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就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实现其价值的过程。纳家户文化资源是纳家户最宝贵的文化资本,它彰显着纳家户独特魅力,也蕴藏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因而,制定一个适当的资源开发策略是十分必要的。要突出纳家户回族文化核心资源的开发,通过历史再现、地域融通、国际借鉴,坚持文化创新,坚持纳家户回族文化生态保护,使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开发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一节文化产业开发的理论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资源”的内涵往往指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相应地,在经济发展的模式中,也很少将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加以考虑。经济学关注的资本始终是可以理性计算并加以分析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对于难以量化分析但对经济运行又确有重大影响的非经济因素(制度、道德伦理、信任、意识形态等),通常采用“假设其他情况不变”的理性方式将其排除在模式之外。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其本质,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
社会学家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资本的形式》这篇著名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资本的理论。他认为社会界是一个积累的世界,引入完整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社会界的积累性。布迪厄认为资本有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分三种形式:个体积累的具体形式,是与身体相关的人力资本,或以“性情”的形式存在;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即以物质性、信息性、符号性的文化产品方式存在,如文学、绘画、工具、器械等;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即以一种客观的、必须加以区别对待的形式存在,如学术资格、文化能力、学历、合法的资质等。总之,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并能转化成经济价值。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是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
布迪厄之后,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比提出,文化资本是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之后的第四种资本,是文化产业承继和发展的源头活水。从广义上讲,那些形成人类生活共同要素的东西都可以说具有文化价值。例如小说或者诗歌,可以表达某些读者已经认识或与此相关的生活场景,一幢继承下来的古建筑也许正体现了那些隐藏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或传统;共同的语言提供了一种文化得以展示和延续的途径。如果文化的经济价值能够用货币单位衡量,那么个人或团体就可以给文化产品赋予文化价值。不同个体对文化价值的认定不同,各种物品的经济价值可以表现为需求价值或预期价值的不同。不同个体对某件具体物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定虽然无法达成一致,但在以物品文化意义为衡量目标的前提下,具体物品社会文化价值的市场认定却可以获得充分的一致。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思想家弗兰西斯·福山提出“人的资本”的概念,强调社会信任的文化资本。信任可以资本化、商品化并进入实际的流通。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还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其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一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或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有形的文化资本如通常称为“文化遗产”的建筑、遗址、艺术品和油画、雕塑及其他以私人物品形式而存在的工艺品之中。无形的文化资本包括一系列与既定人群相符的想法、实践、信念、传统和价值,它常常以公共品的形式存在于公共领域,如文学、音乐、戏剧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文化财富同样会引起服务的流通,这种流通一部分会形成私人最终消费,并且会导致新的文化资本的出现。
文化资本的经济学内涵主要包涵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价值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文化资本是一种经济现象。如一幢古建筑早期设定的价值可能只是一般物品,但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它具有来源于其外观和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人们愿意为物品的文化内涵支付更高的价格。而文学、语言、风俗、信仰等无形文化资本,虽然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关系相对复杂,但一旦通过产业开发,形成某种产品或服务并进入市场,其文化价值就会转化为经济价值,并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
第二,文化资本对国民经济增长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如戴维·思罗斯比认为,推测文化资本在经济学中对经济产出和增长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非常有用的。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
Kct+1=Kct+(Icmt-dtKct)+Icm
即假设在时间t内某个经济活动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积累为K,这种积累也许低于(或贬值折旧)d,它需要维护(保证)投资I,那么,如果加上新的投资I,资本积累就会进一步扩大。在这个模型中,文化资本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一起,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为了增加文化资本积累,新投入的资源与其他方面使用的资源相互竞争、协同发展。
第三,文化资本有利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文化资本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系统支撑着经济的运转,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及其选择。忽视文化资本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文化体系的崩溃,其结果也必然导致福利和经济产出的丧失。
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就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实现其价值的过程。在产业开发中,文化资源被转化为文化产品,其形态主要有:文化实物产品,是文化生产者在物态材料上创造的文化符号凝聚物,如书籍、图画、摄影作品、音像制品等。服务形态的文化产品,如表演艺术、戏剧、电影、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广播电视服务等。向其他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如,月饼因为渗透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团圆”而有别于普通的糕点;玫瑰花因为“情人节”而价值倍增。以著作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等。数字化产品,如网络游戏、网上音乐、网上交流等。
文化资源的转化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项目开发转化模式 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遴选、整合与重组,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推出文化品牌项目或特色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实现特色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和价值增值。这种开发模式需要做大量的前期项目规划论证工作,使得各种资源,如建筑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资源、科技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等得到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文化资源实现集群式资本转化,有利于文化品牌的塑造。
文化资源的单体开发转化模式 对典型个体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直接的开发和资本转化,这种开发转化模式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于城市人文旅游景点、历史街区、古建筑遗址、文化传说、宗教礼仪、饮食习俗等个性特征突出、相对独立性较强的文化资源系统。
文化节庆开发转化模式 以地方节庆为载体,通过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并赋予新的地方文化资源内涵来实现对地域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这一模式易于文化资源系统整合和群体覆盖效应的产生,当然也极易产生良好的资源升值回报,而且还可以重复进行。正因为如此,这一模式被各地政府广泛采用。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曲阜的“国际孔子节”、四川都江堰的清明“放水节”、陕西黄陵县的清明“祭黄帝陵”等。这些地域文化节庆已成为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地方节庆文化活动。这些节庆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为地方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文化资源资本转化过程中的“双赢”目标。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一样,也是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的根本。文化资源是人类共有的,既应该允许当代人平等享受,也应该保持代际间的公平分配与利用,反对只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损害、剥夺他人或后代平等开发利用的权利。一定要坚持保护性开发,使文化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不被毁坏、湮灭。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要采取文字、录音、录像的记录、整理研究、出版等以及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办法加以保护。对弱势的文化群体,更要以“救赎”的虔诚,给予更多的善意和关怀。
突出社会效益的原则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意识形态属性,二是产业属性。就前者而言,文化资源属于精神范畴,任何文化产品都传播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理念,在提升人们精神境界、陶冶人们情操方面发挥作用。这是文化资源有别于自然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的特殊性。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方面,要重视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和意识形态属性,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创新性原则 文化资源优势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创新、创意能力的强弱才是决定文化资源占有多寡和开发利用成效大小的关键。在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创新的原则,在内容、体制和技术等主要环节力求创新,在转换过程中要注重提炼内涵。创新是对文化资源的高层次加工,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它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机,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寻找到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途径。
第二节纳家户回族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随着文化资本化意识的增强,保持各民族和国家自身文化的传统性和独特性,已成为时代自觉。世界各国纷纷立足于民族现状,挖掘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把握资源特色,创造特色文化产业,是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资源主导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挖掘和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切入点。”
纳家户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纳家户人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它们积淀成为纳家户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它彰显着纳家户的独特魅力,也蕴藏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同时,纳家户是中国回族文化的典型样式,回族文化资源都可以在此得到彰显。研究制定一个适当的资源开发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充分发挥纳家户回族文化资源的聚集功能
纳家户回族文化资源代表了回族文化资源的总体特征,这是无需赘述的。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纳家户回族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聚集功能,这就是通过赛典赤及纳速剌丁家族在全国的广泛分布,实现回族文化资源的全面聚集。
回族文化的地域性很强。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文化体系十分庞杂。“回族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其人口地域分布的广延性(extensity)。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98%以上的县内都有回族居住。如此广泛的地域分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回族内部文化的差异。这样,回族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以地理区域为骨架,构建起了既具有内聚性(intensive)又具有广延性(extensive)的文化体系。”“现实中的’回族‘并非一个均匀、同质(homogeneous)的整体,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复杂整体。”
正因为如此,在回族内部存在着不可否认的文化沟通障碍。很多学者都注意到,“巨大的地域性文化差异使同族的他们产生了认同的距离和文化上的疏离,彼此的’我们‘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认同的错位和心理鸿沟使他们彼此很难走近,也很难敞开心扉深层次地交往”。
赛典赤及纳速剌丁家族后裔广布全国,这为回族文化的内部沟通建立起一个便捷的通道。我们在《中华回乡纳家户》一书中,对赛典赤及纳速剌丁家族在全国的分布做过一个粗略的考察,为方便读者阅读,这里将分布情况附录于此,其中尚不包括其后裔在国外的分布。可以看出,在国内汉族地区回族文化的四个板块中,都有其后裔的分布。利用亲缘、血缘关系,能够实现回族文化资源的大规模聚集,将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二、突出纳家户回族文化核心资源特别是名人文化资源的开发
在上一章中,我们评价出纳家户回族文化的一级资源为“纳家户”“纳家户清真寺”“历史名人”和“汤瓶”四个资源单体。纳家户清真寺是应该加以保护的内容,“汤瓶”为回族所通用,而“纳家户”这个符号和纳氏历史名人文化才是两个相得益彰、可以大力开发的独特资源。凡是赛典赤家族的,都是纳家户的,要抢占这一文化资源优势,将与纳氏宗族文化相关的各种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聚合起来,实现资源开发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