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宁夏公民德行教育大讲堂
19053700000066

第66章 附录二义工的故事

意外的收获放下3个皮具专卖店的生意,2011年7月28日,栾芳红主动加入义工培训。看到义工队伍从培训第一天的屈指可数,到大讲堂开幕前一天的济济一堂,让她深深体会“德不孤,必有邻“。半个多月来,那种大家都源自无私与奉献的集结、心得分享及学习的氛围,让她每天都带着快乐的心情入梦。

8月17日,大讲堂开锣,虽然昨夜与所有的义工们连夜整理会场,每个座位还摆上大会制作的手提袋,袋子里装着课程表、一本刘余莉教授写的《心态即命运》、一份《家庭百科报》、笔与笔记本、矿泉水。一早,栾芳红掩不住期待多日的兴奋,精神抖擞地站在主会场中央走道,殷勤接待来自四方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观众。

中场休息上洗手间时,栾芳红无意中听到80多岁的书法家王志兰婆婆说她耳背,听不清楚老师的演讲。下一堂课开讲前,栾芳红在会堂后排找到老太太,并热情地将她安排到前面座位。栾芳红的细心与爱心,获得王志兰赠送一副对联书法的鼓励。

18日下午,在栾芳红负责的区域里,一个年轻人拒绝让座给老人。栾芳红立即出面协调,保持微笑,不断鞠躬,自责安排不周,一再向态度蛮横的年轻观众认错。年轻人禁不起身边众人指责,终于不好意思地让步。这一幕,被另一位八十几岁的老人看在眼里。21日大讲堂落幕前,这位长者送来一副自己画的牡丹,称赞栾芳红的耐心与服务精神。

又一次意外收获!但栾芳红随即将画转送出去了。她想到,从培训到活动结束,负责组织义工培训与管理的张丛琳老师付出的比她多得多,张老师心灵的灿烂,比她更配这幅国色天香。

夙愿得偿

听到外地的朋友说银川要办传统文化论坛后,接触传统文化不久的吕利君掩不住兴奋,兴冲冲地加入义工培训的队伍。

为了提高义工奉献、服务的心理素质,培训过程中,特地安排义工学习传统文化的经验和心得分享课程,再由马兰娣老师点评。以接触传统文化为转折点,几乎每一位义工的人生都有一段昨非今是的坎坷弯路,吕利君也不例外。三十几岁了,以前不懂正确的价值观,回顾过去的行为,都以自私自利为为行事准则,学了传统文化,才知道百善孝为大讲坛还设置医护站,吕利君(右)带领身体不适的观众让曹辉医师(左)及时调理先、家和万事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吃亏是福等等许多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吕利君幡然醒悟,摒弃恶习,力行善业,并自愿加入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列,让身边的人和她一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