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
19054100000020

第20章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2)

宁中综合经济区的南部和西部目前以农业为主,经济实力薄弱,但交通位置重要,黄河水利水能资源和石膏、石灰石、煤炭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由于后备耕地多,地势平坦,光热充足,引黄扬黄条件好,农业发展前景较好。目前卫宁灌区是高产稳产农业区,卫宁山区和同心地区则为靠天养畜吃饭的旱作农业区。近期随着沙坡头和大柳树水利枢纽的建设,卫宁灌溉区将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集约化水平,并将开发新灌区,形成新的农牧业生产基地。

另外,煤田适宜分散、小型开采。丰富的建材资源,如同心、海原、中卫等地的石膏矿储量超过2000亿吨,质量也好,全国少有;大量的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粘土等矿产为发展建材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宝中铁路和大柳树水利枢纽不仅会使中卫成为西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而且使中卫成为一个旅游热点。

3)宁南综合经济区

宁南综合经济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和泾源县所辖区域。

本区固原、彭阳等市县有宁南煤田,因黄土高原,开发条件较差。除石英砂、石灰石、岩盐等矿产资源外,已查明的地下资源不多,由于农牧业生产沿用粗放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地表自然植被破坏严重,近百年来水土流失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失调,经济发展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所以本区是全国突出的贫困落后地区。

本区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建设人工草地和各种类型的防护林,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坚持“户包”小流域综合治理,解决好人畜饮水和农村能源问题,搞好六盘山、云雾山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使生态环境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同时,要以建设牧业商品基地为中心环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坡度较大的黄土丘陵大兴草业,逐步完善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系列;以川地盆墒地为重点,建设不同类型的水浇地、沟坝地、梯田和洪漫地,逐步提高粮食的自给率;扩大油纤两用胡麻、马铃薯、豆类等作物的商品生产,因地制宜地开辟多种经营门路。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采取得力措施,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速多途径的智力开发步伐,使部分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多种经营以及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向北部引黄灌区、中部扬黄灌区和城镇转移,并且大力发展劳务输出。

本区经济基础薄弱,近期工业布局不宜过于分散,应首先集中力量建设条件较好、有一定基础的辖区城镇,使其成为以农牧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相应发展建材、机械等工业、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地区经济中心[84]。

(2)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在5.2.1章节关于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宁夏省内综合经济区划的基本特点[71][72][73][74][75][76][77][83],将全区分为四个省内矿产资源经济区(即基层矿产资源经济区),它们分别为宁北矿产资源经济区,宁东矿产资源经济区,宁西矿产资源经济区和宁南矿产资源经济区。

1)宁北矿产资源经济区

宁北矿产资源经济区范围与宁北综合经济区相同,为石嘴山市所辖地区。

根据《宁夏经济要情手册2008》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宁北矿产资源经济区内总人口约73万,从业人员约29万,其中,城镇从业人员约12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约16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约2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约15亿元[21]。

区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煤炭、石英岩(硅石)、高岭土、铁和金等矿产。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以无烟煤、炼焦煤为主,开采前景大,是发展工业的强劲优势。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有26亿吨,煤质好,煤种比较齐全。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的特点。硅石探明储量1754.6万吨,预测远景资源储量42.8亿吨,品位极高,二氧化硅含量在96.8%—99.4%,是硅系列产品、钢铁炉料和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年产硅石260万吨。粘土预测远景储量19亿吨以上,是陶瓷、水泥、建材工业的重要原料。

区内矿产资源的突出优势是矿产地分布集中,且距中心城市、公路很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不利因素是矿产资源结构单一,煤的潜在价值占绝对优势,而其它可供利用的矿种较少。目前,区内主要开采利用的矿种是煤炭、玻璃砂岩、耐火粘土和白云岩,其矿产地利用率已超过60%。其中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最高。而石英岩(硅石),尤其是硅石的开发利用刚刚起步[70]。

宁北矿产资源经济区以石嘴山市为中心,交通便利,有以包兰铁路和公路为骨干的运输网络[78]。工业基础较好,煤炭采掘业、冶金、化工、陶瓷、能源等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基于本区矿产资源的结构特点,其产业发展方向应主要是拓宽煤的应用领域,扩大生产规模,带动矿业更大规模发展,延伸煤炭产业链,同时,重点发展以硅石矿产为主要原料的多晶硅、单晶硅等光伏材料产业。具体发展方向应主要是能源工业、电力工业、煤化学工业、冶金工业、陶瓷工业和钢铁工业等[79][82]。

2)宁东矿产资源经济区

宁东矿产资源经济区主要分布在宁中综合经济区的东部,所辖地区有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青铜峡市东部、吴忠市利通区等地区。

区内中心城市为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自治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优良的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内乃至整个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吸引和辐射功能。

根据《宁夏经济要情手册2008》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宁东矿产资源经济区内总人口约260万,从业人员约124万,其中,城镇从业人员约54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约48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约66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约45亿元。

区内矿产资源以丰富的煤炭为主,其它重要矿产还有石灰岩、石膏及冶镁白云岩等矿产。宁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其是集中了宁夏煤炭储量的90%以上,探明煤炭资源量272亿吨,而且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这里邻近黄河,且地表主要为荒漠草原草场,地势平坦,具有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良好条件[80]。

除了蕴藏丰富的石灰岩、冶镁白云岩和石膏资源外,石油、天然气也有一定的储量,虽然其储量不多,找矿远景暗淡,但对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而颇受人们重视。

宁东矿产资源经济区是当前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地区,煤炭、化学、机械、建材工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尤其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使得本区经济更具有美好前景。根据本区矿产资源的结构特点,其产业发展方向应主要是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冶金工业[91]。

3)宁西矿产资源经济区

宁西矿产资源经济区主要分布在宁中综合经济区的西部,所辖地区有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青铜峡市西南部和同心县等地区。

区内中心城市为中卫市,其所处的交通枢纽位置,对区内乃至整个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宁夏经济要情手册2008》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宁西矿产资源经济区内总人口约108万,从业人员约55万,其中,城镇从业人员约7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约8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约1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约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