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当地青稞的销售价格也高于小麦,因藏区群众偏爱青稞(藏民以其制成炒面做酥油糌粑食用),故青稞的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尽管当地的农民喜以小麦做主要消费品种,但他们经过比较,宁可多种青稞,以青稞出售以后再购进小麦。所以,在当地的粮食种植结构中,青稞的种植比例最高。
燕麦的种植面积也占有一定比重,因为尕路提的农民饲养相当数量的各种家畜,每年尤其是冬季需要大量的饲草,种植燕麦的目的即在于此。
(二)农具、耕畜与生产方式
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普遍低下,尕路提大房子回族农民使用的农具也较落后。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旧式木犁、二牛抬杠的耕地方式,效率甚低。由于土地坡度的制约,时至今日大部分耕地仍然无法使用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作业,农民们除秋翻地使用新式步犁以外,仍沿袭旧有耕作方式。现在大房子内的农户当中仅有1台手扶拖拉机,主要担负短途运输——去县城拉货或下地送肥等。
播种方式也极为原始,以青稞、小麦的下种方式为例,夏种时先将籽种撒在地里,然后用老式木犁翻地将籽种覆盖上。种豆子或洋芋,则事先用犁开沟,然后将种子播于沟间,再用人工覆土。
过去秋天打场均用牲畜拉石滚子碾压,现在青稞、小麦打场时使用拖拉机拉着石滚子,而豆子、油菜籽打场仍然沿用旧法。
过去农田的肥料主要来源于农家肥,现在则较多使用化肥——尿素、二铵等,农药除草剂如燕麦灵、甲基脱布净等也已经普遍应用。
(三)经营方式
在1957年以前,大房子内的农民实行的是集体经营方式。所有的男性劳动力都按照个人的特长、体力,分配其从事最适当的工作。妇女通常不参加农事劳动,只在大房子内的公共厨房轮流从事炊事工作,此外还承担缝纫和哺养孩子等家务劳动。
过去大房子的所有土地,实行集中耕种、集中收割、集中打碾。现在则在合作社组织形式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方式,但主要的农活依然要靠家族或亲友间的互助合作来完成,农忙(如收割)缺少劳动力时临时雇工1~2人。
过去大房子内的工具、农具也是集中制造或购买,集中保管,集体使用。一部分简单的农具如打场用的木铣、木叉、扫帚和驴围脖、皮绳皮条、筐子、篮子、背斗等用品,甚至牛车上的大轱辘,都是农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而较为复杂无法自制的,一般由道堂组织专门加工制作或统一购置供给。在城关,过去西道堂内有28个作坊,有专门的铁匠、木匠、皮匠等加工制作工具、农具(如二牛抬杠木犁)及部分生活日用品。各乡庄大房子内损坏的工具、农具自己无法修理时,西道堂内的铁匠、木匠等则会定期前来修理。有些物品如大麻绳自己无法加工制作,就统一购置分配。
(四)分配与消费方式
每年的农业收获物,往往“生产有余归之于旧城本堂,不足则取给之”[10],即遇丰年,除了留足口粮、饲料、籽种以外,剩余部分则上交道堂,纳入西道堂总的核算系统。倘若是歉收之年,则由西道堂负责补足供给。这样使得西道堂内所有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在大房子内部,实行“大锅饭”分配形式。无论是家庭人口与劳动力数量多少、劳动者的体力强弱如何、个人所付出的劳动多少以及劳动贡献的大小,都一律按人口实行平均分配的方式。大房子内部在分配时不使用现金,不发工资。其经济收入实行统一记账、统一核算、按需分配方式。大家过着一样的生活,穿着一样的衣服,吃着一样的饭菜,每个家庭里发一样的日用生活品,所以人们衣食无忧。
大房子专设的公共厨房,由媳妇们掌厨,平时常用的米面油盐酱醋肉类蔬菜,都放在厨房内,随时取用;而油、糖、茶等物品,则由一位年长的婆婆掌管钥匙,按需开锁领取。每到开饭时间,人们一起到食堂打饭菜,然后回到各自家中就餐。
衣服、鞋帽等亦由西道堂供给。通常由西道堂将布、材料如数发给,然后取回家自制。对个别无能力制作的人,则由妇女们量体裁衣,专门制作发给。
不仅如此,大房子内居民们的其他一些日用品,包括大至家具、铺盖,小到锅碗瓢勺、针头线脑等,都由道堂内发给。
大房子内的年轻人结婚,通常是在城关的西道堂内举行集体婚礼,由道堂发给结婚所需的衣服、铺盖等,婚礼通常简朴而又热烈。
如果有人归真了,则由道堂负责举行宗教仪式诵经安葬,一切费用,亦由道堂承担。
(五)商贸、副业
过去生产经营活动以集体形式出现,大房子内的男人们除了集体从事农业生产以外,农闲时往往要组织统一的赴藏区经商的活动。当时,尕路提大房子内专有一个牦牛商队,有牛50余头,由西道堂统一管理。在1957年以前,这个商队一直跑临潭至果洛、石渠、玉树线。那时,外出长途贩运经商的牦牛商队,都是一人一枪、成群结队出行(主要是防备路途中的土匪打劫),一个商队便是一个“锅头”。每个“锅头”临行前,总要先选出一位德高望重有威信,熟悉沿途人事、地形情况,遇到突发事件处理问题果断麻利的人充当“锅哇”。尕路提大房子的“尕阿爷”丁昌明就经常充当这种“锅哇”角色,可证明其人品与能力都是很不错的。后来,这位尕阿爷在四川的阿坝州“天兴隆”、临潭县城“天兴隆”商号都担任过经理职务。
如今,大房子内的居民们,继承了先辈的经商特长,又重振长途运销的传统。与过去相同的是,他们走的路线与他们的父辈走过的路线一样。所不同的是,过去的先辈们是赶着牦牛队慢吞吞地走,现在的人是开着大卡车跑,过去到青海玉树要走一两个月,现在两三天就到了。农民丁树爱在玉树的昂欠县开了一个商店,由他的儿子开一辆东风卡车来回跑运输,拉运副食百货。丁良才的儿子也有一辆东风卡车,专跑四川成都、西藏拉萨。
过去的畜牧与家庭饲养业,也都是集体组织的,例如大房子过去有专人放牧,直到1957年尚有50余只羊、36头牛。现在的畜牧与饲养业,则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农户们基本上家家都养牛,牛以犏牛(即当地藏牦牛与黄牛杂交繁育而成)为主,犏牛以担负农事劳动为目的。有的户则买老、乏牛回来,加以人工补饲、育肥后宰杀,或上市出售或留下自食。农民丁树爱家饲养两头奶牛,其奶产品除自食外,还用以加工提取酥油和曲拉。
以上调查表明,尕路提大房子内的居民,从前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在经济生活上是没有分离的,是一个较高程度上的统一的经济体(大家庭),人们彼此间的联系和依赖性均很强,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统一消费成为最明显的标志。而现在,随着传统大房子集体的解体,经济生活上已经分离,演变成了一个较为松散的、不尽统一的经济体(合作社),彼此间的联系和依赖性虽然还有,但是已经不是很强了,除了必需的生产上的某些互助、换工以外,土地已经承包到一家一户,独立核算、独自分配、独自消费成为目前大房子内部居民典型的经济生活标志。
四、大房子的民俗形态
回族在中国分布极为广泛,其不同地区的回族民俗往往呈现较大的地域性特色,加之回族又多与其他民族包括汉族和很多兄弟少数民族杂居,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尕路提大房子内回族居民的民俗形态,也同样体现了这种趋势。
(一)居住民俗
在居住习惯上,虽然西道堂尕路提的居民聚居在一所大房子里,空间相对狭小,然而这里的居民在居住方面却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井井有条,体现着长幼有序、尊卑有序、主宾有序、男女有序、内外有序的居住民俗习惯。
西道堂的宗旨中有“本堂内教民生活一律平等”的规定,但同其他民族一样,也是对教主、长辈、老人非常恭敬。例如二楼的正屋(北房)平时是不住人的,通常是历任教主下来巡视时下榻此处,这一惯例一直沿袭至今天依然如此。以此类推,一楼底层的正屋(亦为北房),则是大房子内历任乡庄负责人的住房。其余的房子,过去居住时,也大体依据这种长幼顺序进行分配。
(二)饮食民俗
尕路提大房子内的回族居民的主食与大部分北方人的食用习惯相同,是以面食为主。过去多用青稞面,而现时则主要用小麦面。秋季农民们把收获的小麦都留下自食,不足的则将青稞面出售以后再购回面粉。
平时回族居民们的主食有面片、馒头、锅饼、花卷、包子等。
面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揪面片”,做法是将和好的面擀开切成长形带状,然后用手抻长揪成小片,丢进锅里煮熟捞出,浇以羊肉臊子汤;或将和好的面用手搓成长形圆条状,表面敷以清油,然后用手捏扁抻长揪成小片入锅。后一种方法适用于野外生活如商队长途旅行时,这种做饭方法简便易行。另一种是“棋花面”,即将面擀成大张,然后用刀切成菱形面片,下锅煮熟浇汤后食之。
锅饼过去分为白面饼和青稞面饼两种。青稞面饼又有发面饼和烫面饼两种,发面饼略带酸味,而烫面饼则无酸味,松软可口,
花卷里卷有香草,这种香草产于当地,秋天人们将这种香草收集起来晒干揉成粉末备用。
平时来客、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或过节时,大房子内的居民们则要炸馓子、炸花花。馓子是西北回族穆斯林民族特有的一种风味面食,妇女们将面搓成一根根细细长长的面条,然后一圈一圈地盘起来下到油锅里炸熟,吃起来也是非常松脆可口的。炸花花分为两种:一种是“秋叶子”,状如秋海裳的叶子;一种是“蜜圈”,状如玛瑙手镯。
肉在当地人生活中也较多食用,因为这里靠近牧区,畜牧业发达,本地又是半农半牧区。大房子过去集中牧养着相当数量的牛和羊,所以肉类不仅丰富,而且价格低廉。尤其是到了冬季,人们往往宰杀较多的牛羊,将肉储藏起来,一直吃到来年春天。大房子的回民比较喜爱吃羊肉手抓。现在生活条件更好了,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过节、来客或举行宗教活动(干尔麦里)时,也逐渐喜欢精心炒几个菜,变换一下花样。
茶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饮料,因为当地多食肉以及青稞的缘故。肉食不易消化,而青稞食后也易腹胀喛气,故当地人需每日以茶来消化脾胃。过去人们饮茶以大茶为主,大茶是一种极为粗糙的劣质茶,据老人们讲原产于四川省的茂州(即今日之茂汶县),原料是树林中的一种树叶,人们将其收集起来加工焙制成大茶。大茶以一种竹篾编织而成的袋子做包装,每袋70市斤左右。其售价甚廉,过去每包仅几十元,现在亦不过百元左右,算下来每斤茶叶不过1元多钱,可能是最廉价的茶叶了。喝大茶与喝一般茶不同,一般的茶只需沸水冲开即可,喝大茶以前,需要将茶叶置于锅或茶壶中反复熬煮,直至煮成浓酽、颜色转为咖啡色时方饮用之。有条件时,兑入牛奶便成为奶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故大房子内的居民们有的已经较少喝大茶了,而代之以春尖茶,配之以桂圆、冰糖等(特别是款待客人时)。饮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大茶熬好后一碗一碗喝,现在用很精致的瓷茶具——盖碗子精心沏泡后小口小口品尝。
(三)服饰民俗
旧时大房子内的居民服饰,男性穿对襟衣,冬季则着长袍,现在农民们的衣着紧跟时代发展,多穿涤卡中山装或夹克衫,冬季则穿皮大衣或短皮袄、呢子大衣。年轻人则也较多地在外出(如经商或进城办事)时着西装、打领带,与城里人已相差无几。平时男人们戴的帽子多为解放帽,上寺礼拜时人们则戴白色或黑色礼拜帽,后一种礼拜帽与人们常见的一般穆斯林礼拜帽有所不同,帽子顶部不是平顶而是尖顶的,有六个瓣,但又与西北哲赫忍耶门宦的六角帽略有差别。
由于地理位置上靠近藏族地区的缘故,更由于历史上西道堂与藏民族的通商传统,大房子内的回族与附近藏族牧民有较多交往,因此他们过去在赴藏区贸易时,经常穿着藏式长袍,而且也同藏民一样,将右边的袖子抽出来掖在腰际。不过,回民的这种藏式长袍与标准的藏袍略有区别——藏民用的是大羊皮,而回民用的是二毛皮,衣边上通常镶有水獭皮。据人们介绍,去藏区时穿藏装确有它的好处,即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又可以当被子盖,一举两得。而据我们分析,这其中的深层原因可能是回族商人穿上藏装以后,在藏区活动可能有相当多的便利,易于在与藏民交往中增加某种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