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19051600000032

第32章 纳家户回族民俗调查(1)

“民俗”一词为英国学者汤姆斯(W.J.Thoms)于1846年首创,用于指称“民众的知识”。美国民俗学家J.H·布鲁范德认为,民俗是以“不同的、传统的形式流传于任何民众类型中的事象,不论它是以口头的形式,是以习俗范例的形式,还是以传统行为和交流的形式”,指出民俗之传统的、非官方的、非正统文化的特性。中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由此可见,民俗作为一种广大民众创造并以其为传承载体的“生活文化”,包括了丰富的文化事象。乌丙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中,将中国民俗分为物质生产民俗、物质消费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等五大类。这是对中国民俗的一种宏观概括,细分下来各种民俗事象达到千种。回族民俗具有中国传统民俗与本民族民俗的二元特征。纳家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既体现着中国回族文化的多元属性,又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

一、礼仪习俗

(一)家庭礼仪

传统纳家户村庄是一个典型的乡土社会,其乡土性直接体现在其所具有的迥异于现代法理社会的礼治秩序,而落实到传统的回族家庭中。其所拥有的一整套的家庭礼仪,从古至今被人们所遵守。在纳家户回族家庭中,人们非常重视夫妻间的和谐关系,并赋予其一定的伦理性。婚姻对他们来说是真主的前定,在家庭中,就应遵行穆斯林的家庭伦理和行为规范,夫妻之间,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善待,相亲相爱,这也体现了他们对理想婚姻生活的追求。正是如此,就是今天我们走进纳家户,传统氛围依旧很浓厚,家庭中夫妻间难免有磕碰,但家庭生活总是井然有序。

百善孝为先,回族家庭中也讲求孝道,这不仅是对子女的要求,也是对父母自我责任的提醒。概括起来,就是母慈子孝。父母要懂得自己应尽的职责和其在家庭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对于自己的孩子,不分男女,都应一视同仁,将其抚养成人,要仁慈和善。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尤其是穆斯林的信仰和礼节教育,让伊斯兰信仰从小扎根心田,使孩子从小懂得如何去做一个有礼貌、知礼节的穆斯林。对于那些自小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人们会嗤之以鼻,认为没有礼貌、缺乏教养。作为子女,要能体会父母的含辛茹苦,要有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报答父母、赡养父母,这都是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对于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他们会遭到整个村庄的舆论谴责。

在纳家户的家庭中,兄弟姊妹间作为直系亲属,彼此之间要相亲相爱。作为兄长和姐姐,往往有替父母照看弟弟妹妹的职责。在家庭劳动中,兄、姐要拣重活干,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考虑到弟弟和妹妹,不能与幼相争;弟、妹们长大了,要尊敬自己的兄长和姐姐,到了一定的年龄,分别许久时,弟、妹们见兄长和姐姐时,要主动说色兰问候,吃饭时要先让兄长、姐姐先吃,不能在兄长、姐姐前言语粗鲁,行为不雅,不能肆意开玩笑,不能随意取消兄长和姐姐的称呼。兄弟姐妹之间情同手足,不能自相伤害,要做到彼此爱护、相互尊重。

(二)交往礼仪

纳家户回族百姓很讲究礼节,在道路上行走,晚辈见了长辈,要停下来道“赛俩目”,向长辈请安问好;长辈也礼貌地向晚辈回“赛俩目”问好。“赛俩目”意为“愿安拉赐你平安”。在问“赛俩目”时,要恭敬端庄。在纳家户村,人们很看重问“赛俩目”,将其视为有无礼节的表现。对于外来的回族穆斯林来说,“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色兰化知己”,“赛俩目”成为一种沟通彼此,拉近各自距离的最好方式。

纳家户村的回族人热情好客。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炸油香,宰鸡宰羊,款待亲友,相互祝贺。若有亲朋来访,主人要出门远迎,领进院门,高挑门帘或推开门让客人先进屋,脱鞋上炕,坐至中间,端上炕桌,沏上热腾腾的盖碗茶,双手捧给客人说“请喝茶”;随即端上油香、馓子之类的食物请客人品尝,并陪在一旁,让客人品尝食物,并给客人的盖碗里添水。

纳家户村的回族提倡尊老爱幼,非常注重长幼之间的礼仪。客人到家入座时,按辈分年龄入座。问候亲人时,长者在前,晚辈在后,不在客人面前随意走动。而且在家的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来与客人见面、问好。吃饭时,先让客人吃,然后主人才动筷子。饼子、馍馍要用手掰开吃,不可囫囵啃咬或大口嚼咽。忌讳进食时发出声音、喝茶时用口吹或吸出声音,给客人倒水、加菜时,向内拨、倒,忌讳反手向外拨、倒。陪客吃饭,男客人由男主人陪同,女客人由女主人陪同,晚辈一般不陪客用饭。送客人时,全家都与客人道别、祝福,对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才回家。

(三)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又称“生命礼仪”,或“过渡礼仪”,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仪式,贯穿于人的生命始终。它是人实现身份转化,顺利走进社会的桥梁。因此,在人生的历程中,每个人所经历过的最重要的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与丧礼。一个回族人的一生,总是与不同的人生礼仪相伴随,纳家户回族人的人生礼仪内容十分丰富。

1.洗三与揣生

诞生礼是一个人一生的开端礼,在人一生的仪式中是一种重大礼仪。过去纳家户回族妇女临产时,孕妇先要洗大净,尽快住进产房。婴儿诞生时,产房除了接生婆和家里妇女外,男子和外人一般不准入内,产妇的丈夫也不得随意入内。当孩子生下来后,家人马上要在门帘上挂一个红绸或红布条子,表明这家妇女正在坐月子。在宁夏南部山区,这就意味着外人不能随便进入,据说外人进入会夺去产妇的奶水,使得产妇没有足够的奶水来喂养新生儿,谓之“夺奶”。纳家户这一习俗的讲究与宁夏南部山区有所不同,不管是外人和家人,都是允许进产房,只是进屋时需在门口稍等片刻,主要是担心将冷风带进屋里。在屋外稍等片刻,目的是将身上的冷气消散后进入。婴儿降生后,若是男孩,则在家庭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的男孩首先踏进产房;如是女孩,要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女孩首先踏进产房,这叫“揣生”。他们认为,孩子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孩子的气质和秉性就像谁。

孩子顺利生产下来,主人一般都要感谢接生婆,要给她散“乜贴”,或买一件东西。孩子出生第三天,家人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民间叫“洗三”。这天,主人要用羊肉臊子面款待亲戚朋友,祝贺小孩平安无事,长命百岁。亲戚和邻里一般在“洗三”这天或以后,给月婆子(即产妇)送长面、油香、鸡蛋、肉等营养品,看望大人和孩子,看孩子时人们还会给孩子给钱,称为“瞌睡钱”民间认为这样孩子就睡得好,少哭闹。有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间缺奶,就让家里人拿一个小碗收吃七家面,这也是民间催奶的一种方式。现在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村民都选择在医院分娩,传统的婴儿诞生礼俗渐渐地少了。

2.命名礼

每一个回族人家的孩子出生时,都要起一个经名,相当于汉族人的小名。一般在孩子诞生的当天或三天之内,孩子的家长必须要请本坊的开学阿訇给孩子举行命名礼。这时,孩子的家人抱着孩子,阿訇对着小孩的右耳低念“邦克”,再对着小孩的左耳念“嘎麦提”。如果是男孩,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气,是女孩则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气。接着,阿訇便给孩子起一个经名,回族人给孩子起经名形式多样,既有以伊斯兰教先贤的名字来命名,也有以孩子的生日、动物、祖父母的年龄来命名等,纳家户人的起经名形式较多,但人们还是喜欢从伊斯兰教的先贤中选出一个美名,男孩一般命名为“尔萨”“努哈”“尤素夫”“曼苏尔”“达乌德”“穆萨”“尔力”“哈三”“哈塞”等;女孩儿一般起名为“阿依莎”“奴姑燕”“海蒂彻”“索菲燕”“法图麦”“赛里买”等。在纳家户我们听到的是熟人间相互称谓经名,而不是称呼官名。尤其是家人或亲戚之间。有些家庭在举行命名礼的当天,要炸油香和做宴席等,请阿訇,送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吃,以示庆贺。命名礼结束后,要用红枣、白糖、红糖、冰糖水等甜东西给小孩开口。随着时代发展,也有的回族家庭在起经名的同时,也会给孩子起一个汉族式的小名,这是纳家户人受汉族起名礼的影响。

3.满月礼

孩子满月时,家中一般都要举行满月礼,这是宁夏农村回族较为普遍的一种民间礼仪。满月不仅意味着孩子已满一月,同时标志着产妇坐月子的期限结束。在传统社会中,尤其是多子家庭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举行满月礼,一般多是家庭中第一个孩子,或是女孩多男孩少的家庭中生男孩子时。举行满月礼,又叫“做满月”,时间选择在孩子出生30~50天,具体时间由孩子的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商量确定,尽管半天内就可结束,但仍要两个家庭提前来准备,作为孩子的祖父母需要购置菜蔬,炸油香,宰羊和鸡,做丰盛的宴席;作为孩子的外祖母等要到集市给孩子买奶粉、衣服、毛毯、玩具等,现在为了方便则用钱代替。届时还有亲朋好友前来道喜。

4.割礼

传统纳家户村庄,男孩一般到12岁,最迟不超过15岁,要将生殖器的包皮割掉,称“做逊奈提”,也叫“行割礼”,这是纳家户村男孩人生途中必不可少的“圣行”之一。割礼这天,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父母要给男孩换上一身新衣服,忙着宰羊、宰鸡、炸油香,接迎客人。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要前来给小孩散“乜贴”,以示庆贺。男孩到12岁已经懂事,开始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和“逊奈”的宗教功课,因此要割包皮,开始他的宗教生活,同时也表示他已成人了。回族人割包皮的习俗是讲卫生的、讲科学的。有些男孩的生殖器因包皮过长,不能上翻,包皮内积留的尿液、精滴、脱落的皮屑和包皮垢若不及时清洁,久而久之,就会带来许多疾病,如包皮炎、包皮结石等。过去都是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有的采用简单的冰冻麻醉法,然后用专用刀割之;有的用夹板将包皮夹好,用药品麻醉后再割。割礼有专门的掌礼人,进行割包皮手术的方法多样。割礼开始,受礼的男孩经过沐浴后坐在掌礼人的面前,掌礼人念过一段《古兰经》,并默诵赞颂先知的经文,然后用温和的语言安慰受礼的男孩,使其不致紧张,最后掌礼人迅速在男孩的阴茎上割掉一圈包皮,用纱布包扎好。孩子做完割礼,还要大干尔曼里,亲戚朋友都会前来祝贺,主人家届时也会准备宴席,来者都要拿礼,有多有少。

二、亲属称谓习俗

回族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受到中国汉族影响较大,也有其本民族的特点。纳家户回族亲属称谓特色鲜明,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我们通过对纳家户的田野调查,从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称谓两个角度来对纳家户回族亲属称谓习俗给予介绍。

(一)父系亲属称谓

回族人对父系直系或旁系亲属,从己上溯四代一般都有特定的称谓,纳家户回族人也是如此。在这一点上回族人受汉族影响较大,在富有区域特色中,可以看出纳家户回族亲属称谓的自身特色。根据我们的调查,纳家户人一般称高曾祖父为“祖爷爷”,高曾祖母称“祖太太”。曾祖父一般称“太爷爷”,对曾祖母称“太奶奶”。祖父一般称“爷爷”,祖母称“奶奶”;父亲一般都称为“爹”,母亲称为“妈”或“妈妈”。对于父亲的兄弟,其称谓有所变化,过去将父亲的哥哥和兄弟基本上都叫“亲爹”,其称谓分别是“大亲爹”“二亲爹”“三亲爹”等,对他们的妻子相应地称为“大亲妈”“二亲妈”“三亲妈”等,对父亲最小的兄弟却称为“老爸爸”,将他的妻子称为“老婶婶”。现在纳家户人对父亲的兄弟称谓有所变化,一律称为“大爹”“二爹”“三爹”等,对他们的妻子相应地称为“大妈”“二妈”“三妈”等。对于父亲的姐妹,未结婚的一般称为“娘娘”(“娘”读平声),结婚的称为“姑妈”,对姑妈的丈夫称为“姑爹”。对于平辈的兄弟,弟称兄为“哥”,兄称弟为“弟弟”“老弟”“二弟”等。称兄之妻为“姐姐”,一般不叫“嫂子”,其意为嫂子加入了这个家庭,已经将其视为家人。称弟之妻为“兄弟媳妇”。兄弟之女称为“侄女”。姐妹,统称为“姊妹”,姊称姐姐,妹称妹妹。妻子称丈夫为“掌柜的”或“当家的”“孩子他爹”等,一般不直呼其名。夫称妻为“媳妇子”或“婆姨”,老了以后称“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