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
19054100000023

第23章 矿产资源产业布局(2)

截止2009年年底,入园企业247家,总资产达到30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家。拥有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上市公司和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石嘴山金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宁夏电投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宁夏昊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宁夏惠冶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涵盖了发电、氯碱化工、钢铁及稀有金属新材料、建筑材料、生物科技、机械加工等20多个行业。现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60万千瓦,占全区装机容量的近三分之一;具有20兆瓦太阳能发电和年生产4000吨多晶硅、5万吨L—乳酸、60万吨钢材、50万吨生铁、30万吨金属制品、40万吨水泥、27.5万吨聚氯乙烯、25万吨烧碱、20万吨煤焦油加工、5万吨金属镁、1.9万吨活性炭、3万吨ADC发泡剂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形成了“煤—电—粉煤灰加工—水泥熟料”,“煤—电—化工—冶金—建材”,“焦炭—钢铁—金属制品”,“煤—电石—电解盐—PVC—PVC加工”,“石灰氮—双氰胺—硫脲”,“电力和热电联产”,以及“硅料—硅棒(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发电”等多条产业链。

6.2.4石嘴山经济开发区

宁夏石嘴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属于省级经济开发区。2009年,开发区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金属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和自治区唯一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园区,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十个特色园区”之一。

宁夏石嘴山经济开发区位于大武口区城市区西南侧,紧邻市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由东、西、北三个区域组成,其中东区11平方公里和北区2平方公里为新材料、太阳能光伏和汽车制造产业发展区;西区27平方公里为机械制造产业区。截止目前,入园企业187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家,投资过亿元的企业15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

目前,园区新材料产业形成了以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具备了以钽、铌、铍为主导产品,包括铍铜材料、钛合金、电子浆料、高性能球形氢氧化镍、碳化硅微粉、氟化铝、IPO烧结靶材、金属镁及镁合金、特殊合金在内的多品种、多规格的生产能力,其中钽丝、钽粉生产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量分别占世界市场量的60%和30%,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太阳能光伏和汽车制造等产业蓬勃兴起。成功引进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4个,已初步形成光伏设备研发生产—单晶硅拉棒及切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产业链条。其中,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宁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企业。

2009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2.24亿元,工业增加值22.65亿元,销售收入68.72亿元,税收3.94亿元,从业人员13425人。

6.2.5宁夏平罗工业园区

平罗工业园区是1996年经自治区审批建设的第一批区级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原名太沙工业园区。2006年8月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命名为宁夏平罗工业园区。园区位于贺兰山脉东侧,母亲河黄河之西的富庶地域,国家认定面积14.2平方公里,实际规划建设面积96平方公里,目前利用面积近23平方公里,工业可利用面积73平方公里。

园区总体规划为“六区、三园、一中心、四带、三湿地”。“六区”为高耗能区、煤化工区、机械制造区、高新技术区、精细加工区和商务区;“三园”为三喜科技精细化工园、大地循环经济产业园、轻工产业加工园;“一中心”为石嘴山市物流中心;“四带”为围绕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山水大道和平西公路四条主干道路形成的宽幅生态绿化带;“三湿地”为威镇湖、明月湖和青草湖湿地。

园区内建有六座变电站,电力总容量达130万千伏安,日供水能力达4万吨的供水厂,天然气主管道在园区内达到16公里;建有移动、联通通讯塔5个,基站信号覆盖所有园区,电信、铁通入园建设线路达56公里。五纵十三横的道路网贯通整个园区,其中包兰铁路和京藏高速公路横穿园区。

一是形成了硅铁、电石、碳化硅等为主的高能耗产业群。现有入园硅铁生产企业18家,镍铁生产企业3家,硅钙生产企业3家,电石生产企业11家,碳化硅生产企业3家;

二是形成了以活性炭为主体的煤化工产业群。入园生产企业42家(活性炭企业占全区60%,产量占全国40%),碳素生产企业35家,焦炭生产企业4家,精细煤化工企业20家;

三是形成了以石灰氮、双氰胺、生物农药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群。主要有石灰氮生产企业3家,双氰胺生产企业3家,以光气为龙头,开发生物农药等精细化工企业4家;

四是形成了以机制纸为主的造纸产业,已形成了林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走势;

五是形成了新型建材产业。主要有水泥制品和利用粉煤灰机制墙体砖生产企业4家;

六是形成了企业自备电力产业,已建成2×5万千瓦和2×2.5万千瓦矸石自备电厂2家;

七是在轻工业园形成了以节能光源、机械制造、服装生产、肉食加工等高科技轻工产业群。

到2009年已有入园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1家,从业员工近2.3万人。2008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2.4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实现税收2.4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累计达到8.7亿元,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排水、供气、供暖、通讯和建设用地“七通一平”,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工程逐步完善和提高。

6.2.6红果子工业园区

惠农区红果子工业园区为石嘴山工业园区的飞地园区,是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0.56平方公里。区内地势平坦,包兰铁路、110国道自南向北横贯整个园区,交通非常便利,周边50公里范围内煤炭、硅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园区自成立以来,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招商战略,已入驻企业13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40家。涌现出了惠冶镁业、金旌矿业、天净隆鼎、民族创佳、惠义冶金、嘉峰化工、金地焦化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园区行业由建园前的冶金、建材等比较单一行业,发展为冶金新材料、炭基材料、煤化工、电石化工、农药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未来园区产业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园区现有各种工业产品20多种,铁合金、金属镁、霜脲氰的产量居全区首位,石灰氮、双氰胺产量居全国首位。“惠冶牌”原生镁锭,“新迪牌”、“金旌牌”碳化硅被评为宁夏名牌产品。通过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成立了全国首家镁及镁合金研究院,取得国家发明和使用专利技术10项。园区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镁及镁合金生产基地和全国先进皮江法炼镁示范基地,全国最大的黑碳化硅磨料出口基地。

建园以来,园区发展速度与效益同步提升。主导产业、优势企业、重点项目对园区投资、经济增长、财政贡献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0.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2.1亿元,完成税收1.8亿元,安置就业人员9335人,工业对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稳固提升,园区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6.2.7宁夏(陶乐)精细化工基地

宁夏精细化工基地是行政区划调整后,充分利用以陶乐镇为中心的城镇基础设施和蒙陕等周边地区矿产资源的潜在优势,发展壮大河东地区经济,实现地区协调发展。于2005年6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成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基地(园区)位于红崖子乡北侧的鄂尔多斯台地边缘,东以石墩沟为界与内蒙鄂托克后旗接壤,西临203省道,南至中马路与上马路中间草原围栏处,北与乌海市巴音陶亥乡隔河相望,距平罗县城60公里、石嘴山市陆路口岸28公里、银川90公里,规划占地面积22.6平方公里。宁夏精细化工基地规划为7个单元小区:特种合金、能源化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化协作配套及建筑陶瓷等五个专业区,一个文化生活区,一个工业品物流专业区,确保了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基地充分利用蒙陕等地的煤炭、硅石、石灰石、氯碱、盐矿产资源,通过发展焦油下游类、甲醇下游类、化工助剂类、日用化工类、油漆涂料类、电石下游类及其它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将建设成为平罗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石嘴山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日趋完善。电力充沛,通讯畅通,实现了水、电、路、通讯等“五通一平”。

园区企业现主要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特种合金及精细化工产业为主。规模以上企业7家,其中能源化工重点企业5家,精细化工重点企业2家。宁夏金海永和泰煤化有限公司是园区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区50户工业龙头企业之一。先期投资2.5亿元,已建成30万吨白灰和300万吨半焦项目。2010年计划投资25亿元,利用公司目前半焦生产过程中产生尾气资源为燃料,建设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建设装机容量为2×25MW电厂发电循环经济项目和利用自产的半焦(兰炭)、白灰及自备电力建设8×31500KVA电石生产项目,这些项目正在建设推进中。

6.2.8吴忠金积工业园区

吴忠市金积工业园区是自治区人民政府2006年9月批准、国务院审核公告的省级工业园区,也是宁夏唯一的“穆斯林用品产业园”。园区位于吴忠市区西南7公里至20公里范围内,西至青铜峡市,东临京藏高速公路,银平公路、吴青公路穿境而过,距青铜峡火车站15公里、距河东机场46公里,交通发达、运输便捷。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自启动建设以来,先后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7亿元,建成了金星大街、工业大街及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园道路等,形成了四纵六横道路网。在电力设施上布设有一座330变电所和四座110变电所。由国电公司投资建设的2×33万千瓦热电项目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带动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截至2009年底,园区共入园企业8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8亿元,增加值12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总计8061个,有效带动了全市工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园区充分利用优越的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本着“长远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提高效益”的原则,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完善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将“一区四园”的发展与城市西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扩张城区面积,使园区成为城市发展的坚强基地。

1)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园

以夏进乳业、伊利乳业、娃哈哈集团恒枫乳业和沙漠王子清真肉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在扩大现有生产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大乳制品、清真肉食品等产品的改造升级,带动清真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依托板桥粮油购销和加工集散地的优势,以兴达粮油公司、金鹰雪面粉为龙头,推进粮油加工企业的整合聚集,促进粮油加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2)包装印刷产业园

以宁夏金世纪包装印刷公司为龙头,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整合现有资源,促进美佳乐包装有限公司、夏进制箱厂、富林塑料等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逐步形成以包装印刷业为主,带动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

3)造纸循环经济园

以昊盛纸业扩建及吴忠新源纸业搬迁为契机,带动市区各造纸企业向造纸循环经济园集中,走集中制浆、集中治污和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10万吨制浆、15万吨造纸和2套150吨碱回收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产品的换代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4)化工冶金产业园

以发展化工冶金、建筑建材为重点,依托金牛化工、天辰冶炼,大力发展铁合金、电石、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同时积极拓展产业链的延伸,逐步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

6.2.9青铜峡新材料基地

宁夏吴忠青铜峡新材料产业基地位于青铜峡市青铜峡镇河西地区,是自治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十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也是吴忠市工业“两城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铜峡市工业强市的主要平台。经吴忠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基地规划占地总面积21.4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12.9平方公里。

基地自2004年规划建设以来,坚持以现有青铜峡铝城工业区为基础,以电解铝、PVC等优势产品为依托,着力发展以铝镁合金、化工新材料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精心打造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两个核心主导产业和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节能新材料、综合材料五个辅助产业,构建“2+5”新材料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