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宁夏公民德行教育大讲堂
19053700000008

第8章 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6)

还有一个就是推动开展老年人歌咏活动。宁夏也是个歌舞之乡,你们每到礼拜天的时候,大家到公园、社区,到合适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写字、画画,快乐地生活。北京的景山公园,每到礼拜天上午,就有几千个老年人在那里大唱革命传统歌曲。从《长征组歌》一直唱到《走进新时代》,把中国的革命历程全唱一遍。唱完之后还喊口号:“今日联欢在景山,嘹亮的歌声冲破天;要是觉得不过瘾,再等下一个星期天!”下一个星期天,他们又来了。我问一个老妈妈,我说:老妈妈,你每次都来嘛?她说是啊。我说夏天也来吗?对啊!夏天最热的时候也来?来呀!冬天数九寒天的时候也来?也来!为什么来啊?她说:我到这里来,我高兴啊。我唱半天歌,我要高兴一个礼拜啊。而且在这里,我找到了新的朋友。这件事,十几年来风雨无阻,成为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景山现象”。原何在呢?一是回忆往事,二是抒发情怀,三是展示风采,四是以歌会友,五是锻炼身体。在这五条背后,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即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泰民安、人民高兴。我写了一篇《在景山唱歌》的散文,送给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岚清同志、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同志和回良玉副总理,说想开个“景山现象”的座谈会,请他们题词。岚清同志的题词是“歌声中的金色晚年”,迟浩田同志的题词是“齐集景山放声歌唱,斗志昂扬老当益壮”。回良玉副总理做了重要批示:“景山现象反映了老年人爱党爱国的情怀,和老有所乐的共同愿望,其内涵是深刻的,应很好总结和发扬,各地在组织开展老年人活动时,要很好学习和借鉴其精神。在具体形式上,应从各地实际出发,以多样化为宜。”我们召开了“景山现象研讨会”,制作了电视艺术片,出了书。现在“景山现象”已经在全国得到推广。

第三,实施“爱心护理工程”。我们需要为城市的高龄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我们起了个名字,叫“爱心护理工程”。它的核心是临终关怀。在我们城市里,如果真有一个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躺在床上,而家里人要上班、上学,那怎么办呢?我们必须通过社会来帮助他们,我们就搞了个“爱心护理工程”。这个“爱心护理工程”的职能是:生活照料、康复医疗、临终关怀。它的宗旨呢?三句话,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做法是五个统一: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理念、统一功能设施、统一服务规范。用孝道来作为企业的文化。它的运作机制呢?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政部门就提出来,凡是社会民间办的“爱心护理院”和政府办的老年福利机构,在土地、税收、水电等等方面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在这方面,北京、上海做得非常好。比如上海,凡是民间办的养老机构,一次性补助一个床位5000元。这个医院建好了,接受老年人了,一个月还补个二三百块钱。我们各地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财政收入给民办的养老机构支持,要给予补贴。我们提出“爱心护理工程”以后,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期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受民政部的委托,在全国已经建立了300家爱心护理院。300家护理院有10多万张床位,也就是说,为10多万个老人和家庭解决了护理难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搞到600家。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基督教、佛教部门的支持。基督教以前就办过这些护理院,在山西就有基督教办的养老院,我看很好。山西的五台山与福建漳州的瑞竹岩寺都在办大型的养老院。佛教为什么办呢?佛教的同志跟我说,佛教是讲“报四重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土恩、报佛恩”。后来我就发现我们提出来那三句话的宗旨与佛教的“报四重恩”不谋而合。怎么不谋而合呢?帮天下儿女尽孝,那不是报父母恩吗;替世上父母解难,不是报众生恩吗;为党和政府分忧,不是报国土恩吗。把这三个恩都报了,那佛的恩也就报了。所以我想,不管信仰是什么?你是信佛教也好、信基督教也好、还是信别的什么教,只要你能够为中国的老年人有尊严地、幸福地、快乐地度过晚年,做好事、做善事,我们都欢迎。

在大千世界里,在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有一首打油诗说的很形象,虽然有点消极,但是说的很有趣。我不妨给大家念一念:

一岁出台亮相,十岁天天向上,二十岁远大理想,三十基本定向,四十处处吃香,五十奋发图强,六十告老还乡,七十打打麻将,八十晒晒太阳,九十躺在床上,一百挂在墙上。

其实我们现在,百岁老人,就像我们宁夏,白胡子老大爷很多,长寿之人很多。以前人生七十古来稀,我看现在是人生九十古来稀。但是不管怎么样,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里还是很短暂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要过的有价值、有意义。怎么才能有价值、有意义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由于“公”和“私”摆得位置不同,于是就形成了境界不同的六种人。我说说看,你们大家看我说的对不对。

大公无私是圣人,公而忘私是贤人。先公后私是善人,公私兼顾是常人。私字当头是小人,徇私枉法是罪人。

“公”和“私”,哪一个摆在前头?哪一个放在后头?结果大不一样。有两种物质,一个是金刚石,一个是石墨。它们的成分都是碳分子,由于分子结构不同,排列的位置不一样,金刚石硬的可以划玻璃,石墨软的像粉笔一样。我们人也是这样,你把“公”字当头,你就是个善人;你“私”字当头,你就是个小人。你看差多远啊,公私如何摆,关系非常大。所以我想,我们大家应当远离罪恶,不当小人,超越常人,当好善人,争做贤人,尊崇圣人。

我相信我们今天这个会场啊,你们大家都是有一颗善心、孝心、爱心。我们大家都是善人。我们要当好善人、争做贤人。我现在是搞慈善呢,我就想,我也要当好一个善人。所以我就写了一首《为善乐》的诗,用来勉励自己。今天在这跟大家讨论,我也不怕浅陋,献给大家,与大家共享。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当先;古今多少事,教人结善缘;善者有善报,恶者以恶还;善恶隔千里,差在一念间;日日都行善,快乐每一天。

这首诗呢,强调以下四点。第一,孝为德之本。“万善德为本,百行孝当先”。它讲的是孝为德之本,一切善举都以德为基础,所有德行也以孝为先导。教育呢,要从孝开始,孝心一打开,所有的德行都出来了。孝是打开良心之门的钥匙。我们看后面张发同志还要为大家做报告,在监狱里面要给一些犯人讲《弟子规》,打开他的孝心,把他的良心呼唤出来,改恶从善。孝是打开良心之门的钥匙。

第二,果问题。“善者有善报,恶者以恶还”,讲的是果。果不是唯心的,是唯物的。和果本来就是一对哲学范畴。有必有果,有果必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得善,种恶得恶;帮人就是帮自己,害人就是害自己。这是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了的,我们应当进行道德教育和果教育。道德教育使人羞于做坏事,果教育使人不敢做坏事。

第三,一念之差。“善恶隔千里,差在一念间”。这一念之差,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个农村妇女,家里很穷,她养了一头猪,全家就等着把这头猪卖了过年。养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卖了几百块钱,在集市上却把钱丢了,怎么找也找不见。这个妇女辛苦了一年啊。全家人都在等着呢,她心里非常难受,回去想不开上吊自杀了。我们在路上捡了个钱包交给别人就是善,自己揣起来就是恶啊!善恶就在一念之差。你看看如果把这个钱还给了这个妇女,不是救了她一条命吗?不知道谁捡了这钱不给她,害了一条命啊。你看你这罪孽多大啊?很多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就在一念之差。要使自己在一念之间有定力,就要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易经》上说“厚德载物”,道德就像一部车子,车子越结实,载的东西越多。厚德载物啊!所以,我们想要做大事情,担当大使命,成为报国利民的栋梁之才,就要从孝这个德之根本做起,好好地修养自己的品德。

第四,为善最乐。为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当你帮助了一个人,他高兴你高兴,一个快乐变成两个快乐。你帮助了十个人,你的快乐放大十倍。你要帮助了更多的人呢?你看你多快乐啊!当你快乐的时候,你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是最佳状态。长此以往,就是健康长寿啊。为什么我们的古语说“仁者寿”呢?这是善有善报,做好事得好报。健康、长寿、快乐,心态好嘛!所以我希望同志们都要做善事、做好事。

日本有一个医学博士叫江本胜,他写了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说这一杯水它是有感知的。当你对它说:“你好!我爱你!谢谢你!”这个水的结晶就是非常漂亮的。当你骂它:“讨厌!恶心!”,水的结晶都是很难看的。你看水都有感知。我们婴儿的身上百分之九十都是水,我们大家身上百分之七十是水,临死的人身上百分之五十是水。当你有一种好的心态、感恩的心态、爱别人、有礼貌、感谢别人、做好事、做善事的时候,你身上的水都是好的,首先就对你好。所以我们为什么说,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害人就是害自己,当你辱骂、嫉妒、恨别人的时候,你自己的水先坏了,先受害的是你自己。所以,让我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老年人和全社会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多行善事。日日都行善,快乐每一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