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19059700000005

第5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及进展(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融资的相关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土地整理的项目实施一样,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够妥善解决好农户搬迁、土地复垦、建新区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因而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如何融资就成为了首要的关键问题。从全国的试点来看,一般融资的途径主要有政府独家投资、依托用地企业投资、社会多元投资和政府部门事业机构以项目区整理的耕地指标作抵押向金融单位筹集资金等四条途径。①王德钧和刘晓玲在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来源模式利弊的研究中指出,政府独家投资可以完全让利于广大的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群众支持率高,在经济发达地区容易做到但对于大多数缺乏巨额的流转资金的地方政府却不适用。②依托用地企业投资的方式局限性很大,其原因在于涉及投资数额大,收回投资时间长,企业积极性不高,大型农业企业也会因为投资较大、政府补贴与奖励不足丧失积极性。③社会多元投资,即企业、个人、村集体以及地方政府共同投资,收益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④政府部门事业机构以项目区整理的耕地指标作抵押向金融单位筹集资金,群众积极性高,易于通过市场运作收回投资,但这种方式一旦遭遇不确定性则具有较大的金融风险(王德钧、刘晓玲,2010)。而王朝阳则以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了金融介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风险、收益以及合理性,指出临沂市用地项目的效率和“多渠道筹集资金、规范资金使用、严格资金管理和先评估后补偿”的政策措施,确保了贷款的安全、各方利益的均衡分配,进而使整个交易系统能够安全、合理运行。认为金融机构介入其中弥补了财政资金不足的时间差,还款来源有保证并且有投资开发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是预期、可控的(王朝阳,2010)。因而,以上的研究既有理论的研究又有案例的分析,但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融资的研究如融资的模式、融资的管理以及融资的风险等问题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还有待于在借鉴土地整理融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与细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权属问题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涉及农户搬迁、农户安置、农户补偿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从目前来看是影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关键问题。在这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几乎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试点同步开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张宇和欧名豪,在其该怎么挂钩——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研究中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是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并认为农村居民点权属调整是指由于原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不合理,需要在整理过程中进行土地权属调整的一个过程。通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权属调整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农民法律意识薄弱,再加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公众参与程度不够导致农户对宅基地的面积调整不理解,造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进程受阻。第二在权属调整的过程中部分农户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事实上是政府为了促进土地优化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所实施的政府行为,有些地方政府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过程中政绩观过重,忽视农户合法权益的保障,势必引发严重纠纷。所以,政府必须首先保证土地产权人权益。而在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则主要关注于权属调整补偿方面,如孟融和王东阳在其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以潍坊市高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案例的研究中指出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的权属调整主要包含三方面:第一是宅基地的调整。对于居民点用地整理过程中所带来的宅基地使用面积的减少、丧失所带农户利益损失的补充机制以及补偿标准不是很合理。第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的调整,主要涉及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后,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所承包经营的土地位置、面积的变动给相应的农户带来的利益的变化。第三补偿的不合理性及其操作的不规范性,其中补偿的不规范主要指部分地区补偿标准低以及补偿项目少和部分地区补偿标准偏高或补偿项目偏多给农户带来的心理问题。因而,在补偿问题上不仅要注重由于土地补偿偏低给农民权益带来的损害,而且要对土地补偿费偏高的问题进行关注。