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
19054100000022

第22章 矿产资源产业布局(1)

产业布局是产业部门沿地域的分布问题。劳动地域分工导致了产业沿地域的不均匀分布,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形成的产业分布是自然分布,而为了消除市场分布机制的缺陷,人们往往通过产业布局来对产业分布进行人为有意识有规划的干预。产业布局就是指人们对产业空间分布的规划,即人们计划把产业部门定位在什么地方。

一般说来,产业布局对于产业的空间发展可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加速产业空间演变的过程,保证产业分布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及时纠正不合理的产业分布,增强产业分布的应变能力。

6.1产业布局原则

(1)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原则

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或地区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对于各地区来说,要充分考虑国家整体利益,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各地区的专业化方向,明确各地区在全国经济的角色和地位,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确定本地区若干重点发展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区特点,安排好本地区的产业布局,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适于特定产品生产的有利条件,各国或各地区为了自身利益,应集中生产本国或本地区相对有利的产品,同时,尽可能地获得规模报酬递增的好处,以实现节约资源,获取最大利益之目的。因此,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专门化的产业部门,形成规模优势。当然,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在重点布局专门化生产部门的基础上,还要围绕专门化生产部门布局一些相关的辅助性产业部门和生活配套服务部门,以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门化生产部门的良好运行。随着部门分工的深化,地区生产专门化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协作自然也就越发重要,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地区间的协作条件。

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因此不同地域适合不同产业的发展,在确定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时,应该从地区区情出发,根据地区的综合具体条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应优先发展采掘和矿产加工业。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产业的空间发展过程总是先在某一地域聚集,然后再向其它地域扩散。在发展的低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集中发展的极核发展形态;在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全面发展形态。一个地区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该以产业空间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因此,当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优势的地区;而当地区的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任何时候效率和协调都是产业布局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一个地区整体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在优先发展某些优势地区时,必须把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不要使贫困差距过大而引发过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但是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规律,因此在重点发展落后地区时,也要保持发达地区的继续稳定发展,使其产业结构向更高的层次升级,而不追求地区间发展的绝对平衡。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其中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攫取资源,不可避免地向自然界排放废物,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虽然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其所受的损害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就无法自我恢复。另外人工对自然生态进行恢复所耗费的成本将是巨大的,可能远远大于人类生产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在进行产业布局时要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

(5)政治原则

政治原则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宁夏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重要的回族聚居区。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都比较差,客观地讲,不适合许多产业的发展,但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国家每年依然对本地区进行大量的援助,并给与许多优惠政策以支持该地区的发展。因此,在产业布局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一重要因素。

(6)矿产资源指向性原则

宁夏是一个资源性省份,矿产资源在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产业布局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自然因素中的自然资源要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考虑其他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条件下,突出矿产资源这一决定性的因素,充分利用上文所作的自治区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成果,将产业布局在具有该因素优势的地域。

(7)现有产业分布的基础原则

产业分布是指已经形成的产业空间形式。产业布局是指人们对产业空间分布的规划,是人们对产业所作的人为再分布,属于规划的范畴。在实践中,现有的产业分布是产业布局的依据,而产业布局的结果又会形成新的产业分布。因此,在产业布局中应当充分理解并发挥现有产业分布的作用,尤其是要重视区域主体功能区划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完善并规划未来产业布局。

(8)完善综合原则

区位理论认为,产业布局除考虑运输费用和工资成本外,还需考虑集聚经济。相关产业布局在相近的地点,有益于强化产业内部的有机联系,形成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特别是矿业的下游产业、配套产业及支撑产业,可实现在空间布局上的相互衔接。

(9)突出重点原则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选择确定产业的重点,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建设。

6.2与矿业相关工业园区(基地)现状

在产业布局时,必须对现有的产业进行重新审视,尤其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工业园区(基地)建设。工业园区(基地)作为一种规划、管理、促进工业开发的有效载体,在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加快产业聚集,实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宁夏的工业园区(基地)建设经历了探索、试验和稳步发展的阶段。到2003年,宁夏工业园区(基地)曾一度发展到36个,随后通过当地政府清理整顿,原有面积大幅缩减,到2005年底共保留21个工业园区(基地)[94]。其中,与矿产资源相关的工业园区(基地)有12个。

下面仅就全自治区与矿业相关(或可能相关)的主要工业园区(基地)建设情况简述如下。

6.2.1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先后被列为“国家13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国家八大煤化工产品基地之一”,“国家西电东送四大电源之一”。于2003年6月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的,以煤、电、化、油为一体的大型区域工业园区。规划初步确定的控制区总面积达260平方公里,是以煤化工项目区为中心,包括3个化工园区、5个火力电厂、8个矿井工业场地、鸭子档水库、白汲滩自然保护区和若干城镇居民区。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具有煤炭、土地、水资源、交通等组合优势,是以实施循环经济为理念的一个科技型、生态型的大型工业基地。位于黄河东岸的宁东煤田,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区域内煤炭资源丰富,取水方便,外部交通运输环境优越,既靠近城市,又不占用耕地,具有进行大规模、集约化工业生产得天独厚的开发建设条件。规划建设的宁东基地主要包括三个产业基地:

一是两个千万千瓦级的火电基地。建设大型坑口电厂9座,装机总容量26400MW,除满足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外,作为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电源点,向华北、山东送电;

二是以煤炭为原料的煤化工基地。建设总规模800万吨/年的煤炭间接液化、120万吨/年的煤基二甲醚项目和400万吨/年的煤基甲醇烯烃聚合物等煤化工项目;

三是煤炭基地。煤炭产量规划到2010年达到8000万吨,2020年达到1.3亿吨的生产能力。

宁东基地规划与建设分两期:一期为2003年至2010年;二期为2011年到2020年。电力基地规划:一期已建成灵武电厂240万千瓦,马莲台电厂240万千瓦,鸳鸯湖电厂120万千瓦,灵州电厂87万千瓦,水洞沟电厂一期120万千瓦,枣泉电厂一期工程120万千瓦,包括大坝电厂三期120万千瓦和石嘴山电厂技改66万千瓦,新增火电装机容量823万千瓦;2011年到2020年,规划建成灵武电厂扩建、大坝电厂扩建、枣泉电厂和水洞沟电厂扩建、方家庄电厂、永利电厂和鸳鸯湖电厂扩建等,其间新增火电装机容量超过一千万千瓦;煤化工基地规划:一期已建成年产25万吨甲醇、21万吨煤基二甲醚项目、52万吨煤基烯烃等项目;煤炭基地规划:宁东煤炭基地分为8个勘探区,其中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批准了鸳鸯湖矿区(4400万吨/年)和横城矿区(600万吨/年)的总体规划,包括灵武矿区,宁东煤炭基地批准总规模已超过6000万吨;韦州矿区(660万吨/年)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马家滩矿区、积家井矿区的总体规划也已编制完成。

宁东基地将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宁东基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84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0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实现地方税收收入11.3亿元,在建近6000万吨/年;电力装机容量213万千瓦,在建近584万千瓦/年;煤化工265万吨/年,在建733万吨/年;电解铝27万吨/年,在建30万吨/年。

6.2.2太阳山能源新材料基地

吴忠太阳山能源新材料基地区始建于2004年,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吴忠市盐池、同心、红寺堡三县(区)交界处,代管三县(区)的5个行政村,面积5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41人。

基地区蕴藏煤炭、白云岩、石灰岩等20余种矿产资源,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区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也非常丰富,是投资建设煤化工、镁合金、新型建材、风电设备制造、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设备制造等项目的理想之地。

区内交通便利,西邻国道G25高速公路,东连国道G35高速公路,另有国道G211、307,省道304(盐兴路)、203(惠平路)、101等主要公路干线。矿区公路、园区道路、太阳山城区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客运、货运集运站;规划中的韦州矿区专用铁路横穿南北,与太中银国铁接轨。

基地区水源充足,有红寺堡、盐环定两大引黄水系工程。郝家台水库一期库容2000万立方米的刘家沟水库已于2008年投入运行;同时规划有方家圈、石板泉水库为太阳山工业发展用水提供有力的保障。

开发区电力充足,现有110KV、35KV和330KV变电站,并形成惠安堡110KV、买河110KV、红寺堡110KV输变电网络。

现有企业有:内蒙古庆华(投产了100万吨煤焦化)、浙江盾安冶镁、华盈镁业、宁夏发电集团(规划投产了14.4万千瓦风电和30兆瓦光伏发电)。

6.2.3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

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河滨工业园区)位于宁夏最北端,始建于1992年。1997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2005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更名为“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是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10年4月增挂“宁夏石嘴山陆港经济区”的牌子。

园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采用片状布局,规划建设了电力产业园、冶金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特钢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生物化工产业园等工业小区。占地面积9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8平方公里。

宁夏惠农陆路口岸具备口岸通关、国际货物代理、船舶代理、国际集装箱运输、堆存、仓储等多项口岸功能,实现“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内陆通关模式,成为天津市重点扶持的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建设标准最高,具备标杆示范作用的内陆无水港。园区内路网四通八达,电力充沛,供排水、天然气、通讯、供热等配套设施自成体系,可满足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