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成功人生的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19045900000024

第24章 积极心态有利于战胜人性弱点(1)

夸奖是心灵的阳光

赞美是照在人类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类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会增强这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你存在的价值也就被肯定,使你得到一种成就感。丘吉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地赞美,真诚地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为规范。同时,为了不辜负你的赞扬,他会在受到赞扬的这些方面全力以赴。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他人的真诚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许多杰出的音乐歌唱者或运动员之所以在后来的专业领域中能大放异彩,大多是年幼时参与歌唱运动等活动表现优异时,受到赞赏,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的。

因此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也应该这样,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人们内在的动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这样将会使人们都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而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由衷地赞美所带给对方的愉快及被肯定的心情,也使你分享了一份喜悦和生活的乐趣。

一句轻轻的夸奖,能使别人如沐春风。一声诚意的致谢,能使别人飞腾上天。

因此,要看如何正确使用夸奖的诀窍,既取悦别人,又使自己如愿以偿。

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夸奖别人,一定要多夸奖别人。即使是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语言夸奖别人,对于你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事,但对于别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凡响,它可以使别人愉悦,使别人振奋甚至可以因为这句话而改变自己的一生。夸奖别人可以从小方面着手或从大方面着手。

有一次,在卡耐基的教学课程中,有位来自匹兹堡,叫比西奇的学生,他在上课过程中似乎显得特别的笨,在每个方面都似乎差人一等。因此,他感到很沮丧。

他终于带着失望的心情来到卡耐基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

“卡耐基先生,我想退学。”“为什么?”卡耐基奇怪地问。“我……我感觉比别人笨多了,根本学不会你的教程。”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比西奇!”卡耐基说。

“在我的感觉中,这半个月来,你比以前进步明显得多,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个勤奋而又成功的学生。”

“真的吗?”比西奇略带惊喜地问。“真的是这样!照着这样发展,到毕业时,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卡耐基继续说:“在我小时候,人们都认为我是个笨孩子,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忧郁!后来,我摆脱了忧郁,同时也摆脱了’笨‘,你比我当年强多了!”听了这番话后,比西奇内心深处升起了希望。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卡耐基先生的赞美终于学会了全部教程,毕业时成绩虽不很优异,但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

比西奇毕业后,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小的肉联厂。开厂之初,进展并不顺利,卡耐基继续写信鼓励和夸奖他:“我觉得你办肉联厂的念头相当不错,这是个很有前途的机会,你一定会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巨大成功的。”

比西奇收到这些信后,非常的感动,他同时也将这夸奖的艺术用于自己的雇员,没想到收效很大。在经济大萧条时代,整个美国都面临着挨饿的危机,人们四处求职谋生,争取仅有的面包和土豆。比西奇开的肉联厂虽然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生意遭挫,但在那个年代里既能保持住肉联厂的生意,又可让雇员们拿到足够的工资,这不能不算是个奇迹。

比西奇后来回忆说,肉联厂之所以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存在,一是和自己及雇员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有关,二是他运用了卡耐基的夸奖技巧,使自己和工人们连成一条心——厂子因而得以生存。

化解虚荣

所谓控制虚荣、化解虚荣是指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虚荣,合理地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把不利的转化为有利的。

正确认识你自己

只要你正确认识了自己,并严格对自己做出客观、实际的评价,就不会因别人的赞美、恭维而迷失了方向,而不知自己到底是谁了。事实上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定认识,并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一种自我评价,而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缺陷,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理性的克制和改正,却不是那么容易。虽说不容易,但一定要尽力做到对自身条件、自我性格有清醒地认识。客观自然条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差异,我们面对既成事实,需要的是勇于接受现实,忍耐自然条件不足带来的不便和压力,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不必去钻牛角尖,要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把自己的人生绘制成一幅绚丽的图画。

如果把几块长短不齐的木板箍成一只水桶,结果就会发现,水桶储水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如果要使这只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只有将最短的那块木板加长。做人也如此,既要善于发现自身的“短木板”,又要勇于揭短,更要善于补短。如何补短,不仅需要勤奋学习,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如黑格尔所说的“知道限制自己”;二是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海纳百川,是因为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海绵能吸水,是因为它已把自己挤得很干。如果想有效吸取到别人的长处,一定要低姿态,无所为而为;要想生活得快乐,就要无所求而求。

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只有认清自己的正确位置,人们才不会为外界事物所迷惑。人生一世,谁都不甘平庸,谁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不虚此生。可是由于社会背景、机遇、智商、文化、修养等等的不同,一个人的理想或愿望,并不一定就能一一实现。在自己的目标没有到达时,要学会承认和接受现实,要自己寻找心理平衡。人们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们而自豪,人都不愿受辱,而虚荣心重的人,往往对客观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容貌都看得很重。其实,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是很宽阔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一定要随时空的局限、个人的条件为依据,努力去追求它们,并抱着得到了,是自己的幸运;得不到,是自己运气不好的态度,这样才能活得轻松潇洒。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从而排除各种干扰,奔向大目标。这样才能在滚滚的商品大潮中,坚守住自我,不张狂不自满,也才能有所收益。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在认清了自己、认清了别人、认清了环境、认清了客观条件之后,就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朝着既定的目标勇敢前进,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要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放弃。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真正认识到,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且要目标坚定,不为别事所动。在当今光怪陆离的商品社会中,坚持自己的节操,保持自己高贵的人品,甘于寂寞和宁静,不为锦衣玉食、高官厚禄所动,而是淡泊明志,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坚持自己的生存方式。

主动地创造生活

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创造,只有自己创造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为了在别人面前挣面子,或者炫耀,而寻求各种机会来“制造”生活,那是毫无意义的。不要把自己的眼光集中在某些人的一时一事上,而要长远地去看待人世的起伏、世态的沉浮及沧桑的变化。要用时间的观点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追求。时间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它可以摧毁一切经不起磨炼的虚荣,可以证明事情的真假,也可以区分价值的高低。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什么名利是绝对不变的。

人处在贫贱地位时,眼中不看重权势、富贵,而是安于贫贱,自我修养到家,培养出高贵的品质,以后一旦时机成熟,必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一个人光说不做或只会说而不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就会让人生厌。不要做夸夸其谈的人,少说大话,多做实事,给人以勤奋踏实的感觉,就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我们会为工作的不舒心而苦闷徘徊,会为工资的高低、奖金的多少而与领导发生争执,会因为住房的事情而劳苦奔忙,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妻子怄气斗嘴。困难、死亡面前我们也曾恐惧退缩,但太多的痛苦之后,曾经悲痛的心会逐渐变得淡漠、坦然,心境反而变得平静了。再回到尘俗中,面对金钱、权势、名利、地位时,心境就会波澜不兴了。有句话:只要心中有,便处处有;只要心中无,便处处无。名利、金钱、权势等诸多欲望和诱惑莫不如此。

宠辱不惊,把握自我

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把名利看得太重很容易钻牛角尖,拼命钻营。这样得不到名利时会变得痛苦,得到名利时也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来云往。”人生在世应该荣辱不惊,就像平静的海面,任凭风吹浪打,也是波澜不惊。得志时不会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失意时不会萎靡颓丧,一蹶不振。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这样就不会有受挫折时的凄凉和得意时的狂热,可以排除干扰而专心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心底无私天地宽

猜疑影响人际相处,又影响自己的情绪,有损心理健康,并且还可能引起一系列错误行为。

猜疑并非出自心灵,而是出自头脑。有的人好多疑,别的人相互间讲句悄悄话,便疑心他们在讲自己;别人无意间讲句不满的话,又疑心是指桑骂槐等等。要知道,这种无端生疑的消极作用很多,既影响人际相处,又影响自己的情绪,有损心理健康,并且还可能引起一系列错误行为,轻则伤害了同事、朋友或夫妻的感情,重则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对猜疑,人们也没必要害怕它,更不可在情感上畏惧它。人们不会因为猜疑的存在而遭毁灭,只有在对猜疑茫然无知、视而不见、不予了解时,才会遭遇人生的不幸。那么,怎样改变多疑的心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