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19051600000014

第14章 纳家户清真寺历史调查(2)

(三)2009年以来清真寺的扩建

2007年,纳家户清真寺新一届寺管会成立,吕忠明当选为新一届寺管会主任。他任职以后,即开始积极整顿清真寺环境。当年的5月,他带人开始清理清真寺院内垃圾,制作宣传长廊,种花种草,绿化、改善环境。有来清真寺学习的妇女建议寺管会给妇女盖学习的教室,这也使刚刚成立的寺管会萌生了扩建清真寺的念头。

2009年5月,纳氏后人紫荆花实业集团董事长纳洪福先生慨然出资在纳家户修建清真女寺。纳家户寺管会主任吕忠明亲自参与女寺的修建过程,对此记忆犹新:

2008年10月24日,这天正是主麻日,聚礼结束后,纳家后人紫荆花实业集团董事长纳洪福来找我,说他要拿出200万元出散给清真寺盖一座女寺,乜贴举意在他的母亲上。当时我们觉得是件好事情。为此清真寺寺管会召开会议,成立了项目资金支配小组,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为了盖好清真寺,寺管会、纳洪福及纳承祖一行去北京,考察了北京四个古建筑,期间拍摄图片并绘图。并从二连浩特市场购买木材,积极为开工做好准备。

女寺修建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09年5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和宗教局发文批准,纳家户女寺建设正式开工,女寺的位置选在清真寺大殿的南侧。期间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难,纳洪福先生又先后出资200万元,经过近一年的建设,2010年4月24日工程最终竣工。新建成的大殿,又被称为副殿,建筑面积760平方米,使用面积424平方米,砖木结构,仿古建筑。新建成的清真寺,占地面积9000余平方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约80米,现有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主要由礼拜大殿、邦克楼、南北厢房、沐浴室等组成。这个建筑格局甚为壮观,大殿面阔20米、深43米,可容纳1500人同时礼拜。

同年,纳家户寺管会又开始修建综合楼。工程启动资金来自于三个方面: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宁夏伊品食品公司总经理闫晓平出资170万元,纳生金10万元;清真寺自筹110万元。各方款项共计300万元。主体建筑建起后,实际共花费350万元。此时,由于纳家户回乡风情园建设三期工程启动,原来纳家户90年代另建的小北寺被风情园征用而拆迁,小北寺坊民重归大寺,小北寺拆迁时补贴的80万元全部用于大寺综合楼建设。最终建成了上下两层共计1200平方米综合楼。上层7间,分别为图书室、教长室、厨房、满拉宿舍、经学班教室等;下层7间,为水堂子、厕所等。上下两层都为仿古建筑,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与其对面的偏殿互为对应,远望去两个建筑就像两个展翅飞翔的凤凰,造型却各不相同。随着偏殿和综合楼的建成,标志着纳家户清真寺硬件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寺管会吕主任说,修建偏殿、综合楼和清真寺其他硬件建设,现已花费1000万元,基本都是借助各级政府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寺管会没有向村民摊派过一分钱。

三、清真寺建筑格局及其风格

纳家户清真寺有着近500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历经诸次天灾人祸的破坏,以及多次维修和扩建,至今为人类留下了一个珍贵的建筑艺术瑰宝,其匠心独运的建筑风格是清真寺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智慧结晶,在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作为一道亮丽的建筑景观,具有多元性和地区性的特征。在伊斯兰教史上,早期清真寺朴实无华,如麦地那先知寺主要由围墙圈成院落供礼拜,房顶供唤拜,再设一简单讲台供宣教之用。随着穆斯林建筑艺术的发展,结构严整、雄伟壮丽和带有装饰艺术的建筑群相继出现。在近千年的历史中,随着伊斯兰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并在本土化过程中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伊斯兰教的地区性和民族性特色。体现在清真寺建筑艺术上,也形成了特色迥异个性鲜明的四大流派和风格:叙利亚-埃及派,主要以希腊、罗马和当地样式为范例;伊拉克-波斯派,以萨珊式样、古代迦勒底式样和亚述式样为基础;西班牙-北非派,即马格里布式样的马蹄形;印度派,大多为圆顶形,有明显的印度建筑色彩。中国清真寺建筑融合了阿拉伯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清真寺建筑风格。纳家户清真寺作为中国清真寺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建筑布局也彰显着中国特色的清真寺建筑风格。

纳家户清真寺融阿拉伯风格和汉唐建筑艺术为一体,是一座传统的中古式建筑,现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整体由邦克楼、礼拜大殿、厢房、沐浴堂等几个部分组成,呈长方形。清真寺前树立一照壁,青砖砌成,高10米,宽22米,中间为“纳家户清真寺”六个烫金大字,左右分别为阿拉伯文和中文的《纳家户清真寺简介》,与望月楼对峙。照壁四周用栏杆围起,照壁前为国旗台。

照壁西面与照壁相对的是望月楼,望月楼高达21米,面阔3层各3间,是一座卷檐歇山顶三层汉式木体楼阁,飞檐翘起,朱门彩柱,气势宏大。飞檐角上龙头张口鼓目,神态逼真。望月楼南北两侧对称设置两座三层简化了的十字脊式屋顶的邦克楼,高19米,底座正方形,见方4米。望月楼、邦克楼均置砖砌台座之上,台座高8米,宽9.5米,长14米,夯土筑成,外包青砖,台中辟三道拱门,两旁邦克楼下各辟一道拱门,有台阶楼梯,供穆斯林和游人出入。

望月楼呈长方形,东西长8.4米,南北宽13.62米,两侧对称各有一个邦克楼。望月楼共三层,底层为三个门洞,中间洞宽2.78米。左右两侧洞宽均为2米。各门洞据其宽度上作雕花边横额一副,前后门洞两侧各竖砖雕花边匾两联,和横额一样,外用中文,内用阿拉伯文,阴刻阳抱字面。拱门正中门横额:“纳家户清真寺”,左右侧拱门横额:“原颜复新”“圣迹永存”,两侧楹联,上联“遵主命活泼中显值性”,下联“顺圣行精微处在无言”。基座上部四周砖雕挂落,仿木砖雕纹麻叶云纹拱昂,上复线砖,椽头砖,安脊铺瓦,四周女墙高出基座平台85厘米,基座上平面周回廊。主楼面阔五间12.6米,进深四间8.2米,中心间前后对称,安装“六抹混合穿四八角式”格子门四扇。门高2.6米,宽0.66米,高宽比约1∶4。门楣上安封闭横披。两稍间砌槛墙安装上圆下方式窗子两扇,窗心图案同门,上半圆内透雕宝相如意莲花。廊宽1.8米,中心两面山间用砖封砌。檐柱18根,高2.9米;柱径下27厘米,上25厘米。收分2厘米,径与高比为1∶11。金柱8根高11.7米,柱径下35厘米,上30厘米,收分5厘米。上层檐柱数目、径及收分同下,柱根骑坐在下层抱头梁之上。

二层平面周回廊,面阔五间11.2米,进深四间6.8米,面积为70平方米。中心间前后面门式样同下层。次间槛墙上,每间上装格子槛窗四扇;廊深1.1米,廊地板用5厘米厚木板铺钉。回廊四周为瓶腰铣柱式栏杆,高0.8米。上面中心两间和下层一样用清水砖封砌。上、中、下三层斗拱均为绞麻叶云纹拱,拱长72厘米,高18厘米,厚8厘米。雀替按每间大小比例定,廊为骑马雀替。

顶层面阔3间9米,进深一间4.6米,歇山层顶,重梁起架,屋檩四椽。檐步为六五举,脊步九举,屋顶举高为1∶2.5进深。重檐下沿两层分别高为七举,屋面坡度加高,增加了屋顶的视觉分量,下视效果庄严隆重。

两侧楼为三重檐十字歇的砖作楼阁式建筑。下层为拱门洞,各安古式板门两扇,踏阶而上达二层,朝向主楼开安拱门,其他三面开安上圆下方式窗子,上半圆透雕宝相花图案,下作八方边环式亮窗。从二层内楼梯达三层,三层四面作窗大小式样同二层。楼阁每层外檐砖雕云纹,卷草,挂落及仿木斗拱。凸凹线条檐砖及瓦和台座外檐相同。十字歇山顶在有限面积中间安装宝顶,十字正脊,正吻四座,及垂脊垂兽,翼角起翘,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和主楼左右呼应,上下映辉。

从宽阔大气的望月楼主门洞进入寺内,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空间。砖铺路面两旁,有两座小型花园。花园后有两棵参天古槐,据传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花园的北侧为8间厢房,东起第二间开一侧门。厢房为砖砌起脊,鱼鳞瓦顶,出檐廊柱,精巧典雅。现在,厢房尚未装潢,未投入使用。在望月楼主门右边几十米处,也有一个小门,直通偏殿,小道两旁林立着两行用于宣传的长廊,一进小门,偏殿建筑便映入眼帘。

与望月楼相对的是清真寺主体建筑礼拜大殿,这是一座歇山卷棚大屋顶建筑,山脊鳞比,错落有致。上部飞檐雕塑云龙,口滚圆珠,凌空欲飞。檐下拱上有“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丹凤朝阳”等主雕并铺以草木花卉相辉映。此种画案,本属于伊斯兰教教法所禁止的。非穆斯林的卢慧杰在维修过程中,也认为此种图案不符合伊斯兰教规定。“有些图案突破了伊斯兰教清真寺不雕动物画的规矩,明间斗拱上雕刻的是’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夔龙献寿‘,这些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吉祥图案。前廊二角昂还雕的是张牙舞爪的半身行龙,栩栩如生,这大概是当时工匠不懂伊斯兰教教规所至(当为”致“,笔者注)。”大殿面积1102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礼拜;栏额拱上,绘有花卉草木与《古兰经》经文浑然一体。堂内地上铺棕色木质地板,上铺村民捐赠的500多条地毯。顶上30个斗拱彩笔绘画;墙壁无华,唯后墙正中雕画拱门,拱门两侧饰有银色《古兰经》经文浮雕四幅,肃穆庄严,整个建筑群雕梁画栋。梁头、柱头、额枋、挂落都雕刻有回族喜爱的花草纹图案,门窗隔断精工细作,砖雕、石雕陪衬。建筑彩绘以绿色调为主,用清淡式彩绘的手法,凸现建筑物的庄重、尊贵和神圣。

大殿规模宏大,屋顶采用五脊四卷(五个单檐歇山顶和四个卷棚顶)的勾连搭形式。歇山四尖脊特别陡峭,脊举倒挂;第一脊上脊水平檩距为90厘米,举高为120厘米;第三脊水平檩距为110厘米,举高为140厘米;第五脊水平檩距为120厘米,举高为150厘米;第七脊水平檩距140厘米,举高为170厘米。从以上四脊比较,水平檩距由前向后逐渐增大,脊势逐步增高。举势陡峭,使建筑物显得雄伟壮观,前后檐是四举,两歇山山面只有三举。两歇山山面没有腰檩,檐椽的后尾部直接斜钉在歇山下梁或随梁枋上,下面由山面墙封闭。二四六脊为卷棚歇山顶,脊椽不是拱弧型,为平铺松木圆椽长1米。角上的大梁起翘平缓,高为四举。从上脊看,似有唐代上峻下缓的味道,并具有明显的川匠手法。

大殿前卷轩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8米,南北宽17.75米,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独设置。整个大殿建于高0.4米的石砌台阶之上。殿身面阔七间,宽21.6米。进深明十二间,暗九间44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设踏步两级,有垂带。礼拜殿是大殿的主体部分,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3.2米,南北宽17.75米,殿内金柱28根,各柱间距不等。其优点是内部尽量增大空间跨度,减少柱子,外檐歇山面由于跨度长,额枋承受力增大,容易弯曲,匠师们巧妙的通过墙体分割,把后六脊,每两脊外檐分割成三间,减小跨度,增强额枋承受能力,使之不易弯曲下垂。

走近礼拜大殿廊檐下,抬头仰视,门楣上方悬有5块复制而成的名人赠匾。左面两块匾:一个刻有“清真光明”的匾是民国二年(1913年)秋,宁夏护军使马福祥所题;一个刻有“道本古初”的匾则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武卫后军统领董福祥所题。右面的两块匾:一个刻有“古教正宇”的是道光五年(1825年)夏,陕甘总督杨遇春所题;一个刻有“清净光明”的是建寺时所题,该匾下方有一行小字“吾家弃秦移居西夏,吾寺起建于明嘉靖三年,圣迹永存”。中间一块匾刻有“纳家户清真寺”,是1985年6月,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黑伯理题的。

礼拜大殿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底座呈“凸”字形。面阔五间,两侧设有廊柱,进深8间,由殿前卷轩、拜殿等两部分组成,东西长53.58米(包括廊柱一进),南北宽21.67米(包括廊柱两间),殿前卷轩宽17.75米。礼拜大殿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八角凉亭,为群众等候礼拜时休憩之所。大殿右边的凉亭原为女寺空间,被拆除后修建凉亭。大殿后面是两块平行林立的功德碑,一律为黑色,表面光洁,上面是用楷体撰写的是清真寺扩建中捐助人的名字,前后两面,从上到下,布满全碑。

礼拜大殿的南面为副殿。由纳家后人紫荆花实业集团董事长纳洪福先生出资400多万元人民币建成,2010年竣工。工程采用仿古建筑,其结构为仿古砖木单层,形式为勾连搭歇山顶,三脊三拱。青砖外墙磨砖对缝,屋面铺绿色琉璃瓦。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大殿面积420平方米,前廊明五暗七间,殿身明三暗五间,殿内共十间。副殿与大殿之间有连廊相接。副殿的进深仅为大殿的三分之二。殿后建一厢房,为放置杂物之处。副殿的东面正对清真寺的侧门,是一座卷檐歇山顶单层门楼。台中辟三道拱门,两侧各有一厢房。侧门与望月楼之间以砖雕花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