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宁夏公民德行教育大讲堂
19053700000061

第61章 孝道与幸福(4)

新生代轻责任养老难靠子孙

孝道和老人这个话题特别沉重。为什么呢?我们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了老龄化。2010年,我们远园岁以上的老人1.76亿,占总人口的13.26%。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只要超过员员豫,即为老龄化,我们早就超过了。但是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叫未老先富,还没进入老龄化,工业文明迅速发展,财富积累,迅速把养老体系、保障体系健全了,平稳地过渡到了老龄化。可是我们现在叫做未富先老,还没来得及健全,就已经迅速的进入老龄化了。你看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老人。老人现在生存的现状是什么样呢?2007年我们做了一期节目,叫做《孝道调查》。我们调查了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远园岁的老人,他们晚年生活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当记者把这个调查的数据、图片、视频一一摆到我的案头的时候,我的心非常沉重。我们老年人的晚年生存现状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很多年轻人是不管老人的。我们采访一个广西的老人,他就住在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里面,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就一个黑屋子,墙角上放着一个锅台,一口大锅,一堆干草。这就是老年人晚上睡觉的地方、吃饭的地方。吃了上顿没下顿,老人78岁了。问他有孩子吗?有啊!几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打工的打工,挣钱的挣钱,十几年都不回来家一次,不管他。看到这个情况,真是让人心里非常的不安。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的,很普遍。这么多的老人,1.76亿,占到13.26%,这么广大的一个群体得不到一个安定的处理、一个妥善的安排的话,我们这个和谐社会怎么建设?只是空谈!怎么能让我们这么多老人有一个幸福的、快乐的、完美的晚年?

有个朋友就说了,我不指望我的孩子,我要是老了以后,就进养老院!老了是靠孩子还是靠养老院?现在社会化养老已经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一个孩子很难承担几个老人的养老问题,只有社会化养老。但是我们的现状是未富先老,我们现在全国的养老院、安养院等各种养老机构加起来只占我们老年人总数的4.7%,仅能承担这么一点老人,也就意味着怨缘.猿豫的老人没有地方可以去!

很多朋友又说了,我有钱我还害怕找不到养老院吗?告诉你,还真是未必能找得到。我们山东有一家五星级的养老院,在烟台,一个月一个老人的费用缘园园园耀员园园园园元。拿着钱想进这个养老院的排了一大长队,进不去。每年这个养老院有老人过世了,市长批条子补充进去!为我们现在需求和满足的差距太大,我们现在党、社会都在召集各种力量,加大养老设施的力度,但是远远赶不上我们老年人增长的幅度。没有养老院让我去,我该怎么度过我的晚年?我们现在中国人的养老方式还叫居家养老。儿女能否尽孝道,孝顺、孝敬父母,就成了居家养老问题的关键。

看看我们的儿女能不能养老。前两天人民网和中青报对全国几个大城市80后90后的从业人员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的题目是“你能赡养你的父母吗?”大范围调查得出的结论,说不能赡养父母的占到了92%,甚至有48%的要靠父母赡养,我们称之为倒孝,老子孝儿子,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

尽孝安养老人最低社会成本

社会养老,没这么多养老机构;靠儿女,儿女又不养我们。我们今天的老人该怎么办?明天的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很快也会老去,每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

加拿大、澳大利亚养老院我都去看过,设备确实好。软件设施、制度安排,无可挑剔。但是我一看,老年人都坐在轮椅上,围着一圈一圈的,吃完了饭就在那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愣神,在那里坐吃等死。好不容易我在加拿大看到一个黑人女青年和一个老太太在那聊天,我就问工作人员,我说那个是她什么人?是她女儿吗?他说哪里啊,那叫陪聊,一小时员园园美金。我们中国人想过那样的晚年吗?我们想的是儿孙绕膝,亲情温暖,其乐融融啊!我们不想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养老院里,尽管条件很好、设施很好。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养老问题,李宝库部长有一句话说得特别的好:“弘扬孝道是我们这个社会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养老途径。”为了今天的老人,也为了明天我们自己,我们一起好好力行践行孝道吧!

父母头痛问题首推孩子教育

说完老人,该说孩子了!现在孩子是大问题。我有一次做节目,台下坐了几百名观众,我就做一个调查,问问这些观众、这些家长、这些孩子一个问题,让你感到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第一,工资收入;第二,职务升迁;第三,住房条件;第四,子女教育。四个选项,调查的结果,93%填的是子女教育。

现在孩子教育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大问题。普遍问题,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难教、难带、难管,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了,动不动就跳楼了。父母话说得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把矛盾激化,做一些想象不到的事情来。现在的父母很难当,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一个字,“教”,这是两千多年前由篆书转隶书,隶书转楷书那个时候就形成了,至今没有变化。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这个汉字一目了然,把教的本质一语道破了。什么是教?孝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这是教育的本质!我们看看今天的教育,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三种教育:

第一,我们小的时候家庭教育;第二,到了上学年龄,学校教育;第三,毕业了进入社会,社会教育。

每个人都离不开这三种教育,首先说我们的家庭教育。父母有一天发现孩子会说话的时候,会走路的时候,会行动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很多人一定会说,赶紧去学英语、学弹钢琴、学舞蹈、学体操。都想怎么能让我们孩子在小的时候增长一种技能,增长一种本领,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可是有多少父母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有孝心的人,来作为他人生的一个根基呢?就刚才我给大家举的例子,有没有想到吃饭的时候,第一口饭给谁的问题?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当孩子有一天出问题了,不听话了,早恋了,离家出走了,厌学了,上网成瘾了。急了!有没有想到孩子是谁啊?我站在灯光下,很自然就投射一个影子。孩子就是我们每一个父母的一个影子!

孩子怎不受教父母先要检讨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影子歪了、斜了,你着急了。拼命地打影子、砍影子,有什么用?你自己没有站正,你的影子一定是歪的。我们做了大量的家庭教育节目,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所有孩子问题都能在他的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找到根源。我们孩子出问题的时候,我们父母首先要反省的就是自己:我们有没有做到位?有没有做好?我们有没有找到教育的本质?不听话,调皮,上学去吧,让学校里管,老师管!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有哪一门课程是教我们孩子孝的?教我们孩子怎么做人的?成天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分数分数!一路走来都是如此!所以说我们改革开放10年的时候,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了一句话:“改革开放十年,我认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我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还是教育!为我们没有解决教育的本质问题。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让教育正本清源,还教育的本来面目!

这里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吉林省哈尔滨松花江中学,缘园园园人的一个初中学校。过去学生很难带,很难管,和很多学校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有一天,有一个班的班主任王琦老师,他是个语文老师,开始在班上推行《弟子规》教学。结果推行了一年以后,这个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成绩上升了,学生也个个彬彬有礼了,让全校的师生都刮目相看,很多父母都想把孩子塞到他的班里去。前两天我从云南回来,我就问王琦老师:“你的班里的学生到多少了?”大家猜他的班学生到多少了?94个!市长批条子才可以进他的班。说这个班老师教的孩子不但学习好,而且个个懂礼貌,有孝心。

哪个父母不想让孩子成为这样的学生呢?这个校长一看在他的班里有效,那在全校就应该是有效的。于是从圆园10年开始,在全校推行学习《弟子规》,整个学校的校风校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们就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就在这里,我们要让孩子扎好做人的根本。如果扎不好这个根本,学什么都白搭。不但学不好,你即使学的分数很高,你也未必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承担社会教育媒体应列首席

什么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主体是谁呢?社会教育的主体就是我们这些媒体工作者。大家晚上回去看电视,累了一天了,坐在沙发上,用遥控器把电视打开了,调来调去,最后调一个你喜欢的节目,然后陪伴这个节目整整度过一个晚上,很多人都是这样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可是你有没有想到,你手拿遥控器反复调来调去,最后到的那个节目,它是什么啊?它就是一个老师啊!这个老师此刻就坐在你的对面,和你近在咫尺,用一种喜闻乐见的、诲人不倦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悄悄地影响着你,改变着你。这就是我们媒体的功能和作用!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遥控器!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媒体,都是什么样的老师?假如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有一个好老师在陪伴着你,你的心灵得到净化,你的境界得到提升,你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你找到了前进的动力,这是好老师!带领我们前进。假如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一些坏老师呢?这个坏老师就在悄悄地改变你的价值观、世界观,影响着你人生前进的方向,让你人生迷茫,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

前两天有一个记者来采访我:“吕导,你们现在了不得了,中央领导高度评价、表扬、鼓励,获得了全国电视界的大奖,全国老百姓也都给予高度的认可,你们应该感到很高兴吧,采访一下你,谈一谈你的感受吧!”他就以为我会说很多很高兴的话,但是我就苦笑了一下:“唉!我只有一句话告诉你,《天下父母》走到今天,是一件既可喜又可悲的事情。”那个记者一愣,这怎么讲?

我给大家展示一下,5月15日,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机关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听孝道故事,眼泪刷得下来了——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感动千万观众”。《光明日报》配发评论员文章《今天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到了5月23日,《光明日报》拿出来整整两个大版刊登“讴歌大爱至孝楷模,弘扬崇德向善精神——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撷英”。紧接着5月26日、27日、6月2日《光明日报》,让《天下父母》大放光明。

一个报纸媒体为什么对一个电视媒体做出这样大篇幅的密集的重量级的报道呢?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光明日报》5月15日的这篇报道做出了批示:“电视是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如何推动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建设、社会风尚建设,应该是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现在电视上竞相开办相亲、娱乐、选秀等过度娱乐化的节目,有的以低格调、媚俗取悦观众,片面追求收视率,产生了很不好的社会效果。要总结推广山东卫视《天下父母》的经验,办一些品位高、有教育意义的好节目、好栏目。”刘部长一语中的,现在我们整个的电视生态大环境,我们中央领导看得清清楚楚。

5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光明日报》上对关于宣传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情况作了批示“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要探索树立正面典型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舆论监督,特别是全社会关注的诚信问题、孝道问题,要作为道德建设的重点,实实在在地加以推进。”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6月20日到山东广播电视台考察,又对《天下父母》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各级电视台,都要在道德建设上设专栏,侧重诚信也行,侧重孝道也行。在新的形势下,用道德建设主要还要靠大众传媒。上次我看了《光明日报》关于《天下父母》的报导,我觉得非常好,要求各级电台,中央省市都要建专门的道德栏目。”说到这里,我就要说这个东西了,一个悲的问题,为什么说悲呢?记者采访我的时候,2004年第一个栏目走了七年了,还是唯一的一个。这对于中国电视而言,难道不是一个可悲的事情吗?你知道中国有多少电视台吗?在广电总局正式备案的就有猿园园园多个。一个电视台少说有三个频道,一个频道少说有十个以上的电视栏目。大家想想,全国一共有多少电视栏目?为什么相亲、选秀这些节目一出来,全国电视台就一哄而上,一片模仿,一片克隆。而像《天下父母》这种弘扬孝道、歌颂至爱亲情的栏目,却没有一个跟进,没有一个模仿的,这难道不是我们中国电视界整体的悲哀吗?

各电视台奉命开辟德育节目

现在这个事情有了重大的推进,各级电视台都行动起来了,我这段时间特别的忙,一天就有好几拨来我们这里学习。也要建设孝道类的电视节目。

圆园员员年6月30日广电总局向全国广播媒体下达重要的文件: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的工作向全国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