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05

第5章 新闻出版事业(企业)机构(1)

第一节厅级新闻出版事业(企业)机构

一、《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2003年10月,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同意,在宁夏日报社的基础上,组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2006年8月,《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报业集团在原来三报一刊的基础上增加到七报两刊,即《宁夏日报》《新消息报》《法治新报》《现代生活报》《新知讯报》《华兴时报》《小龙人学习报》《理财世界》《看天下》,出版物数量比过去40多年形成的规模增加了两倍,报纸数量占全区一半,实现了宁夏报业资源的优势互补。

报业集团所属的《宁夏日报》1949年11月11日正式创刊,对开四版。1954年8月31日因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终刊。1958年4月1日《银川报》改为《银川日报》,作为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的临时机关报。1958年8月1日,中共宁夏工委机关报(后为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宁夏日报》创刊。2009年8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的广告、发行等经营性业务分开,将《宁夏日报》《新消息报》《华兴时报》《现代生活报》《法治新报》《小龙人学习报》《新知讯报》《博客天下》《看天下》《宁夏手机报》、宁夏新闻网的广告发行业务和《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印刷、房地产、物业等经营性公司的资产剥离,组建宁夏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2011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及时推进宁夏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新消息报社、法治新报社、小龙人学习报社、新知讯报社、现代生活报社、《看天下》编辑部、《博客天下》编辑部作为第一批改革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工作,分别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下属企业。

二、宁夏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2009年8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2009〕92号文件,决定将《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七报两刊以及宁夏新闻网、《宁夏手机报》的广告发行和集团所属的印刷、房地产、物业等经营性公司的资产剥离,组建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额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宁夏报业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下设广告公司、发行公司、物业公司三个分公司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印刷公司两个子公司,其中:广告公司是将原报业集团所属七报两刊一网站的广告部门整合,采取集中管理和分别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向统一经营过渡。发行公司分管报业集团发行部、飞报报刊营销公司、宁夏报达投递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实行报刊发行征订、零售、物流等一体化经营。物业公司负责集团房屋租赁业务,同时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营业务,扩大增收渠道。房地产开发公司是在原新思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基础上,采取股份制形式,优化、调整股权结构,吸纳社会资本和职工参股,壮大资金实力,独立核算,专业化经营。印刷公司是在原宁夏捷报印业、捷报商务印刷公司、宁夏捷雅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采取资本运作等多种形式扩大经营规模。宁夏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以资产为纽带、项目为依托、市场为手段,统一规划、经营、监督、管理所属子分公司产业发展。各子分公司根据各自经营范围,在公司监管、指导下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三、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8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宁党办发〔2009〕92号文件,决定将宁夏人民出版社及其所属的两个副牌社(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阳光出版社)和四个期刊社(《宁夏画报》《少年读者》《周末文汇》《新魅力》)由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整合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宁夏教育书刊发行公司、自治区新华书店系统、银川市新华书店以及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监管20%国有股的宁夏博誉印刷物资公司,组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额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是以图书、期刊、音像、数字、影视、互联网等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制作、印刷、复制、出版、发行为主业,兼营出版物资供应、职业人才培训、广告设计制作、网络数字传媒,并向其他产业延伸的现代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目前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有十家全资子公司、两家控股公司、一家参股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宁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阳光出版社有限公司、宁夏黄河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宁夏黄河期刊传媒有限公司、宁夏黄河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宁夏黄河艺术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宁夏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宁夏黄河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宁夏教育书刊发行有限公司;控股(51%)公司有《宁夏画报》实业有限公司、宁夏黄河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参股公司有宁夏博誉印刷物资公司。

四、《共产党人》杂志社

《共产党人》杂志原名《支部生活》,创刊于1984年10月1日,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87年1月改为月刊,1988年4月更名为《共产党人》。2003年底,自治区党委决定将宁夏公开出版的《共产党人》《当代宁夏》《党建论坛》《党风建设》四刊合并创办新的《共产党人》杂志,同时撤销原来四个刊社或编辑部建制,合刊后的《共产党人》杂志社为全额拨款的副厅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共产党人》是由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时政类综合期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的机关刊物,也是宁夏唯一一家省级党刊。

第二节政协及央企新闻出版机构

一、华兴时报社

《华兴时报》是经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主管主办的区内唯一一份统战类时政性公益报纸,创刊于1988年。2003年11月由《宁夏政协报》更名为《华兴时报》,同年,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愿望与《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共同组成华兴时报社管理委员会,由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指派主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指派副主任,成员由双方共同协商推荐各自人员担任。管理委员会在自治区政协的领导下,代表主管单位和合办单位,对办报宗旨、宣传导向、出版质量和报社领导班子建设负责,并协调合作双方意见,商讨涉及办报方向和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管方和合作双方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方案,为报社提供服务,支持报社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2010年3月,华兴时报社与《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脱离合作关系,转为独立运行,确定了自己的定位,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华兴时报》实行社长、总编辑负责制,对宣传报道、经营发行和报社内部管理负全责。目前,报社有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总编辑助理、社长助理四个管理岗位,并设有办公室、新闻中心、总编室和经营中心四个职能部门,分层管理,责任明确,运行正常。

二、神华能源报社

《神华能源报》是神华集团主管,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主办,国内公开发行的周五(日报)对开八版彩报。报社为全国企业报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记协副主席、宁夏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神华能源报》前身《红色矿工》创刊于1970年5月,先后更名为《石炭井矿工报》《宁夏煤炭报》《宁夏能源报》《华夏能源报》。2008年5月,《华夏能源报》正式成为神华集团机关报;2011年9月,为更好地彰显服务企业的特色,更名为《神华能源报》。2008年7月,接办神华集团综合性杂志《神华能源》;2009年2月,报社又按照神华集团部署,成功创办《神华安全》,并将原《西北煤炭》改为《神华科技》;2009年3月,接办了神华宁煤集团网站;2009年12月,神华宁煤电视台加盟。

第三节地市级新闻出版机构

一、银川晚报社

1987年12月20日,银川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银川晚报社,为直属市委领导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30名。

机构设置有办公室、出版部、要闻部、记者部、经济部、特刊部、社会生活部、文教部、副刊部、群工部、照排中心、摄影美术部、发行部、广告部,在职人员87人。2007年,引进方正数字报刊技术,依托银川新闻网,《银川晚报》多媒体数字报正式上线开通,实现了由纸质媒体向网络媒体的整体跨越。2008年3月,银川晚报社将银川新闻网、《银川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和即将开通的银川晚报手机报整合一体成立银川新闻网,设置单独机构,对外独立运作。2011年3月17日,作为宁夏第一家手机网的手机银川网正式上线运营。

二、石嘴山日报社

1988年1月,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石嘴山日报社,为县级事业单位,内设两部一室(记者部、群工部、办公室)。1992年1月报社内设机构调整为三部一室:总编办公室、编辑部、采通部、广告发行部。2004年报社总人数达到66人,大专以上学历的51人,占77%;助理编辑以上职称的35人,占53%。石嘴山日报社刚成立时借市委门房办公,后迁至市委大楼内。2000年4月筹建报社办公大楼,2002年9月搬入新竣工的3000平方米新大楼。

三、吴忠日报社

《吴忠日报》的前身是《银南报》,1989年9月1日试刊,1990年12月5日正式创刊,初为旬报,后改为周报。1993年1月改为周二报,1998年1月1日改为周三报。1998年9月8日,随着银南地区撤地设市,《银南报》遂更名为《吴忠日报》。2000年7月29日,吴忠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了《吴忠日报社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核定吴忠日报社定编55名,其中财政全额拨款28名,自收自支27名,内设科室9个,领导职数:处级1名,副处级2名,正科级9名,副科级2名。《吴忠日报》扩版后,报社实行定额补贴,不再增加经费,自负盈亏,节约留用,超支不补,录用人员一律采用聘用制。2011年,吴忠日报社领导班子成员4人,报社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负责制,下设6个部室:办公室、记者部、编辑部、新闻研究部、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广告发行部。现有员工6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正高1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8人。职工平均年龄33岁。

四、固原日报社

1957年5月至7月,固原、海原和西吉三县创办的县级报纸相继停办,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决定成立固原州报社。1957年8月1日,《固原州报》正式创刊,为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固原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机关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固原地区改为自治区所辖专区。1958年2月16日,《固原州报》改为《固原日报》,为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1958年9月至10月,报纸发行量达到3万份。主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报社有编辑、记者11人,印刷职工30多人。1961年4月27日,经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批准停刊,共印发268期。1962年5月报社正式撤销。1985年4月5日,《固原日报》正式复刊,面向全国发行。2004年5月,《固原日报》实现了编采和印刷传输自动化。2007年10月,开通了《固原日报》电子版和数字报,2008年开通了《固原日报》手机报。2011年1月,固原新闻网上线试运行。2011年底报社在编委会领导下,共设立总编室、评论部、要闻部、综合新闻部、专刊副刊部、时事信息部、记者部、通联部、新闻网编辑部、办公室、广告部共11个部室。现有职工58人,实有编制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