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19051600000031

第31章 纳家户早期办学调查(3)

从马鸿逵带省政府一帮官员莅临纳家户小学来看,其对宁夏开办回族教育很是热心,“1933年马鸿逵就任宁夏省主席的最初几年,把发展教育作为治省三大要政看待,并以小学教育视为首务”。他出门时给教育厅厅长童耀华说的那句话,就给纳家户实验小学带来了重新修建的机会,不久教育厅厅长童耀华就落实那天马鸿逵的指令。后来纳家户小学校舍确实得到扩建,添置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购买图书400多种,增设了图书馆。根据纳存福老人的回忆,从樊应福到纳家户以后,纳家户小学就开始逐步扩建,扩建的时间是在1937年。

这个时候,樊应福在那儿,才慢慢开始招呀,扩充呀,学生就多了,所以我们来的时候,这个学校就盛不下了,一共才一个两个教室,当时学生都盛不下了,那个时候准备往外扩,那个时候你看,这面扩了一个教室,这面扩了一个教室,这么扩了是两个教室。这面盖了点房子,一共也就是六个教室。这么扩充的。到了1937年扩张盖的,纳家户那个时候,这是个大水坑,填起来。纳家户那个时候不是家家户户,你有车有啥,都给你派着呢,你应该拉多少土,把这个坑填起来,然后才盖起来的。当时规模也就这么大的个学校。不是那个高头(书上)写的,他们写的都不对头。

此次校舍扩建,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人数增多。《纳家户村志》中写到自此学生人数增到400多名,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学生慕名住校念书(主要是五、六年级学生),校内教室不够用,又在清真寺内南厢房增设三、四年级两个班。此种盛况是否属实?就当时纳家户的情况是否能达到这样一个人数?至2009年,纳家户回民小学有12个教学班,522名学生,其中回族学生495名,时隔70多年,尤其是在新时期以来纳家户教育大发展以后,其学校人数与70年前基本持平,这样的一个学生人数是否可信?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纳存福老人,他认为这是不真实的。

它那个高头(口语,意为“上面”,指《纳家户村志》)说是一哈(下)闹了四五百学生,四五百学生盛都没处盛,哪盛呢?他胡说的呢,胡说的呢,就我刚才说的,我上到一年级还在这个里面,我们在这个大教室里面。我们一年级,这点还有高年级的,一共才四个学生。在顶前排每次坐的呢,当时老师先给那个讲完,然后再教我们。

纳存福老人认为,当时学校人数确实有所增多,大概有200人,每个班级中的人数有多有少,人数多的班级三四十个,人数少的班级也就是二十几个学生。当时学校的校长,根据纳存福老人的回忆,第一任为樊应福,汉族,宁朔人(现青铜峡人),北京某大学毕业生;第二任刘兴汉,回族,银川人,北京某大学毕业生;王仁之,回族,永宁王太人,北京某大学毕业生;谢玉梧,又名谢从韫,纳家户人,纳家户云亭小学的最后一任校长。这与《纳家户村志》中的说法不同。纳家户实验小区办学层次高,教师配备上多半是由教育厅委派和试验区主任聘请,其中有纳长麒、李清寅、李毅夫、昌志卿、李宪章、王仁之、王尚清、朱明铎、谢玉梧、马维翰、纳彦宾等,教职员工20多人。教师中有大学、师范专科的毕业生,也有高中和普师的毕业生,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教学经验。当时的纳家户实验小学,已成为全县设备完善、教学质量好、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校。实验小学除日常教学外,还按照实验区的布置,开展社会活动,主要是扫除文盲和抗日宣传。扫除文盲活动实行“小先生制”,即指定高年级学生教家中的人识字,并规定每月测评一次,教材是农民识字课本。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失学青年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不少家庭妇女也识字了。当时的纳家户乡村教育实验区,成为宁朔县地区乡村教育中心。

民国26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宣传抗日爱国活动的进步团体——新安旅行社,由绥远一带沿途宣传来到纳家户乡村教育实验区,在学校停留了两天。该团领导人侯亦人等召集全体师生,讲述日寇到处奸淫掠抢、杀戮百姓的滔天罪行,号召全国各地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组织学生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打回老家去》《大路歌》等抗日救国歌曲,激发了全体师生的抗日爱国热情。从此以后,纳家户学校组织师生排演话剧、出墙报、到街头集市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到处可以听到师生们的抗日救国歌声。

民国28年(1939年)末,宁夏省教育厅厅长童耀华被撤职,根据《纳家户村志》中的说法,与此同时试验区主任樊应福、副主任刘汉兴也先后调任离校,试验区也无形中撤销,实验小学停办,划归宁朔县领导的县立小学。由于和童耀华有关的问题没查结,全县教师三个月没领工资,纳家户学校也不例外。学校只有本地纳家户的几位教师如马麒、谢玉梧、马维翰、纳秀峰等坚持教学,从自己家中拿粮、拿蔬菜维持生活。在这个时期,马鸿逵征兵、征粮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青壮年每年两次应征,农家多半丧失劳力,已上学的学生有一半退学,全校只有100多名学生,还不能巩固,遇到农忙时学生更少。当时人们评论说:“春满堂,夏一半,秋凋零,冬不见。”反映了当时学校的衰落情景。这时期的校长一年几换,先后担任校长的有丁开荣、吕秉异、王影等,最后由谢玉梧接任,维持残局直至永宁县解放。1949年9月23日,永宁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了该校,改名为纳家户小学。

(三)纳家户云亭小学

1933年马鸿逵接任宁夏省主席以后,继承其父遗志继续办学,据《马福祥传》中所说,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云亭教育文化基金会”,其自任董事长,筹集一亿元教育资金,在宁夏各县创办云亭小学,先后在宁夏各县成立了13所“云亭小学”,校舍重新修建,每个学校的建筑费400万元,均以马福祥的字命名。云亭学校从什么时候办起,所办的13所学校是否同时同步?《宁夏文史资料(第24辑)》刊发过的马福龙忆述、马世清整理的《虎嵩山与中阿学校琐谈》和马万钧的《忆宁夏云亭小学》两篇文章中,作者都为那个时代亲历者,其中马福龙还是当年创办宁夏云亭小学的倡导者,可以确定宁夏云亭小学创办的时间是在1937年。《银川市教育志》的说法是,这一时期,马鸿逵为纪念其父马福祥,将宁夏的一些回民学校多冠名“云亭”(马福祥的字)。民国26年(1937年)7月,云亭师范已开办一个学期。可以确定的是,宁夏云亭小学始于民国26年,而其他各学校都是一个渐进办学的过程。永宁县纳家户云亭小学是宁夏13所云亭小学之一,依据有关资料,办学相对较晚,最早开始于1944年前后。《银川市教育志》中记载:民国33年(1944年),马鸿逵从宁夏禁烟(鸦片)委员会罚款项下拨出20万银元,作为筹办云亭小学的基金。筹办云亭小学的情况,一是新成立,二是改各县回民小学为云亭小学。截止1945年,全省共有云亭小学13所。“云亭”二字基本上成了“回民”“清真”的代名词。纳家户云亭小学是新成立的,还是改纳家户实验小学为云亭小学?纳存福老人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的相关情况。

纳家户这个小学,到了1946年,马鸿逵给他们老子(指马福祥)搞云亭小学,把这个回民学校改成了云亭小学了,当时又给了点钱,纳家户小学就搬到现在这个纳闸桥下头的这点了。

可见,纳家户云亭小学是在原有纳家户小学的基础上,将其改名为纳家户云亭小学,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将原来的纳家户小学搬到了纳闸桥西,重新建校舍。关于马鸿逵当时创办的宁夏云亭小学,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时云亭小学的教学课程,除了原有的公共课程和普通课程之外,附加阿拉伯文课两节,有中阿并举的特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云亭小学课程设置无阿拉伯文课,只是单一的公共课程和普通课程。如马万钧《忆宁夏云亭小学》中就持这种观点:

在改为云亭小学之后,马鸿逵指出:我们的办学宗旨是要提高回民下一代的文化程度,使他们普遍受到义务教育,在教学、编制及课程标准等方面,必须依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小学教育的一切法令为依据,不得有违,以便符合学生们在本校毕业后去考普通中学的要求,并为我们以后办中学、办大学奠定基础(因此这个学校没有设阿文课程),希望在宁夏回民聚居区域,多办一些这样的学校。

这一种观点可能更为客观,作者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上述话语系作者对马鸿逵训示原话的回忆。云亭小学作为一种新式回民教育,不同于那种中阿并举的新式回民学校,其“必须依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小学教育的一切法令为依据”,显然就不可能再增加阿拉伯文课,况且马鸿逵本人也一再强调。因此,纳家户小学的课程基本上还是循着清真小学时期的汉式课程,只是在表面上附着了一个“清真”的字眼,其意也就是告诉他人这是一所回民学校。1946年以后,随着内战爆发,宁夏马鸿逵配合胡宗南部进攻陕北,从此战事频繁,忙于战事的宁夏当局无暇顾及当地教育,各县云亭小学难以为继,纷纷面临着关闭的困境,其中纳家户云亭小学也不例外。可以看出,纳家户云亭小学的出现,是纳家户回族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虽历时不长,并不能掩盖其在特定历史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结语

以上是对纳家户早期办学情况的源流追溯。可以看出,纳家户学校教育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早期私塾教育的出现,到民国以来现代学校教育走上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清真小学、实验小学再到云亭小学,与邻近村庄学校教育相较,其办学层次高,发展速度较快,在当时宁夏回族村庄中独树一帜。学校教育的出现与发展,使纳家户文化落后的局面有所改善,在民国时期,也为纳家户培养了一批有知识的文化人。1949年宁夏解放之时,37万回族人口,仅有10余回族大学生,其中纳家户籍回族大学生就有两人,分别是纳长麒和纳长麟,于1943年和1946年先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仅一个回族村庄,其大学生就占到当时全省回族大学生的五分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纳家户回族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纳家户的早期办学为其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