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民族团结进步读本
19050300000037

第37章 我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众所周知,因为教育基础差、底子薄等原因,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此外,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结构也很不合理。从人才专业的分布来看,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政府行政机关、教育事业单位,而民族地区产业定位所需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经济高级行政管理、宏观经济分析决策、环保、旅游、企业管理等专业都普遍缺乏人才。为解决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教育部于2006年发布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培养目标:培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的人才;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生源范围: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4个省民族自治地方,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及管理人员。

三、招生计划:“骨干计划”的招生计划属于国家定向培养计划,纳入招生单位总规模。根据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单独下达指导性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的投放,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确定招生计划的投放比例;同时,兼顾国家重点扶持的民族地区的特殊需要。在考生综合素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有关招生单位按各少数民族在当地民族总人口中的比例安排复试和录取。汉族考生占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总数的10%。定向省区合格考生不足时,将招生名额调剂到其他有需求的省区按规定录取合格考生。

四、录取办法: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特殊措施招收。

五、基础培训:按照规定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一律集中进行一年的基础强化培训,使基础课程综合水平接近或者达到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二年再分配到所报考的高校。也就是说,“骨干计划”的硕士阶段学制是4年,比一般的硕士学制多出了一至两年。基础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转入招生学校硕士阶段接受研究生课程教学。

六、培养经费:硕士研究生(四年)和博士研究生的经费按国家统一标准由国家财政核拨,其中硕士基础培训阶段的经费核拨到承担基础培训任务的高校和单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研究生攻读学位阶段的经费按(国家)标准核拨到培养学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培养任务所需经费,按标准从现行财政渠道解决。生源地区和定向单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适当的学习和生活补助。

“骨干计划”实施4年来,已经有数千名莘莘学子从中获益,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著名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这一行列中来,享受新政策的恩惠。逐步缓解和扭转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匮乏状况。这既体现了党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的支持与关怀,也鼓舞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士气,促进了民族团结,有利于地区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