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19051600000030

第30章 纳家户早期办学调查(2)

(一)纳家户清真小学

纳家户清真高等小学是当时创办的新式回民小学之一,这是纳家户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具有开新风的历史意义。据《朔方道志·学校志》记载:

在纳家户东门外,民国8年护军使马福祥捐款创办,修建教室3座,寝室、休息室数十间,操场一处,附设初级小学一所,教员2名,学生50名,学款由马护军使福祥捐银1500两,余就地筹备。

建校资金基本上都来自于马福祥的捐银,其余由地方自筹。在具体的筹建中,马福祥派副官马登高、吕凤歧二人亲临纳家户,负责监督建校。其中吕凤歧是纳家户人,是从私塾教育毕业的学生,由于受过教育,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使得他对家乡办学的热情高、使命感强。民国6年(1917年),马福祥在宁夏城设蒙回教育劝导所,经常派员下乡到各县说服乡绅富贾,让他们牵头筹资,督促回族聚居区兴办学校,发展新式回民教育。当时纳家户也有热心办学的民间贤达,如纳长孝、纳长武、沈作霖、吕殿贤等,其中纳长武,后人称呼为“先生太爷”,据后人回忆他为纳姓族人的家族长,家门前曾悬挂着武举匾额。这些具有一定威望的老人立即组织当地农民动工建校,并于民国8年(1919年)完成校舍建设。

新建成的校舍,据《纳家户村志》的说法,有面东讲堂5间,南北厢房各5间,《朔方道志·学校志》中说:当时修建教室3座,寝室、休息室数十间,这说明当时校舍在10间以上。1935年曾在此校读过书的纳存福老人,认为《纳家户村志》中说法有误,“这个学校呢,他们说的不对头,这是三间房子,这是两间房子,这么是五间房子,这么是五间房子”。根据纳存福老人的说法是15间房子,纳老就学时,清真小学已建成了16年,其间有无再建现在不得而知。因此,当时的校舍应在10间以上,我们以《朔方道志》中的记载为准。学校还建有操场,以供学生上体育课之用。根据纳存福老人回忆,在过去东门的出口,即是学校的操场。学校的校门是向东而设,门楼呈拱形,门内对面砌有照壁,庭院包进一棵百年古榆,景色宜人。大门上方高悬一块大字横匾,上书“纳家户清真高等小学校”。匾的上部有陆军上将马福祥(宁夏护军使)、宁夏道台陈必淮、宁夏县行政长(即县长)余鼎铭等3人署名,下首有“民国七年立”的字样。新建学校立有石碑一座,立置在校园的西南角,碑高7尺,宽4尺,厚3寸。碑面平整光滑,碑文的大意是关于创办学校的记载,碑的顶端书有“六道化成”4个大字,背面全系大字草书,记有吕殿贤、纳长孝、纳长武、沈作霖、吕凤歧等人的名字。现在石碑尚在,只是历经风雨磨蚀,已字迹斑驳,难以辨认。

学校建成后,第一任校长是由宁夏将军府派来的,名叫法锡铭,甘肃兰州人。招收的学生一部分是私塾的学生,一部分是当地的学龄儿童。《纳家户村志》中记载:民国时期,村内有小学2处,学生39人。随着新式回民教育的出现,私塾教育结束。1945年以后,纳家户又曾出现过3所私塾学校,不过都是昙花一现。民国时期,纳家户文化教育落后,“多读书即远教之由”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很多家长反对送孩子去学校念书,适龄儿童大多都要进寺念经,接受经堂教育,这是当时纳家户回族教育的现实。所谓私塾教育,也只是极少数开明家庭才愿意送孩子去念书,更多的家庭则依然对汉式教育敬而远之。即使纳家户清真小学建成,大多数人还是不肯接受,当然,这毕竟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纳家户村志》中认为,当时全校共有学生150多人,实属言过其实,《朔方道志》中认为当时有学生50人,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当时入学的学生,也是参差不齐,入学年龄相当悬殊,大的十七八岁,小的十岁左右。学制分高级和低级,一、二、三、四年级为初级,五、六年级为高级。课本用的是民国教科书,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历史、地理、手工、图画等,根据宋志斌和张同基《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中的说法,其中还有阿拉伯语课。除每天学习文化课外,早上和下午还需练习军操。老师管教得很严格,学生如有过失,就进行体罚如打手板、罚跪等。民国9年(1920年),校长法锡铭被撤换,由马贤德接任校长。马贤德是甘肃临夏人,年轻但有学问,教学也颇有经验。这时的学校规模也在逐渐壮大,学生日益增多。学校从上海商务印书馆购买了大量新书,新添了一套鼓号,当时学生们都叫洋鼓号。民国10年,纳家户清真小学第一届高小学生毕业。毕业典礼甚为隆重,学生披红戴花,送喜报,宴请宾客,很是热闹。这届毕业的学生中,有几人考入了中等学校,如谢存温考入宁夏蒙回师范学校,雷震春考入甘肃省立第五中学。在马贤德任校长期间,第二届毕业生中20多人考入其他高等中学。这些学生学成归来,先后在纳家户学校或其他学校任教,对宁夏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民国11年(1922年),马贤德校长调任金积县县长,校长由张鉴民接任。张鉴民也是甘肃临夏人,一年后离职,又由马镜堂接任。马镜堂是银川市南关人,他执教期间,学校的情况大不如前,自建校以后,所有经费以及员工的薪俸,都由宁夏将军府按月拨发,到民国10年,马福祥调到绥远担任督统,从此学校经费无着,处于停办状态。后来马镜堂离职,又由金光辉接任校长。金光辉是同心县人,在他执教时,学生人数大大减少,学校只有3名教师,由地方出资仅能维持基本运转。加之地方军阀连年混战,河州的马廷骧、马廷贤、马仲英,宁夏的苏雨生、马大中等人经常在宁夏扰乱,后有马鸿逵、孙殿英之战,使得老百姓担惊受怕,对学校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马福祥离开宁夏,他所创办的回民新式教育随之失去依靠,颓废之势日益严重,大多面临着停办的厄运。到了民国17年(1928年),冯玉祥统帅的国民军入甘,冯系集团将大西北作为战略大后方,同蒋介石逐鹿中原。“为了维持巨大的军政开支,在宁夏地区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达40多种。”以至于“当时的省立学校一般还可以勉强维持,县以下的各类学校基本上已难以生存”。有学者认为民国17年,国民革命军入甘,门致中任宁夏第一任主席,门致中以开发西北为借口,勒令这些学校全部停办。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值得探究。不久,甘肃回族军阀马仲英于1929年4月攻占了宁夏省城,驱走门致中。冯部吉鸿昌随之又击败马仲英,继任宁夏省主席。随着中原大战的爆发,马鸿宾再次掌握宁夏政权。在这样一个权力更迭的过程中,宁夏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如果说当时学校教育全被勒令停办是不合事实的,但对于纳家户回民教育来说,也是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在此期间,第五任校长金光辉离职回同心,校长由马麒担任,马麒是本地新寨子人(今杨和村),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五中学,为人忠厚,很有学问。同时又有本校首届毕业生谢存温、雷震春、沈殿义等,先后从中学和师范学校毕业回来被聘为教师,此时学校划归宁朔县,改为国立第三完小。学生课本改为新学制,班级恢复到原来的六年制,学生人数逐年递增。随后又聘请了王尚清、王仁之兄弟二人来校任教。王尚清是绥远中学毕业,王仁之是北平民国大学的学生,都是永宁县王泰堡人。从此,学校师资力量大增。纳家户人也争先恐后送子女入学。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校长和教师再无更换,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在宁夏县、宁朔县联合举办的小学毕业生会考中,纳家户学校的学生考了第一名。从此,学校名声大振,学校教育步入正轨,十多年间,培养出了不少人才,如纳长麒、纳长林、马洪林、纳德祥、马利霄、王国忠、王国栋、苏玉成、纳殿恒、纳殿海等。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在各个岗位上担任重要工作,为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才智。在此期间,校长由县教育科选拔任命,马麒、王尚清、谢存温、王任之等先后担任校长。

民国22年(1933年),马鸿逵出任宁夏省主席,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当年对始命名为清真国民学校、清真高等小学校的清真小学也进行了归属调整。原属平罗县的清水堡、李岗堡,宁朔县的大礼拜寺、新城南门外等4所清真初小及纳家户清真高小、王泰堡清真初小划归宁夏县,并将所有清真小学皆以序次命名。当时宁夏县有清真初小9所,一度将其名称中的地名改换为序数。杏树桥、保家户、通贵堡、通昌堡、清水堡、李岗堡、大礼拜寺、新城南门外、省城西门外清赵初小,分别称为第一清真初小、第二清真初小、第三清真初小……第九清真初小。不久,学校按规定又改为以所在地地名来命名。纳家户当时办清真高小,其办学层次在宁夏县清真小学中相对较高,作为高级清真小学,其校内又附设初级清真小学。

(二)纳家户实验小学

1936年,宁夏、宁朔、平罗、中卫、金积、灵武等县设立了教育局,盐池、豫旺(今同心县)、磴口三县增设了教育科员。同时在宁夏县属的金贵乡、宁朔县属的纳家户及灵武县属的吴忠堡,设置“乡村教育实验区”,划定在该三处的普通小学均改名为“实验小学”。当年寒假期间,就委派樊应福、刘汉兴二人到校开始筹备,经过一个寒假紧锣密鼓的准备后全部就绪,于次年春季开学。纳存福老人就是当年入学,虽然时间都已过去了76年之久,老人对那时学校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开始那个校长叫樊应福,樊应福不是随后当了宁中校长了,那个时间长了。他们那个时候反马鸿逵,随着送电影的队伍来的,来了以后呢,马鸿逵就把他弄到,开始就弄到纳家户学校当校长去了。

据说学校开学不久,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即来学校视察。那天,他乘坐一辆大汽车,带着省政府的几个官员,其中有教育厅厅长童耀华、建设厅厅长余鼎铭、秘书长马廷铸、参谋长李翰园、副官马如龙等。因学校事先不知道,马鸿逵的突然到来使得整个学校惊慌失措。校长马麒等前往迎接,立正敬礼,马鸿逵点头示意,并且到讲堂里转了一圈,然后就站在院子里简单地询问了一下学校的相关情况,往出走时,就对紧随其后的教育厅厅长童耀华说:“把这个学校好好整顿一下!”童耀华点头称是。接着又在纳家户几位长者和阿訇的陪同下,参观了纳家户清真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