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39

第39章 音像复制出版

第一节电子音像出版

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属宁夏广播电视局管辖,编制15人,固定资产21万元。流动资金81万元,机房350平方米,录像复录设备(1拖20)一组。日本ccp13B—SONY复录机音带快速复制机(1拖3)两台。复制管理人员2人,复制专业工作人员1人,年收入74万元。2009年,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并入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更名为宁夏黄河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原音像出版及音像复制业务终止,人员、设备、营业场所等由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消化。

宁夏黄河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为国有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磁带复制厂经营范围:语言教学磁带复制生产。总投资额300万元,厂房建筑面积670.5平方米,职工人数12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技术人员2人。2008年10月,购置YM—IV型数码母机1台,高速复录机4台,型盒式磁带分装机4台。2008年11月,正式投入生产,生产能力为年80万盒。主要业务是承租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版、北京外语音像版,加工盒式英语教学磁带年15万盒,总产值105万元,实现利润年约20万元。质量保障情况:建立健全了《经理岗位职责》《复制发行部责任制度》等六项责任制度,近年来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第二节音像复制

音像复制主要指只读类光盘复制和磁带磁盘复制。光盘复制生产是指从事光盘母盘刻录生产和子盘复制生产。宁夏光盘复制企业的生产属于子盘复制生产,即可读类光盘复制。

宁夏音像电子复制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下,在宁夏新闻出版局的严格监管下,宁夏音像电子复制企业率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多年来,坚持遵纪守法,坚持质量标准,坚持内容健康,以改革促发展、求生存。

宁夏现有音像复制企业两家: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宁夏黄河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其中,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属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目前是西北地区唯一存续发展的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现拥有三条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宁夏黄河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属磁带磁盘复制企业,该企业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诞生,由小型磁带速录机发展到大型柄盘机复制生产,至今仍然保障着宁夏地区英语教材盒式磁带的复制加工。

宁夏光盘复制企业发展经历也就是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

2003年2月13日,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同意宁夏西博视盘有限公司引进只读光盘复制生产线的批复》(新出印[2002]1040号),由珠海市博华泰有限公司与宁夏新华文化图书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宁夏西博视盘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引进只读光盘复制生产线。2004年2月18日,在宁夏新闻出版局监管下,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华书店等区内企业依照《公司法》和相关法规,对宁夏西博视盘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重组。5月至6月,公司完成了标准化生产车间的建设、装修以及第二条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的引进、装配、调试工作。5月21日,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初步审验后上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总署下发了《关于同意宁夏西博视盘有限公司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投产的批复》(新出印[2004]638号),同意正式投产并核发复制经营许可证。7月,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客户资源,公司再次进行股份重组,在保证区内企业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引入了行业发达地区的投资,正式更名为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充分肯定,并称之为“西部光盘复制企业的好模式”。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对公司先后引进的两条光盘复制生产线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经验收,公司设备引进手续合法,机械运行正常,产品质量合格,管理制度健全,同意予以验收,正式投产。同时,在验收过程中,总署领导对公司当前生产经营模式予以肯定,并提出值得在中西部地区推广借鉴,要尽快扩大规模的较高评价。10月25日,经过公司上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同意,总署下发文件《关于同意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进口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的批复》(新出印[2004]1216号),同意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继续引进复制生产线。

2005年元月,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第三条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的引进工作。这条当时国际上最先进、压片速度最快的DVD9复制生产线经调试后,于12月底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两级验收,正式投入复制生产运行。

2009年8月份,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应银川市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在确保搬迁不停产的前提下,生产厂房整体搬迁至银川市德胜工业园区,经过近两个月的调试,进入正常生产经营阶段。

公司总投资额为3200万元。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华书店(控股单位)投资34%;宁夏科佩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3%;广州海岸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33%。固定资产近3200万元,拥有3条瑞典M2光盘复制生产线(六个头),台湾冠印柯式六色光盘印刷机设备2台,可加工制造CD、VCD、DVD5、DVD9等各类光盘产品,年复制生产能力2400万片。目前拥有员工50余人,其中从行业发达地区聘用资深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中高级工程师)4名,在人力资源方面全力投入;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生产技术部(质检部)、业务部、财务部、人事部四个部门。

为保证公司发展的高起点,公司重组后即按照高科技企业的模式运作。首先,从行业发达地区聘用资深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人力资源方面全力投入,员工中中高级工程师4名,专科学历以上员工占总人数70%。其次,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严格按照《录音录像制品复制委托书管理规定》《母盘、菲林管理制度》《成品出、入库管理制度》等执行每项工作,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科学、健全、高效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运作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只读类光盘复制行业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企业,它的产品不仅是一般的流通商品,更是有思想内容的精神产品。因此,公司从运行之日起,一直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中反复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和驻厂监督员也多次来厂进行专题讲座,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经营方针,树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举的效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特设了质检部,针对产品内容和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彻底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

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从成立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宁夏的地理环境特点,立足本区,面向全国,重点向西、向北拓展光盘加工业务。公司在IT、文化和音像行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和客户资源。近年,针对市场出现的新需求,公司陆续研发出中国首张双面碟CD&;DVD(Dual DVD)、“发烧级”紫色CD(超高音质)等一系列新产品。

宁夏音像磁带复制业始于80年代初,随着全国市场经济初步兴起,自治区外文书店和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开始从事音像磁带复制。

1985年,自治区外文书店设立音像部,购置美国DP—4050小股磁带复录机(1拖5)1台,工作人员3人,开始进行中学生英语教学盒式音带的复录工作。

1986年,经宁夏广播电视厅[1986]第13号文批复,自治区外文书店开展人民教育出版社配本版教学英语磁带租版复制,年复制量2万盒。

1989年,购置日本SONYccp13B—复录机(1拖3)2台,确定管理人员1人,工作人员2人,年复制量6万盒。

1991年,自治区外文书店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外文书店磁带复制管理人员职责范围》《外文书店磁带复制检验工作制度》《外文书店磁带复录机操作程序》等7项管理制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审查,自治区外文书店复制产品符合ZBM71001《盒式音带盒到盒复制系统技术条件》标准。

1994~2008年9月,停止磁带复制生产。2008年10月,恢复磁带复制业务。

2009年,在宁夏文化体制改革中,磁带复制业务随同人员、资金、设备,从自治区外文书店划归到黄河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9年,随着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并入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原音像磁带复制业务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