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18

第18章 报纸出版业(1)

第一节报纸综述

宁夏现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0种(含高校学报5家),2011年全区报纸从业人员1100人,其中采编人员990人;大学本科以上人员890人;高级记者(编辑)40人,主任记者(编辑)80人,记者(编辑)597人,助理记者(编辑)273人。报纸全年发行量10515万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29亿元,其中广告收入1.4亿元,发行收入0.65亿元;总支出0.45亿元,实现利润0.453亿元,上缴利税0.095亿元。

几年来,全区报纸出版单位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出版质量上新台阶。在全区的报纸出版质量检查中,各报在出版形式、出版内容、编校质量、印刷质量、报型设计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办报形式、栏目策划有了新的突破,发行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色完成各项宣传报道任务

近年来,我区报纸出版单位,紧紧围绕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进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以来,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南方冰雪灾害、自治区“两会”、汶川大地震、奥运火炬传递、自治区50年大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重大报道任务,完成了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全委(扩大)会、全国和自治区“两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党风廉政建设、黄河金岸、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玉树地震区抗震救灾、同心抗洪救灾、自治区六大节会等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的报道。加大对外宣传宁夏的力度,有力地宣传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二、加强制度建设,出版质量和经营水平再上新台阶

各级报纸出版单位深化新闻宣传改革,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完善新闻采编与广告经营业务协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推行科学规范管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银川晚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行广告代理制,转换职能,经营办报两分开,变经营为监管服务,报业经济持续增长。《吴忠日报》发行和经营管理工作实行了发行和经营收入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方针,克服了办报经费不足的困难。《华兴时报》严格遵守稿件送审制度,确保稿件质量,同时,加强关注民生稿件的采写和报道力度,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三、加强管理、依法行政,确保报纸出版的正确舆论导向

宁夏新闻出版局从坚守党的舆论阵地,坚持正确导向的高度出发,确立了“在审读上下工夫、在管理上见成效”的审读工作思路,在审读工作中抓反馈,抓领导,抓整改,抓落实,确保抓出成效。及时调整补充审读人员,组织了解报纸出版工作、熟悉出版业务、具有丰富经验的同志参与审读工作。坚持“出版前审读”和“出版后审读”并重的工作原则,对我区公开发行报纸的办报宗旨、内容、舆论导向、情趣格调、编校质量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审读。宁夏新闻出版局根据审读报告,做出结论和处理意见,实现了“专家审读、政府决策”。同时,加强对出版工作的日常监管,在加强服务的同时,严格按照《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等法规,加强对出版工作日常监管。分别对违反规定的报社给予行政处罚,找报社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提出整改意见。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会同自治区工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报纸媒体广告发布情况进行专门、系统、全面的检查。

四、开展打击“四假”专项行动,净化我区报纸出版环境

我区报纸出版单位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规范采编工作流程,实现严格稿件审签制度,完善稿件分级审核制,完善新闻采编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新闻记者证采访制度,严把信息来源和新闻内容审核关等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打击假报纸出版机构、假新闻、假记者、假记者站活动,开展自查自纠,保证了我区报纸出版安全,净化了出版环境。

五、充分发挥报纸品牌优势,提高我区报纸影响力

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是现代传媒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无形资产。近年来我区报纸出版单位,坚持推进新闻改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社会责任,改进文风,提高传播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媒体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了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宁报集团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全力打造新消息报、“天下”系列等媒体品牌,打造房车节等节会品牌、音乐会等文化品牌和广告、印刷等产业品牌。各出版单位在促进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形成我区报纸品牌集群,扩大报纸宣传力度方面积极努力,不断提高我区报纸在全国的影响力。

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报纸出版能力

扩大宁夏报业的发展规模,提高宁夏报业出版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首先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各出版单位立足宁夏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领军人才摆在突出位置,打破常规,创新机制,扩大人才总量,盘活人才存量,提高人才质量。同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以实践和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确保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充分调动了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编辑人才是新闻出版单位的核心,编辑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版活动中其他环节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报纸出版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各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新闻采编人员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强、行为规范,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新闻人才队伍,使报纸在出版改革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2012年,我区报纸出版单位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加快我区非时政类报刊改制的步伐,积极调整我区报业产业布局,巩固传统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数字出版,深挖内部潜力,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培育报业新的经济支柱,确保按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改革任务,以改革的实际成果推进宁夏新闻出版业的科学发展。

第二节党报

一、宁夏日报

刊号CN64-0001,创刊于1958年8月1日,周日报,由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办刊宗旨:坚持“两为”方针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措施;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讴歌群众业绩,反映百姓呼声。

《宁夏日报》先后经历了2次创刊。1949年9月23日,宁夏宣告和平解放。从此,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开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天地,宁夏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始起步。当年11月11日,《宁夏日报》第一次创刊,对开4版,是宁夏省的省委机关报。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全部并入甘肃省,留在宁夏的部分报人创办了地委机关报《银川报》,满足了群众对政治、经济、社会信息和思想、文化、教育宣传的需求。至1958年8月1日,为迎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宁夏日报》再次创刊,成为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的机关报,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报名。报纸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方针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反映全区各族人民迫切改变宁夏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和精神。“文化大革命”期间,宁夏的新闻事业和全国一样也受到了严重挫折,《宁夏日报》受到严重冲击,违背新闻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直到1971年10月15日,才恢复自治区党委机关报,重新使用《宁夏日报》的总编序号。

改革开放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自1984年以来,宁夏日报社陆续创办了《信息生活报》《宁夏日报?周末版》《宁夏日报?西部周末》《小龙人报》(今为《小龙人学习报》),《新闻大世界》杂志(后改为《道德与生活》,再改《理财世界?馨家,现为《博客天下》)《新消息报》《宁夏日报?时代聚焦》《宁夏日报?西部商情》《宁夏日报?西部证券》《宁夏日报?税务周刊》以及内部报纸《宁报之声》等报纸杂志。作为新闻宣传平台,她们先后登场,争奇斗艳,各具特色。由于《宁夏日报》的历史局限性,一些报纸周刊又先后压缩、合并、停刊。但作为新闻改革的尝试,她们促进了《宁夏日报》更快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数字化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2000年以后,宁夏日报社相继创办了互联网站“宁夏网”和《宁夏手机报》。2007年10月,以宁夏网为依托平台,《宁夏日报》数字报诞生,拉开了我区报媒数字化的序幕。之后,宁报集团的子媒体陆续依托宁夏网开通了数字报。

2008年以来,尝试进军会展经济领域,积极举办各类大型会展活动和演艺活动,不断扩大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延长报业产业链,为报业多元化经营开辟新途径,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媒体策划、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会展经济之路。2009年上半年成功策划承办了“首届中国西部(银川)房?车生活文化节”,吸引参观人数达42万人,拉动直接消费近14亿元,创下西部同类展会多项记录。同年下半年,策划承办的“中国西部(银川)服装服饰艺术节”,将会展经济与创意经济、演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影响波及全国。节会吸引了22个省市区代表团携中外名牌服装前来参会,参展企业达223家,参展品牌达241个,参会采购商约500人,参展企业数量、展位面积、展出品牌均创西部同类展会之最;签约总额达1543.54万元,零售额达497万元,参观人数达23.2万人次。2010年,宁夏日报社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成功举办“《宁夏日报》进高校宿舍”活动,“第二届中国西部(银川)房?车生活文化节”(此项活动荣获中国会展50强荣誉),“2010‘虎啸塞上’新春灯会”,“2010西夏啤酒清凉音乐节”,提高了影响力,拓宽了发展空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投入1000万元,完成互联网新闻中心网站软硬件升级改造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承办世博会宁夏官方网站及数字体验型展馆工程、中阿经贸论坛多语种官方网站等重点项目。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宁报集团资产总额3.2亿元,净资产1.36亿元。2010年全年实现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利润指标2417万元,增长122%;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增长240%。广告经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全年实现收入10460.95万元,增长29%(其中:《宁夏日报》广告收入2653.1万元,同比增长36%;《新消息报》广告收入6222万元,增长27%;《法治新报》广告收入816.6万元,增长37%;《现代生活报》广告收入284.8万元,减少25%;《新知讯报》广告收入443.9万元,增长72%)。发行共征订报纸15.5万份,同比增长17%,可实现发行收入3550.09万元;全年实现印刷收入5583.95万元,同比增长6%。成功举办各类大型节会,全年实现会展收入562.13万元;房地产开发实现收入3500.49万元;物业管理收入786.09万元;旅游公司创收65.06万元;实现网络经营收入184.89万元。

2011年,宁报集团突出主题主线,狠抓经营工作,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传统产业稳定增长、产业链条合理延伸、经营领域不断扩展、报业经营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集团党委和编委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宁夏日报》为龙头的集团各媒体不断深化新闻改革,精心策划新闻报道,创新报道形式,新闻质量全面提升,读者群稳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