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杰
一、回族顺利融入中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结合基因
回族是中国56个大家庭成员中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这种鲜明特色就体现在她是一个结合的民族,是公元7世纪源自中原的农业文化的大唐帝国和源自沙漠游牧文化的阿拉伯帝国同在鼎盛时期经济、文化交往交流和交融的结果。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的穆斯林带着伊斯兰教来到中国长安,之后延续近千年,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传教士、旅行家、使者、学者等,相继从陆路和海上分别踏上中国的西北和东南沿海,很快与当地的汉人融洽相处,和谐合作,逐渐深化,以至阿拉伯商人与中国当地汉族妇女通婚的越来越多。唐宋两朝皇帝对阿拉伯商人的商业文化活动和他们的温和表现也予以肯定,也鼓励他们娶汉族女子定居中国。久而久之,阿拉伯商人与中国汉族妇女通婚成了上下认可的一种风俗,第二代汉阿混血儿再娶汉族女子,以此繁衍下去,加之这些商人多在中国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族群,逐渐发展成了回族。从历史上看,回族从萌芽、诞生到形成、发展,都得到了汉族从皇室到民间的支持,特别到明代,回族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回族作为汉族的“乘龙快婿”般的亲友,为明王朝推翻元政权倾心效力,朱元璋有几大名将就是回族人,如常遇春、胡大海、沐英、蓝玉等。到了清朝,回族曾和汉族一起反对过晚清腐败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抗日战争时期,回族同汉族等其他民族一道奋起抗日,以马鸿宾为代表的一些抗日将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回族没有发生过一起分裂中华民族、破坏祖国统一的动乱,他们在全国人口上千万,分布又最广,却能与以汉族为主的其他民族“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回族作为历史上的“蕃客”移民,之所以能很快融入中华,并且被汉族所接受,这是与他们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来自汉儒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有机结合密切相关的。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当今世界是被有的人误解、曲解的文化体系[1]。其实,代表这个文化精神核心的伊斯兰教中有许多思想精华是为人民的爱人律己、精神富足服务的。比如,伊斯兰教认为,人类是一个大家庭,互为亲属、互为通亲,民族多元皆在使人类互相了解、互相协作,而不是断绝关系、互为仇敌。《古兰经》中说:“凡行善的男女信士,我誓必要使他们过一种美满的生活,我誓必要以他们所行的最大善功报酬他们。”(16:97)伊斯兰教是用一种宗教的方式使早期极为分散的阿拉伯沙漠游牧民族在道德上达到统一。《古兰经》实际上是教人按正确的道德规则去行善却恶,去亲爱他人。从阿拉伯帝国开始,穆斯林就成了一个宗教民族,但这种宗教并不像今天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神秘、怪诞、甚至是可怕。从唐宋进入中国以来,这种宗教文化与中国忠孝仁义礼爱的汉儒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因而两者也容易相融相通,一拍即合。
比如,“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是尊重天性和顺其自然的宗教。它教人以和平和善意待人,人要诚信,要宽容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充分体现了这种和平精神和思想”[2]。穆斯林在中国不传教[3],不攻击儒家思想,一切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和平思想。中国的儒家思想也是以和平、合作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和为贵”,“和合故能谐”,“为德动天,无远弗屈”是汉儒文化的精华,“以人为本”,人以道德、诚信为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中阿两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是深深扎根在阿拉伯民族和汉民族心中的道德准则。因此,以阿拉伯商人为主的穆斯林能迅速被中国汉人所接纳。虽然从形式上看,中国以文化为主,以人为本,阿拉伯以宗教为主,以信仰为本,但从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上看,中阿两大民族都是重视精神富足和道德修身的民族,也都具有坚韧的毅力、宽容的心态和很强的承受力和同化力。
中国的回族从形成之初到发展壮大,一直同时受到汉儒伦理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双重浸润,即从父系那里继承了阿拉伯文化的正统之华,又从母系那里继承了汉儒文化的细微之精,回族一代一代把这两种文化融会贯通,使汉族的农业文化和阿拉伯移民的商业文化互补优化,又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交往、团结、和谐的经验,特别是在多民族社会中善于沟通,善于理解、宽容、尊重他族并能以超乎常人的适应力在大民族的风云变幻中积极生存[4]。
二、回族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正如回族在千年形成过程中积累了成熟的民族间沟通、亲和、包容的丰富经验,回族也形成了自己的许多与汉族既相同又有别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有的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点,它不应满足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层面,而应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下面分别例释。
(一)回族人善于沟通、交融的社交能力
民族间乃至于各宗教之间最大的问题是由互相误解而产生敌意,而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是互相沟通,在沟通中达到信息的交际、思想的交流,进而达到风俗习惯、思想审美的相通相融。回族在千百年移居他乡的求生存求发展中掌握了这种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在今天,更是比其他民族显得娴熟。
笔者来宁夏已经近一年,无论是在银川、固原、西吉、泾源,还是在同心、吴忠、盐池,所见回族人熟人之间总是热情主动打招呼,温暖地拉过手来问一声“你好着呢吗?”以问候语开头打开关心对方的心扉。对陌生人,你如果问路,或求他(她)帮忙(如帮照一张相等),他(她)都热情诚意地为你解说,有时你会因他(她)的热情健谈而又带方言味的回族话而感动,甚至忘记了自己要求办的事情。求他(她)帮助照相时,即使他(她)从未照过相,也不拒绝你,而是耐心听你讲明方法后再诚心诚意地为你按相机快门,等他(她)走后你把数码相机像序倒回去,觉得没照好,再叫他(她)时,他(她)仍然又热情地回来为你帮忙,这时使我觉得回族人就像“老朋友”一样,尽管你不认识他(她),但一打交道,他(她)就以亲和的态度温暖着你。帮完忙后,他(她)又不找你麻烦,比如请留张名片,或要求你至少用言语感谢他(她)等。
在单位里,回族人往往既能善解上级领导的旨意,又能理解一些同志之间的思想疙瘩或交际障碍,尤其在疏通上下之间、同事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上,回族人起到了得天独厚的言语沟通、感情交融的作用。
在单位工作中,在公共场合,在市场交易中,我们很少看到回族人大发脾气。回族人热情诚实,但绝不过于直爽,不顾对方脱口而出,也许有的人说这是太“滑头”“太委婉”,但在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和谐的民族社区中,不交际或者太率直地交际(比如看到对方做错了就毫无方法地粗言冷语刺激,或直抒胸臆地直言脱口批评),的确是容易使对方造成敌意的误解,或者至少是有伤对方感情的。回族人热情诚实但注意方法,似乎成了他们的天性,他发现你的不妥之处是要诚实地表达出来,但经常是瞻前顾后,然后在无人的场合向你悄悄提醒,提醒后还要详细讲明原因、此事的后果及得失利弊,让你感到接受了批评性的提醒,又觉得心里热乎乎的。难怪千百年来回族在汉、蒙古、满甚至是维吾尔族及其他中小民族的夹缝中能够游刃有余,从受挤无位到自由发展。今天在构建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中,回族的这种善于沟通和善于交融人际关系的能力,是需要发挥和发扬的积极因素。
(二)回族人平等有序的社会价值观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门最奥妙的社会科学,自古至今调解、理顺人在社会中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和社会科学家一直在思考、改进的主要政治任务,但调节人在社群、民族、社会、国家中的关系的方法,各个民族却不尽相同。
汉族人自古在中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人伦关系,以及九品官系的等级系统。尽管社会主义国家人人讲平等,但在实际生活中,等级观念在汉族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的。人们一直在议论的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就是来自这种“级本位”。比如汉族在正式的场合、正式的文件中,从中央到省、市、县、乡,从部门到科研院所,领导人不仅按级别大小,而且同级也要有排名先后的,甚至在非正式场合的宴会、庙会、娱乐场所、文艺晚会,都是要严格按照这一等级顺序排座次的。即使不放桌牌,人们心中也会马上排出等级顺序入座。有时为了一个座位,两人相让好长时间才能入座,就是因为互相谦让上一级别的座位。在封建社会里,祭孔、寺庙里拜佛、道观里拜老子,如果是皇帝驾到或大臣等达官贵人突然光临,先到的别的信徒要马上让开。即使今天的寺庙会上、婚礼会上、丧葬会上,晚到的大领导也要后来居上。汉族人已经习惯于这种“级本位”的伦理道德规范。
满族人最早发祥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广袤富庶的森林和沃野,他们由采集到猎业,再到农耕,从信仰原始萨满教到改信儒家思想(信仰关羽,祭拜关帝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支流),从东北边缘到东北腹地再到入关定鼎,不断地变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精神信仰,这就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传承下来的世道经验作指导。年长的人通常比年轻人更有支配、变革、驾驭生活的经验,因此,早在清朝入关定鼎以前,女真和满族人就有“俗尚齿,不论贵贱”的族训,进关后受汉儒思想“长幼有序”的正面影响,更使这种以年龄为本位(或称“岁本位”)的社会价值观得以巩固和弘扬。因此满族人不管多大的官位,即使总督、巡抚遇到德高望重的老人也要中途下马,多大的官位回到家中,父亲也可因脾气大作而打你耳光。即使在今天,宴会、丧葬等民间公共场合,年长者还是居于高位。有时老人应邀还未到,也要虚上位等待。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乾隆皇帝在位60年,突然主动让位的罕见之举,因为不能超过他的爷爷康熙在位年数。所以中国历史上乾隆皇帝能首次开创作为太上皇凌驾于嘉庆皇帝之上的先例。
回族人的父系源自阿拉伯沙漠游牧民族,是伊斯兰教使这些分散无序的各部落得以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社会道德规则,穆斯林带着这种道德移居中国,从事香料、珠宝和丝绸、茶叶等贸易经商活动,在异国他乡既要保持伊斯兰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入乡随俗地适应汉儒文化伦理,这就使回族人逐渐养成了商人诚信又公平的平等交换的社会公德,而这种公德又是以平等为前提、以有序为规则的形式出现的。
时至今日,回族人仍然发扬光大了这种平等有序的社会价值观。比如,回族人在清真寺大殿做礼拜时,除了主持礼拜的资深阿訇在前排就位,其他的穆斯林不管你在社会上有多大的官级,也不管你是多大的年龄,一律按先来后到的时间顺序排座就位做礼拜,绝不会因为回族的大官来了而改变大殿里井然有序的庄严场面。在回族的红白喜事即婚礼、丧葬的宴会上,也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即使是自治区主席、市长、县长来了,也是和普通回民百姓一道排队上桌吃烩菜肉和一碗饭,他们也从未觉得“掉价儿”“降格儿”。回族的丧葬也是讲究平等的,再大的官、再多的钱财死了都是三丈六尺白布一裹、头北脚南面朝西、简易土葬一埋,只有在世时有重大功德的人才会修拱北。参加葬礼时,是阿訇在主持,不管多大的官、多大的领导,也不管多大的年龄,都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加入送葬和悼念行列。笔者于2006年5月在宁夏吴忠市郊亲眼看到了这种丧葬场景。
回族的这种平等有序或“序本位”社会价值观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最根本的和谐是使人树立公平竞争、平等有序的进取观,这样人们才会心理平衡。古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今天所谓“按规则出牌”都是对平等有序社会价值观的呼唤。
(三)回族人守护信仰家园的精神富足
回族是一个以宗教为主要特征的民族[5],这种宗教即伊斯兰教并不像不明宗教教理的人所想象的那样神秘、甚至可怕而敬而远之[6]。伊斯兰教教义里有许多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参考价值的道德行为规范,而且中国回族千百年来在通过与汉儒文化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交融优化中已经在自己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规范里融进了一些中国汉儒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他们把伊斯兰教义中的精髓和汉儒思想中的精华结合起来,并把这些道德规范作为精神信仰和尊崇的信条虔诚而忠实地履行,这就使他们的精神家园很富庶,精神生活很富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