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19043900000100

第100章 中国回族的“普埃布洛”——甘南临潭西道堂尕路提大房子研究(4)

通常人们认为,妇女是恪守民族传统文化不发生变异的最为牢固的防线,从民族习俗之一的服饰文化的保存上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的完整保存,往往是从妇女们的服饰上表现出来。在大房子内的妇女服饰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文化的根深蒂固性。在那里,老年妇女们冬季穿的是一种大襟的长棉袍,这种棉袍在其他地方已经不多见了,因而初来乍到的外人往往感到有些新奇。妇女外出时戴黑色的纱盖头,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西北穆斯林妇女装束,但令人惊奇的是她们平时头上戴的是一块白色羊肚毛巾,这种头巾在西北妇女尤其是回族妇女当中是罕见的,恰如内地(如冀、鲁、豫地区)的农村妇女的头饰那样。这一现象,初起令我们大惑不解,后来我们分析,估计是与当地人的来源有关。据当地许多人的口碑传说,临潭当地相当一部分人的祖先,是明、清时从内地迁来的,他们中有的是屯垦戍边而来,有的则是前来经商后来落籍于此。这种传说的真实、可靠程度是相当大的,因为从妇女们的服饰上,确实可以窥见内地服饰文化的痕迹。

(四)交通习俗

甘南地区地处僻壤,交通不便,过去大房子内的居民们出行较为困难,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坐车或骑牲口。通常男人们外出往往骑马、驴或骡子,妇女们和老年人则需坐牛或马拉的大轱辘车。从尕路提乡庄到临潭县城10里路,骑牲口或坐马车稍快一些,需要1个多小时,而坐牛车则稍慢一些,需要2个多小时。

据大房子内一位年长的老阿奶告诉我们,她当初结婚嫁人的时候,乘坐的是一种专用的轿车。轿车分为两种:一种是木制的,一种是铁制的,有的是一头牲口拉,有的是两头牲口拉。当然最理想的是两头骡子拉的铁制轿车,既快捷稳当,又风光气派。

尕路提大房子内的妇女,有的是从较远的地方娶进来的,以往倘若想回一次娘家是很不容易的。即便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也是如此,那时公路交通尚不发达,坐上牛车再乘汽车(通常也是极为简陋的带帆布篷的卡车),有时竟要三四天才能到家。所以有的妇女嫁进来以后,多年难得回一次娘家。回娘家在那时也成了一些妇女们的奢望。

现在条件好多了,随着山区公路建设的进步,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人们出远门不再犯难。不仅出门坐车很方便,更因为大房子内的居民自己有了2辆东风牌汽车、1台手扶拖拉机,男人们外出经商拉货时,妇女们、老人们搭车顺便去串亲戚、逛县城甚至上州府下省城都变得轻而易举。

(五)礼仪禁忌

与西北其他地方的一般传统习俗相差无几的是,尕路提大房子内的居民们迄今也依然恪守着许多本民族的传统人生礼仪与禁忌。例如大房子内部的人,对于长幼次序、男女次序非常讲究。大房子内的人们在平素进餐时,通常都是长辈们(如老阿爷、老阿奶)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或是老人们与儿子、孙子们坐在一个桌子上吃,但无论如何,儿媳妇是不能与公公婆婆平起平坐同桌共餐的。儿媳妇们通常是先要侍奉老人或丈夫、孩子们吃完并收拾利索以后,才到厨房里吃饭。但如家中无老人时,小两口与孩子们一起吃饭,则另当别论。

大房子的人外出去“吃席”,或是在大房子内设宴招待宾客时,很讲究座位的次序,一般也是长者或客人在上首,晚辈坐下首,主人往往不坐席。男女也是不同席的。外出吃席时,婆婆与儿媳妇可以同桌进餐,但儿媳妇断不能与公公同坐一席。

平时大房子内的众男人们聚在一起议事时,女人们在一旁照例不能随意插言,因为这通常是很忌讳的,会被人们认为是不遵守妇道的表现之一。

遇有宾客来造访时,大房子内的妇女们通常有主动回避的习俗。此时,妇女们往往要尽量减少活动,尤其是避免在客人视线所及的范围内走动,即使是做好了饭菜,也是由男人们端上端下。假如是亲戚们来了,也是分开来招待,男对男,女对女。即使女人们的娘家来了人,倘若是男性(如父亲、叔叔、舅舅、兄长),女人们也通常不能与其同桌共餐(但是弟弟来了,姐姐可以陪其吃饭,这是一个例外)。

大房子的妇女生育禁忌也不少,如产妇一旦分娩以后,切忌外人、生人闯入。产妇所住的房子,通常要用纸将窗户糊严实,为的是避免大人婴儿受风寒。产妇通常被视为不洁净之人,也忌讳随意走动,尤其是进入长者或尊者所居住的房间内。

五、大房子的宗教形态

尕路提大房子的回族穆斯林在宗教信仰上属于西道堂教派。

西道堂虽然从总体上看人数不是很多,但有其自身所存在的宗教特点——使用“汉克塔布”(汉译经典)宣传伊斯兰教义,与格底目、伊赫瓦尼并列为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

(一)清真寺

尕路提大房子原来曾建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48年。当时的建寺资金为300元白洋,主要由尕路提大房子哲麻提自行筹集。建造形式比较简单,有礼拜大殿3间,学堂5间。50年代后期,宗教活动被迫停止,清真寺被生产队占用作为仓库。

现有的一座清真寺,是落实宗教政策以后划地重建的,坐落于大房子西侧仅数十米之外。这座清真寺始建于1990年,当年即告竣工。建寺所需的资金,除了政府部门拨款资助外,5万多元经费多由群众自发捐助,同时也得到了西道堂及现任教主敏生光哈吉的支持。

这座清真寺外观造型为中国传统古建筑风格,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礼拜大殿5间大小,面积为144平方米,可容纳百余人同时礼拜。另建有学堂与阿訇住房3间,水房子3间,灶房3间。

(二)阿訇

尕路提大房子清真寺最早的开学阿訇是马福海,曾有在寺满拉5人。现任开学阿訇是马刷利亥,年方28岁,是由西道堂培养出来的青年教职人员。马阿訇幼时在和政县台子街上小学、中学,1982年到西道堂清真西大寺学经3年,以后又去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经4年,1988年毕业后到尕路提清真寺任开学阿訇至今。

(三)宗教生活

尕路提大房子的成年男性,除去外出经商、做小买卖不在家的人,其余几乎每天上寺礼拜,尤其是农闲时,中老年人坚持每日5时礼拜不辍。

西道堂实行的是“海乙”制,即由西道堂清真西大寺为总寺,其余各清真寺、各分寺隶属于清真西大寺的管理体制。西道堂在临潭县境内的各个清真寺,过去与现在的宗教活动,都大多实行集中组织实施的办法。平时的每日5时礼拜,都由各个清真寺自行安排进行,主麻日一般是近处哲麻提的教下到西大寺来聚礼,其他地方的也一般是自行组织,但每逢重大活动时,就毫无例外地要汇集到县城西道堂来。

例如,每年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以及西道堂干“大尔麦里”(即大型的宗教仪式)如农历五月十九道祖马启西遇难日、二月初二第二任教主丁全功遇难日、二月初七第三任教主马明仁归真日时,是西道堂在临潭城关总堂举行的除三大节日以外的规模较大的宗教活动,其中又以五月十九日的道祖马启西老人家的纪念活动最为隆重。这时候,往往能有数千人参加,有的甚至远道从青海、宁夏等地赶来。尕路提大房子内的男女老少(除了留家看门的人以外),几乎全体出动,汇聚城关清真西大寺,参加这种隆重的活动。

西道堂举行的各种类型的宗教礼仪活动中,通常都要进行祈祷活动,在干“尔麦里”时,除了要念《古兰经》外,还要“大赞”或“小赞”,念《卯路提》《穆罕麦斯》《满达一合》等,声音抑扬顿挫,十分感人。

六、关于大房子的若干思考

在结束对尕路提大房子的调查以前,有必要简短地回顾一下西道堂集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