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
19054100000017

第17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优势与制约因素(3)

继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之后,为了加强宁夏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工作,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宁政发[2007]1号文的形式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坚持立足区内、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完善体制、科技创新。根据市场需求,搞好勘查规划,超前部署。加大找矿勘查力度,增加高级别资源储量,提高资源保障程度。集中力量和财力优先加强能源矿产资源勘查,突出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和主要构造带的勘查、科研工作”。“煤炭是我区的支柱矿产,是发展煤电、煤化工新型工业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把煤炭资源勘查放在首要位置,优先安排宁东地区煤炭资源勘查,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提供资源保证;加大宁夏中南部地区煤炭资源的规划和勘查力度,力求新煤田的发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夯实资源基础”。“硅石、石膏等新材料产业是我区的优势特色工业产业。要加强区内新材料矿产的勘查,保证深加工和发展需要”。“加快金属矿产勘查。主要是贺兰山、香山、南西华山等地区的铜、金、铁的勘查”。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宁夏时说,要把宁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近些年来,宁夏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出大力发展本区优势资源产业,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快速发展就是发挥地方矿产资源优势产业的很好例证。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宁夏重要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昭示着宁夏矿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美好明天。

4.2.3矿业市场需求分析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90%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左右的生活用水,都来自矿产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各个经济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矿产资源需求增长的速度超过了供给增长的速度,不少地区都出现了能源趋紧或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从长期发展看,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实现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大难题。资源问题是涉及国家发展安全的重大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里解决资源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增强国内资源的保障能力[46]。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化石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重要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

据统计,2009年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95000万吨,同比增加23400万吨,增长8.6%。煤炭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283600万吨,同比增加21497万吨,增长8.2%。2009年煤炭进口1.25亿吨,出口1999万吨,全年净进口煤炭超过1.05亿吨,已由传统的煤炭出口国转为煤炭净进口国。据“2009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预计,中国2010年煤炭需求达30亿吨。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拥有主导地位。煤炭在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自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煤炭的化工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煤炭企业占据尿素产业比例的63%,正在扩大趋势,同时也在涉猎其它化工项目。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实施煤变油项目,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煤炭生产能力迅速增长,新建和改扩建煤炭项目增多,但随着钢铁等冶炼行业的发展、大量的新增火力发电机组,对煤炭的需求很大,国家对中小煤矿治理整顿进一步加强,保证了煤炭生产供应将保持平稳。近年来煤炭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说明需求进一步增长。

从区内情况看,国家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预计到2020年,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200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700万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1350万千瓦左右,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电基地和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要送端电源;煤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从长远看,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成和投产,将使宁夏摆脱长期以来煤炭产业受制于运输瓶颈和周边产煤大省的挤压,大大提升对我区煤炭资源的需求。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区还需要加大煤炭资源的勘查力度,在完成已有矿区地质勘探工作、提高储量类别的同时,积极开展周边地区的煤炭资源勘查工作。

非金属矿产需求方面,预计全区冶镁白云岩的需求量2015年为200万吨,2020年为300万吨,从长远考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冶镁白云岩的勘查工作。

随着我区新型光伏产业兴起和发展,未来对多晶硅、单晶硅的需要量将逐渐增大,从满足这些产业未来的发展出发,我区对硅石矿产的需求量也将大大提高。

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等方面。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利用技术,我区对石膏的开采利用率还很低。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技术瓶颈的消除,我区石膏资源的利用程度将大大提高,石膏产业将蓬勃发展。

在岩盐矿产需求方面,近年来,随着固原地区岩盐矿产的相继发现和储量扩大,宁夏最为贫困的固原地区将有其赖以发展的盐化工工业基础。固原是宁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也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未来固原盐化工工业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岩盐矿产做后盾。

4.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受很多因素制约。就本地区的情况而言,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短缺问题、环境与生态保护以及科学技术因素等几个方面。这里仅这些因素作以简要分析。

4.3.1经济发展水平

矿产资源的开发方式与利用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意味着可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越能在矿业开发上表现出合理性和科学性,愈能体现出发展观念的长远性。相反,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不可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投入较多的资金,由于经济上捉襟见肘,往往表现出资源开发利用上的短视性和掠夺性。

宁夏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很低[47],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之地处祖国内陆地区,以往交通不便,外部资本流入相对较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较长时间以来,同国内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样,宁夏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掠夺式开发利用的现象[50]。

如何更多地引进外部资金,不断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如何更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宝贵的矿产资源,使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4.3.2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全国严重缺水省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限量分配的过境黄河水,水资源是制约全区长远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黄河来水连年减少,分配宁夏可耗用黄河水量不断下降,加之持续干旱,当地水资源量锐减,水污染等问题,使得水资源短缺形势进一步加剧。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现代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态建设用水的快速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瓶颈制约问题日趋凸显,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为有效解决发展需求与水资源约束间的突出矛盾,宁夏2004年就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省级节水型社会。几年来,宁夏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积极开展水权转换试点,完善各业用水定额体系,大力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全面推广节水新技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水价,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区用水效率与效益逐步提高,但是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4.3.3环境与生态保护

环境与生态保护是矿业开发利用中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历史上,由于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与生态保护重视不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一些地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49]。

日今,环境与生态保护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在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也有相关的立法。虽然我国矿业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实施力度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今后在任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都要切实考虑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