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叶落归根:脸是灵魂的肖像(下册)
19047100000010

第10章 米虫(3)

米虫个子很矮,脑袋也很小,还是个酒糟鼻,尽管这个相貌定型前,他从未喝过酒。他还是白眉毛,眯缝眼,一笑起来光见黄牙不见眼。

他患过小儿麻痹,一条腿有残疾,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在村里,连狗都不肯多瞅他一眼,如果窝在农村,肯定是光棍一条。

但如今的米虫可谓今非昔比。上班一段时间后,上赶着给他提亲的人渐渐多起来。地位是重于相貌的,这是从众心里。米虫信贷员的地位已基本稳定,即使他拖条残腿,也还是有人拿着当香馍馍。可米虫没有急于见面,他要等着更好的,论他现在的条件,理应挑挑拣拣。

平时,米虫也注重装备和打扮了,他常挎一个电脑包,其实里边是用报纸和书刊撑起来的,米虫根本没有手提电脑,他之所以这样做,认为这是一种“范儿”,是身份的象征。布鞋也换成了皮鞋,在米虫看来,穿着皮鞋确实给人提精神,再把头抬抬、腰挺挺,个子也不显得那么矮小了,站着不动时,那条残腿也不显眼。“人配衣服,马配鞍”,这话一点不假。人穿得精神,自己舒服,别人看着也舒服,秀琴最近就常夸他和以前不一样了。

兴奋中的米虫看看如今自己的行头,也满意地笑了,他觉得自己有了质的变化,说“农民变干部”一点不过分。

米虫心里一高兴,就觉得街上的车也顺眼,人也顺眼,树都比往日绿了很多,街道也比以往宽阔了,任他纵横驰骋,骑着自行车像飞一样。

这天傍晚,米虫催贷款回来,路经镇政府后门,听到一个女声喊他。他跳下自行车,向发声处看去,秀琴闪身从小河坡上走下来。米虫一惊,说这么晚了,你……

秀琴说,我在等你呀。

米虫深受感动,停下车,向秀琴走近两步,却看见秀琴眼睛里有泪花在闪动。

正当米虫疑惑时,看见不远处有个瘦削的男人一扭一扭地走去。原来那就是秀琴的前夫——一个女里女气的男人。

米虫气愤地问:“怎么,他欺负你了?”

秀琴说:“他缠着我复婚,我把他臭骂一顿。”

米虫握紧拳头说:“我去给你出出气!”

秀琴忙拉住米虫,说:“这事不用你管。”言毕,挎起米虫的胳膊,叹口气,笑着说:“我县城那些同学都是‘上班族’,穿皮鞋、戴手表,骑摩托或自行车上下班,下班后就到小河边手拉手散步,特别浪漫。”

秀琴的举动,淡化了米虫刚才的冲动,他原本是想在秀琴面前显示一下男子汉气概的,他有小时候打架的基础,觉得那个女里女气的男人不是自己的对手。

秀琴一跟他示好,米虫也就有些动情,他细想想,觉得秀琴还真是个有情有意的人,她几次主动约自己到仙月楼跳舞,因为那里有认识他的小姐,生怕露馅儿,都被自己拒绝了。平时交往中,秀琴好像也有那方面的意思,还送给自己一条长短不齐的裤子,说明也不嫌弃自己那条残腿。想到她是县联社主任的千斤,心里就有些激动。如果真和她成了亲,她爹那棵大树也就靠上了,人都想高攀。

这天晚上,俩人顺着小河踱来踱去,直到半夜,米虫才把秀琴送回家,并将贷款户家送的一双皮鞋和一条烟递给秀琴说:“这是我专门给你爸买的。”

日月穿梭,斗转星移,草木又逢春。

爆土扬场的土路被柏油公路取代,路两旁苹果鸭梨果实累累,电缆厂、炼油厂、塑料加工厂在乡间林立的时候,米虫感到好像是一夜之间的事。

如今的天地真是变了,父母一辈子都想靠种地盖房,直到快干不动了,也没有把房盖起来。还是米虫没用几年时间,二层小楼就在村东矗起来了,村里人都羡慕不已。

特别是米虫通过表哥志军为那老板的孩子办了当兵后,更是一炮走红,知名度也大大提升。那时当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非农业户口的应征青年难度则更大,七分之一的比例都不到。再说,那老板孩子的左腿膝盖处有一条四公分长的疤痕,按规定超过三公分就属体检不合格,尽管那老板亲自出马,能说上话的关系几乎都动用了,但接兵部队始终不接收。后来米虫打电话找到表哥志军,将那老板孩子的情况念叨了一遍。志军虽然嘴上说没把握,但还是把事办成了。正好到县城接兵的团长他认识,只挂了一个电话就解决了问题,而且分文未花。要知道,有的家里为让孩子当兵,破费了两三万也没办成事,钱都打了水漂。那一阵,人们都夸米虫有本事,米虫也不谦虚,揶揄说: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以后,展示和表哥的关系,成了米虫工作和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甚至都成了他表述某件事的前缀,格式为:“我表哥说,有事找他。”

米虫这显然是显摆,他越是显摆,越说明他心矮。一个小孩子在大人面前掂起脚后跟,为啥?还不是觉得自己个子矮。

渐渐地,到米虫家串门儿的人多了,就是以往不怎么来往的,现在也到他家坐坐。不仅需要贷款找他,家庭拌嘴吵架、邻里之间闹别扭也找他说和。一时间,米虫的人缘增值不少。

整天被人想着惦着,米虫感到挺充实,不由飘飘然起来,像是爬到树上看自己,把自己看高了:这才叫人呢,不白活一场,被人看得起是件很快乐的事。请吃饭、还有送礼的,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以前滴酒没沾过,现在也能喝几两了。米虫觉得人家很热情,自己也不能扭扭捏捏的:不喝白不喝、喝了也白喝、白喝谁不喝。

米虫十分庆幸能有今天,然而今天的到来多亏听了当年那句名人指点:“要好好学习,嗯。”那可真是恩人哪,无以回报人家真是枉做人哪。

米虫常跟家里老人说,你们没事就别下地干活了,还不够累的呢。现在吃不完用不尽,种地有什么用?平时打打麻将、练练气功比什么都强,把身体养结实,多活几年,以后可有福享。

左邻右舍对米虫也是羡慕不已:看人家米虫,啊,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有福之人不用忙啊。他家里的摆设要啥有啥,亲戚朋友像赶集一样,鸡鸭鱼肉常年不断。这不,他姥姥年近八十岁,又返老还童了,头发又变黑了,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哇。

米虫当然也感觉良好:这年头真好,要什么有什么,玩什么有什么。多大官也不过如此。现在的乡镇干部比中央才差几级呀?

米虫长了本事,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一天,有位孩子家长对米虫说:“我家那小子整天没事就知道踢球,老缠着要到县里那个小足球队去训练,要不,你给帮忙说说。”

米虫说:“如果孩子真是那块料,只要我出马,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招谁不是招。”

孩子家长忙说:“花多少钱我出!”

米虫学着那老板的话说:“别跟我提钱,人比钱贵。”言后,掏出手机,挂通了志军的电话,寒暄几句后,说有一个小足球苗子,你想法给办办。

话筒里传来志军爽快的回音:“好,好。”

米虫关闭手机,冲着孩子家长底气十足地说:“刚才听到了吧,我表哥说,有事找他。”

以往有事找志军,米虫都是酒后给他打电话,志军也了解米虫的习惯,电话里从未驳过他的面子。但这次米虫没喝酒,他想在村人面前抖一抖,露一手。

孩子家长立即激动起来,恨不得跪下给米虫磕上三个响头,动情地说:“请客送礼,花多少钱我出!”

米虫立马喝道:“不是说过了嘛,别跟我提钱,俗!知道吧?”米虫说着,从电脑包里掏出钱包,故意让孩子家长看到钱包里厚厚的百元大钞。

孩子家长吸了一口气,说:“足有三四千块。”

米虫不屑一顾地说:“什么?我的包里啥时候也不少于一万块,这只是小打小闹,付大额要刷卡,知道啥叫刷卡吗?”

孩子家长摇头说不知道。米虫便更得意了,说:“刷卡就是花再多的钱,不要现金,把卡往机器上一刷就OK。”

孩子家长忙点头哈腰赔笑,说:“真长见识。”

随后,米虫抓抓头皮,琢磨了一会儿,说:“我当下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孩子家长忙说:“有事你尽管吩咐。”

米虫说:“是这样,你看我爹妈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便,我想把村南那二亩地让你帮着种种,收了秋给我家留点口粮,其余全归你。”

孩子家长想都没想,一口应允。

米虫心里偷着乐开了花。心想:告别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竟然易如反掌。

因为有了米虫,才有了父母如今风不吹头、雨不打脸的幸福日子。以后,米虫在家里老人面前,俨然成了香馍馍。平时米虫的话也挺甜,常说:姥姥,爹妈,你们辛劳一生,也没有享过什么福,甚至连家门也没出过,等有了空儿我给你们补上。带着你们逛逛京城,吃吃比萨饼、肯德基、北京烤鸭。那里还有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我还要带你们到长城看一看,以后有机会还要带你们到更远的地方,甚至走出国(境)外,到新马泰、港澳台……

米虫说这话时,一律普通话,没带一句方言,老人们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米虫信贷员的地位巩固了以后,头抬起来了,出气也粗了,说话办事张扬了许多,一副无所不能的样子,嘴上常挂着那句:“我表哥说,有事找他。”

这天,那老板给米虫打电话,要他到家里,求他帮忙让孩子考军校。

米虫的交通工具已鸟枪换炮,由大摩托代替了自行车,购车缺欠的五千多元由那老板垫付。

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米虫左肩右携电脑包、骑着摩托车没减速就径直驶进那老板家的院子。一进院门,米虫就喊:“那老板,咱们什么时候到京城去一趟,跟志军说说孩子上军校的事。”

那老板迎出来答:“我看还是请他到县城先来一趟,以前没和他打过交道,突然造访,显得唐突。”

米虫说:“也行,到时弄个车接他一下,来了就安排在仙月楼。”

“这你放心米虫,只要孩子能上军校,咱费多大精力、花多少钱都不在乎。”那老板显得十分慷慨。

“再从我的业务里分你点股份,也让你跟着发发财。另外,我和县联社主任也是老关系了,抽空儿找他说说,给你提个一官半职。”那老板的话对米虫极具诱惑力。

那老板一席话,让米虫激动了,他当即拨通了志军的电话。说道:“表哥你好,我是米虫,上次一别有年头不见了,工作忙吧?!一切都好吧?!有时我一想起小时候你对我的好,心里就难过,老想掉眼泪。上次没有陪好你,什么时候再回来看看?”

志军说:“别客气米虫,听到你的声音很高兴,我挺好,就是有点忙,没空外出,有事你可以在电话里讲。”

“没什么事,就是想和你说说话,感到你们在外边的人有知识有礼貌心眼好,特别肯帮人。有困难的时候,想起你就有力量。我这人办事,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间对得起良心,你给办当兵的事我一直记着呢。没别的,你用钱的时候说话。”米虫说完把手机从右耳朵移到左耳朵,静心听着。

志军说:“有些事情不要总在心里记着,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米虫说:“不提了。另外,顺便跟你说一下,我有个朋友那老板,那天我俩和县里几个领导吃饭时提到你,领导们也都想见见你。还是百忙之中抽点时间回来看看吧,要是不方便,去车接你。”

志军说:“好,好,那就先谢谢了,你们都挺忙,不便打扰,有什么事情到时再说吧。”

米虫与志军的通话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

这次,米虫在电话里没说那老板孩子考军校的事。这一来,志军刚给帮忙办了当兵,紧接着再说考军校,显得急了些。二来呢,是探探口气,打个伏笔。

米虫收了电话跟那老板说:“志军好说话,热心肠,办当兵那么顺利,帮忙考军校也会全力以赴。如今靠送礼铺路也难不到哪去。”

那老板说:“部队可能和地方不一样,钱不一定好使。反正这事在没见着人之前,总觉得把握不大。”

“什么话那老板,当官的不打送礼的,说了多少年了,在志军身上就打住了?不可能!我们单位一个当头的当面跟我说,他小孩开始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当兵,后来就调到一个条件较好的单位,这期间在家住半年,穿军装都不习惯了。你猜怎么着,到新单位也老是穿便装,连队列都不会走了,有人就说他是混进革命队伍的老百姓,领导就想把他退回原籍。你猜怎么着,我们头去了一打点,就都搞定了,都是靠得这个。”米虫说着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贴在一起,冲那老板上下磨擦了几下。

“行,米虫。我说过,别跟我提钱,这事只要能办成,花多少钱我都不在乎。”那老板信心足了些。

出了那老板家,米虫就想,如果能让志军帮那老板孩子上军校,就会给自己更提人气。那老板什么人?别说乡里,整个县城不知道的人都少,工商税务供电环保包括公检法哪个部门都能说进话,尤其是和供电局的关系更没的说,现在整个县里用的变压器差不多都是那老板的货,有人称那老板是不在编的“电老虎”。帮那老板就等于帮自己!人家要钱有钱,要势有势。朋友不用多,有那老板一人就够了。再说了,人们要是知道我米虫连京城都有关系,那以后谁还会小看我?恐怕有的头头脑脑也会求自己。

米虫越想越兴奋,就又唱起:“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哈哈哈哈……”

看到米虫总是乐呵呵的,有人就问米虫:看你整天乐呵呵的,是搞上对象了吧?米虫就说,对象有的是,仙月楼里的小妞都是我对象,想怎样就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