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27人,研究生24人,本科36人,所学专业涉及中文、英文、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农业、医学、民族学、市场营销、文字研究等领域,编辑人员各专业的学术梯队基本形成。下设综合办公室、科技编辑部、文艺编辑部、青年读物编辑部、少儿编辑部、助学读物编辑部。

综合办公室:负责阳光出版社的行政事务、出版业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以及党务工作。

科技编辑部:以弘扬和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为目的,主要出版医药卫生、农业技术、工业技术、计算机应用、环境科学、建筑科学、应用数学、生物化学、生态知识、养生保健等领域的图书。

文艺编辑部:以人民大众为读者对象,坚持“高品位、高质量”的原则,主要出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准的现当代文学和艺术作品、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影视艺术以及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其他优秀通俗读物等。

青年读物编辑部:围绕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青少年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为目标,出版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哲学、伦理、教育、社会、文学等多方面的图书。

少儿编辑部:以学前、低幼、儿童读物为出版方向,主要出版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类读物,儿童文学作品、连环画、科普读物,以及少儿工作者和家长培养教育少儿的辅导读物等一系列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读物。

助学读物编辑部:2012年新成立的编辑部,出版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家庭教育、大中小学校本教材、职业教育教材以及教辅读物等。

(二)经营效益

阳光出版社在重新组建的几年里,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选题策划和图书出版,把“保生存”和“促发展”作为贯穿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既时不我待地抓好“短平快”的出版项目,快速积累经济效益,又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长期出版项目的规划,积聚出版的品牌效益。目前,阳光出版社已经成功地从一个专业少儿出版社向实力型的综合性出版社迈进了很大一步,无论从出书的品种、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出版业务的各项指标年年都有新突破。2008年全年出书83种,销售收入90万元;2009年全年出书240种,其中重印64种,销售收入221万元;2010年全年出书317种,其中重印112种,销售收入802万元;2011年全年出书288种,其中重印31种,销售收入达885万元。

(三)精品图书

阳光出版社依据自身特点,沿着专业化、品牌化、可持续化道路,延续以往形成的优势特色板块,如文学艺术板块、学术专著板块、科技生活板块、少儿类图书板块、教材教辅类图书板块,逐步形成比较清晰的图书产品线。主要精品图书有:

《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德格八邦卷》冯骥才主编,2011年3月出版。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成果之一。该书展现了我国四川省德格八邦地区唐卡的历史人文、自然、宗教环境,民族与传统文化环境及血缘关系,除作品考察与研究外,还追溯了德格八邦唐卡的题材及表现形式、制作工序、仪规以及绘制工具、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传承模式等,对唐卡的研究及保护具有重要的收藏及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